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扯淡:如何打破階級天花板——三代階級晉陞論、科技革命論、相貌決定論

前兩篇文章發出來,有很多朋友都不滿意,說你把現實說的那麼黑暗,那麼悲觀,那讓我們學習、工作的動力是什麼呢?不就是養活我們第二天的自己么?其實我在第一篇文章里已經說了,努力是為了超越自己,不是為了超越別人。客觀現實條件擺在這裡,任何「你不成功是因為你不努力」的雞湯是有毒的,但是你努力可以換回比你不努力更好的生活。

還有另外啊,能用移動互聯網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絕大多數並不屬於我那篇文章里所說的赤貧階級。

(一)

關於社會階層的進階,關於打破天花板,這幾天跟別人也探討了不少,有一個很有趣的結論,來看一下聊天記錄:

就像這段聊天記錄里所設想的那樣:河北女兒嫁入帝都農村——下一代有帝都戶口便享有高考優惠,容易考入名校——名校畢業的下一代定居帝都城市——下下一帶能夠享有良好的城市精英教育,實現階級的提升。西方也有類似的典型:第一代把孩子送進大學,第二代學工科當工程師,第三代學商科經商,第四代學醫或法律正式進入上層社會,第五代學藝術並成為同性戀從此終結一個輪迴……

就拿我自己舉例子,我的祖父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但是他們有這樣一個淳樸信念就是供我父親讀書,讀書讀出來了就能「成國家的人」;我父親確實高考考出來了,在城市定居,這就給了我一個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我能夠衣食無憂想看什麼書就買什麼書,能夠供我去香港留學,我來北京找工作也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從我祖父到我,「農民-發展中社會-發達社會」這就是一個所謂的「三代階級晉陞論」。雖然說我現在是個苦逼小北漂啥都買不起,跟高貴的「純血土著帝都人」還是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回望我的祖父那一輩,無疑是打破了一層階級天花板,雖然說同屬下層人民,但是從我開始往下數三代,我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這段聊天記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就是:

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保持高生活水準是榨取全世界的資源,歐洲自從不殖民全世界之後就慢慢衰落了,而美國憑藉著黃金、石油、美元一直把持著世界經濟命脈,美聯儲一印鈔票,全世界通脹買單。然而像我國這樣呢,就只有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吸血了。畢竟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正確分析問題的方式應該是把北上廣深看做發達國家(可以稍微帶上杭州、南京等),把其他地區堪稱發展中國國家。比較典型的是,環首都貧困圈。

剛剛在知乎上看了一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852346

有興趣的去看看這個問題吧,隨便貼兩張圖:

那衡水來說,河北省去年GDP衡水倒數第二,人均倒數第一。知道為什麼會出現衡水中學了吧?——高考,恐怕是目前中國社會,階級晉陞的最有效的手段。

北京吸取整個華北平原的血,讓我聯想到了迪拜:

引用一下知乎答主@晏可語 的回答:

迪拜是一個十分富裕乃至於豪奢的城市,一點不錯。但這份豪奢是要打上一個引號的,因為只有一部分人才能過得上富裕的生活。除了皇室之外,大抵迪拜本地人都能享受到令人咋舌的福利——醫療免費、教育免費(從小學到博士哦)、福利分房(不用考慮買房子哦),甚至連電話費也免交。除了福利之外,他們還有零用錢可以賺,因為在迪拜經營生意的外國人,必須要有當地人做擔保,擔保人就可以從生意的利潤里抽取提成。所以,一個迪拜本地人,日常生活中雖然不一定富裕,但是絕不可能缺錢花。

這無疑是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我們的年輕人甫一畢業,就面臨著買房、買車、結婚、生育、養老好幾座大山,沒有一座是能靠所謂的福利擺平的。

而迪拜為什麼能如此不合常理的誇張呢?

