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月無語 詩詞載之

    古代文人墨客,大都有一種「月亮情結」。他們既將月亮作為自然之景予以描寫,更作為主觀情感的表現載體,景由心造,言為心聲,詩如其人,詩中的月亮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依附著詩人情感的意象了。展開浩如煙海的詩卷,詠月詩詞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繪其綽約嫵媚的姿影,或抒發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瀟洒之胸襟,或寄託濟世報國之壯志,或是藉以抒發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思考。  有以月自喻的,就像古人總以花來形容人的高潔等種種品質一樣,也有以月寄情,是以寄託自己的情思哀傷,如相思,思鄉,懷念故國,因為千百年來月是不變的,它在時光里看盡世間悲歡離合。而古人很多是居士道士和尚等他們信奉舉頭三尺有神明,而關於月亮的神話也讓人倍感唏噓,用來最好。既有典故又有情思,讀起來又讓人覺得有月通篇不俗,還頗有禪意也算是道法自然了。還有純粹是描景的,突出時間地點而已。月亮總給人以清醒而又朦朧之感,似是近在咫尺,卻又遙並不可及。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類思想情感的載體,她的意蘊十分豐富。在很多詠月詩歌中,詩人將月融於的內心思想情感之中,並使月與內心的思想情感互為輝映,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並將詩的文學品位、思想內涵與藝術造詣提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可以說,那一輪千秋明月照徹了詩壇古今,與中國古代詩詞結下 了不解之緣。中國古代詩詞中月亮意象的多元化,與《詩經》六義一脈相承,極大地拓寬了詩詞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境界,也豐富了詩詞的表現技巧。早在《詩經》時代,月亮已經走進了詩人的視野,《詩經?月出》詩篇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等秀美詩句,可以說,那一輪明月從此照徹了詩壇古今。  人們自古有一種歷史情節,對往昔的懷念。而月亮,這個在古時文學中最富含義也出現頻率最高的一詞當然不能忘卻。如果孤獨難耐,可以吟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如果失意了,來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如果戀愛了,便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失戀了,便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以此自慰……。  從來詩酒月花,入詩最多。因為古時候,並不像現代社會一樣一到晚上就燈火通明,總是夜長暗多,能在月下小酌,消磨白天沒有用盡的精力,月夜觸發的靈感,實是人生一大快事。因此,描寫月亮的詩就特別多。  在古代詩詞中,寫月亮的尤以唐詩最多。唐詩中的明月意象隨處可見,其中絕大部份描寫明月的詩句都是以表達離愁別緒,思鄉懷人為主旨的。唐詩中有很多寫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現的情感與內容範圍極為廣闊。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杜甫《秦州雜詩其七》)「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酬張少府》)「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李白《哭晁卿衡》)「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崔櫓《華清宮三首其一》)「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薄雲岩際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邊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等等。  由於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表現出的意蘊也往往不盡相同,體現出其意蘊的豐富性。月亮這一意象在詩人們的心中有著多種不同的意蘊:幽美、自由、純潔、美好、永恆、凄涼、悲慘、悲歡離合等等,無不表達。月亮的不同意蘊,形成不同的審美意境,烘托出詩人們的不同情懷。  在遠離家鄉,遠離親人者的眼裡,月亮這一意象或是寄託戀人間的苦苦相思,或是蘊含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以月寄託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在眾多的詠月古詩詞中,這一類是最多的。 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圓月如盤,團團圓圓;殘月如勾,殘缺不全。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自然勾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寧靜的月夜裡,沐浴著清幽柔和的月光,人們很容易陷入沉思,展開遐想,產生纏綿而渺遠的情思。離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  李白是唐朝詩人當中寫月亮最多的一個。其《靜夜思》中的鄉情,就是這樣生髮出來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詩人「舉頭望明月」時,一縷鄉思便從心頭油然升起了。這樣一個鄉思引動的過程,不但人們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親自體驗過,這就突破了詩人與讀者之間因生活經驗不同可能產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詩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詩作中,有大量都是詠月的詩歌,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只到夜郎西」(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唐以後的這類詩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楊州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江南月,如鏡復如鉤。似鏡不侵紅粉面,似鉤不掛畫簾頭,長是照離愁。」(歐陽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頭?」(南宋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真是舉不勝舉。由此可以說唐詩中的明月意象已滲透了古人的思鄉懷人情緒。  古代詩詞中,還有許多邊塞詩也是寫月亮的。如唐朝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因彎月照耀,顯得清冷悲涼得名涼州吧。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明明打了勝仗,敵兵受降,卻無一絲勝利的欣喜與溫暖,是如霜的月光惹的禍么……。柳中庸《涼州曲》「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月亮與春天對立,那月真的好冷等等。古典邊塞詩中多月,究其原因是,戍邊將士在不戰的晚上,除了新月前殘月後幾天,二十多個長長黑夜,想像邊塞的夜晚晴朗、深邃、天高地闊,視線無遮攔,可暢看月亮東升西落,細看月身胖瘦變化,彎月如鉤如船,圓月有樹影有故事。鎧甲兵器的冷硬,比對彩雲追月的柔軟,對遠方親人的思念訇然而生,由家拓展到國家。歷史延伸向未來。這些詩人在遠離家鄉,遠離親人者的眼裡,月亮這一意象或是寄託戀人間的苦苦相思,或是蘊含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  同樣,月亮又是人們追求的一種象徵。古時的摘月也好,現今的登月也罷,總是告訴人們邀去追求,攀登而不可懈怠。 當然最重要的一層意思,思鄉。從古至今,由於月亮寄託了人們的情感,於是,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寫月亮,這幾種情感是:一是以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 在恬淡閑適、樂觀曠達的人的眼裡,月亮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緻、悠閑自在的代名詞。 在不少古詩詞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來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超脫曠達的情懷。 二是以月寄託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在遠離家鄉,遠離親人者的眼裡,月亮這一意象或是寄託戀人間的苦苦相思,或是蘊含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在眾多的詠月古詩詞中,這一類是最多的。三是以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託孤苦的情懷 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徵,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傷和流離之苦。四是以月蘊涵時空的永恆 那高懸於天際的月亮,也常常引發詩人們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時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麼的短暫和渺小。在他們的詩歌中,月亮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變的象徵和世事變遷的永恆見證。  由於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傳承,以致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仍然保留和發展了這種審美意識,從而逐漸形成了我國民族文學中一種比較穩定而鮮明的審美情感和審美心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革,人們紛紛離開自己的故鄉,遠奔異地去尋求自己的事業。白天繁忙的節奏使他們無暇思索其餘,可是當夜深人靜之時,內心的孤獨寂寞便牽引著他們想念。可是單純想念怎能派遣心中的抑鬱?唯有看到故地與新家共有之物——月亮,他們才得以稍稍安慰。 這樣,月亮便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東西,而代代相傳。而不會因為科技發達了便消除以月亮寄託的情感。所以月亮文化還是會繼續傳承下去的,許多文人在寫詩詞時,會繼續以月亮寄託自己的情感。
推薦閱讀:

《2010年最新令人無語語錄》人生就像一個茶几,雖然不大,但是充滿了杯具。。。愛情就象鬼,...
精典的讓人無語....
愛在心間 無語也溫暖,情在心中 相望也心安
10大讓人無語的暴強嚇人語錄

TAG:詩詞 | 無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