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女子被逼婚跳樓:中國式催婚毀了多少子女的一生?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
都置頂了周沖的影像聲色
01
騰訊大浙網曾發布過一條這樣的新聞。
一個27歲的女子,長相好,收入高,本來前途大好,但其父母覺得女兒嫁不出去,是一種奇恥大辱,開始歇斯底里的逼婚。
首先是施加壓力。
這對父母稱,如果女兒不嫁人,他們就去死。日常生活里,又是罵,又是羞辱,又是道德審判,令女孩精神高度緊張。
其次到處求人介紹。
親戚朋友的牽線?求之不得。
相親會?去!
小區鄰居里有20-50的單身男?主動去發放資料,讓對方和自己女兒聯繫。
到後來弄得整個小區都有女孩的所有信息。
接著反覆逼女兒就範。
讓你去相親你不去?好,你不去,我就死。
女孩不得不去。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逼到極限的一天。
最終,這名27歲女子不堪忍受,跳樓自殺。
死前留下遺書:你們安排冥婚吧。
真是嗚呼哀哉。
婚嫁本是喜事,但因為父母的無視界限,子女的無法理解,喜事一個接一個地釀成了禍事。
這種事情不是孤例。
網易新聞也發布過類似新聞。當然,情況沒有那麼嚴重。
新聞稱,一個剛滿24歲的姑娘,被父母軟硬兼施地逼婚,後來被逼無奈,寫下保證書:兩年內嫁不出去就露宿街頭。
更多的大齡未婚青年,則選擇離家出走,或者春節乾脆不回家,以逃避這種精神軟折磨。
香港曾有一項調研顯示,旅遊過年的90後年輕人中,有三分之一屬於「恐婚族」。
三分之一,這絕非一個小數字。
它已然成了一種社會現象,令我們不得不重視。
2
被相親,被結婚,被傳宗接代……這是老話題,可每次提及,都有新感受。
為什麼大家為此憤怒?
就因為父母們以為這是平常事。
按照中國式父母的標準,從早戀到晚婚,基本可以以大學畢業為分水嶺。
大學畢業之前,父母明令禁止談戀愛。
大學畢業之後,立馬逼其投身於相親大軍,唯恐被「剩下」。
好像大家身上有一個開頭。
嘎嗒——無情無欲無愛恨。
嘎嗒——有愛有情有家庭。
這當然不可能。
被長期禁錮的孩子,對婚戀充滿了警戒心,也充滿了不信任感。讓大家馬上戀愛結婚,談何容易。
但父母們難以理解。
他們耳提面命,旁敲側擊,甚至指桑罵槐,非得讓你順從他們的意志。
如果你外出工作,沒關係。等你回家,催婚之戰已經萬事俱備,只欠主角。
如此一來,回家過年,成了大批單身青年的噩夢。
我一個32歲的單身女友曾經告訴我,2017年春節,她在家呆了7天,6天都在相親。
剩下的1天,全在聽父親感慨她的失敗,母親哭訴因為她不結婚,整個家族都沒面子。
我問她:相了幾個?
答曰:10個。
感覺如何?
如上刑場。
於是,今年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回家了。
03
就在前不久,一條「38歲女白領被母逼迫相親水泥工」的新聞,一夜間登上各大熱搜。
在母親眼中,女兒的高知,高薪,高學歷,在婚姻面前統統沒用。
她去求「仙婆」為女兒占卜,預測她到底什麼時候能嫁出去。
當得知一名工地水泥工尚且單身時,母親鬥志昂揚,恨不能讓女兒立馬過門,不遵命就發火,就是女兒不孝。
這位母親的邏輯大概是,你都已經38歲了,還挑什麼挑,遇上哪個算哪個,有男人要就不錯了。
可是,母親卻沒有想過,婚姻不是父母的事,不是家族的事,不是社會的事。
只是女兒自己的事。
它得是一個人,經濟上準備好了,心理上準備好了,出於愛,與另一個執手。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會如蕭伯納所說,結婚的且去結婚,單身的且去單身,反正你們都會反悔的。
為什麼後悔?
就因為我們在選擇時不清晰、不主動、不理性。
於是不負責。
我曾說過,婚姻不是失敗的避難所,不是焦慮的按摩室,不是我們平息湍湍流言、滔滔口水的幌子,不是融入集體的手段,不是為獲得「完整人生」的社會評價而亮出的花招。
它只是,也只能是,你長大了,你愛了,你能負責了,你和他走到一起。
04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老一輩家長普遍認同的價值觀。
長輩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我覺得與父母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匱乏有很大關係。
他們大多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多嘗過貧窮與飢餓帶來的苦難。
保障溫飽,安穩過活,是從祖上流傳下來的遠大目標。
他們堅信獨木不成舟,一個人生活遠不如有人搭夥,風雨同舟,恰能體現婚姻的價值。柴米油鹽才叫生活,愛情又不能當飯吃。
出發點無疑都是好的。
可問題是,這套理論,已經過時了。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寫過一本名為《單身社會》的書。
他在書中寫道:
在1950年代,美國人口中只有22%的人單身生活。
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而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這差不多佔到了美國成年人口的1/7。
獨居人口佔到了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一比重使之成為美國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佔比重。
他通過一系列統計數據和第一手資料,給出了一個結論性的評價:
單身社會,正成為一次空前強大、無可避免的社會變革。
而我們國家呢?
