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英國最成功的一次投機倒把,一次性幹掉西班牙、法國倆大國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去世,由於其生前無子女,那時還是全世界最強國家之一的西班牙轉瞬之間陷入權力真空。且因歐洲皇室普遍存在聯姻,家家戶戶幾乎都沾親帶故,因而原本只是西班牙內部矛盾,瞬間演變成了「歐洲大戰」。
當時卡洛斯二世雖然留下遺書,要將自己的王位留給姐姐的孫子,而他姐姐當時是法國的王后,孫子安茹公爵腓力則是法國正統的繼承人,若王位真由他繼承,意味著法國將成為歐洲大陸最強的國家。
對於這樣的安排,首相跳出反對的是卡洛斯二世的宗親哈布斯堡家族,他們不能容忍家族最優質的資產成為法國路易家族的私產,這是對祖宗奮鬥的不敬。
因此時任哈布斯堡家族的掌舵人、奧匈帝國的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宣布將由自己的兒子查理大公繼承西班牙王位,安茹公爵是法國人扶持的非法國王,必須立馬廢除。
進而奧匈帝國和法國拉開了這場「王位爭奪戰」的序幕,其餘非直接當事人的國家,在日益緊迫的戰爭信號中也紛紛選擇靠邊站,其中當時新興的海洋霸權英國選擇了對查理大公無條件力挺。
至於英國人為什麼要選擇查理大公,理由無非就兩點,第一點:法國比奧匈帝國國力更強盛,尤其是法國的陸軍幾乎獨步歐洲大陸,若不久的將來西班牙和法國合併,法國陸軍、西班牙海軍的軍隊配置,誰還能撼動其歐洲霸主的地位。
這對於趁西班牙海軍在安逸中衰敗而成長起來的英國人來說就是噩夢——過去為稱霸海洋的數百年努力付諸東流。再而一點是,英國人想獲取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以及一系列特權。
假如英國支持安茹公爵,以當時英法為歐洲國力榜榜首和探花的實力,奧匈帝國連聲音都不敢說大聲了,西班牙就可能不會發生任何大規模戰爭,它不發生戰爭,國力就不會衰退。
國力不衰退,英國人怎樣能完全取而代之?因此西班牙必須打仗,這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而扶持查理大公這個「搶江山」的朋友無非是最效率讓他們打起來的捷徑。
這不當奧匈帝國和法國於1702年在歐洲大陸全方面的撕破臉的同時,英國人在自己的利益謀求點北美洲也動手了,兵鋒直指今東南部佛羅里達半島,作為回應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將北美新英格蘭據為所有。
此後整個北美戰爭陷入長時間的僵持當中,英國、法國將重心回歸到了歐洲戰爭,直到1711年查理大公繼任奧匈帝國國王,英國擔心查理大公兼任西班牙國王,奧匈帝國將成為一個巨無霸。
因此開始向法國拋去橄欖枝和談,最終在1713年4月11日促成《烏得勒支和約》,該協議由於是在英奧戰況優勢的狀態下籤訂,條約對於西班牙來說簡直是「喪權辱國」。
首先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海峽歸英國,它向要嚴密監視大西洋、地中海進出的各國船隻。同時西班牙長達數個世紀對美洲貿易的壟斷被打破——北美地區直接不準西班牙人做生意。
記1702年英法西北美爭奪戰
推薦閱讀:
※為了和妹子有話聊,我一次性開啟了八個話題,然後............嘿嘿嘿~
※請狠狠地用筷子插一次性飯盒
※東南亞國家怎麼玩可以一次性玩過?
※Uber5歲了,一次性告訴你它的商業之道
※一次性把買房的事情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