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聖解(三十三)
轉載▼
標籤: 雜談 | 分類: 道門語要 |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①絕仁棄義,民復孝慈。②絕巧棄利,盜賊無有。③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④見素、抱樸,少私、寡慾,⑤ 絕學、無憂。⑥
【注釋】
①紀昀曰:「《永樂大典》本『絕聖』二句,在『絕仁』二句之下。」 又「棄知」,景龍本作「棄智」。御注、遂州本等均作「知」。叟案:作 「智」是。以承前章「智慧出,有大偽」,而申言智不可用也。
②絕仁,景龍本作「絕民」。誤。各本均作「仁」。此承上章 「大道廢,有仁義」,而申言仁義不足為用也。棄義,高亨本作「去 義」。
③高亨《老子考詁》作「絕巧去利」。二「去」字,均不若用「棄」 字佳。
④魏稼孫曰:「御注『為』上有『以』字」。敦煌本作「此三者為文不足」,無「以」字,此據景龍、景福本。文,文飾也。言用聖智、 仁義、巧利三者,為文飾以治天下,不足為用,故令其有所屬。屬,即指下文之三事也。
⑤樸,景龍、河上、顧、範本作「朴」,此據王弼、傅奕本。本章各本至此為止,無「絕學無憂」語。
⑥絕學無憂,各本屬下章為首句。蔣錫昌注二十章曰:「此句應屬上章。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謂唐張君相三十家老子注,以 『絕學無憂』一句,附『絕聖棄知』章末,以『唯之與阿』,別為一章,與諸本不同,當從之。歸有光、姚鼐亦以此句屬上章,是也。」叟 案:此句系本章義長,系二十章則與全章文義不貫。絕學一義,無憂一義,與上二句聯文。歷代學人,多作絕學則無憂解,通則通 矣,合於聖義則未也。
總闡大道解惑玄要第一
上古之世,人皆能順其天行,因其目然,渾樸無華,順帝之則,率性全真,動與天隨,渾渾沌沌,無思無慮,不競不爭,無知無欲。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各適其適,各安其安,各正其性命之情,而自與大道合。且不期合而自然合,本來如是即如是,不假心力智慧修為以穿 鑿於其間。故與道合一者,即所以全其天真與天合一也。凡與天合者,莫不全其天性神性,純一不二,而神乎其神者也。於此道家謂之 天人、神人遠在聖人境界以上。萬德萬行萬善萬名,莫不賅焉!智者見之謂之智,仁者見之謂之仁,不可以分別相見,不可以差等相 見,故亦不可以名分定也。此所以老子繼上章「大道廢,有仁義」之破迷聖教後,復繼而推闡其義以廣之,再提「三權六要」之訓,以為明 大道者、曠古絕今之「解惑玄要」大開示!實則以道觀之,莫不為平實之言與不易之真理也。以其所舉「絕棄」之三段論法,全系根於天 道中之「對動原理」與「反動原理」,演繹其玄機妙用而出,而與《大易》、河、洛精微吻合,不可徒從文字語言中會也。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者,此乃超世間、超凡俗之道論也。聖而不自用其聖,而任天下人自聖其聖;智而不自用其智,而任天下人自 用其智;不以一人之聖,敵天下人之聖;不以一人之智,敵天下人之智,而放任其自由自為而不相擾,故曰:「民利百倍。」以現代語言之, 此乃放任主義與自由主義之政道論與治道論也。且夫,我無欲而民自朴,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言而民自化,我無為而民自足。不自恃 其聖智以為用,多方以為謀,絕而棄之,深而藏之,聖若未聖,智若無智,使天下人皆各自為謀,各盡其心,各盡其力,各行其所當行,為其 所當為,而各自成其所成,自足其所足,自安其所安,自樂其所樂,我無與其間.此乃太上之理想政治也。故莊子亦曰:「絕聖棄知,而天 下大治。」世人皆惑於名相,而迷失於現實之中,不能超世間而獨立獨存。老子特指點大道,為之破迷解惑,而不老死於聖智之下也。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者,夫仁義之性,得之於天,盡人之所同有也。仁義之心,根之於性,有諸於性,自亦存諸於心,故亦盡人所 同有也。孝慈則尤然,乃人與生以俱來之天性也。人而不穿鑿其道心,不汩沒其天性,外不緣物而馳,內不因欲而動,毋失其本心,毋失 其本性,則自全其天。全其天者,自全其道;「道全者德全,德全者神全」,則仁義自在其中矣!等而下之,根於天性之孝慈則尤然。如下 以仁義攖人心,不以孝慈攖人心,則其仁義為自然仁義,其孝慈為自然孝慈,與有心故行仁義,與有心故為孝慈者,自有霄壤之別。如不 假仁義以要譽於天下,民皆自復其性,則亦自復其孝慈矣。《莊子》引子高對禹之言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勤,不罰而民畏;今子賞 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此乃欲人返於上古之世,無為而自治,不以仁義動人之心。仁義猶不足以 動人之心,而況利害之端乎?故賞罰刑政皆可不用,人皆能「返樸還醇」,以自全其天性,則自「民復孝慈」矣。民復孝慈者,即復其天性 也。孟子之「不動心」教,與儒家之「復性」教,探其玄微,其幾在斯乎?