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太極拳譜之本貌:王宗岳《太極拳論》校譯詮釋 下 (王志遠)

[正文]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由此而及也。

[校勘]

[澄本]、[許本]、[炎本]、[李本]「蓋由」作「蓋皆由」

[姚本]「蓋由此而及也」作「蓋皆由階而及也。」

[圖本]作「蓋皆由於此也。」

[詮釋]

羽者,禽鳥之毛也。蠅蟲者,細小之昆蟲也。加者,增之也。英雄,古有「文以英為名,武以雄為號」的說法,「智過萬人者謂之英;勇力超眾,才略標青者謂之雄。」「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膽能決之,然後可以為英;氣力過人,勇能行之,智足斷事,乃可以為雄。」所以,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英雄一定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英雄是胸懷天下的人,準確地說,英雄是那些天下為公的人,是文韜武略,智勇文武全才的人。這裡泛指太極拳大家。

羽與蠅蟲皆為至細至微之物,「不能加」、「不能落」者,喻太極拳至誠之道,功入至靜至虛之化境,皆有不聽不聞之感覺,極之靈敏。稍觸即知,稍縱即逝,至輕如一羽,極微如蠅蟲,均能不假思索,不煩擬議,即松化虛凈而不能粘著其身而加著也,誠不期然而已然。昔傳八卦掌之泰斗董公海川與楊祿禪宗師「交技」,海川公縱捉空中過雀置祿禪公之掌中,竟不能飛去。蓋雀鳥欲飛,皆須有初速,感而化之,故不得其力,此即虛靈不昧之謂神之精神象徵。

太極拳愈練愈精,功彌久,粘黏連隨已成,自得運動知覺,方為懂勁,而後神而明之,功及化境,則得其視聽「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輕靈之巧。彼之動靜,我無不知,我之消息,彼難知曉,此即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孫子·謀攻》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故太極拳家蓋由此而所向無敵。

[正文]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 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 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校勘]

(1)楊氏家藏古抄本「勢有區別」作「式有區別」。

(2)[澄本]、[許本]、[炎本]「不外壯」作「不外乎壯」。

(3)[許本]「打無力」作「讓無力」,「是皆」作「此皆」。

(4)[圖本]無「先天」兩字。

(5)[許本]「而有為也」作「而有所為也」,增一「所」字。而[姚本]、[卞本](卞人傑著《國技概論》,1936年上海正中書局出版)作「而有也」,則少一「為」字。

[詮釋]

斯者,這也,該也。「斯技」指太極拳。或曰「斯技系指國術武道或外家拳」,則謬也。「旁門」即「旁門左道」,指「掛羊頭賣狗肉」之非正宗之太極拳,當然更不用說外家拳了。故亦泛指他項拳術。「雖勢有區別」,為流派不同,勢式迥異。「概」者,大體也,總括也。

太極拳這種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其拳架姿勢雖各有異,大體上不外乎以強凌弱,以快制慢(或以慢讓快)罷了。有力的打辦無力的,手足慢的輸給手腳快的,皆無非是憑藉人之天賦自然之拙能拙力而已,而非因為學了松沉柔化,分虛實,別陰陽,捨己從人,粘連黏隨,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之太極拳道理而「隨手奏效」有所作為的關係。

「旁門」一說,正如沈子所說:《太極拳論》闡述「旁門」一段話時,或多或少帶有一點「門戶之見」,這裡既要看到古人的歷史局限性,也應予以適當地批判。這種局限性並未完全消除。論及拳技,往往多有揚己之長,譏人之短現象;或以偏概全,偌大的天下,只看到自己這一個拳術流派。當然這裡面也有拳術知識的廣狹問題,是應該區別對待的。總之,要解決這些問題,似乎涉及到拳德、拳風、拳知等多方面的教育問題,這也是值得武術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個問題。

[正文]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校勘]

(1)[李本]、[卞本],「能御眾」無「能」字。

(2)[圖本]「之形」作「之情」。

[詮釋]

