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輔目擊烏克蘭變天
25日,基輔迪納摩體育場仍有不少抗議者。謝亞宏攝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持續數月的政局騷亂、社會動蕩和暴力衝突以後,終於在上周末的短短几十小時內,烏克蘭經歷了從執政黨和反對派簽訂「和平協定」到前總理季莫申科被釋放,從亞努科維奇「被辭職」到被「臨時政府」通緝的戲劇性變化。如此動蕩會給這個國家,以及民眾帶去什麼樣的影響?《環球時報》記者在局勢最緊張的19日趕到烏克蘭首都基輔,儘管這幾天基輔已經基本上平靜,衝突中心獨立廣場曾經衝天的濃煙被哀悼遇難者的鮮花蠟燭代替,但人們臉上愁容卻沒有消去。這個被譽為「歐洲糧倉」、工業和科技實力在前蘇聯解體後分出的國家中僅次於俄羅斯的大國,成為該地區的「動蕩中心」。基輔市民薩沙憂心忡忡地對記者稱,這些政客上台前都是雄心勃勃,稱要「造福於民」,上台後一樣斂財無數,貪得無厭。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和國家的未來會如何?
獨立廣場示威者仍在「堅守」
《環球時報》記者19日來到基輔,當時的局勢是最緊張的。記者住的酒店就在獨立廣場旁邊,當時軍警已將獨立廣場圍得嚴嚴實實,而廣場上衝天的濃煙火光以及不斷的槍聲預示著一場衝突不可避免。20日是血腥的一天。當天從中午起,市內各大機構、商店和銀行陸續停業。廣場附近的街道都空空蕩蕩,居民不是逃到遠地方就是閉門不出。住得稍遠的居民則開始搶購物品,加油站排起百米長龍,自動取款機內現金被提取一空。在酒店裡,記者看到不斷有受傷的人被拖入酒店,到當天晚上,酒店大廳已經停放了13具屍體,不斷的哀嚎和哭聲讓記者體會到衝突的慘烈。
從21日開始,基輔獨立廣場的局勢漸漸恢復平靜。全市交通已經恢復運營,包括設在獨立廣場的地鐵站也恢復使用。除市中心獨立廣場周圍的大部分商鋪仍然停業之外,基輔市內的購物中心、大型超市、商鋪均正常營業。為了打壓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支持勢力,烏臨時政府還將亞努科維奇以及手下高官的官邸公開供人們參觀。為此,基輔專門開通了兩條公交專線,由基輔市內通往亞努科維奇市郊的官邸。這些別墅都修得金碧輝煌。據稱臨時政府將會把這些建築改成反腐博物館。
25日,記者再次走進獨立廣場,看到一些機構在廣場設了免費飲食點和醫療點,每天還有垃圾車來將廣場上的垃圾收走。近幾天來,許多市民自發來廣場為遇難者獻上鮮花、點上蠟燭。不過,獨立廣場示威者並未因烏克蘭政府倒台而完全離去,廣場不時有反對派中各黨派代表發表演講或唱起民族歌曲。一名來自烏克蘭西部重鎮利沃夫的示威者對記者稱:「亞努科維奇逃跑是因為他做了很多錯事,他應該接受人民的審判。」對於烏克蘭的未來,人們各有不同看法。記者採訪的多數當地人認為,現在反對派的領導人不能完全代表民眾的全部利益。對於幾天前剛出獄就來到獨立廣場慶祝「勝利」的前總理季莫申科,有人稱之為「表演者」。
寧願經歷陣痛也要「新生」
在歐洲,烏克蘭是除俄羅斯外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歷史上,烏克蘭是基輔羅斯公國的核心地域。在前蘇聯國家中,烏克蘭工業和科技實力僅次於俄羅斯。蘇聯解體後,給烏克蘭留下了一個龐大的以軍工為核心的工業和科研體系。烏克蘭擁有安東諾夫航空科技綜合體,該設計局設計和生產的運輸機和客機在國際航空市場居重要地位。烏克蘭的造船業也是世界聞名,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市曾建造過3艘航母,包括在俄海軍服役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和「瓦良格」號原型。烏克蘭還有「歐洲糧倉」之稱,是前蘇聯國家中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
可能正是由於這樣豐富的資源和工業科技實力,《環球時報》記者剛從莫斯科抵達烏克蘭時,當地的物價之低讓記者吃了一驚。這裡物價大大低於莫斯科,地鐵票價只要2格里夫納(目前1美元約合9.1格里夫納),比北京都低;食品、服飾等價格也比莫斯科低40%以上。麵包3格里夫納,豬肉44格里夫納每公斤,雞蛋每個1格里夫納。
但這樣的物價是建立在烏克蘭人整體生活水平低的背景下的。蘇聯解體後,受私有化、政治腐敗等多種因素影響,烏克蘭經濟發展一直不太順,到現在基輔退休人員的最低月工資大概只有1000格里夫納,即使物價較低,很多人也是承受不起的,此次很多人對政府抗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資和退休金不足以養家糊口。在廣場醫療點當志願者的瑪利亞告訴記者,她是大學生,馬上就要畢業了,然而現在經濟和就業形勢都不好,讓她很迷茫。
