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國大都會藏鄭旼——書畫16開

鄭旼(1632—1683),字型大小:慕倩、穆倩、慕道人、神經證史、雪痕後人,安徽歙縣鄭村貞白里人,擅長山水。傳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雨氣真寂圖》及《林泉小亭圖》二軸,現藏安徽省博物館;《溪山泛舟圖》軸藏浙江省博物館;康熙十三年(1674)作《香煙詩意圖》軸藏香港劉均量虛白齋;十二年(1673)作《九龍潭圖》軸藏故宮博物院;同年作《山水圖》軸藏上海博物館。

圖1

清鄭旼《黃山八景圖冊之引跋+冊之一》紙本水墨,每頁橫14cm, 縱24.1cm(每雙開橫36.5cm 縱30.8cm),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該冊頁於2012年3月22 日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原台灣板橋林家舊藏鄭旼《黃山八景》九開,則以超過最低估價11倍多的232.25萬美元由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競得,並創下鄭旼畫作拍賣紀錄。同時該專場中美國高居翰的「景元齋藏畫」之明末清初四僧弘仁所作的《仿陸廣筆意山水》以190萬美元成交。

圖2

圖3

圖4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它與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館藏超過300萬件展品。在過去的40年里,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書法和繪畫的數量不斷增多。館藏書畫數量多、品質精,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朝(608-917),包括細緻的宮廷繪畫和肖像、佛教經文、士大夫等,都是中國書畫藝術中的精品。

圖5

圖6

圖7

圖8

在19世紀後期,波士頓和紐約兩座城市的競爭中,也包括文化設施的競爭。波士頓美術館圍繞「純藝術」展開,而名為大都會的紐約博物館則「駁雜」與宏大得多,在二戰以後又大膽地引進了商業化運營手段,這也體現了兩座城市不同的文化特徵與居民性格。兩大博物館的建立進程是你追我趕的。大都會博物館開放於1872年,1915年成立遠東部,1986年更名為亞洲部。在清朝剛剛滅亡後就為大都會購入第一批中國古畫的人是傳奇性的「中國通」傳教士福開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1945年),他在中國居住將近50年,與中國社會上層關係密切,他在公共事務、慈善事業和傳統文化修養方面的成就,都深得中國文人士大夫和民國官員的讚譽。他說一口流利的南京話,對中國文化興趣濃烈,特別熱衷鑒別與收藏中國藝術品,受中國文人的目錄學影響,還主持編纂了多種藏品著錄和工具書,幾乎成了一位白皮膚藍眼睛的中國士大夫。但是福開森與中國士大夫如出一轍的重文獻和「望氣」鑒定法無法說服大都會的董事會和觀眾,雙方短暫的合作很快中止。其後大都會的中國古畫購藏與受贈並未停止,在任職期長達36年(1928-1963年)的普愛倫(Alan Priest)任上就收進不少古畫。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大都會中國古書畫收藏的飛躍是在20世紀的最後30年發生的,至關重要的人物是1970年成為董事會主席的道格拉斯·迪隆,以及1971年起擔任大都會特別顧問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方聞。迪隆與方聞建立了長期的、密切的合作關係,並爭取到了以顧洛阜和王季遷為代表的一大批白人和華裔傑出收藏家的支持,使大都會博物館後來居上,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國書畫收藏地之一。

圖13

圖14

圖15

方聞既是書法家,又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高材生和教授,這使他能夠充當中國傳統鑒定方法與西方理論之間的轉譯者角色,並較易說服董事會購入他認可的作品。他的學生王妙蓮、傅申撰寫的《鑒賞研究》一書較為系統地闡釋和發展了風格分析方法,是這一方法應用於書畫鑒定的經典之作。他加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擔任特別顧問後,雖然每星期只上班一天,但通過爭取大收藏家成批轉讓或捐贈,幫助中國藝術品尤其是書畫的收藏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他還把收藏的範圍拓展到書法、碑帖和石刻線畫、版畫等領域。

圖16

圖17

大都會的中國古畫藏品有很多都來自同一名收藏家——王季遷(1907-2003.7.3)。他早年一名季銓,晚年又署己千。江蘇蘇州人。出身官宦世家,14歲從蘇州著名畫家、收藏家顧麟士學畫,19歲入上海東吳大學讀法律,入吳湖帆門下學習繪畫和鑒定,與徐邦達同門,又與張珩、龐元濟、譚敬等收藏家交遊,並開始收藏清初「四王」的畫。他一生中三次完整地看過故宮(以及後來的台北故宮)藏畫,存世中國古畫幾乎全部過目,鑒賞生涯長達八十餘年。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出國,參觀了日本和美國的博物館,但仍然堅持傳統鑒賞方法中以筆墨來判斷真偽優劣的方法,這一點是很多白人難以接受的。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他出國後以買賣古畫為生,不少藏品來自張大千(包括《溪岸圖》)。他的主顧包括歐美的不少博物館,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主顧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他轉讓給大都會博物館的作品陣營最為驚人,此次展出的宋元名跡就包括傳董源《溪岸圖》軸、李公麟《孝經圖》卷、陸廣《丹台春曉圖》軸、羅稚川《古木寒鴉圖》軸、趙原《晴川送客圖》軸。購買這些畫的資金來源不一,包括迪隆基金、J.P.摩根基金、華人企業家唐氏基金等,也有些畫是買主或王季遷本人捐贈的。通過多樣的贊助途徑,大都會很好地利用了20世紀最後一位活躍在市場上的鑒定大師的能量,也抓住了最後的歷史機遇。