察者,研究分析也,詳推也。

「耄」,音帽,號韻。《禮記·曲禮上》云:「八十九十曰耄」。《「匪我言耄」傳》云:「八十曰耄」。《鹽鐵論·孝養》則說「七十曰耄」。

「耋」,音迭,屑韻。《說文》註:「年八十曰耋」。《左傳》以伯舅耋老註:「七十曰耋」。《爾雅釋詁》註:「八十為耋」。《左傳》正義又引舍人云:「年六十稱耋」。

故耄耋為年老者之稱。

詳推「四兩撥千斤」之句,顯而易見,非主張憑拙力取勝,蠻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足取的。《大小太極解》曰:「太極練法,以心行氣,不用濁力(即拙力或蠻力),純任自然。……不用力(濁力)何能有力(勁)?蓋太極練功,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以氣周流全身,意到氣至。練到此地位,其力(勁)不可限量矣。」此段文字告訴我們,太極拳的練法是以心行氣,不用濁力,純任自然。巧於用力,借力打力,舉重若輕是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同時說明了丹田為氣發用總機關,意到氣到,氣到勁至,氣路即是勁路。從某種意義上說,勁就是氣,故有「勁氣」之說。而勁又與力有不解之緣,勁從力,勁者力之至,勁者力之曲(巛),勁者力之工(工通功),勁者力之法也,勁者力之效也,勁者力之運化也。從物理的角度看,力是勁之本,沒有力就無所謂勁,勁離不開力的範疇,故稱「勁力」。可見勁是力和氣之媒界和紐帶,勁中分力氣,力現於外而笨拙,氣行於內而靈動。力為直出之門,勁為曲使之道,力奮骸外以柔軟,勁行體內則堅剛。從化學之角度來看,勁是精、氣、神、意、力綜合因素之融會貫通。這時的勁寓力之因素,但絕非力之等同,也不再是力這樣簡單,是力的重複了,它是力的柔化、協調、整合和統一,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力僅以大小、疾緩、方向論,而勁則有虛實、剛柔、陰陽之屬性,又具其位,且含其變。虛實陰陽變轉神會,剛柔二元相摩相推,諧合一體反覆變化轉換,勁力就因千變萬化,生生不息的演繹而「活化中和」,所以能「權物而知其輕重也」。至此時,處處捨己從人,無過不及,叫不頂不丟中討消息;粘連黏隨,引進落空,於不即不離內求玄妙。「當時而動,如龍如虎,出乎爾而急如電閃;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嶽。且靜無不靜,表裡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均無游疑抽扯之形。」正如陳鑫所言:「吾謂此藝甚無奇,自幼難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貫神理妙。」功至老耄之年而「神理妙」,則「懂粘黏連隨得其視聽輕靈之巧」,量彼之虛實,測彼之剛柔,觀其動靜,得其機勢;虛實剛柔,開合鼓盪,緩急快慢皆主宰由我。彼快,而快在自然本能之形,至快必有間隙,得以乘焉。我非不持快,其快在意,意在人先。用意臻密,粘黏相連,形快不及意先,快又何能為。彼有力,皆天賦之拙力,至蠻定生斷續,得以機焉。我非不持力,「而規矩中用力」,勁在力前,柔軟迎敵,綿里藏針,拙力難敵活勁,蠻力復又何用。故耄耋之人,勁至化境,亦能藉此「四兩」之力,「撥」數人之眾而禦敵,「顯非力勝」。功彌久,粘黏連隨已成,得知覺運動之妙,身隨勁(己之勁)轉,引勁(人之勁)落空,輕靈貫串,圓渾通透,自爾騰虛,神明莫測,知纏綿而進取,知依隨而退守,繾綣卷舒,旋繞環化,皆成自然。彼有力使不上,欲動且不能,又何能快,快又能何為?

董公英傑嘗言:「戰定軍山之老黃忠言,馬老刀不老,其言甚壯。練太極者,筋骨內壯,血氣充足,功夫至老不脫,人老而精神不老,故能御眾人也。昔健侯老師與八九人較,眾一擁而前圍攻之,但見老師數個轉身,眾人俱已跌出,有八九尺者,亦有遠至丈余者。老師時年近八十。耄耋御眾,非妄言也。快何能為之快字,指無著數之快,此忙亂耳,非真快也,焉能應用。快而不失法度為真快,斯可應用矣。」

[正文]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校勘]