同樣有如此趨勢。
上個月,江蘇省民政廳報出一組2017年全省婚姻大數據。
數據顯示:
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
而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29.6歲。
2015年為32.4歲。
2017年,江蘇省內13個市都「過三十而婚」,與此同時,結婚登記總數已經連續四年下降。
不論父母再怎麼催,晚婚已成趨勢。
這樣現象的產生,除了年輕人所要背負的生活、工作壓力,還有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
當女人掌握了經濟主導權,婚姻就不再是女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於是,寧缺勿濫,倒成了一種堅守。
05
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中曾寫道:
我總是疑心,有多少人的婚姻是樂趣在維繫,又有多少人,僅僅因為慣性。
他之所以結著婚,是因為他已經結了婚。
他之所以結了婚,是因為別人都結婚。
從眾心理,也是如今家長催婚的一大原因。
別人結婚了,所以你也得結婚。別人生娃了,所以你也得生娃。
至於為什麼?那無關緊要。
可是,這種從眾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記錄了一次親眼目睹的交通事故。
由一個人闖紅燈,陸續發展為大家一起闖紅燈。
然後悲劇就發生了。
城市發生了一起連環車禍。
這就是從眾心理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一個人因盲目而僥倖幸福,並不表示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好運。
其實,婚姻有其利益,單身也有其好處。婚姻有其幸福,單身也有其榮耀。
娛樂圈中隨處可見大齡「剩女」。
她們有顏有錢,不是真的嫁不出去,只不過有的尚在尋覓良人,有的卻是安於當下,滿足於一個人也能如此充盈的人生。
2016年底,蔡依林與錦榮和平分手。
儘管她對於分手原因諱莫如深,依然有媒體爆料稱,是兩人的婚姻觀不一致。
錦榮想要安定,蔡依林卻未做好組建家庭的準備。
她渴望突破,追求變幻,尚不曾對這個世界丟掉好奇。
她眼裡的世界太遼闊,不適宜鎖進一個方寸之家。
而如此觀念,又道出多少「適婚青年」的心聲?
06
美籍華人作家陳愉寫過一本書,名叫《30歲前別結婚》。
在書中她表示,對我們的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來說,一個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對新時代的女性來說,這可遠遠不夠。
她38歲,才與相戀一年的男友走入婚姻。
在「該結婚」的年紀里,她拼學業、拼事業,為自己贏得更多社會權利。
她認為女人吸引男人勝在品質,而非數量。
而高品質的男人,不會對一個胸無丘壑的小姑娘真正動心。
好的婚姻彼此成就。
它能夠使人不斷進步,而非在冗長乏味的餘生中慢慢蒼老。
它將成為愛情新的起點,但不是終結。
所以,對新時代的女性而言,「除了捕獲美好的愛情與婚姻,在事業上,我們一樣壯志凌雲。」
當然,此文絕非讓大家不結婚。
而是讓大家不要迫於任何壓力——父母的、社會的、年齡的——而盲目地走入婚姻。
徐靜蕾曾在《圓桌派》中說,女人要不要結婚?什麼時候結婚?要不要懼於壓力結婚?簡直老生常談到可笑了。
她反問道:情感上我不需要被保障,經濟上更不需要誰保障我,我為什麼要結婚?
一路走來,徐靜蕾都貼著美女 才女的標籤。
她拍戲、做導演、畫水彩、寫文章,還會自製首飾和包包,在36歲與黃立行相戀,至今從未吵過架。
才貌雙全的她早已事業有成,還擁有一份滿分的愛情,可依然遲遲不走入婚姻。
《朗讀者》中,她曾微笑回應董卿的疑惑:
我現在的感情生活已經很圓滿,可以說是100分了,也不會因為結了婚就變成120分。
2018年,徐靜蕾44歲,從未在婚姻這件事兒上亂了腳步。
面對生活,我們也該是這個樣子。
隨時隨時能保障自己,隨時隨地能成全自己——保障的是經濟,成全的是心意。
做到了這一點,結婚或不結婚,我相信都是你最好的選擇。
- 完 -
資料參考:
1.參考消息網站2018年2月7日新聞:《港媒:為躲避催婚 內地90後「恐婚族」選擇旅遊過年》
2.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單身社會》
3.江蘇省民政廳2017全省婚姻大數據
3.劉瑜《送你一顆子彈》
4.陳愉《30歲前別結婚》
推薦閱讀:
※母親節,送一朵中國母親花
※他於99年前的今天去世,被譽為「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中國男女配不配的問題帶來的思考
※一些剛剛解禁的老照片,中國人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