圖22

圖23

圖24

大都會來自王季遷的其他著名藏品還有傳李唐《晉文公復國圖》卷、《胡笳十八拍圖》卷、馬和之《小雅鴻雁之什》卷、白描《豳風七月》卷等。與王季遷相映成趣的是白人收藏家顧洛阜(John M. Crowford, Jr.,1913-1988年)。像大多數中國文人收藏家一樣,他先成為一名藏書家,收藏英文善本,對印刷品的鑒賞將他引向了對(中國書畫這類)黑白藝術的鑒賞。他在1937-1938年間的出國旅行將目光引向了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陶瓷、玉器、雕塑和青銅。兩方面的合力最終使他走上了獨特的中國書畫收藏之路。

圖25

圖26

圖27

1955年,在日僑古玩商瀨尾梅雄的中介下,他購買了一批張大千藏品,從此走上了中國繪畫甚至書法的收藏道路。他的鑒賞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文人相契合。他的齋館號叫作「漢光閣」,在他的藏品上有「漢光閣」收藏章。一位成長於西方的白人能夠鑒賞和收藏中國書法,是開創性的事件,而且顧洛阜的藏品之精、眼光之獨到,令人驚嘆,即使與第一流的華人收藏家相比亦不遜色。他的書畫收藏多次參加重要展覽、出版精品圖錄,影響很大,他也成為大博物館爭取的對象。他原有意於史克門經營半生的納爾遜博物館,但晚年的經濟變故使他最終選擇了財力雄厚的大都會博物館,也使這批藏品留在與他居住的小樓近在咫尺之處,讓他在雲煙過眼的落寞餘生中還有時時寓目的安慰。這批書畫對大都會的中國書畫藏品數量和質量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提升。這次展覽中的顧洛阜舊藏就有: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南宋帝後書法扇頁、馬遠《月下賞梅圖》頁、趙孟頫《王羲之佚事四則》行書卷、鮮於樞《石鼓歌》草書卷、倪瓚《江渚風林圖》軸。

圖28

圖29

圖30

圖31

大都會來自顧洛阜的其他著名藏品還有郭熙《樹色平遠圖》卷、米芾《吳江舟中詩》、李結《西塞漁社圖》、李迪《古木雙鳥圖》頁、《趙氏三世人馬圖》卷等。顧氏舊藏中有多達十件清宮散佚書畫:唐人《金粟山大藏雜阿含經》、傳五代《別院春山圖》、郭熙《樹色平遠圖》、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米芾《吳江舟中詩》、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傳高克明《溪山雪霽圖》、《趙氏三世人馬圖》、鮮於樞《石鼓歌》、趙孟堅《梅竹譜三詩》。清宮散佚書畫珍若拱璧,一般收藏家擁有一兩件已經足以傲視群倫,他竟然擁有十件,是佔盡了天時(二戰後中國的動亂)、地利(美國的安定富裕吸引懷寶之士)與人和(本人的雄厚財力以及在市場收藏界的廣泛人脈)的結果。

圖32

圖33

圖34

圖35

作為私立博物館,大都會的發展離不開一大批贊助人的慷慨奉獻,銀行家、政治家、外交家道格拉斯·迪隆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被共和黨總統艾森豪威爾任命為駐法國大使(1953-1957年),被民主黨總統肯尼迪委任為財政部長(1961-1965年)。他對中國繪畫的愛好(以及對書法的接納)、對東方文化的熱愛,對建立一個與大都會地位相匹配的東方藝術收藏來回報公眾的信念,使他所發揮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一名單純的捐款人。此次展覽中,迪隆基金購買的作品就有馬麟《蘭花圖》頁、錢選《梨花圖》、王振鵬《維摩不二圖》卷、直翁《葯山李翱問道圖》、吳鎮《虯松圖》軸、張羽《松軒春靄圖》軸。


推薦閱讀:

人人不喜歡的土狗,來到美國卻成了萬人迷
美國人一般喜歡在哪些方面消費?
關於美國黑幫,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芝加哥王
美國人養兒子和養女兒的方式上竟差距這麼大...
槍擊慘案震驚世界,美國「控槍」難在哪(組圖)

TAG:美國 | 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