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追男真的隔層紙嗎?

女追男真的隔層紙嗎?
[ 古唐愚叟 ]
發表時間: 2010-07-09 14:28:08 [ 發簡訊 ] [ 回復 ] [ 樹狀 ]
「剩男」「剩女」日益增多的社會現象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早已到結婚年齡的80後,卻在閃躲婚姻。而在「恐婚族」中,尤以男性為多。為此,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了主動求婚。男人,為什麼「恐婚」李梅和徐峰相戀在大學時代,如今他們的愛情長跑已經有整整七個年頭,可徐峰卻對結婚的事絕口不提。李梅每次旁敲側擊地談及結婚,徐峰總是有著自己的理由——「現在我們手頭還比較緊,等稍微寬裕點吧。」「我不想依靠父母,我想以自己的能力給你最好的生活。」李梅心裡雖然有些失望,但覺得眼前這個男人還是很有責任心的。幾天前,在參加了閨密的婚禮之後,李梅實在忍不住了,她開口問徐峰:「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愛我?」徐峰笑笑,說:「當然,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但李梅實在想不通:這個說著愛你的男人,卻又一直對結婚避而不談,理由聽起來還非常體貼,他到底有沒有打定主意要和自己結婚呢?在現實生活中,李梅遇到的這種「恐婚」男人,其實還真不少。早在2008年,在中國社科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中就曾指出,中國登記結婚人數在持續減少,初婚年齡顯著推遲。比如,上海男性初婚年齡平均為31.1歲,女性初婚年齡平均為28.4歲;北京初婚年齡男性為28.2歲,女性為26.1歲。同時,超過半數的人(佔51.7%)認為「恐婚」是正常現象,持相反觀點的人僅佔28.4%。從什麼時候開始,結婚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恐婚族」中,尤以男性為多。一家網站有關「恐婚」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3.67%的男人承認自己有「恐婚」傾向,只有23%的男人明確表示自己沒有「恐婚」傾向。那麼,男人為什麼會「恐婚」呢?據調查,49.02%的人認為男人怕婚姻束縛太多,42.79%的人認為是因為男人覺得自己的經濟實力不夠雄厚,8.2%的人則覺得是因為男人怕給不了女人幸福。都說80後的男人普遍患有「彼得潘綜合征」——他們身體已經成年,心靈卻還在童年階段,到了結婚年齡,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不肯結婚。他們站在婚姻的門外,猶豫又搖擺。於是,是時候該由女人來為男人下決心了。30歲,女人的一道檻「我最怕聽到朋友們問我什麼時候結婚。」這段時間朱莉幾乎快從朋友圈子裡消失了。到下個月,29歲的朱莉和男友戀愛將滿6年,周圍的人早已將他們的婚事視作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朱莉的閨密小西透露說:「他們結婚的消息一直在傳,去年說是今年,今年年初說是年中,6月份都過去了,這倆人還沒動靜,我真替朱莉著急。」小西甚至在和其他幾位女友一起策劃,打算旁敲側擊地提醒朱莉的男友,「實在不行,就讓朱莉主動出擊,直接向男友求婚。」其實,朱莉主動出擊向男人求婚的原因再明顯不過——因為朱莉快要30歲了。而今,80後正逐漸走進而立之年,如果說男人的30歲還正當好時光,那麼30歲的年齡卻讓很多女人惶恐不已。據一項有關結婚年齡的調查顯示,選擇男性結婚年齡應該在25~30歲的佔38.36%,選擇30~35歲的佔53.61%,而有95.25%的被調查者認為女性結婚年齡應該為25~30歲。顯然,年齡是女人致命的硬傷。過了30歲,女人結婚的機會要少很多。劉薇前不久剛向相戀5年的男友提出了結婚的要求,她的男友略顯猶豫,但還是很快答應了。劉薇說:「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轉眼自己就快要『奔三』了。無論是網上還是工作生活中,90後的字眼隨處可見,自己已經是『剩下』的80後,不能再等下去了,所以我選擇了主動向男友求婚。」