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願法師:虛空藏菩薩修法

1、視頻 虛空藏菩薩修法 [六祖寺]大願法師

2、文本我們今天要傳承虛空藏菩薩的修法,這是我們這次金榜題名法會一個重要的內容。此法既是唐密裡面也是藏密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增強記憶力的修法。  先讓我們共同發起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現在來傳承這個儀軌:  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於諸眾生永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嗡班扎阿密達滾扎里哈那哈那畔呸。  觀空中自心,康字變成虛空藏菩薩,身顯天藍色,披藍色天衣,一頭二臂,手結轉法輪印當胸,左手執蓮花莖,莖繞肩而上,蓮花敷於耳際,上有凈藍色劍,四圍有天青色壇場,發藍色光。復有無數忿怒金剛,各持藍梃器仗圍繞,本尊亦變現各種色身相,圍繞眼光遍照虛空,馨香馥郁,無不周遍,天衣寶珞以為莊嚴,冠五佛,作菩薩坐而坐。  觀已:  扎,畔,榜,吹。(兩遍)  念那個召請四字明時,這個印會做的話可以一起做。  底下就念這個咒:  嗡娑底嘎嘛拉起比布拉桑把哇打嘛打覩果雜日以娑哈。(三遍以上)  次觀空。以此功德迴向。  嗡,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略釋虛空藏菩薩修法儀軌  我們簡單地講說一下虛空藏菩薩的修法。此法有藏密和唐密兩種修法,眼下我們共修的這個法是藏密的修法,是由多傑覺拔尊者所傳承的,是一個簡修法。  實際上她的最大的功德,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讓我們增強記憶力,修學虛空藏法有六大功德。  第一個功德是開發智慧,增長記憶力,修行成就能夠獲得過目不忘的功德。  第二個功德是能夠解脫一切苦難,能夠消除痛苦,能夠超出輪迴。  第三個功德能夠滿足一切的願望。比方說,我們求富貴,求受人尊敬,求解脫,求息災,或者求一切如意。  虛空藏菩薩的修法,既是藏密裡面一個重要的修法,也是唐密裡面的一個重要修法。唐密裡面有五大虛空藏的修法,即東方是金剛虛空藏,如果是求順利的話,修這個金剛虛空藏法,是可以讓自己如願的;南方是寶光虛空藏菩薩,求智慧,求富貴,都是修南方寶光虛空藏菩薩;西方的是蓮花虛空藏菩薩,求受人尊敬,求辯才無礙,都是修蓮花虛空藏菩薩;北方就是業用虛空藏菩薩,我們要求解脫,求息災,都是修業用虛空藏;中央是法界虛空藏菩薩,能夠讓我們一切都所求遂意,所以求一切如意都是修中央法界虛空藏菩薩。  可見,滿足我們一切所願,都可以通過修虛空藏菩薩的法得到。  第四個功德是消除一切重罪,過去生中曾經造過的五逆重罪,十惡業的重業等等都可以消除,都可以拔濟出來。  第五個功德是能夠無一切災難,因為虛空藏菩薩是身量等虛空,智慧等虛空,福德等虛空,所以他遍滿虛空,因此修學虛空藏法能夠免除一切的水災,火災,免受刀兵劫,免受毒害。  第六個功德是臨終能夠隨願往生諸佛凈土。  總而言之,虛空藏法與文殊師利法、金毗羅童子法等都是很重要的,讓我們能夠增長記憶力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開發智慧的方法。  我們這次的金榜題名法會,外面人和裡面人總共一起超過一千人數,可見現在這個社會,一切都是以小孩子為中心。原來中國的社會是以年紀最大的祖父、祖母為中心,現在全家都是圍著小孩子轉的,是最重要的事情。  怎樣能夠讓小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教育的方法。如何正確地引導小孩子,讓小孩子能夠道德高尚,能夠開發智慧,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修學虛空藏法,不是單單地念這個儀軌,而是一定要懂得,怎樣來提升自己,培養好自己的小孩子,不要讓小孩子成為父母親的受害者。如果父母親語言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不恰當的話,往往會讓小孩子成為父母親的受害者。  比如說,有一個青年大學畢業了,他爺爺和他父親都是辦企業的,企業的規模也辦得非常大,也做得很好,但是當然壓力也很大。那麼這個青年畢業以後,他爺爺就很高興說,乖孫子呀,你大學現在終於畢業了,你學位也拿到了,你趕快來接爺爺的班,爺爺年紀已經很老了,經營企業這麼幾十年應該要交班了,要退休了。  這青年一聽馬上就離開餐桌,衝到廚房裡面去拿菜刀把自己的小指頭砍下來,然後拿那個小指頭扔到他爺爺的臉上去,說,做你的夢吧!