其實也很簡單,當你發現有人享受著不符合常理的利益,多半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另一些人承擔了代價。這世界上的事情,大抵是守恆的,這裡多了,那裡就會少。

所以我們也能發現,迪拜的本地人,佔總人口不到五分之一,百分之二十的人享受著福利,換個角度,就代表著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在艱難維繫著這個高福利系統。

這百分之八十中,最典型的就是外來勞工。在迪拜有個地方,名字很諷刺,翻譯過來叫黃金鄉,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大的勞工營,在這裡居住者30萬以上的勞工。

這些勞工大多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乃至非洲一些地區。

據說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被忽悠來的。招工者來到他們的家鄉,誘以重利,畫出一幅富裕幸福的藍圖,這些勞工被美好的前景搞昏了頭,紛紛變賣家資前來,最後到達迪拜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護照被沒收,拿著招工承諾中四分之一不到的工資,開始在這個大都市艱難維生。如果你有勇氣去散發著貧窮惡臭的黃金鄉去,你會聽到不少這樣的悲劇。

之前我查到過一個新聞,說印度駐迪拜領事館記錄在案的印度公民,僅2005年一年就有971人死亡。

是的,熱衰竭、工作過度和自殺。這一切讓人不得不想起哪一年跳樓不知凡幾的富士康。

你問,迪拜大街上連垃圾車都是法拉利寶馬嗎?我就送你一張網間流傳甚廣的照片作為答案吧。

短短的三十年間,迪拜從一篇荒蕪的沙漠變成了中東明珠,這一切奢華的背後,不過是這些普通人的辛酸和淚水。

請自行把上文中「迪拜」替換成「北京」,再讀一遍。

在北京,有人住下水道,有人住二十人一間、上廁所永遠在排隊的隔斷房,原因很簡單,這裡比家鄉掙得多,而且這裡還存在著更多的機會可能——微乎其微,但是確實存在的,打破自己階級天花板的可能性。比如,我們下面將要提到的,科技革命,肯定首先波及發達地區。

(這是今天人社部剛剛公布的數據,詳情可去查新聞)

(二)

畢竟「三代進階論」太過緩和,我們下面講講能一飛衝天的。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說,能打破階級固化、階級天花板的唯有革命。可能你們都理解而成暴力革命了,暴力革命只是革命的一部分,體現在生產關係的革命,然而革命還包括的是,生產力革命。

我有一個朋友,看了《生而貧窮》之後找我擼串,他說你這個文章我有意見啊,你看我,完全就是靠自己的奮鬥有了今天嘛,你要怎麼反駁我嗎?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貨色,他80後,父母都是事業單位普通職工,是西南某四線城市高考狀元,去了清華大學學計算機,本校保研畢業,然後去了雅虎中國研究院,在當時的待遇就已經能和去大摩小摩的top2金融專業畢業生並駕齊驅了。後來雅虎研究院關閉,他直接拿到了7個月工資的補償金,然後算上之前攢的錢,直接在北苑那邊付了房子的首付。他的下家也非常好找,現在遍地都是互聯網創業公司,又有清華+雅虎這樣的雙金字招牌,最後去了家發展前景比較明朗的創業公司當CTO,薪水翻了小一翻,還有期權股份拿,基本上跟現在除了沒老婆啥都無欲無求了。那麼這個例子,是不是憑藉自己努力,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定居的勵志故事呢?

我問他,說你們高考狀元什麼德性我也見多了,你是不是平時幾乎不用學習,然後考試考得特別好。

他說沒錯啊,我放學都是偷我爸媽錢去網吧打紅警的。他們那些玩命學習對的反而考不好。

我說你丫一基因突變的產物,還好意思跟我說這個???

還有,也虧你生對了地方,你是在XX省競爭完全不激烈,你要來河北試試,衡中的考試機器們分分鐘告訴你什麼叫努力碾壓天賦。

另外你現在也是搭上了科技革命的東風,現在互聯網產業方興未艾,但是註定是要在改變未來人類社會的。整個社會的資本、熱錢都往這裡涌,都涌成泡沫了還不停,你看看現在風投有多瘋狂。颱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你就是那個飛起來的豬,你別不承認,你要是去其他行業,以你基因突變考進清華的學歷,一樣也能混的很好,但是在北京買房落戶依然是個跨不過去的大山,也就是你進了互聯網這行,你看看你同屆考公務員的、去銀行的同學,是不是能這樣輕描淡寫的把一套北四環房子首付搞定了?