像劉薇這樣主動求婚的女子,大多是80後女性。她們和男友相戀多年,深信對方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也相信對方和自己的想法相同。所以,在30歲的門檻前,她們選擇了為自己的婚姻做主。女追男,隔層紙有人樂觀地認為,男人之所以「恐婚」,不是排斥婚姻,而是在顧慮自己不那麼雄厚的實力能否給女人帶來幸福。而女人則應該在這個時候及時而準確地「出擊」,捅破這層窗戶紙,給男人以信心。有事實為證。歐洲有一個節日,叫做「女子求婚日」,即閏年的2月29日。女人在這一天可以大膽地向男人求婚,男人如果拒絕,就必須送給女人一個吻或一件綢緞衣服作為「傷心禮物」。據調查,在2008年的2月29日,有92%的「被求婚」的英國男人當即興高采烈地接受了女友的求婚。有4%的男人開始不同意,但稍加思索後,也表示願意與女方結為伉儷。所以,對英國女人來說,2月29日已成為具有決定意義的日子,就算求婚不成功,也不至於覺得丟臉。英國電視台的一位氣象女播報員,就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向在場的攝影師求婚,最終「抱得帥哥歸」。在我國,也有這樣一句俗語:「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說的是,女人比較害羞、矜持,男人追求女人比較困難,而反過來,女人追求男人則像捅窗戶紙一樣容易。求婚也是如此。主動求婚的女子大多對自己的另一半充滿信心,並且願意與男友一起奮鬥,對經濟條件則無過多要求。因此,面對女方主動求婚,大多數男性都會表示接受,女性求婚的成功率也非常高。另一個真實的例子也許能帶給我們啟發。西非國家幾內亞比索共和國的比熱戈斯群島由50多個島嶼組成,許多世紀以來,當地奧蘭格島上的居民一直保持著一個古老的母系社會傳統:只有女性有權挑選自己的未來伴侶,而男人們絕不能主動示愛,只能被動地等待被女人挑選成為丈夫。女孩們會向自己看中的男孩送上一盤魚公開求婚,而男孩們不敢說「不」,否則就會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羞辱。當地一位叫卡爾瓦朱的老人說:「愛情會首先出現在女人的心中,然後才出現在男人心中。以前我們這裡很少聽說離婚,但現在,當男人們開始選擇伴侶,離婚變得越來越普遍。」顯然,女人掌握婚姻的主動權,對維持婚姻的和諧和穩定是有著積極意義的。要求婚,不要逼婚女人求婚,不需要像男人那樣手捧鮮花,單膝跪地。形式並不重要,貴在真誠。林英和老公在同一個單位上班。要不是林英主動提起「我們結婚吧」,估計她直到今天還「剩」在那裡。她老公當初懼怕走進婚姻,是因為他的父母爭吵了一輩子,他不想重複父母的不幸。林英得知其中的原因後,決定主動出擊。記得那天,林英選了一家溫馨的小餐廳,約男友一起吃飯。吃飯時,她邊吃邊隨意地問他:「你,願意和我結婚嗎?」男友顯然沒料到她會這樣單刀直入,張開的嘴巴半天沒有合攏。於是她又重複了一遍。男友想了半天,支支吾吾地說:「假如我們結婚後,也和我父母一樣整天吵架,不是很不幸嗎?」「那是他們的婚姻,並不能代表我們的家庭。」林英很自信地回答。一句話,彷彿給男友吃了一顆定心丸,也解開了男友的心結。終於,男友答應了她的求婚。女人求婚,要和顏悅色,要直截了當,千萬別拿金錢、父母來威脅,說不結婚就要怎樣怎樣,那就犯了大忌。求婚不是逼婚。一些女孩子面對「恐婚」男友,常常開口就是「不結婚就分手」,這樣逼婚的結果往往並不讓人滿意,即使男友和你結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有的甚至對女友的逼婚熟視無睹,最後只好分道揚鑣。求婚和逼婚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感情充滿信心,對婚姻前景瞭然於胸。男人只要心中有你,就一定會接住你拋來的這個大紅繡球。

推薦閱讀:

怎麼知道男生是不是對自己有意思?
「真正愛你的男人,不是不和你吵架,而是和你好好吵架。」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
男生理解的矜持是什麼?
男生持續一周不回信息,不聯繫,女生還要主動嗎?

TAG:女追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