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綜藝教父」金榮希 我來中國的目的是為了成功

中韓綜藝合作的背後,一場商業變革下的掘金之路已悄然成熟

本刊記者|王燕青 發自北京

編輯|張歡

告別工作了29年的MBC,金榮希在中國當上了自己的老闆。MBC(韓國文化廣播公司)是韓國三大電視主流媒體之一,有「韓劇王國」之稱,也是金榮希成為韓國綜藝金牌製作人的大本營。

米家傳媒,這是金榮希成立的公司。在韓國,人們更願意親切地稱他為「米家大叔」。無論是髮型服飾,還是言語神態,金榮希的身上都散發出濃郁的韓流范兒,與此相伴的則是圈內人士「嚴謹、權威」的評價。

到中國掘金,金榮希說目的很簡單:「我來中國的目的是為了成功。」這位韓國「綜藝教父」因製作了韓版《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王牌綜藝節目,成為韓國的社會名士。這一次,他希望能在中國製作「一檔非常棒的本土綜藝節目」,進而銷售到到亞洲、歐洲、美國,而成功的可能性,在韓國的綜藝土壤里,「已經沒有這種潛力了。」

跟隨金榮希出走的是一支韓國綜藝節目的「夢之隊」:李埈圭、李秉赫、金南昊、 黃智勛、申埈昊和余玹典,均是韓國金牌製作人和編劇。他們的代表作有《想要見一面》、《真心話 大冒險》、《極限挑戰》、《完美邂逅》、《媽媽咪呀》等熱播綜藝節目。

金榮希想到中國發展的消息不脛而走,中國資本紛紛秘密競價拋出橄欖枝。這讓金榮希很快在韓國成為輿論焦點,他去常去的餐館吃飯,相熟的老闆嗆聲:「你不是要去中國嗎?你怎麼還不去中國?」民眾普遍的反應是:就是這個人要把韓國的人才和藝術帶到中國去!他們稱之為「流失」。

作為最直接當事人,金榮希不這麼想:「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不是19、20世紀,很多東西一兩天都可以傳播(到中國),所以要進行更多的交流。」他渴望更好的平台、更大的市場、更強的競爭。而在中國,這一切都已經成熟。

焦慮的資本

「胡大牌」決定出擊。他是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幕後推手,圈內知道「胡大牌」的比知道他本名「胡剛」的人更多。他創辦的廣東藍色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色火焰」)也在2013年開始成為綜藝市場的一匹黑馬。

胡剛個子不高,身板精幹,蓄著標誌性的大鬍子。他從廣告代理起家,曾經做過《同一首歌》的總代理,也與湖南衛視合作過《超級歌會》。後者讓他跟湖南衛視研發中心主任宋點結下了淵源。

2013年,藍色火焰通過版權引進涉足內容製作領域。它與迪斯尼合作,推出了一檔真人歌唱選秀節目——《最美和聲》,北京衛視播出第一期收視率達到0.895%,10期節目平均收視率高達0.919%,平均市場佔有率為3.39%。對於一個新出茅廬的公司來說,成績相當不錯。

同年10月,藍色火焰引進版權的《爸爸去哪兒》第一季首播一夜爆紅,收視率達到1.423%,僅次於同時段的《中國夢想秀》。但它的市場佔有率卻高於《中國夢想秀》的4.88%,達到6.74%。

憑藉《最美和聲》和《爸爸去哪兒》的成功,2014年4月,上市公司華錄百納作價25億元收購了藍色火焰。其中,現金支付8.11億元,股權支付對價16.89億元。

「賣身了,賣給了上市公司。沒有錢幹不了。」胡剛發現自己身上有三座大山:資金、經營能力、優秀的製作團隊。一位朋友告訴他:「最高的要求是別老賣身,要賣藝。」胡剛最迫切想要解決的是第三座大山——製作團隊。

與北京衛視合作《最美和聲》時,北京衛視頻道總監徐滔問胡剛,怎麼不把湖南衛視的導演洪濤和謝滌葵請來。手裡有錢的胡剛讓湖南衛視人心惶惶,坊間傳言他要挖角組建自己的原創內容團隊。胡剛說,那時候的他「比較害羞」,「挖角」不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他就壓力倍增,「不敢」。

