男人要防「性早衰」遠離7種不良生活習慣
男科專家指出,伴隨著人類社會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進程,男性精子出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降」,對男性生育力有深遠影響,但尚未達到無法生育的地步。他強調,不要低估了人類適應環境、頑強生存的能力。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為人類生育力的保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對「滅絕」一說不必憂慮。他指出,男性要預防「性早衰」,應警惕一些疾病對生育力的損害。
醫學指導/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候任主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男科鄧春華教授
最新研究
西方發達國家男性精液質量近三十年下降59.3%
《人類生殖學快訊》發表的這份人類精子數量變化研究,由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流行病專家HagaiLevine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通過對42935名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及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男性精液樣本的研究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從1973年至2011年,上述國家的精子濃度由40年前的每毫升9900萬個下降到如今的4710萬個,精子總數由3.375億下降到1.375億,下降了59.3%。研究者認為,如果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再過7年,上述國家的男性精液質量就會達到影響生育力的水平。
「在這個研究之前,歐洲已經有了一個大型研究,得出類似的觀點。」鄧春華指出,這項統計從1950年至2000年歐洲男性精子數量變化的研究顯示,伴隨著歐洲經濟發展的進程,男性精子的數量在逐漸下降。「以前男性精液濃度的標準是要求每毫升達到6000萬個精子,後來逐漸下降到現在,每毫升1500萬個精子就算正常。男性的精子數量和質量是在明顯下降的。」鄧春華指出,不過,即使出現這樣的趨勢,男性的生育力沒有達到毀滅性的程度。一個物種在地球上的繁衍發展,需要經過出現—高峰—下降等一系列漫長的過程,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談,物種突然快速的滅絕,除非外界發生劇烈的變化,譬如劇烈氣候變化或劣性的傳染病等。「生育能力下降是以一個緩慢的方式發展,對這個緩慢過程的變化,人類是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的。」
疾病與不良生活方式加速男性生殖力下降
「對於精子質量的異常,我們應該用整體性的思維去追根究底。」鄧春華指出,年輕人出現睾丸功能早衰、生育功能下降,不一定是生殖器出現了問題,可能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聯繫。此外,男性成長發育過程中遭遇的疾病,也會加速生殖力的下降。例如睾丸癌、隱睾症、尿道下裂、青春期發育延緩、生殖器發育不良等,都會導致精液質量不佳。
腮腺炎產生的免疫性抗體,進入睾丸後,會傷害生精小管,進而損害生精能力。代謝綜合征也會影響到性功能和男性生育功能,60%~70%的糖尿病患者會因毛細血管受損而出現ED。脂肪肝的病人,轉氨酶高於正常值時,性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專家提醒,生活方式盡量做到返璞歸真,疾病就會減少,但是若出現了疾病,一定儘早去治。例如精索靜脈曲張,有些病人在二十多歲時還有一定的生育能力,甚至曾讓女友流產,到了三十多歲卻久久不能抱上孩子。
精索靜脈曲張,是全身血管病變的局部表現。「胎兒階段,男性睾丸藏在體內,出生後睾丸才下降到體外。在此過程中,睾丸靜脈迴流就有自然的壓力差,如果血管瓣膜功能不好,男性就容易患上精索靜脈曲張。」鄧春華指出,該病主要是在青春期發病,尤其是短時間內長個子拔得特別高的孩子,由於「胡桃夾效應」,患病的風險更高。「胡桃夾綜合征」又稱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征。患者左腎靜脈在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所形成的「胡桃夾」狀夾角處受到擠壓,導致左腎靜脈迴流受阻,因左腎、輸尿管及生殖腺靜脈內壓增高而產生一系列臨床症候群。有些年輕男性患上精索靜脈曲張的原因,則與站立時間過長或受外力的擠壓有關,例如建築工人、教師等特定職業人群,更容易患病。
環境影響男性生育力更容易受傷
鄧春華指出,在影響生育能力的三大因素中,環境因素與時代的變遷關係更大,尤其是環境的變化,包括食物、空氣、水源的變化,化學物品、電磁的過度接觸等。
2002年,日本東京公共衛生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男性生殖系統影響」的小鼠實驗。結果顯示,這種廣泛用作食品、化妝品和藥物防腐劑的化學物質,哪怕每日攝入量在被認為可接受的上限範圍內,也會顯著降低小鼠精子產生效率和精子儲備濃度。而暴露於交通污染物(氮氧化合物、硫化物、鉛等)、常見塑膠產品(比如塑膠玩具、保鮮膜、室內裝潢)中的鄰苯二甲酸鹽接觸和一些水果蔬菜中殘留的農藥等,都會影響精子數量的下降和形態的變化。
保護生育力從小抓起
男童要預防包皮過長、精索靜脈曲張等對生殖健康的負面影響過早發生:
1.嬰幼兒:注意包莖
包皮過長可因「藏污納垢」,導致反覆的包皮感染,不僅影響自己的健康和長大後的「性福」,對未來的伴侶也不利。包莖男孩應早做割包皮手術,因為包莖會導致龜頭髮育不良,行房時會因過於敏感而早泄。
2.青春期前:提防腮腺炎
預防腮腺炎對生殖腺的影響。尤其是病情好轉殺「回馬槍」,繼而出現高熱,可能影響生精能力。
3.青春期:當心精索靜脈曲張
做好青春期生理衛生,預防精索靜脈曲張等對生殖健康的負面影響,及早科學治療,如果感到生殖器疼痛,應儘早治療。
4.成年期:警惕生殖系統感染
要警惕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代謝疾病、生活方式病、性功能障礙以及性傳播疾病。
抓住適合優生優育的年齡階段去生育,不要太晚生育。
「早衰」闖禍?
