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六代知識分子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有過幾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大時代。對於知識分子來說,這樣的大時代有四個:先秦、魏晉、明末清初和二十世紀。二十世紀短短的一百年間,其變化動蕩的程度、周轉復始的更替,幾乎等於過去十個世紀。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總共有六代知識分子。以1949年作為中界,可以分為前三代和後三代,即晚清一代、五四一代、後五四一代和十七年一代、文革一代和後文革一代。現將這六代知識分子作粗略概述,供讀者參考。
▲第一代:晚清一代
最初出現在二十世紀中國舞台上的,是晚清一代知識分子: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章太炎、蔡元培、王國維等人為代表。他們大多出生於1865-1880年間,早年受過系統、良好的國學訓練,有傳統的功名,但為變法圖強之故,已經十分重視西學的價值,但那些新知多是從東鄰日本轉手而來,常常顯得一知半解。從骨子來說,這一代人的思想模式不外乎「中體西用」。由於背負著自身千年之久的傳統的重負,以及對西方煥然一新的文明本質的一無所知,晚清一代的知識分子在幾不見光的黑暗隧道之中艱難地爬行摸索,探求著一條適應時代巨變的生存之道。他們是思想的先行者、革命的先驅者。但是,他們在社會變局之中的身份以及言行形成極大的衝突,「世紀末的悲哀」與「世紀初的迷茫」,使得他們血液里涌流著中華千年傳統文化,筆底口中卻充斥著外來文明的新思潮。
當晚清一代知識分子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時,他們一方面尋求生命的價值及意義,一方面也竭盡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來關懷蜩螳的國是。他們是跨世紀的一代,既是中國歷史上最末一代士大夫,又是新知識、新思想、新時代的先驅。
△ 公車上書三巨頭: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
▲第二代:五四一代
1915年以後,新的一代知識分子崛起了。像魯迅、胡適、陳獨秀、李大釗、梁漱溟、陳寅恪、周作人這代人,大多出生於1880-1895年之間,是中國第一代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說第一代,是因為他們不再走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士大夫老路,在新的社會結構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職業,比如教授、報人、編輯、作家等等,而且在知識結構上,雖然幼年也誦過四書五經,但基本是在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的洋學堂中得到的教育,後來又大都放洋日本或歐美留學,對西方文化有比較完整的、直接的認知。這是開創現代中國新知識范型的一代人,但在文化心態、道德模式等方面依然保存著中國傳統的不少特點。
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五四」一代;或者說,「五四」時期其實有兩代知識分子同領風騷。陳獨秀、魯迅、胡適等從1915年起發起一場崇尚科學與民主、反對封建迷信、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啟蒙運動,直接醞釀和催發了四年後波瀾壯闊的「五四」;然而在「五四」時期,這些新文化先鋒的學生們也已經站上了歷史舞台,以傅斯年、羅家倫為代表。對這批1917年至1920年聚集於北大的年輕一代,學界稱為「五四一代」。相比於新文化運動那一代知識分子,「五四」一代的信仰更為複雜,眼界更為開闊,人生際遇則更為壯闊。他們承受著前輩熱烈的期望,背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他們的命運與整個中國的命運緊密交纏。
△ 圖為五四運動時北京的大學生在演講
▲第三代:後五四一代