胡剛做夢都在想團隊。思想放開後,他認為「挖角」這件事就像春秋戰國時的「大爭之世」,「就要光明正大地競爭」。但他的目標已經不是交好的湖南衛視導演團隊了,而是「頂尖高手」,「因為他會帶來頂尖的團隊和頂尖的節目。」

金榮希意欲進軍中國市場的消息讓他激動不已,但橫在面前的是已經有好幾家上市公司先他入場洽談。「小說裡面人家還沒有結婚就可以來搶新娘,是不是?」胡剛認為自己還有機會,他的籌碼是:中國市場很大,他有這個需求,他願意開出很好的條件。2015年4月,胡剛成為這場爭角賽最後入場的人。

這讓胡剛想起他曾經與日本MTV的一場艱難談判。前後談了三次,兩次被拒絕。最後一次,胡剛跟中方總導演說,你跟日本的領導一定要講中國市場很大,「你難到就任由韓國綜藝橫行中國市場嗎?」這個訴求最終打動了日本MTV的高層。

胡剛的好朋友宋點,也是金榮希的好朋友,《我是歌手》就是宋點極力向湖南衛視高層推薦才被引進的項目。通過宋點的牽線搭橋,胡剛最終把夢之隊挖到手,填補了藍色火焰在原創內容製作上的短板。金榮希說,他最終考慮的,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他所積累的一套關於電視媒介的播放哲學。

最好的綜藝時代

2015年7月,已經突擊學習幾個月中文的金榮希定居在北京望京,這是一個在京韓國人喜歡聚居的商圈。在望京,韓國人還會找他簽名合影。

新節目現在還在策劃籌備階段,每天開會到凌晨一兩點,壓力大得讓他睡不著覺,「三天一覺」。韓國一家媒體曾經在一篇專訪中定義他為「90%的男子漢」,因為他創作的三十多個綜藝節目,90%在韓國取得了成功。神話能不能在中國延續?

相較於歐美、日韓或港台,中國綜藝節目市場還在高速發展期,成長的基底是購買版權與本土化模仿。1998年,央視二套購買英國博彩節目《GOBINGO》後,成功本土化為《幸運52》、《開心辭典》,捧紅了李詠和王小丫,算是開了國內綜藝節目製作的先河。

「電視湘軍」湖南衛視接棒。2005年湖南衛視在模仿英國《Pop Idol》的基礎上,成功打造了《超級女聲》,獲得驚人的11%的收視率,成為各大電視台爭相模仿的樣本。同時,這也開啟了中國電視熒幕的山寨之路。

直到2007年,湖南衛視差點被《Pop Idol》版權持有方告上法庭,這才開始有了版權意識。這一年,它從英國BBC購買了《名聲大震》。版權合作成為國內綜藝節目製作的一種標準化操作手法,帶動國際綜藝節目版權交易市場大火。

浙江衛視豐富了版權合作的內涵:2010年,它斥巨資從英國Fremantle Media公司購買版權,成功打造了《中國夢想秀》。這次合作讓國內電視台明白,不僅要拿錢買魚,還要學習釣魚的技巧:版權合作不僅是節目樣式,更重要的是製作流程和方法。2010年也被稱為「版權模式啟蒙年」。

第二年,國內電視台掀起了綜藝節目熱潮,不過隨後《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又稱「限娛令」)出台。但監管層的打壓並沒有沖涼市場,反而讓它更呈蓬勃發展之勢。

依照金榮希的播放哲學,較電影等其他媒介而言,電視更容易被大眾接觸到,也承載著更多的功能和作用。此時的韓國綜藝節目走紅,主要遵循了一個基準,「播放的內容一定要有益於社會」,「我們製作的節目,一定是觀眾看著覺得有益的,觀看的過程是舒服的、愉快的,然後能夠通過這個節目得到感動和慰藉。」

為了達到這樣的播出效果,金榮希不遺餘力。在製作韓版《我是歌手》時,他想邀請韓國一位那英級別的歌手加入。但是包括這位歌手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金榮希花了3年的時間了解這位歌手,他發現對方非常喜歡吃義大利餐,而且就餐的時候非常喜歡聽某一段音樂。於是,他又花了半年時間說服這位歌手共進午餐。