(1)[澄本]、[郝本]、〖郝和藏本,原是李亦畲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寫贈其門生郝和(1849年~1920年)的太極拳譜,系李亦畲晚年用工楷繕寫的三本太極拳譜之一。[郝本]封面上的原題名作《王宗岳太極拳論》,其下注「後附小序並五字訣」八個字。[郝本]由郝和傳其子月如(1877年—1935年),月如又傳子少如(1908年—1983年),少如故世後,由其學生王慕吟收藏。〗、[卞本]「平準」作「枰准」。

[姚本]、[顧本]作「秤准」。

[圖本]「立如平準」前多一「惟」字。

(2)[顧本]「活似」作「活如」。

[詮釋]

「平準」一詞源於莊周《南華經·天道》,曰:「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平者,天平也。見辭海[天平]條(Balance)為衡物之器械,平俗作秤。辭源[天平]條:測量重量之器械也,亦作天秤。可見「平」通「枰」。

枰者,棋盤,圍棋之一局叫一枰。見辭源[枰]條:博局也,碁(棋)局亦曰枰。見辭海[枰]條:謂棊(棋)局,陸遊詩「圍棊客散但空枰」,由此可見「平」通「秤」似不通「枰」。而李亦畲書寫的《太極拳譜》是迄今見到的最早拳譜,其中「平準」寫作「枰准」。「枰准」這是「弈准」,是下棋的準則,正如沈壽老師所說,「平」亦通「枰」;「平準」作「枰准」可通。由此可見,「平準」、「平秤」、「平枰」三者可通。故王宗岳《太極拳論》作「平準」,「枰准」皆有之,武式太極拳作「秤准」。而以「平準」為最確切。

「准」軫韻。

作(1)平也,《說文》段註:「水平謂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為之准。」

作(2)均也,禮月令:「先定準直」。

作(3)擊鍛令平正也。(考工記)栗氏:「權之然後准之。」

作(4)頰權也,一曰鼻也。史記:「隆準而龍顏」。

所以立如平準之「平準」為疊詞,平之與准,皆是衡器。平即天平或天秤,准即水準儀之類制平物之衡器,平準同義,如《淮南子》云:「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平乎准,直乎繩,圓乎規,方乎矩。……」故「立如平準」可解作「立身中正,像秤准那樣的平準而中正不偏。」此其一也。

平仍作天平、天秤解,准作「準頭」解,人平之準頭在頭頂因門。《太極平準腰頂解》曰:「頂如準頭,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準,有平準在身,則所謂輕重浮沉,分厘毫絲,莫不顯然可辨矣。」則把人體擬作天平,有天平準頭之在身,就能「權而知其輕重者」。此其二也。

又見辭海「平準」條:均平賦韋曰平準。《史記平準書》索隱:「大司馬屬有平準令,以均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糴之平賦以相准,輸歸於京師,故曰平準。」顯然有均平補償之義。亦可為拳論檢釋之參考。此其三也。

「立如平準」提出了「虛領頂勁,不偏不倚」猶如平準之標準。上虛領頂勁,中守重心,下正尾舵,則虛靈內合,身樁端正,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通三關,自然得路也。

「活似車輪」則是「氣沉丹田,忽隱忽現」勁氣靈動猶如車輪之標誌。主宰在腰,勁氣鼓盪,渾灝流行,周流六虛,陰陽貫串,環連環錯,環起環落,環內環外,連環套繞,曲曲相通,如環無端,超乎象外,得其寰中。則「圓妙莊嚴,靈活無滯,周身法輪常轉不已,太極隨處見圓光矣。」

立如平準而後活似車輪,立如平準是活似車輪的先決條件。太極拳樞紐在腰,腰為一身之主宰,腰能松能塌能虛則活,腰活則全盤皆活。源動腰脊,腰動則無有不動,視動猶靜;腰止則全身皆靜,雖靜猶動。一動則動若車輪,言其滾滾,川流不息;一靜則靜如山嶽,言其巍巍,沉穩彌堅。「靜則穩如泰山,動則拳彌六合」,「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即此意義。

[正文]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校勘]

諸本均同。

[詮釋]

