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常學普賢行十大願

常學普賢行十大願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及釋迦牟尼佛號稱「華嚴三聖」,在整個佛教中,與「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東方三聖」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齊名,一般我們看到的普賢造型是乘白象侍如來這右側,而文殊菩薩則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文殊師利表「智」,普賢菩薩表「行」,亦即普賢菩薩是以其大願行著稱,依《探玄記》的說法:「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而從字源學的觀點來看,普賢的梵語為「三滿多曼陀南」,譯為遍吉,其意義就是「無所不在的光」或「無處不有的慈」。因此,「普」的簡義為「遍」,而「賢」的簡義為「吉」,「普賢」二字可說為「普遍吉祥」的意思。清涼國師的《華嚴疏鈔》以十義來發揮「普」義,以顯無盡,其為:(一)所求普,勤求一切如來所證故;(二)所化普,一毛端起,有多眾生,遍周法界,無邊無盡,皆盡化故;(三)斷障普,一念嗔心,百萬障門,如是等過八萬塵勞,猶如塵沙,皆悉斷除,一斷一切斷,無不斷故;(四)事行普,八萬度門,無邊行海,無不行故;(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徹理原故;(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交徹故;(七)融通行普,隨一一行,攝一切故;(八)所起大用普,無有一用不周遍故;(九)所行處普,上之八門,遍帝網剎而修行故;(十)修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念圓融,無竟其故。另一傳說,認為普賢菩薩早於釋迦牟尼佛,早於遠古時代就與燃燈佛合而一,而依據考證的結果,「普賢」二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元第二世紀的「法有我無宗」所撰集的《百緣經》和《普曜經》,當時稱之為「賢善」及「普賢法身」。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華嚴經》的產生是在《般若經》之後,其產生的年代約在西元129-150之間,與《維摩經》、《法華經》及凈土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為同時期的產物,《般若經》所闡述的是「空」思想,而《華嚴經》則依據「空」思想為背景所發展出的「有」思想,其代表者為「普賢行」,故整部《華嚴經》被譽為「經中之王」的經,全部都在說明「普賢行」,所以《華嚴經》也可稱為「普賢經」,《華嚴經》中的二大菩薩文殊與普賢,錶行的普賢菩薩的活躍性與重要性甚至勝過表智的文殊菩薩,因此所謂的「普賢思想」即是「行」的思想,整部《華嚴經》即是「普賢思想」的展現。四川峨嵋山報國寺有一對聯「普濟有情,願王垂慈,宛如峨嵋尋妙諦;賢德無量,眾生瞻仰,靈冥空寂悟禪心。」令大眾對其有深刻的認識。

普賢菩薩是一切行德之本體,所以他在華嚴之席,闡述十種偉大的行願;同時又是諸法實相之理體,所以他在法華之席,發誓於法華三昧之道場騎六牙白象自現其身。佛教認為:「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因此,我們看到的普賢菩薩的塑像或畫像,通常都以白象為坐騎。

佛教典籍中,經常提及這位大菩薩,民間也有不少關於普賢的傳說。《楞嚴經》中普賢菩薩彙報說,自己曾經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諸佛都以普賢為榜樣,教菩薩眾修習普賢行,說明他有不凡的來歷。人們除了稱普賢為「菩薩」、「大士」外,有時還稱他為「普賢如來」。為什麼將普賢尊為佛呢?《菩提心論》說:「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與十方諸佛同之,亦乃三世修行。證有前後,及達悟已,無去來今。」《金剛頂經疏》說:「婆伽梵大菩提心,普賢大菩薩。」又說:「婆伽梵者果號也;大菩提心大菩薩者是,即因號。今以果號號因種者,為顯毗盧遮那雖久成道,為諸眾生示適今證,故號因位。」佛教認為:在金剛界,或以名果之上「大日如來」,或以名因位之「普賢如來」。名「大日如來」的依據,是大日普賢證成善願行;名「普賢如來」的依據,如來依主伴互具之義,那麼三十七尊,都可總稱為「普賢如來」。由此可見,稱作「普賢」的原因,是為了表示大日如來久已成道,由於要教化眾生而今始成道。又為了表示因中有果,所以才因中說果,稱普賢之身為「如來」。普賢又稱「金剛薩錘」、「金剛手」、「秘密主」等,被奉為真言宗八祖中第二祖(大日如來為第一,金剛薩土垂為第二)。所謂「薩土垂」,就是「有情」、「勇猛」的意思。稱普賢菩薩為「金剛薩薩垂」,是為了表示他是一位勇猛的大士。顯教以彌勒為釋迦牟尼為補處菩薩,密教以普賢為大日如來為補處菩薩。密教普賢有二體:一為大日如來大眷屬中之上首,與顯教普賢菩薩同體。