除非我死了,我才不接你的班。這一下全家人都懵掉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什麼原因會導致到這樣呢?  原來是在這個小孩子成長中,尤其是0歲到6歲這個最關鍵的時候,你給他灌輸什麼是很重要的。他很小的時候,他爺爺的企業還是處於一個剛剛起步沒有幾年的階段,做得非常辛苦,所以他爺爺跟他父親總是在餐桌上討論,總是說這個行業做得太辛苦了,創業真的是好艱難,我下輩子絕對再不幹這一行了。  一直這麼說,這個小孩子六歲以前老是一吃飯就聽到他的爺爺、父親就在說這個,於是就留下一個很深刻的不可磨滅的印象,這小孩子現在長大了,你這麼一說,他原來小時候那個記憶就調動出來,他就想,你們下輩子都不想乾的事情現在要讓我來接班,我才不幹,所以這個語言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首要的第一步是要改變我們的語言方式。一定要能夠多鼓勵,一定不要抱怨。有一些人他在餐桌上面回到家裡面一吃飯,當著小孩子面就開始抱怨了,我這個單位領導真是沒水平,他自己什麼都不會,還要指揮我們,瞎指揮,這樣干,那樣干。  這樣說多以後,小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刺頭,無論到哪裡他都去挑人家毛病,同樣的,孩子長大了到哪裡照樣都去挑人家毛病,當然到哪裡都不受歡迎,都不受重用。  作為家庭教育,我們要讓小孩子健康成長,要把餐桌、飯桌當作一個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平台,不要去抱怨,抱怨是最臭的心理垃圾,父母之間做任何事情不要爭吵,不要抱怨,尤其是不要當著小孩子的面。  比如說我們走到停車場去,發現自己的車被人家撞了,油漆也脫了,那你會怎麼做呢?有些人一定火冒三丈,馬上就罵起來了,這是誰弄的呀?是那個混蛋搞的?等等,你當著小孩子面這麼說,實際上,你有這麼一個抱怨的心,就讓他也會遇到事情就會馬上去抱怨,而不是想到馬上應該怎樣去處理,這是很關鍵的。  實際上我們作為佛弟子馬上想的就是我現在應該怎麼做?你去追尋原因,你去搞那些沒有用,你現在當下應該怎麼去做好才是對的。  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個好母親,幸福三代人。還有個古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人錯行。一個女人如果她找錯了老公的話,她這一輩子也就毀了,而一個男人如果他找錯了太太,他家三代都給毀了,到家裡面來不知道孝順公婆,夫妻之間天天吵架,生下兒女也沒有人教育,或者瞎教育,往歪的方向去引導,那不是三代人都被毀掉了嗎?  故而有一句話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其實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不但是要善於創造生命,更要善於經營生命。你把小孩子生下來,這是創造了生命,但是創造下來的生命就像一塊田地一樣,你不會去耕種,不會去經營,你讓它去長雜草,以後你要想要有好收成,那是不可能的。同樣地,如果你不善於教育的話,那麼這個小孩子就被你毀掉了。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只會從物質層面去滿足小孩子,也只是用物質利益去激勵他,這都是錯誤的。  打比方我們買一套房子,你只是去用很多財富去裝修,把這個房子裝修得金碧輝煌,裝修得富麗堂皇,但是你不善於去處理家庭關係,不善於去經營家庭關係,那麼家裡人住在這裡面都覺得沒有一個家的感覺,沒有溫暖,於是他總想跑出去,那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用錢可以買到房子,但是買不到家的感覺。  同樣的,你可以創造生命,但是你不善於教育的話,到四十歲以後你就會後悔了,那你的小孩子可能會讓你感受四個字——生不如死。你會覺得很痛心,你又無可奈何,他天天沉迷於網路,或者甚至於更糟糕,原因在哪裡?一定在自己這裡。  有話說,一個國家如果科技不發達,一定學校教育出了問題,一個國家如果社會風氣不好,一定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怎樣去學習正確的家庭教育的方法,這是我們學習虛空藏菩薩修法的重要的一點。  我們要善於從語言上面來激勵,而不要溺愛。也舉個例子好了,中國有一個很古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從前有一個書生,他父親很早就死了,從小就跟他母親兩個相依為命,母親受盡一切苦,吃了很多苦頭,含辛茹苦送這個孩子讀書,但是這個小孩子長大以後,他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深山裡面一隻狐狸精。  