「電視是一台機器,有非常冷酷的一面,要通過電視傳遞非常溫暖的信息,這一定是關於人的東西,這樣讓它溫暖起來。」金榮希以此給節目定調性,比如,「最溫暖的點,有一個人大家誰也不關注他了,我們來關注他,讓大家也關注這個人。」

現象級體制創新

2012年,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燦星文化」)和浙江衛視聯合打造《中國好聲音》,成為近幾年的現象級綜藝節目,也是對現行電視運營體制的一次創新。

燦星文化是星空華文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簡稱「星空華文」)旗下子公司, 星空華文是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華人產業基金」)與默多克旗下的星空衛視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占股53%,星空衛視佔47%。

華人產業基金的股東是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惠金」)、國開行和招商局中國基金等,其中東方惠金占股32.5%。東方惠金是上海文廣集團系統內公司。

燦星文化通過複雜的股權架構,突破了監管層禁止外資進入境內電視節目內容製作領域的規定。成功引進星空衛視,又為後續外資進入創造了便利,燒錢的大製作不用發愁後續沒錢花。

除了資本層面的創新,《中國好聲音》還挑戰了傳統的電視台制播合一模式,為制播分離改革創造了可能性。星空華文與浙江衛視用 「投資分成」替代了以往「一口買斷」製作費的方式,雙方簽署對賭協議:收視率越高,星空華文獲得的收益越多;一旦失敗,損失由星空華文承擔。

資本和分成模式的創新,為外資、民營資本進入電視節目製作領域打開了大門。《中國好聲音》與網路視頻平台在合作模式上的探索,也為製作方尋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從第一季的嘗試,到第二季、第三季分別獲得搜狐、騰訊1億和2.5億的獨家版權授權費,內容製作、電視和網路分銷渠道已經開始融合。

在《中國好聲音》的刺激下,世熙傳媒、樂正傳媒、天娛傳媒、光線傳媒和能量傳播等民營資本紛紛殺入綜藝節目內容製作領域。胡剛也讓藍色火焰搭上了這輛快車。

亢奮的市場

金榮希看到了巨大的中國市場空間。2013年,中國綜藝節目在受歡迎度、盈利能力和節目數量上全面開火。據CSM調查,當年電視內容市場收視前三的節目分別是電視劇、新聞以及綜藝類,分別佔31.5%、14.8%和11.5%。三者中,只有綜藝節目佔比小幅上漲,其餘均小幅下降。這表明,綜藝節目受歡迎程度在穩步攀升。

為了抓住機會,各大電視台不惜重金引進版權,投放在周末黃金檔。在全年七十多檔綜藝節目中,有三十多檔屬於引進版權節目,幾乎把全世界能買的版權都買光了,因此這一年也被稱為版權引進「井噴年」。據廣電總局統計,2013年電視廣告收入1119.26億元,綜藝節目廣告收入超過了70億元。

金榮希團隊製作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也是在這一年進入中國市場,穩固了湖南衛視綜藝一哥的地位。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有趣現象:瘋狂的版權引進並沒有出現足以改變現有電視台排名格局的黑馬,反而出現了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這說明,寄希望於通過單純的版權引進就能坐擁收益,無異於痴人做夢。據CSM數據,2013年綜藝節目收視份額前10位的頻道份額合計65%,較上年度增加了1.4個百分點。

胡剛認清了現實,國內綜藝市場風起雲湧,但很多項目倉促上馬,成功率下降得非常快。市場底子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製作形態變了,大製作、全明星成為標配。由此也引發社會對節目奢華道具、場景布置和明星天價出場費的爭議。

廣電總局再度出手,對綜藝節目製作進行調控。2013年年7月底,廣電總局對歌唱類選秀節目實施總量控制、分散播出的措施,《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最美和聲》等二十多檔同類型節目遭到整頓。

同年10月12日,廣電總局向各大衛視發布《關於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規定每家衛視每年新引進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一個(「限外令」),衛視歌唱類節目黃金檔最多保留4檔(「限唱令」)。《我是歌手》、《最美和聲》、《中國好聲音》和《Rising Star》得以保留,被分別安排在一、二、三、四季度播出。