到30、40年代,又一代知識分子開始嶄露頭角。用殷海光先生的話說,可以稱之為「後五四」知識分子。這代人實際上分為前後兩批,前一批出生於1895-1910 年之間,他們在求學期間直接經歷過五四運動的洗禮,是五四中的學生輩(五四知識分子屬於師長輩),這代人大都有留學歐美的經歷,有很好的專業訓練。如果說晚清與五四兩代人在知識結構上都是通人,很難用一個什麼家加以界定的話,那麼這代知識分子則是知識分工相當明確的專家,比如哲學家馮友蘭、賀麟,歷史學家傅斯年、顧頡剛,政治學家羅隆基,社會學家潘光旦、費孝通,文學家朱自清、聞一多、巴金、冰心等即是。前兩代人是文化精英,主要靠社會影響出名,而這代人的聲望主要局限在知識圈內。五四一代開創了新知識范型之後,後五四一代作出了一系列成功的範例,30-40年代中國文學和學術的高峰主要是這代人的貢獻。「後五四」一代中的後一批人出生要晚一些,基本在1910-1930年之間,他們在求學時代接受了五四以後新知識和新文化完整的熏陶,卻生不逢時,在即將大展宏圖的時候,一連串的政治運動耽誤了他們整整三十年光陰,直到80年代以後步入中晚年,才煥發出學術的青春。
▲第四代:十七年一代
1949年以後,留在大陸的五四和後五四兩代知識分子被迫接受思想改造和改變學術觀點,相當長一段時期是由「十七年一代」(1949-1966)知識分子唱的主角。 這代人出生於1930-1945年之間,其知識底色受到《聯共(布)黨史》影響極大,帶有濃郁的意識形態色彩。由於反覆強調與過去的資產階級學術決裂,他們在知識傳統上成為無根的一代。這代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框架中致力於學術研究,一直試圖建立馬克思主義的學術規範。但如同上代人一樣,他們的文學和學術生命被連綿不絕的政治運動所打斷。對於這一切,其中的一些人在1976年以後有比較深刻的反思,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的框架中吸取西方優秀的文化成果,是思想解放運動的主要參與者,直接影響了下一代人的思想成長。
▲第五代:文革一代
到80年代中期的「文化熱」,新一代知識分子崛起。這是「文革」一代人,他們大多出生於1945-1960年之間,早年有過紅衛兵與上山下鄉的經歷,通過自學和恢復高考,具備了再度面向西方、兼容並蓄的文化目光。他們以西方最新的文學和學術成果為參照和比照,開始致力於新一輪的思想啟蒙和知識范型的開拓。這代人的知識是開放、多元和博雜的,目前已逐漸成為知識界的中堅。
我們這代知識分子中的大多數人,其人格塑造基本在文革當中就完成了,形成了幾個共同的性格特徵:第一,有信念,是執著的理想主義者。這個理想一開始是毛澤東締造的共產主義紅色理想,到80年代轉化為實現中國的富強與現代化。這些理想是他們的生命所在,是支撐他們奮鬥的核心因素。第二,紅衛兵精神,質疑權威,敢說敢幹,有造反的傳統。第三,靈活善變。這代人經歷過信念的生生死死,又有過上山下鄉,社會閱歷非常豐富。既是理想主義者,又是現實主義者。善變、識時務,跟著時代潮流走。第四,有強烈的使命感。從中國到世界,都是宏大問題,有拯救世人的決心和野心。
△ 文革時期的宣傳畫
▲第六代:後文革一代
二十世紀中國的最後一代是「後文革」一代知識分子。這代人出生在1960年以後,在他們的心靈之中,文革基本上沒有什麼烙印,思想解放運動也印象平平。而文革一代知識分子擔綱的「文化熱」卻賦予了他們早年的人格底蘊。幸運的是,無論是留學西洋,還是在國內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這代人都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是又一輪的專家型學者,在上兩輩學者指導下,他們目前所做的新知識范型的闡釋工作,已經有了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到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或學術假如有可能形成新一輪高峰的話,這代知識分子將是頗有希望的主角。
透過上述對二十世紀中國六代知識分子極為粗略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在前三代與後三代之中,有一種有趣的歷史輪迴現象,或者說某種可比擬性。以新知識結構為例,第一代是過渡,第二代是開拓,第三代是陳述。類似的可比擬性還體現在知識分子的安身立命方面。一般說來,知識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現為三種不同的人生關懷:社會(政治)關懷、文化(價值)關懷和知識(專業)關懷。這是三種不同層面的人生關懷,因為社會環境、時代風氣和士人心態的不同,不同時代的知識分子往往會側重於某個層面。
六代知識分子的興亡更替,幾乎濃縮地折射了二十世紀中國的全部歷史。
推薦閱讀:
※如果魯迅活到 1949 年後,他會怎麼樣?
※文史隨筆 晏子諫言齊景公的故事——幽默風趣比喻切貼
※漫談蚊帳
※【文史隨筆】李自成的戀鄉情結
※隨筆 西施的美艷情史——四大美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