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濫用的嚴重危害性

抗生素濫用的嚴重危害性

吳建萍 2005-12-13 13:02:26 中華醫學實踐雜誌 2004年8月第3卷第8期

目前,我國社會零售藥店銷售藥品時,除對毒、麻、精、放和戒毒藥品實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藥品基本上處於自由銷售狀態。這種狀況必將帶來消費群體的藥品濫用,危及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同時由於消費者用藥不當導致產生機體耐受性或耐藥性,使用藥劑量越來越大,造成藥品資源浪費,將直接影響我國的人口素質。

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統計了近幾年26家醫院717份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結果表明:抗感染類(以抗生素為主)的藥品不良反應構成比例最高,占發病總數41.28%。這些統計報告是醫院用藥中發現的不良反應,而且是在醫藥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的。可以設想,在沒有醫藥專業人員監督指導下,消費者自行使用這些藥品後果的嚴重性。在剛剛過去的1年里,對藥品過度過久的服用導致去年我國19.2萬人死亡。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了青黴素。從此,以青黴素為代表的抗生素從病魔手中挽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為人類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但是,由於近年來人們對抗生素的過分依賴和濫用,耐葯菌株迅猛發展,已成為與耐多葯結核菌、艾滋病病毒相併列的、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三大病原微生物之一。人們擔心,由於機體對抗生素的耐用,人類是否將回到沒有青黴素的年代?

1 耐葯菌漸漸「刀槍不入」

21世紀人類將面臨三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脅:耐多葯結核菌、艾滋病病毒、醫院感染的耐葯菌株,其中耐葯菌的發展速度令人觸目驚心。20世紀20年代,醫院感染的主要是鏈球菌。而到了90年代,產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腸球菌、耐青黴素的肺炎鏈球菌、真菌等多種耐葯菌。喹諾酮類抗生素進入我國僅僅20多年,耐葯率已經達60%~70%。大量耐葯菌的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費用越來越高。如耐青黴素的肺炎鏈球菌,過去對青黴素、紅霉素、磺胺等藥品都很敏感,現在幾乎「刀槍不入」。綠膿桿菌對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種抗生素的耐藥性達100%,肺炎克雷伯菌對西力欣、復達欣等16種高檔抗生素的耐藥性高達51.85%~100%。而耐高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除萬古黴素外已經無葯可治。多重耐葯菌引起的感染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濫用抗菌素已經使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20世紀50年代在歐美首先發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這種感染很快席捲全球,有5000萬人被感染,死亡人數達50多萬人。 人類與致病菌的較量從未停止。從細菌耐葯發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種新的抗生素出現以後,就有一批耐葯菌株出現。醫學工作者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而一代耐葯菌的產生只要2年的時間,抗生素的研製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葯菌的繁殖速度。目前,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葯菌感染,抗生素無效。許多專家憂心忡忡地說:「抗生素的濫用將意味著抗生素時代的結束。」人們不能不擔心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種對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出現,人類將重新回到上個世紀沒有青黴素的年代。在美國,抗生素是嚴格控制的處方葯,醫生亂開處方會受到處罰,患者必須持處方才能購買到抗生素。而在我國,人們到藥店很隨便就可以買到抗生素藥品,濫用抗生素十分普遍。

2 濫用抗生素 究竟誰之過

儘管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會產生耐葯菌,但至少可以延緩耐葯菌的發展速度。據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範圍內的調查,住院患者中應用抗生素藥物的約佔30%,抗生素藥費佔全部藥品支出的15%~30%。我國某醫院2000年對該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情況進行調查,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佔80.2%,其中使用廣譜抗生素或聯合使用2種以上抗生素的佔58%,大大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一是醫生的原因。每個醫生對抗生素都有處方權,並 不是每一個醫生都懂得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的醫生對使用抗生素適應證掌握不嚴,在臨床上不重視病原學檢查,僅憑經驗使用抗生素;有的不了解各類抗生素的葯代動力學特點,在給藥劑量、給葯途徑及間隔時間等方面很不規範。個別醫生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給患者開許多根本不需要的高檔抗生素,加速了耐葯菌的產生。