偏者,側也,邊也,指一端也;隨者,從也,捨己從人,隨人之勢以為進退也;雙重者,陰陽不明,虛實不清之謂也;滯者,凝也,積也,止也,凝聚而不流暢也。

推手或應敵,彼我相黏,兩力抵抗,不讓分毫,是為「雙重」,「填實」之謂。糾纏不休,爭持不下,是為「滯」,「遲澀」之謂。其結果必然是勁澀氣滯,冥頑失靈,導致因不能運化而喪失變化之潛力,大力勝小力。是皆未能明偏沉松化之理。所謂偏沉,即前之所述「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若一經黏手,即能「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以虛避實,以實擊虛,虛實易位,粘黏隨運,隨機應化,則自能得偏沉順隨之妙,解雙重滯澀之弊,而「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矣。此即拳諺所謂「偏沉為得巧,雙重是拼力」。

[正文]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校勘]

[萬本]、[李本]、[顧本]、[如本]「率自」作「率皆自」。

[姚本]「率自為人制」作「率自為人所制者」。

[董本](董英傑《太極拳釋義》1948年中華商務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出版)無「率自為人制」句。

[詮釋]

純者,專一不雜也。率者,大抵,大概,大略也。

太極功夫之難成,除虧於勤恆外,多失於法度和悟性。每每見到有人,專心致志,苦心治技若干年,練習可謂純熟。然一朝交手,全然不能運用柔化,遍體僵塞,虛靈蕩然,體用無方,變化全無,處處受制於人,依然如門外漢者。皆因雙重之病仍未徹悟之故呀。

[正文]

若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校勘]

(1)[萬本]、[炎本]、[李本]、[楊本]皆無「若」字。

(2)[炎本]「須知陰陽」作「須知陰陽相濟」。

(3)[楊本]無「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句,僅作「須知陰陽相濟」。

(4)[李本]、[楊本]、[顧本]、[郝本]「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作「陽不離陰,陰不離陽」。義無不同。

(5)[圖本]「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作「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柔相濟。」

[詮釋]

欲避「雙重」之弊,須知陰陽,陰陽是太極拳生變運動的高度概括,是太極拳運動秩序與混沌間一種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對立統一的變化規律。

陽是創造與秩序,陰是順承與混沌,秩序中總會有混沌的可能,混沌又可凝合秩序。也就是說,序可化為非序,非序中又有序,此即為秩序與混沌的變化,亦即陰陽的變化,相生與相成。

太極拳陰陽相生的運動觀,其基本內容為:

1、陰陽的對立。太極拳「往複分陰陽」,存在著虛實、開合、剛柔、動靜、黏走等對立的兩個方面。故陰陽即虛實、即開合、即剛柔、即動靜、即黏走。

2、陰陽的互根。即陰陽的對立統一,互相依存,「陰賴陽以化,陽賴陰以成」,陰陽既濟,互為生化,陰陽合德之謂也。

3、陰陽的消長。陰之與陽,其平衡是相對的,一方的消長、變化、消亡、不足,就必然影響到另一方面,引起另一方的滋長,旺盛;反之亦然。太極拳之運動,動之始則陽生,運之極則陰生;靜之始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即此義。

4、陰陽的轉化。陰陽兩方面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向其對立的方面轉化。「陰之與陽,惟極乃復,陽極則陰,陰極反陽」,「陰陽互為其宅,相與體用」。

太極拳之最深奧神秘之處就在於陰陽,「一陰一陽之為道」。陰陽中含相對相反之義,含柔剛、虛實、開合、黏走、吞吐、屈伸於其間,而未嘗失其所以為太和,則陰陽相濟,剛柔相乘,而變化生焉。變化者,吞吐蓄髮之象也;變化者,動靜開合之勢也;變化者,虛實方圓之韻也;變化者,拳權剛柔之勁也。虛實滲透,黏走相生,剛柔既濟,動靜渾然,陰陽合德,是為陰陽互濟。其體在勁,勁之為義有五,曰粘、曰連、曰黏、曰隨、曰不丟頂。粘者,提上拔高,擎起彼動借彼力也;連者,貫也,不中斷也;黏者,貼也,留戀繾綣,彼進我退,而彼退我進也;隨者,從也,捨己從人也;不丟頂者,言不丟,不頂,不脫離,不抵抗,不佔人先,不落人後,如粘如黏,而丟之不開,投之不脫也。能粘黏,則連隨,是謂粘連黏隨;能不丟頂,則能引化,是謂走。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黏走相生,進退相依。動靜剛柔,變幻無定,奇正虛實,我不自己,能黏能走,知陰知陽,融會貫通,順機隨勢,應付裕如,是謂懂勁。