最後他認同了,我就是基因突變,我就是趕上了科技革命的東風,然而我已經在北京買房了,怎樣你打我啊。

「所以說啊,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也要考慮到歷史發展的進程,我是絕對不知道,我一個學軟體的應屆畢業生,怎麼就能拿到『20k*15』的offer呢?當時CEO都說了,我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idea,就差一個程序員了。我說另請高明吧,我實在也不是謙虛,我一個啥都不會的學生怎麼能拿這麼高的月薪呢?CEO說大家已經研究決定了,你來當技術總監。我就吟了兩句詩『煙籠寒水月籠沙,有錢不賺是傻瓜』。」

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革命帶來了一大批「新貴階層」,對比一下習主席訪美和胡主席訪美時候帶的這一批人。當然,你們要以為這一批人能夠憑藉科技革命打破統治階級的天花板,那就大錯特錯了。無論馬雲、王健林等人,身後都若隱若現這紅色資本的影子,紅朝權貴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他們這些所謂的「首富」不過是推到檯面上的「The Chosen One」罷了。

科技革命往往帶動著社會革命,歷史上英國革命、法國革命莫不如是,否則還是無法打破最上層的天花板,就是這個:

毫無疑問的,現在中國這批新興階層和老貴族們的矛盾早晚會愈演愈烈。還記得今年年初的時候,淘寶官微嗆聲商務部部長的事件么?反正蛋糕就這麼大,看趙老爺和錢老爺們怎麼分了,我們這些阿Q、王胡之流,半個板凳靜靜看戲。

再說說高考,這恐怕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能打破階級壁壘的方式了,尤其是在文革剛剛結束的時候,因為中上層階級重新洗牌,老三屆的高考生填補了這期間的大量空白。即便到了現在,如果真的考進了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你基本上會自然而然的被自己的人脈關係帶入「上流階層」。然而高考就是公平的嗎?回到我們上一篇文章里羅爾斯的觀點,有人天生身強力壯,有人天生善於考試,那這種制度對於不善於考試的人是不是公平呢?

當然,如果以此標準來考量各種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因為目前來看,除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還沒有哪項能夠成功實踐的羅爾斯「無知之幕」的理論。便是如此,我們也很悲觀的看到,高考制度也在慢慢改變了,說實話,「素質教育」這種東西是完完全全對上層有利、下層不利的。繼續貼一下《生而貧窮(上)》里的兩張圖:

這是美國最top146所大學中富裕家庭與普通家庭的比例:

看過東野圭吾神作《白夜行》的朋友應該記得,裡面讀了私立精英學校的人是什麼境況,在魚目混雜的公立學校是什麼狀況,雪穗用自己母親的性命換取一個更好的家庭進入私立精英學校,可以說是她一步步擺脫童年的地獄加入大財閥家族,徹底進入上流社會的基礎。

(三)

說到了《白夜行》中的雪穗,作者一直在強調我們女主角的驚天美貌,一部分與她悲慘的身世形成鮮明的對比,一部分也使得成年後的雪穗嫁入大地主家進而再婚嫁入大財閥家變得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我們的第三個論點:相貌打破階級壁壘。

相信這已經是一個常識,相貌優秀的人在我們社會會形成種種便利,這種大家生活中都見得到,我就不用多說了。

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現在社會對於整容會有一個這樣負面的評價,因為相貌基本就是天生的嘛,就跟抽彩票一樣,這個社會「後天努力」才是政治正確對吧。那為什麼不允許長得丑的人整容,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啊。

有趣的是,也恰恰就是因為這種社會的不接納,給整容行為帶來了另一種成本——輿論壓力成本,才使得整容費用如此低廉,因為優秀的相貌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收益太大太大了,整容金錢上的成本跟這個比起來完全微不足道,必須要加入龐大的輿論反對壓力,才使得整容價格形成了一種動態平衡。

更加有趣的是,也正是因為這種怪異的動態平衡,卻無意中造就了另一種公平——如果整容被社會接納,那麼其成本必將與其收益平衡,也就是說整容價格至少成十倍成百倍的上漲,那麼將會形成一種新的動態平衡——有錢人全部整成美逼,窮人又丑又窮,也沒錢整容,同時完全喪失了通過相貌向上層階級流動的機會。