《環球時報》在當地記者的朋友維克多利亞一家,在基輔算是中高收入階層。維克多利亞本人是大學教師。她的丈夫是一家效益不錯公司的工程師,每個月收入約7000多格里夫納。這樣的工資水平前些年還過得去,但近幾年來,特別是「橙色革命」後,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對美元匯率由4.8:1暴跌至9:1,而物價則翻著倍地漲。維克多利亞說,幾年前,麵包還只要0.5格里夫納,豬肉每公斤20格里夫納。地鐵和電車票價都只要0.5格里夫納。如今這些價格幾乎漲了2到4倍。像她這樣的中等收入家庭都難以承受,維克多利亞的丈夫經常用私家車「跑出租」。
由於經濟不景氣,烏克蘭人無不怨聲載道。無論是在獨立廣場或是在街頭,當記者問到當地人為何不滿和希望加入歐盟時,他們給出的最大理由就是烏克蘭當前的體制過於腐敗,加入歐盟可以從外部施加改革壓力,促使國家走向公正廉潔的軌道。一名當地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烏克蘭確實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更為緊密,每當俄揮舞天然氣和限制出口大棒時烏克蘭能應對的措施很少。但是出於歷史原因,他們對俄羅斯並不感興趣,而且他們認為,俄羅斯自身的腐敗問題也非常嚴重,不希望俄羅斯再把烏克蘭「帶壞」,因此寧願經歷陣痛也要「新生」。
更多的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未來生活不樂觀。一位基輔市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亞努科維奇生活腐化並沒有錯,但並不能保證反對派不會如此,季莫申科當年也是因為腐敗下台的。他說,政客們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如果烏克蘭不真正改變,反對派上台後很可能重蹈亞努科維奇的覆轍。
烏克蘭到底能靠誰
實際上,對於引起這次激烈衝突和動蕩的遊行示威,基輔民眾意見並不一致。基輔市民亞歷山大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他們不能代表我們。他們弄髒我們的城市,對我們的出行和安全造成影響……他們有問過我們的想法嗎?」他說,不用專門調查抗議者的背景,只需要站在人群中聽聽他們說的話就知道——很濃重的西部口音。確實,與記者交談的反對派大部分來自西部,以利沃夫最多,基輔人反而是少數。利沃夫是烏克蘭西部重鎮。在這次烏政局動蕩之時,利沃夫議會曾於19日率先宣布獨立。一位基輔市民告訴記者,在這次騷亂中喪生的示威者大部分是西部來的,只有約10人是基輔當地人。
事實上,烏克蘭人對這次動蕩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俄羅斯和歐洲的態度。對於俄羅斯,烏克蘭人感情複雜。在歷史上,烏克蘭的形成時間遠比俄羅斯早。基輔被稱為「羅斯之母」。但後來烏克蘭卻先後被波蘭、奧匈帝國和沙俄統治。在蘇聯時期,大饑荒、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等成為烏克蘭人的苦痛回憶。在歷史上,東烏克蘭長期被沙俄佔領,而西烏克蘭則先後為波蘭和奧匈帝國盤踞,直到蘇聯時期才與東部一起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西烏克蘭人主要信仰天主教,以農業為主,與俄羅斯歷史關係並不密切。烏東部由於有煤礦且靠近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家更是投入巨資將烏東部建成了重工業基地,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原材料和市場。這也造成了烏東部說俄語、西部說烏語的局面。一位基輔市民告訴記者,西部對俄語的抵觸情緒比較大,特別是在利沃夫的酒吧,講俄語會被趕出來。
對於記者有關烏克蘭會不會分裂的問題,絕大多數烏克蘭人雖然承認烏東西部的差距,但他們也糾正記者的「錯誤看法」。一名基輔市民稱,除了克里米亞等少數地區,大部分烏克蘭城市和農村都是以烏克蘭族為主,沒有分裂危險,現在東烏克蘭只是被亞努科維奇「蒙蔽了雙眼」。而對於烏克蘭是否真的會投入歐洲的懷抱,有基輔市民不以為然。一名當地商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雖然這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亞努科維奇拒絕歐盟引起的,但實際上,歐盟真的會接受烏克蘭嗎?俄羅斯這次以拒絕進口烏克蘭糧食來制裁,但烏克蘭能把這些糧食出口到歐盟嗎?向歐盟出口需要滿足各種苛刻條件,從歐洲拿出口用的證書,需要花上數年時間和上百萬歐元。他說,歐洲和美國可以拿出錢來支持廣場上示威的反對派,但它們絕不會無償地接納動蕩貧困的烏克蘭。
【環球時報赴烏克蘭特派記者 陳效衛 謝亞宏 環球時報駐烏克蘭記者 蕭雅文 柳玉鵬】
推薦閱讀:
※港獨分子目的昭然若揭 企圖將香港變成烏克蘭
※烏克蘭給小國如新加坡的啟示 比拉哈里
※柳豐華:烏克蘭危機:內因、大國博弈因素與前景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千年恩怨:曾經為對抗波蘭而結盟
TAG: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