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雨:被過度猜測的裝甲車扣押事件
06-05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07:11 AMSina WeiboEmail王江雨新加坡武裝部隊從台灣運回的九輛泰萊斯輪式裝甲運兵車,數日前在香港被當地海關查扣。對這件事情,相關各官方層面恰如其分地在適度表態後基本保持緘默,而民間的猜測卻風起雲湧,各個版本的「揭秘」如山呼海嘯而來。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這件事是中國對新加坡的「警告」,顯然是因為對後者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所秉持立場的不滿。順著這個主題,各種猜測編織出各種有模有樣的故事,其參與者不乏正規媒體和一些嚴肅的時政評論人。但平心而論,這個事情民間完全無法做全面解讀,因為所謂「警告」是否存在,基本是個事實性判斷,而事實性判斷的前提就是掌握相關事實細節。但各方的官方目前所披露出來的信息,仍無法讓觀察者作出任何肯定性的判斷。在承認自己仍然不明就裡的前提下,基於如下原因,筆者傾向於認為新加坡這批裝甲車被香港海關查封的事件,並不是北京對新加坡的所謂「警告「和」敲打「,而只是香港海關正常的執法事件,也是雙邊關係中的偶然事件。第一、幾乎所有的「揭秘」和猜測,都假定這是香港海關奉中國政府之命所刻意進行的查扣。這種理解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即完全不了解「一國兩制」下中央政府與香港政府的關係。雖然現在香港的政改之爭非常激烈,但香港根據「一國兩制」進行「高度自治」的根本局面仍未改變,港府在對內運作上的獨立自主是現實存在的。換言之,北京無論在法理上還是現實中都無法在執行層面直接指揮港府的職能部門和機構。話說回來,如果中央政府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一國兩制」肯定早就不存在了,這是中央政府和香港都不願意看到的。可以斷定,這次查扣在執行層面,應該是香港海關根據特區自身法律獨立執法的行為。第二、稍微了解香港進出口法規的都知道,香港有一整套全面嚴格的戰略物品進出口管制法律體系,目的是為了「防止香港特區利用為大規模毀滅武器的擴散渠道」。依據香港海關的統計,其在2015年查驗16萬多件進出口貨物,處理179宗調查案件,在62宗個案中檢控67人/公司。根據海關公布的資料,2016年以來的數起焦點案件,涉及通過香港向中國大陸出售集成電路等管制物品,其處理結果是物品被罰沒兼罰款。換言之,香港海關在執行戰略物品進出口管制法律時,對中國大陸都是不假辭色的,讓海關聽命於中國大陸則根本不可能。第三、有限披露的信息顯示,新加坡這批裝甲車在經香港轉運時,若干環節確實有違規現象,比如承運公司APL未有按照香港法例申領進出口許可證,這已經形成充分的理由讓香港海關啟動相關執法程序以查驗是否有軍火走私行為。簡言之,香港海關對裝甲車查扣,是正常的執法行為,本不應該引發過多的猜測。香港一家媒體有鼻子有眼地先指稱海關查扣裝甲車行為多有可能是受到北京的指令,一日後又稱查扣是因為接獲中國大陸執法部門的線報後採取行動。且不論後一個說法是真是假,若據此得出中國是以此製造事端給新加坡以「警告」則更加站不住腳。首先,「線報」的說法可以坐實我上面關於大陸與港府關係的觀點,即北京實際上是無法直接指揮香港政府職能部門的。但是,如果非要說北京要靠「線報」的方式給新加坡臉色看,則更為荒謬。且不說這是否有傷堂堂大國的體面,僅以做事的基本策略而言,也是不合情理的,因為通過「線報」方式,北京並不能確保獨立行事的香港海關是否會真的去查扣這批裝甲車,從而也無法確保所謂的「警告」行動是否能實現。在事關雙邊關係的外交問題上,沒有哪個政府會如此兒戲,而民間的種種猜測,基本上與設想「皇帝是用金斧子砍柴」是一樣。話說回來,近期中國與新加坡關係確實陷入了一定程度的緊張,中國通過某種方式給新加坡以警告,這並非不可能。但以筆者的觀察,不太可能會是通過「指使」或「唆使」香港海關查扣新加坡裝甲車這種方式。(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亞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滬港通啟動時間未明確 本月27日仍是熱門猜測
※我很愛你,但我還是忍不住懷疑你
※和珅留下一首絕命詩,專家猜測至今仍無解,詩中暗含他要回來
※【外交】駱家輝突然辭去駐華大使的種種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