狐狸精跟他說,如果你真的愛我的話,你把你媽媽的心挖出來給我吃,我就相信。這個書生毫不猶豫跑回家去殺掉他的母親,把她的心臟挖出來,手捧著心臟,趕到森林裡面去會他的女朋友。  那天月黑風高,書生不小心絆到樹根就摔倒了,捧在手裡面的心臟也拋出去了,此時這個書生聽到那個心臟說了一句話,孩子呀,你摔疼了嗎?  很多人就會用這個故事來表達母愛,說母親的愛多麼偉大,你看看,被自己的孩子殺掉了,還會關心他,摔倒了關心他疼不疼。  但是實際上你認為這樣說,對嗎?是母愛嗎?不是,溺愛一定不是母愛,這就說明這位母親對兒子一直很溺愛,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就導致到我們很多的家庭會存在什麼?存在十八歲的小孩子,存在三十歲的小孩子,甚至於存在五十歲的小孩子,為什麼?他的身體已經長大了,他的心智模式還是在很幼稚的階段,還是在很不成熟的階段,還是處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處處要人家遷就他的階段,這樣的人走出去不是到處碰壁嗎?所以要激勵孩子,但是不要溺愛,更不要用物質的手段去激勵他,那是一個錯誤的方法。  我們原來也講過一個例子,有個母親帶著三歲的小孩子到公園裡面去玩,到時間了,母親想帶小孩子回去,怎麼叫這個小孩子就在地上爬來爬去不願意跟母親走。  後來母親就引誘他說,我這裡有巧克力,你如果乖乖地跟媽媽回家,這個巧克力就是你的了。這個小孩子果然就像小動物一樣乖乖地爬起來,手裡面抓著母親給他的巧克力往家裡面走。  你看看,母親的話可以當做耳邊風,但是有一塊巧克力,就可以讓他乖乖地聽話,如果你只用物質的手段來激勵,這是非常錯誤的。所以要用恰當的方法。  英國的首相丘吉爾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的母親在臨命終時的時候很欣慰地對丘吉爾說:我為自己養育了一個丘吉爾,是我的幸福,我為英國養育了一個丘吉爾,是我的驕傲。那在座的到將要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能夠對自己的兒女這樣子說嗎?  所以取決於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不要單純地認為有一個金榜題名法會,我要讓他中考考好成績,高考考出好成績,考上一本。這個當然很重要,分數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讓他養成好的品德,要有智慧,那我們要多激勵,而不是溺愛。  又比如說,當時法國流亡政府的負責人戴高樂將軍,二戰以後也是做過總統,他怎麼成長起來的呢?他很小的時候,他母親總是激勵他,總是很慈愛地摸著他的頭頂跟他說,你的出現是為了讓法國更偉大。這樣反覆反覆地說的時候,在小孩子心靈裡面就有一種激勵的作用,讓這個小孩子就會志向高遠。  但是很多人不會做父母,不會懂得這樣去激勵小孩子,只會一味地去溺愛他,有什麼不順他的心就罵小孩子,開口閉口就說,看你這個沒出息的樣子,以後媽媽只能給你準備一個籃子去討飯算了。  那你一直這樣說的時候這個就很糟糕,長此以往就會讓小孩子怎麼樣?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降低,你不善於去激勵他,只是罵他,只是呵斥他,只是批評他,你就會讓他覺得越來越降低自己的自我價值,內心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就會讓你的小孩子沒有夢想,沒有追求。  那麼你得到的,他往後長大了,只會有對父母親的冷漠,對生活的厭倦了,對未來的迷茫。這個根源在哪裡?根源都來自於父母親不恰當的教育方法,不可以是這樣。  因此我們要從語言模式上要先考慮清楚,你這一句話說出去對小孩子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你會不會讓他覺得沒有自信心,降低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你這麼一句話說出去會不會讓他感覺到,他幼小的心靈裡面會失去安全感?  因為0歲到6歲的孩子是最關鍵的時候。父母親如果有話在他心裏面種下一個不好的痕迹的話,將來就很麻煩。要知道語言每一句話說出去都是會帶著能量的,或者是正面的能量,那就是激勵的話,或者是負面的能量,那就是批評他,貶低他的話。  你一直在他幼小的心靈之中種下這種貶低的能量來衝擊他的時候,將來他就真的是會變成那個樣子,你一直罵他沒有出息的樣子,他將來就真的變得沒有出息了。你一直激勵他,他將來就會按照你所說的那樣成長起來。  所以語言模式是很重要的、是很關鍵的,你不希望你的兒女成為那個樣子,那麼你千萬不要去說那樣的話。