婚姻,毫無疑問的,是相貌優秀群體打破自己天花板的一道捷徑。因為我們畢竟是在一個男權社會(我想知道這點應該是個共識吧?有沒有反女權人士會對這個結論有異議的?),因此女性有一條重要的階級晉陞途徑就是通過婚姻——我不是在認同這點,也不是在反對這點,我只是陳述一個客觀現實。

相比而言,倒插門的女婿不是沒有,但是少,因為畢竟整個社會來看,在擇偶環節,男性對於女性的評價更多是相貌、身材為基礎的——我們稱其為自然價值;女性對男性的評價更多是財富、事業、上進心——我們稱其為社會價值。我也不是說這個是正確,或者錯誤,我只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女權這種話題真是雷區,說這些話的時候我都戰戰兢兢,生怕踩到一顆。

在更加極端的,女性地位非常低的社會,比如印度,四個種姓,高種姓男性可以娶低種姓女性,然而低種姓男性不能娶高種姓女性。因此有一些經商富裕的低種姓商人想把自己女兒嫁給高種姓,實現階級提升,於是就會準備大量嫁妝陪嫁。這導致的一個畸形結果就是整個社會的女性結婚是要準備大量嫁妝的。印度女性結婚為何要送那麼昂貴的嫁妝?著作權歸作者所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印度裔經濟學教授阿尼爾·迪歐拉里卡的研究表明,進入21世紀後,印度嫁妝的置辦費用為6~13萬美元,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會因為一次婚姻就破產的事情屢見不鮮。

再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哈,某當紅女星,我倆家就隔了幾個街區,我們初中一個學校的我比她大一級。她家境非常一般,父親是個工人,母親是幼兒園老師,數學成績不是很好,最後上了一個藝考類的高中,結果高中的時候被某導演選中,出任女主角,瞬間走上了萬眾矚目的星光大道。

像這個是非常典型的,一飛衝天不止打破一層天花板的例子,當然,也有不少運氣成分在裡面,但至少對於相貌優越的人來說,想要打破一層還是比較輕而易舉的事情。

就拿我自己來說,更容易原諒一些相貌優越的女性對自己的利益侵犯,有的時候明白人就是拿你當一個跳板,卻還是自我釋懷,誰讓人長得漂亮呢。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啊!

不過相貌這種事吧,畢竟是天生,有人看的很重也很會利用,有人明明能靠臉吃飯,卻偏要靠才華。有些人能意識到相貌能給她帶來的巨大便利,同時也能恰如其分的運用,見過這樣的姑娘,結交的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具有目的性,一步一個腳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些才貌雙全的姑娘註定是階級晉陞的典範,真的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還有一些姑娘,畢業直接回老家相親,然後嫁給了三四線城市多多少少算有錢有勢的家庭,二十二三歲就要生孩子,今天朋友圈裡曬去海島度假的照片,明天曬一下豪車裡的自拍,但已經完全成為了夫家的附庸品,為了生孩子會吃促進排卵的葯,就跟港台女明星一樣,會出現大量的雙胞胎。每次我看見她們說生了雙胞胎的時候,我就想完了,估計又是婆婆催的急了。怎麼說呢,也不好去置喙別人的生活,只是感覺她們的未來本應該有更多、更高的可能性的。

因此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同時也是一個絕大多數女權人士都忽略的現象——在男權社會,在一個有不公平競爭土壤的社會,是對相貌優秀的女性有利處,而對相貌優秀的男性(相對)並不利的。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漂亮的女生,如果不是有遠見卓識或是深明大義的,那麼她絕對不是女權人士。因為他們有意或無意的享受著這個社會給她們帶來的種種便利。

所以說呢,本文結論呢?好吧,你們總想在文章裡面要點積極向上的雞湯,又總想要個一言以蔽之的結論,那麼本文就用雞湯結論結尾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便利店的故事?
為什麼有人喜歡在晚上工作與學習?
深夜覺得自己很脆弱 翻通訊錄 發現沒有可以聊心事的異性朋友 很苦惱 影響人情緒的到底是夜晚嗎?
一碗面,一個人的深夜食堂。
你經歷過最孤獨的時刻是怎樣的?又是如何解決的?

TAG:科技 | 相貌 | 決定論 | 革命 | 深夜 | 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