[正文]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校勘]

諸本均同。

[詮釋]

「默識」一詞出自《論語·述而第七》「默而識之」。「揣摩」 一詞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以為揣摩。」

太極之途即懂勁之途。練習拳架、推手、大捋及散手,日日灌輸,終日乾乾,進而不止,日新不已,功苦日久,自然「由著熟而漸悟懂勁」,而入太極懂勁之門。蓋勁以積日而有益,功以久練而後成。入門後,仍躬行實踐,不可稍有懈怠,則必「愈練愈精」,再加「默識揣摩」,更可精益求精。默識者,暗中記誦老師身傳口授之拳旨心法,存儲於心而不忘也。揣摩者,測度其身手動作之意,探求比附,期得其真義而與之相切相合也。如此「真識力久」,由登堂而入室,登堂猶淺,入室為深。功夫既深,接及神明,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絡,「捶自心出,拳隨意發」,「心氣一發,四肢皆動,足起有地,動轉有位」,心之一動,百骸無有不動,心靜則百骸皆靜,一動則分陰陽,一靜則合太極,屈伸開合,無不從心所欲聽自由,太極自臻大成矣。

[正文]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

[校勘]

諸本均同。

[詮釋]

太極拳運動「無外乎制人而不制於人」,即李亦畲之所謂「先以心使身,從人不由己(或作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即捨己從人。捨己從人者,隨人而動,黏則相隨,走則引化,黏走相生,進退相依,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不自主張,後發先至之謂也。動而後,則有機可乘,有勢可隨。隨彼之勢,乘彼之機,使彼落空以制彼,是謂從人則活。故捨己從人是為近。

所謂舍近,就是放棄以靜待動、捨己從人的原則,主動尋機,盲目行動;奮力如牛,硬頂硬抗,不知虛實,不知黏隨,不知變化,是謂由己,即自作主張。由己則滯,動輒制於人。故由己而為遠。

楊公澄甫常言:「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便得落實之妙,由己反不能由己,能從人便能由己。」即此義。而常人多誤舍近而求遠。

[正文]

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校勘]

(1)[李本]、[楊本]、[許本]、[姚本]、[顧本]「斯謂」作「所謂」。

(2)[李本]、[楊本]、[許本]、[萬本]、[顧本]「謬以千里」作「謬之千里」,義無不同。

(3)[李本]、[楊本]、[許本]、[顧本]「是為論」作「而為論」。

(4)[姚本]、[微本]、[徐本](徐致一著《太極拳淺說》1927年上海文華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無「是為論」三字。

[詮釋]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句出自《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史記·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 、之毫釐,差之千里』 」。《漢書·司馬遷傳》:「故《易》曰:『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李紫劍先生認為,在清人著作中先見於袁枚《隨園詩話卷二·四一》,繼見於乾隆七年太醫院彙編的《醫宗金鑒·靈樞經》條目中。

太極拳精微巧妙,分寸毫釐,不可有絲毫差池。其拳技戰術原則是「捨己從人」,而常人「多誤捨近求遠」,這就是俗話說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學拳者不可不加以詳細辨析啊。正如前賢所云:「獲得真訣好用功,苛不詳為辨別,則真枉費工夫矣。」故作此論。

[萬本]、[微本]篇末皆有注評:

[正文]

此論句句切實,並無一字敷衍陪襯,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妄費功夫耳。

[校勘]

(1)[姚本]「無一字敷衍陪襯」少「敷衍」二字。

(2)[姚本]「非有夙慧」作「非有夙慧之人」。

(3)[姚本]「不能悟」作「未能悟」。

(4)姚本「妄費功夫」作「枉費工夫」

[詮釋]

此論大法悉備,句句切中要竅,絕無一字敷衍,是非聰明智慧之人,不能領悟體會。先賢不肯隨便傳授,不僅僅是擇人而授,亦恐傳非其人而枉費工夫啊。(全文完)


推薦閱讀:

太極拳509問(五)
【太極拳小知識】陳式推手中怎樣運用十三勢
練太極拳真的會損傷膝蓋么

TAG:太極拳 | 太極 | 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