你希望他成為什麼樣子,一定要多激勵他,這是語言模式。  再就是思維模式,我們自己首要的是要提升自己,要開發智慧。佛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與慈悲。我們看一切法的文化內核都是什麼?都是智慧。  我們人類的文明,已經經過了四個紀元,很快進入第五個紀元。第一個紀元當然就是石器時代了,接著是農耕文明,再就是工業文明,然後我們現在進入的是信息文明。  但是在信息文明之中,這麼一個網路的虛擬世界之中,各種各樣的垃圾信息,鋪天蓋地地覆蓋過來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紮下生命的根。不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像水面的浮萍一樣,沒有目標,非常迷茫,內在越來越空虛,一直被外在的種種的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識所包裹,所裹挾,像洪水一樣把我們裹挾著,不由自主地不知道會沖向哪裡,這樣當然是非常危險的。實際上已經進人到第五個文明的前葉,也就是靈性文明。  那麼如何開啟我們的靈性生命,如何讓我們由這種大腦的思維模式提升到靈性生命思維?我們不要單純地注重知識的累積,更需要注重智慧的開顯,這個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首要的一點是不要抱怨,不要抱怨領導,父母親之間不要相互抱怨,更不要無端地批評和指責小孩子。  那麼還有當然就是行為方式的提升。要非常注重跟小孩子的交流,不要心不在焉,要全身心地跟小孩子的心交融,交流。不然的話,等他長大以後,你之前關心不夠,跟他產生了很大的隔膜,以後你想跟他交流,他也不會理睬你的了。所以要透過自己,伴隨小孩子的成長,能夠讓自己也福慧增長。  要注重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有孟母三遷的這麼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第一次是因為孟子的家住在墓地附近,殯儀館附近,所以小孟子就天天跟著那些吹鼓手去學習怎麼吹吹打打,給人送葬,母親覺得這樣不好,馬上又搬家。搬家以後發現周圍的鄰居都是屠夫,天天在殺豬,在賣肉,那小孩子當然也跟著去學,她覺得還是不好。又第三次搬家,搬到學宮附近,那小孩子也就模仿其他的學生,怎麼樣跟隨老師學習,讀書,朗誦,孟母就放心了。  我們應該是這樣,要善於創造生命,更要善於經營生命,這樣地來學習,這樣來修學這個虛空藏法門。  在此也簡要地說一下虛空藏的形象好了,我們剛剛傳承的是藏密的修法,但是相信我們在座的,恐怕很多人覺得這種修法還是學不會。我們學一個更簡單的——唐密的修法。大家跟我一起念好了。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三遍)  南無阿迦舍,揭婆耶,嗡,阿利,迦母利,目利,娑瓦哈。(七遍)  你只要把此名號(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念三遍,再把這個咒念七遍就可以了,當然你能夠多念會更好,這是最簡單的唐密的修法。這個法雖然簡單,但是它並不淺,唐密法與藏密的法各有千秋。  那麼我們念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的時候要注意觀想他這個形象。虛空藏菩薩的形象,身體是肉白色,此圖是唐密的虛空藏菩薩形象。  頭頂上面戴著一個天冠,天冠上有三十五佛示現,我們為什麼要先傳三十五佛大禮拜,再來傳這個虛空藏法,因為她是有關聯的,我們一直修三十五佛大禮拜,修到成就,然後祈禱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就會在虛空之中現身,那麼你會發現他的天冠上面有三十五佛的形象。  他的左手是放在腰部,手裡面持著蓮花,蓮花上面有三顆如意寶珠,三顆摩尼寶。摩尼寶是代表什麼?代表福德遍滿虛空,《大方等大集經·虛空藏品》上說:虛空藏菩薩於虛空中,隨眾生所需,若法施,若財施,盡能施與,皆令歡喜。這個虛空藏菩薩是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就是說三世諸佛出現於世,都以虛空藏菩薩為宰相,為第一大臣。  虛空藏菩薩因為他量等虛空,所以他的智慧量等虛空,他的福報量等虛空,他的功德量等虛空,所以如果我們要求福報,要求財富,那麼向虛空藏菩薩祈禱是最好的。在他左手蓮花上面三顆摩尼寶珠裡面就會讓你隨稱心如意,所求願滿,求什麼都能得到,為什麼?因為他是遍滿虛空的,虛空之中真空生妙有。  