世人迷失真我於仁義之中久矣,真我失則自失其性,失其性則即為孝慈,亦非孝慈矣。老子特為大道開示,以為破迷解惑。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者,夫巧之與利,以現代浯言之,乃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者之所尚,而亦為物質文明之所資也。唯於《老子》 其義尤廣,人如不貪貨利,不淫聲色,不恣欲樂,不縱情外馳物化,而收其放心以內求自尊其尊、自足其足,則自皆各盡其能,各守其分, 各遂其生,各安其性命之情,則自可賤天子而輕王侯,安有盜賊?正所謂「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此在教人少思寡慾,去其巧而守 其拙,去其華而就其實,內求足於自心,而不求足於外物也。且夫縱橫捭闔之權術機智,匠心獨運,要皆在巧利之中,概須予以廓清而絕 棄之者,必如此始能不失其本心本性,而與大道合符也。此內外兩絕而兩棄之開示,切不可徒從文字上在外物與功利中會,方能得其 玄要,契其神髓,而入於道中也。
夫聖智、仁義、巧利,乃為道之「三蔽」、「六賊」,而此三蔽六賊皆美名也。然美而不美之者,以天地萬事萬物,皆相對而動,亦相反而 動,故美之中有不美者存焉,善之中有不善者存焉;利之所在,害亦隨焉;福之所寄,禍亦伏焉。故必須棄而絕之也。且以其為文不足, 為道尤遠,故令有所屬,而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之「三權」「六要」以戢其病,以其近道也。近道者,不可即以之為 道也!道不可名,亦不可道。
素者,純白不染也;朴者,質真未鑿也。故必見之抱之。私者,所以擾心也;欲者,所以亂性也。故必少之寡之。學者,所以害道 也;憂者,所以賊神也。故亦必絕之無之。全此而善保之,自可破迷解惑,而無礙入道矣。
唯「絕學、無憂」者,首須知老子所絕之學,乃世俗之末學,如所舉聖智、仁義、巧利以及禮法形名術數等是。與其「滌除玄覽」同其 解。余故恆謂:「學知超聖重為病,解悟通神亦是邪。」學可為縛,覺亦是礙。知無涯而生有涯,學無窮而生有盡,故必絕而去之,不為學 學,不為聖聖;知周乎天地而不為智,學通乎萬世而不為聖;人而能出,有而能無,住而能超,聖而能凡,斯為道妙。余故曰:「能超聖見 方無累,盡舍名言始近真。」人生必由凡入聖,始能超脫自解;復由聖入凡,始能逍遙自化。此即老子所謂之「返樸還醇」,與丹宗「返還」 之道,由後天之我,上還於先天地境界之真我也。而此不可藉學知識解而得,必須經修持行證,始可得也。且其得亦為無得之得,一無 所得,方能無所不得。欲無所不得,故必須「絕學」,必須「無憂」,心中無一字,如嬰兒之未孩,不識不知,自亦無憂無慮,一心無憂無慮, 自能寂然湛然,一念不生,情慾俱泯,死生同冥!又何學乎?又何憂乎?斯可與言入道矣。故老子以「絕學無憂」結全章,而與「絕聖棄 智」遙相呼應,一氣貫通,打成一片,最後一片亦無;聖不立,憂亦不立。其中境界,唯有自神知。會其玄要,自可開千世之迷,而破萬古 之惑矣。
參證章旨第二
本章旨在教人去其外物之累,以完其太璞之真。襲其常,守其分,去其華,全其天,而各安其性命之情,則自內外兩無虧失,而與道 全真矣。夫絕聖棄智則性定,絕仁棄義則心定,絕巧棄利則識定。進而用以為修行,見素抱樸則德全,少思寡慾則神全,絕學無憂則道 全。能如是則廓然無我,即以天下易一毛,亦不為也,豈有治天下為哉!若徒以後天氣質之性與知解之心用事,而欲其入道,是猶欲東 而反之西也。聖人不得已而臨蒞天下,亦當外天下而不有天下,公天下而不私天下,以天下付天下人,而不以天下自付。此I即所謂「治 而無治」,「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居」,與聖而不自聖,用而不自用者是。
夫治天下,而復其天所賦予之本然之天性,使人人各自率其性而行,則自民利百倍矣。存其天所賦予之本然之天心,使人人各自 正其心而行,則自民復孝慈矣。全其天所賦予之本然之天德,使人人各自直其道而行,雖予之不取、賞之不竊,則自盜賊無有矣。夫如 是,則天下人皆能各安其性命之情,何用以聖智、仁義、巧利倡哉? 此乃行其天道,循乎自然,以至於大順大得之道也。
道家所倡自然之道行,則我無為而民自成,我無事而民自足,我無言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定,我無心而民自安,我無爭而民自 得,我無私而民自公,我無我而自天下歸心矣。何用以聖智、仁義、巧利為哉?若不於無作無為上致力,而徒在有作有為上求治,則將 「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必將愈治而愈不得治。若以之修道,亦必愈修而愈遠矣,以其背道而馳也。
推薦閱讀: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發現室友偷寢室里的東西我該怎麼辦?
※如何看待醫務工作者在親人臨終之時忙於工作無暇探望一事被大力報道?
※把飯館的椅子坐塌了是否應該道歉或賠償?
※那些罵阿嬌的男人,到底抱著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