年輕ED患者雄激素水平低於同齡人
鄧春華指出,生育學界認為,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三因素,即衰老、疾病、環境。
「卵巢早衰」被認為與女性生育力減退有關,實際上,男性也會「早衰」。鄧春華指出,與女人一樣,男人也有生殖「生物鐘」,只不過彈性較大罷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子的活力會呈現一個拋物線,在20~35歲是最強的,也就是生下的寶寶會較健康。到了40歲,精子活力會逐漸下降,讓卵子受孕的概率也會下降,同時精子出現基因變異、畸形的概率比較大,從整個變化趨勢看,這種變化是緩慢的,這個結果與男人正常的生理周期是吻合的。
男性的「早衰」主要體現在睾丸功能的早衰,以及一些與睾丸功能相關的問題。鄧春華指出,現在男性在30歲生育被認為「正常」,而與過去的幾代人相比,男性初次生育年齡出現了大約十年的「代際推遲」,精子質量肯定比不過二十多歲的男性。
「早衰」也體現在性功能的下降上。生殖器的勃起需要血管神經及雄激素的代謝等多方面因素支持,過去到門診來看ED(勃起功能障礙)的多為中年阿叔甚至老伯,而今在病人群體中,三十歲出頭的男性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幾年前,鄧春華曾帶領博士生對30多歲的ED患者群體進行研究,其中大部分人患有輕中度ED。根據傳統診療觀點,這類年輕ED患者往往被歸結為功能性、心因性ED,也就是說,不能正常勃起多與心理因素等有關。
通過測量這些年輕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和代謝功能,研究者發現很多病人身上潛藏著病態的蛛絲馬跡。例如,研究發現,年輕病人的糖代謝早期產物糖化血清蛋白GSP有異常變化,但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他們的雄激素水平雖然還處於正常水平,但如果與同齡的健康男性相比,則出現了顯著下降。
7種習慣對精子不利
男人也要睡「美容覺」
如何應對男性生育力下降?鄧春華建議,生活方式返璞歸真,規律作息、適度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他提醒,要遠離7種可導致不育的不良生活習慣。
1.熬夜睡眠不足
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內分泌混亂,進而影響激素分泌、生精障礙等問題。
專家建議: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晚上十一點前入睡對女人而言是「美容覺」,對男性來說是「保精覺」。
2.久坐、不運動、葛優癱、懶人沙發
久坐對男性女性都不好,長期久坐盆腔處於壓迫狀態,生殖器、陰囊、前列腺也身處其中,久坐導致睾丸、前列腺等器官局部溫度過高、充血,進而影響精子的生成及活動力,影響精子質量,導致不育。
專家建議:坐如鐘,多運動,多坐硬板凳和竹木椅。
3.經常洗桑拿浴、泡溫泉
精子的最佳存活溫度,比人體正常體溫低2~3℃,長期洗桑拿、泡個澡不利於生精。
4.穿緊身牛仔褲
緊身衣褲會將陰囊、會陰部束縛得太緊,導致睾丸部位升溫,血液循環不暢,也不利於精子生成,容易導致泌尿系感染。
5.抽煙酗酒
吸煙可導致ED、精子畸形,活力降低,不僅影響性能力,還會降低生殖能力、增加患不育的可能。
6.男人不要化妝
日韓風襲來,男孩化妝對生育力有害。有些化妝品含有重金屬、環境刺激素甚至是雌激素。
7.吃多海鮮、喝多碳酸飲料
高蛋白、高脂肪飲食不利於提高生育力。生蚝等海鮮雖然富含鋅,被稱為「生精好物」,但屬於高蛋白食物,近海生長的海鮮有重金屬污染可能性,大量進食不利於健康。碳酸飲料,例如可樂等,喝多會殺精。
|
|||