他也是智慧遍滿虛空最廣大的,那麼你看他的右手是持寶劍,寶劍周圍有很多智慧的火焰,這個就代表了智慧遍滿虛空,這是胎藏界曼陀羅裡面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的形象,在胎藏界曼陀羅裡面,虛空藏菩薩的秘號叫做如意金剛。  我們學了中級班課程的同學,在後面傳承這個唐密的虛空藏法,就會學習到五大虛空藏怎麼修。那麼胎藏界虛空藏菩薩就叫做如意金剛,讓我們一切所求如意,在金剛界曼陀羅裡面虛空藏菩薩的他的秘號就是富貴金剛,他的形象也是有點不同的,他左手是握一個拳,拳按在腰上,他的右手是拿一個蓮花,蓮花上面就有摩尼寶珠,所以這個是金剛界曼陀羅裡面虛空藏菩薩的形象的不同。  我們念了三稱以後,要把虛空藏菩薩的形象觀出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胎藏界曼陀羅裡面,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念三遍聖號,就念這個能滿諸願虛空藏菩薩最勝心陀羅尼,我們剛剛念的這個就是能滿諸願虛空藏菩薩最勝心陀羅尼——南無阿迦舍,揭婆耶,嗡,阿利,迦母利,目利,娑瓦哈。  我們要結一個手印,虛空藏菩薩如意寶珠承辦一切事印。很簡單,就是你將手掌向上,食指和大拇指相觸就好了。我們不是每個人發了一支水嗎?對著這個水把這個咒念七遍,用左手倒一點水出來,倒在右手的掌心,喝下去就可以了。現在應該要喝了,我們念了七遍了。  我們可以多念,我們也可以念七遍,或者念四十九遍,小孩子要中考,要高考,這樣每一天就在書桌上面這麼修,念三遍聖號,接著念七遍這個咒,或者念四十九遍喝一點水,再學習,這樣就能夠天天得到虛空藏菩薩的加持,增強記憶力。  念的時候,我們如果希望學得深一點,也可以觀想一下,觀想虛空藏菩薩在我們對面的虛空之中,他的心輪之中,有一個蓮花月輪,月輪上面有一個種子字,種子字是梵文的嗡字,或者阿字,或者一字。我們學過了唐密大悲咒都應該知道這個梵文的嗡字和阿字的寫法,你觀想用梵文的字就可以了。  就想著這個字放金色的光,這個光充滿了,流出來,在虛空之中從他的心輪,流出金色的光,一直進入到我的頭頂上充滿了,這樣祈禱一下虛空藏菩薩就可以了。這個是我們簡單地說藏密和唐密裡面虛空藏菩薩的修法。  好了,我們接下來應該是要誦《普門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遍)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人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人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肪,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扭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身得度者,即現執金剛身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憫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憫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即時,觀世音菩薩憫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凈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扭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炕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推薦閱讀: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二)
成觀法師《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09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九五一卷——第一九六0卷
凈空法師講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12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學誠法師|[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一講

TAG:菩薩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