在禁令頒發的前一天,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一季首播,真人秀節目意外走紅。在做下一年度規劃時,各大衛視又都把「推出真人秀節目」列入計劃中。

「限外令」效果並不明顯。2014年,各大電視台、視頻網站播出的節目中,引進國外版權的有63檔,佔全國綜藝節目播出總量的90%,其中32檔為當年新引進節目,31檔為老節目延續。其中新引進的版權節目中,來自韓國的最多,12檔,占引進節目的48%。

韓國SBS、MBC和KBS三大電視台現成的綜藝節目全部被引進國內市場,甚至還在開發中的節目版權也被提前預訂。在一線節目被買完後,韓國的二線綜藝節目也快被搶購一空。

為了規避 「限外令」,中方與海外版權方的合作形式由單純的版權引進變成了聯合研發或聯合製作。所謂「聯合製作」,並非指雙方從零開始研發,而是以成熟的原版節目為基礎,在支付版權費用的前提之下,原版製作團隊派出製片人、編導團隊、技術團隊中的核心成員,加入中方團隊的節目開發、製作中,提供指導意見,跟蹤或參與拍攝過程,共同討論如何實現本土化。

金榮希在一開始就參與了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錄製。他會在現場給明星們做訓導,分析明星子女的性格,預判節目走勢。《奔跑吧兄弟》也是由浙江衛視與SBS原版製作團隊聯合製作的。

「全世界的版權已經被挖了底朝天了。」胡剛開始不喜歡這種一擁而上、不講規則走捷徑的路子。客戶問胡剛最多的問題是,你現在在做的這個節目是不是下一個《我是歌手》,是不是下一個《中國好聲音》。一開始,為了留住客戶,胡剛還會說「有可能的」。現在,他直接說「別做夢了,不可能」。

《奔跑吧兄弟》韓國製片人、SBS製作本部綜藝局部長金容載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如果一直這樣做下去(缺少原創綜藝節目,大量引進海外版權),中國的綜藝娛樂市場是無法持續發展的。「我們內心想的是來中國提升中國團隊的製作能力,派生出更好的節目。」金榮希找到了自身優勢和市場空間的結合點。

對於國內電視台和資本瘋狂掃購韓國綜藝節目版權的現象,廣電總局在今年7月22日發布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要避免過度集中在某一地區或國家」。這是金榮希在北京宣布與藍色火焰成立合資公司的第六天。金榮希認為,中國購買版權的綜藝土壤已經在慢慢發生變化了。SBS也計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綜藝節目。金容載看好這種模式下產生的節目將更具生命力。

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土豆網總裁楊衛東覺得市場在釋放一種信號:我們從模式的引進開始關注到模式背後人的引進,而不僅僅只是用錢去砸一個模式。畢竟,模式對於整個文化產業創意而言,只是一張皮,不是骨肉。在監管層禁令,以及歐美、日韓綜藝版權被開發殆盡的背景下,國內真正原創綜藝節目的春天來臨了。

「現在也有很多KBS、SBS的製作人找到我說要加入這個團隊,但是我跟他們說現在還不是時候。」金榮希在等待時機成熟。合資公司B&R目前正在策劃第一檔真正本土化原創性的綜藝節目,預計2016年第一季度推出,「明年的第一個節目成功了之後,會有第二撥韓國優秀的團隊過來。」

現階段,金榮希團隊也在積極與中方團隊進行磨合。藍色火焰的中方製片人曹青正在錄製《女神新裝》,她期待韓方團隊能給她帶來理念上的更新衝擊,而她也在竭盡全力讓自己的節目更接近市場。「希望中方團隊相信韓方團隊是百分之百接受中方團隊的意見。」金榮希重複了兩遍,「如果中方不相信這一點等於不相信韓方團隊可以在中國成功。」「彼此信任」是目前韓方在製作上佔主導地位階段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隨著後期節目數量的增加,「(希望)今後我們製作的節目,讓韓國把版權買回去。」金榮希稱之為「綜藝改革」。


推薦閱讀:

76號魔窟背後的女人,張愛玲最大情敵,女教父為何專治文人風流
《教父》究竟教給我們什麼?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Ⅱ (1974)
中國教父杜月笙,了解一下?

TAG:中國 | 韓國 | 成功 | 綜藝 | 教父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