精盡人亡是個偽命題 根據規定,由於捐獻量必須達到15毫升,而一般人每次射精量大約只有2毫升,所以通過篩查合格的捐精志願者差不多要來10次才能完成指標,每次捐獻需間隔3~7天,完成整個捐精過程短則需要3個月,長的可能需要半年。 有觀點認為,死者11天之內捐精4次,是在短時間內過度捐精導致精盡人亡。 但是生殖醫學的專家們並不這樣認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生殖醫學專家喬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捐精與正常的性生活射精並沒兩樣。精液積滿,會通過性生活、自慰或遺精等方式排出體外。就算排精過量,人最多只是會感到身體疲勞、無力,不會導致精盡人亡的事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不育與性醫學科主任醫師張濱說:「排精每次就幾毫升,休息之後會再分泌,只是量會逐漸減少,並不會導致死亡。」 鄭某捐精發生猝死與捐精次數也沒有什麼關係。男子每次射精約2~6毫升,正常情況下,當精液達到一定量後,體內已無處可容納,即所謂「滿則溢」。其排出體外有4條途徑,即遺精、手淫、性交和自流,正常男性,每周2~4次的排精發生,並不會影響身體。 他究竟為何而死? 喬傑告訴記者,其實因為身體方面的原因,在正常性愛的過程中,也有猝死事故的發生。醫學上對此專業的說法叫做性交猝死,在中國的民間則叫做「馬上風」。 「馬上風」是針對男性而言,即男女在性交時,由於過度激動興奮而造成的心臟超過負荷或是腦溢血的現象,使男性發生昏厥甚至突然死亡。它也被稱為性交猝死、大脫陽、大瀉身和腹上死。 性交猝死最常見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及其他各種心臟病的患者,因為高度興奮的性生活易引起心肌缺血、心肌電生理不穩定,誘發嚴重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性猝死與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度興奮和飲酒等因素有關,尤其是高度的性興奮和高頻率的性生活,都對心臟影響很大。如老夫少妻雙方年齡相差大,老年男性與妻子行房事時,心率上升快,交感神經興奮會令血管收縮和血壓上升,在極端情況下血管也會破裂,心臟易出現早搏,極易導致性猝死。 性交猝死也可發生於女性及各種年齡的人。另外,如果男性在生活中過多使用「偉哥」等保健藥物也容易導致「馬上風」。 目前國內幾乎所有的人類精子庫採用的都是自慰式取精方式,其過程和性交帶給男性身體的影響本質上相同。張濱認為這種捐精是一次性高潮過程,人體腎上腺激素分泌旺盛,會導致捐精者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如果捐精者本身有心血管、心臟缺陷、高血壓或其他隱匿性疾病的,就極有可能在捐精過程中發生猝死。鄭某的死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的情形。 另外,如果捐精者為了快速達到高潮,在捐精之前飲用刺激性飲料和食用刺激藥物,當突然受到刺激和極度亢奮時身體就難以承受負荷,有可能誘發一些隱匿疾病發作,導致猝死。 鄭某的死與捐精的環境也具有很大的關係。人類精子庫設置的捐精室封閉並且隱匿,如捐精者在捐精過程時,身體發生意外無法得到其他人的及時施救,這可能是鄭某捐精猝死悲劇發生的重要因素。 哪些人不適合捐精 專家提醒,為了防止捐精過程中發生意外,一般而言,患有重大疾病史者,尤其是患有隱匿性疾病的男性尤要注意。 如果男性年紀太大,比如超過45歲以上的,專家建議不要再去參加捐精,因為可能在捐精過程中中風。 此外,過於肥胖的男性也不適合捐精。研究表明,肥胖人士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比常人高出很多倍,而自慰法捐精往往會使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可導致猝死。 有高血壓、冠心病及其他心臟病者,以及曾發生過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人,也不適合捐精。 (《北京科技報》李鵬、程莉文) |
推薦閱讀:
※好習慣:關心他人從關心自己開始
※這5件事每天花幾分鐘順手做了,家裡乾淨又整齊
※一月份我是如何創造生活儀式的
※單純安利一個APP
※發現自己的「習慣模式」,徹底改變自己的事業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