二是患者的原因。我國許多人缺乏醫學知識,對濫用抗生素的危害知之甚少,門診時經常有患者點名要抗生素,而且越貴越好,越高檔越好。這也是造成濫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三是社會原因。在國外,抗生素藥品是不允許作廣告的。在我國,藥品生產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在大眾媒體大量刊播抗生素廣告,誇大其治療作用,極大地誤導了消費者,對濫用抗生素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年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工商局聯合發出《關於加強處方葯廣告審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封殺鋪天蓋地的抗生素廣告,實在是利國利民之舉。四是食品的原因。個別地方在雞、鴨等飼料中摻雜抗生素,有的養魚戶為了減少魚病發生,建魚塘時在塘底撒上層喹諾酮類抗生素。一方面動物、禽類體內殘留的抗生素會轉移到人體;另一方面,動物、禽類產生的耐葯菌也會傳播給人類。

3 接觸抗生素多矣

幾乎所有的人接觸過抗生素,但真正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的人卻不多。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存在不少誤區。誤區之一:抗生素可以預防感染。某患者做腰椎間盤突出手術,為預防感染,醫生給他用了在劑量的抗生素,引起腹瀉。醫生又用抗生素止瀉,結果腹瀉越來越厲害,生命垂危。專家會診認為是由於濫用抗生素導致的「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專家認為,抗生素只能用於治療敏感性細菌引起的感染,起不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等於給細菌打預防針,誘導細菌的耐藥性產生。誤區之二:抗生素可以外用。不少外科醫生經常把抗生素配成液體沖洗傷口,有的在術後向傷口內撒抗生素粉劑……這都是很不正確的。教科書對使用抗生素規定得非常明確,所有生物合成類抗生素、沙星類抗生素以及用於治療重症感染的抗生素,是不可以外用的。利福平是治療結核病的首選藥品,國外對利福平的使用控制非常嚴格,嚴禁外用。而我國不少醫生用利福平給患者點眼。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我國結核菌耐葯率高達46%,不能說與利福平的濫用毫無關係。

誤區之三:廣譜抗生素比窄譜抗生素效果好。專家認為,抗感染的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不少病人急於求成,使用1天後感到癥狀沒有明顯好轉,就要求醫生用其它抗生素或增加使用其它抗生素,逐漸增加了細菌的耐藥性。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的;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1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2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誤區之四:新的抗生素比老的抗生素好。不少人喜歡跟著廣告用藥,認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貴越好、越高級越好。常看到的患者到醫院後點名要廣告上的葯。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葯。比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卻對這些病沒有什麼療效。誤區之五:抗生素是消炎藥。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後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瘀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4 跳出怪圈莫糾纏換個思路抗感染

近年來,發達國家把對感染的預防放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上。因為絕大多數的院內感染是內源性的,與患者的免疫力有密切關係。在我國,中醫講究「祛邪扶正」,二者不可偏廢。抗生素主要起的是祛邪的作用,但必須通過機體自身的免疫力才能發揮作用。因此,還應該有其它的措施來扶正,雙管齊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長期以來,我們陷入了「感染-用抗生素-培養出耐葯菌株-造成新的感染-再用抗生素」惡性循環的怪圈。20世紀90年代初,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熊德鑫教授提出了「用微生態療法防治疾病」的觀點。同抗生素的不同點在於,抗生素是通過抑制和殺滅致病微生物達到治病的作用。而微生態療法則是通過扶持生理性微生物,調整和改善人體微生態系的內環境,促進微生態平衡,提高機體的免疫水平和抵抗力而獲得防治疾病的效果。有人曾預言,20世紀是抗生素的輝煌時期,21世紀將成為微生態治療的黃金時代。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觀念將由「健康由國家負責」向「個人健康自我負責」轉變,消費者應將注意力和消費轉向對自我保健的投入。從加強藥品監督管理的核心出發,為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應建立並實施藥品分類管理制度。

推薦閱讀:

《消失的微生物》書摘
中國抗生素濫用現象嚴重 最嚴管理辦法將實施

TAG:抗生素 | 抗生素濫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