普賢與金剛薩土垂乃是同體異名。按照佛教的說法,普賢普薩從大日如來受灌頂,於二手與以五智之金剛杵,所以稱作「金剛手」。金剛薩土垂在金剛界為根本成身會中十六菩薩之上首,即阿 四親近菩薩之第一;於理趣會中台之本尊。在胎藏界為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中尊;於兩部大日如來為兩會,而金剛薩土垂則為一人。一人傳受兩部,表示兩部不二。關於金剛薩土垂所住之處,《蘇悉地經疏》明確指出:「若明處者,應指普賢宮,即須彌山頂。金剛手所住,無非普賢宮故也。」按照佛教的說法,金剛薩土垂持大日如來之果體,一面示現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輪身,皆化現釋迦牟尼八相之正法輪身。如《十八會指歸》所述:「示現釋迦牟尼佛,降於閻浮提變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賢菩薩幻化。」金剛薩土垂有個別號,叫作「金剛藏王」。所謂「金剛藏」,是執金剛的總名,與金剛薩土垂異名同體。金剛藏王即金剛薩土垂的變化身,釋迦牟尼也是金剛薩土垂的變化身。所以說,釋迦牟尼與金剛藏王,兩者的能變之體是同一個。他們的形象不同,都是為了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進行教化。胎藏界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中,有一百零八臂金剛藏王,用以對治一百零八種煩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記述,普賢菩薩對善財及法會上所有菩薩說:「你們如果想得到佛的功德圓果,也就是說,你們想要成佛的話,就應該修學十種偉大的行願。」

普賢所說的十大行願是:第一,禮敬諸佛;第二,稱讚如來;第三,廣修供養;第四,懺悔業障;第五,隨喜功德;第六,請轉法輪;第七,請佛住世;第八,常隨佛學;第九,恆順眾生;第十,普皆迴向。弘一法師有兩句話說得好:「願得普賢真妙行,常樂利益諸眾生。」要想真正學習並實行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就應該這樣去做。

一者禮敬諸佛。禮敬,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鞠躬)。禮敬十方三世一切佛。所謂「三世」是指過去已成就的,現在當成就的,未來將成就的,所以「禮敬諸佛」已包括了這三世。換言之,這是修平等心、修法界觀。我們在拜佛時,一拜下去,這種境界就現前了,這也是需要觀想的。「禮敬諸佛」主要是在修恭敬心,對三寶的恭敬,因為我們凡夫的慢心很大,慢心是個根本煩惱。學到平等心之後,就不貢高,也不自卑。我們凡夫最喜歡讓人家恭敬,往往就會裝出一付架子來,所以慢心本身就是一種苦悶,故禮敬諸佛對我們非常重要。修行可以學「常不輕」《法華經》有一品講「常不輕菩薩」,任何人乃至一切畜生,都不可傷害,佛法主張不殺生也是站在這立場的,他們也是有佛性的只是不幸墮到畜生罷了。如果你以恭敬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就不忍心去傷害他們了。

二者稱讚如來。稱讚就是讚揚、讚歎,我們要稱讚一切好人好事。這是屬於口業方面,口業不清凈,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苦惱,我們不懂得稱讚人家,相對的,也就是嫉妒心。在「菩薩四攝法」里提到要「同事」,以別人的立場為立場,來體諒,這樣才能度他;否則與他對立,他絕不會聽你的。稱讚如來,也包括稱讚「未來佛」,不懂得稱讚,就不懂得修行了。

三者廣修供養。我們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點點滴滴都是供養。一舉手、一投足皆是供養。經常心存恭敬心就是最好的供養法供養。「廣修供養」包括的內涵非常廣泛,處處予人方便,處處幫助別人都含蓋在其中。佛教我們修三福,種福田,投恩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救貧。幫助別人是在幫助自己種福報。其實運氣好壞與個人福報有關,布施供養是「存錢」,破除我們自私,依法修行供養三寶是大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盡除一切諸障礙」滅三障要發慚愧心、菩提心。「恆住凈戒一切功德」,記住常生懺悔心。《壇經》對懺悔的詮釋太好了:「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要把自己的毛病都檢查出來,須有何等的智慧呀!沒有智慧的人都會患上自贊毀他的毛病,才會產生是非。「悔者悔其後過」人要做到不二過是很難的,真正懂得懺悔的人有福報、有智慧,否則很難與佛法相應。有人懺悔時就跑到佛前去磕頭,這也只是片面而已,最重要的是你的起心,動念中真正懺悔,才是真懺悔。若是一邊在佛前磕頭,一邊心裡還在不平衡,也不是真懺悔。真懺悔是無所謂儀式與否的,要發自內心的慚愧心,才真正是個修行人,非常謙虛、非常敦厚、身口意都很莊嚴。心清凈了,才能與佛相應,才是究竟的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一個人經常笑咪咪的,這是他懂得隨喜。不懂得隨喜的人,處處有掛石疑、處處有矛盾。隨喜的相對即是嫉妒,看到別人有成就,比自己好,心裡就放不下,看到別人有好表現,你能歡喜讚歎,才是隨喜功德的表現。菩薩道修行具體內容是六波羅密,為他人利益而高興。

六者請轉法輪。法輪怎麼轉呢?請法並不困難:主要在你自己要多看經,多聽經,此即「請轉法輪」的道理。佛法在你心中連轉起來就是請轉法輪了。凡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對象,皆可以請他轉法輪。換言之,「請轉法輪」就要處處謙虛的請教,不恥下問,那怕他是販夫走卒。佛初說法,叫初轉法輪,給五比丘講四諦法門、八正道。

七者請佛住世。佛法太深奧了,往往與世間的想法背道而馳。正法難逢、邪教易興,真正談佛法的理念,一般人反而不能接受,除非宿世根器很利。弘揚正法,往往會遭遇許多磨難,這是一般人所難以想像的,故請佛住世很重要。請佛住世,世指世界,住娑婆世界,佛陀出世與太陽出現道理是相同的,萬物生長,靠太陽,眾生脫離苦海靠佛法、三寶。

八者常隨佛學。這有兩重意義:一者佛在世時,跟隨佛陀學習佛法;二者佛涅磐後要親近佛的正法,隨順佛的正法。學佛、菩薩、高僧大德,以他們為榜樣,他們怎麼做,我們照樣去做。二祖慧可求法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達摩面壁他跪在雪地上,不怕寒冷,達摩問他有什麼事?慧可恭敬答道:「唯願老師慈悲,打開甘露之門普渡眾生。」達摩淡然說道:「諸佛為求真理,不惜犧牲一切,你憑這點小苦功,就想求得佛法嗎?除非天下紅雪。」慧可聞言,便毫不遲疑地抽出快刀,一刀下去,砍下了自己的右臂,頓時,鮮血染紅了雪地,地上的白雪一下變成了紅雪。慧可把斷臂放到達摩的面前,以表示他求法的虔誠,這就是佛教里斷臂求法的故事。達摩為這種捨身求法、為法忘身的精神所感動,把衣缽傳給了他。後來慧可成了禪宗的第二代祖師。斷臂是勇,立雪是誠,二者兼備,才是智慧的表現。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說,只要早上能夠聽到真理,晚上死了也無所謂,絕不感到遺憾、後悔。

九者恆順眾生。恆順眾生,恆就是永恆、永遠不停止的意思。恆順眾生,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要順從他們。當然,順從眾生有一定的原則,主要指順從眾生的善性,而不是順從其惡性。對眾生真正有利益的事,我們才順從;不利的事就不能順從。隨順眾生,就是根據眾生的需求,無條件地給他們利益和快樂。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服務。這四條,就是隨順眾生的具體體現。假如我們每一個人,心裡常常懷著這樣的念頭,隨時準備為眾生服務,不帶任何的私心雜念,那這人就是菩薩了。如何才稱得上是「恆順眾生」呢?要隨順世緣,而又不被世緣所迷惑,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十者普皆迴向。什麼叫迴向呢?迴向,對於學佛的人來講,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迴轉來歸向某一種目標,就叫做迴向。「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吾身,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是往生凈土的迴向。現在學修了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這種殊勝的法門,「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要把這些積累下來的功德和福報,迴向給一切所有的眾生。迴向的道理很深,完全是要與般若相應的,那要道道地地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就是「三輪體空」,是無相的布施。佛所說的:「我說法四十九年,沒說一個字」這就是普皆迴向。能夠普皆迴向,才能具備慈悲喜舍,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法是不二法門,處處都回歸到我們的「心地藏」來了,這就是迴向圓滿,學佛不從此處下手,就是心外求法了。

《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圍繞發菩提心的相關內容作了專門論述,在我們的觀念中,發心只是成佛之路的起點。而依華嚴見地來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經·凈行品》對我們修行及生活中的用心方式作了詳盡指導,甚至包括洗臉、吃飯、如廁等生活細節。「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痴,蠲除罪法……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同樣的行為,以不同發心為基礎,性質就有了根本改變。《華嚴經》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之簡稱,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普賢行願品》經文出自《華嚴經·入法界品》以善財童子為當機者,「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著名典故即出於此。善財童子發起菩提心後,欲廣修菩薩行,成就無上佛道,於是四處參學問道,共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分別是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彌伽大士、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舍優婆夷、毗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心童女、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智居士、法寶髻長者,普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不動優婆夷、遍行外道、鬻香長者、婆施羅船師、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尼、婆須蜜多女、埤瑟胝羅居士、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神、安住地神、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普德凈光夜神、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寂靜音海主夜神、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妙德圓滿神、釋伽瞿波女、摩耶夫人、王女天主光、遍友童子師、善知眾藝童子、賢勝優婆夷、堅固解脫長者、妙月長者、無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最後於文殊師利所得三昧已,普攝諸根,一心求見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宣說了他本人修學菩薩道所採取的途徑,那就是我們通常讀誦的《行願品》。這是《行願品》核心內容的節選。之前還有很長一段經文,是普賢菩薩對如來功德的稱揚讚歎。如來功德廣大無邊,主要可歸納為斷德、智德、恩德三種。所謂斷德,亦名解脫,因佛陀已將生命中一切煩惱和無明凈除無餘。所謂智德,乃佛陀為了達一切的覺者,以平等智慧照了諸法,對自身生命和整個世界不再有絲毫困惑。所謂恩德,乃因如來乘大願力,對一切眾生,不論親疏,皆充滿無限慈悲。學佛,是基於對佛陀功德的仰慕。作為佛教徒,我們仰慕的是佛陀,是佛法僧三寶。大乘經典中,記載了很多菩薩在因地發宏誓偉願而成就菩提的修行事迹。《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藥師經》記載,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成就東方琉璃世界,等等。作為學佛者,選擇一位佛菩薩作為模範,以他的願力為自己的願力,以他的行持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也應像賢普菩薩那樣發願並行持。「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此十大行願又稱「願王」。「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行願品》是普賢菩薩為前來參訪的善財童子所作的開示。大聖,乃善財童子對普賢菩薩的尊稱。

下面是總結修行普善賢十大行願的利益:

1、總說:「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2、消除惡業:「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佛教中最重罪業為五無間業,分別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項。3、遠離邪魔:「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門、若部多等,飲血 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一心讀誦《行願品》,所有諸惡鬼神看到我們都會遠遠避開,甚至變作護法來幫助並守衛我們。4、諸佛護念,人無禮敬:「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5、獲得圓滿普賢所有功德。6、往生佛剎速成佛道:「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7、結說:「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普賢菩薩行願品》,是漢傳、藏傳共同重視,是一部教導我們圓滿成就菩提心的修行寶典。願一切眾生,深信因果,永出離心,清凈正見,吉祥圓滿,早證菩提。(本文是在黃石市大冶市念佛堂講稿,未公開發表,未一稿兩投,請指正,謝謝。)


推薦閱讀:

養生的十大原則
細數香港十大奢侈品牌集中營(圖)
古今十大畫雪高手,都畫得太好了!
中國歷史上總結的十大歷史教訓,做人要牢牢記住這幾點
初入健身房的十大注意事項

TAG: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