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不要緊—一個高級白領的職場親歷

《不成熟不要緊—一個高級白領的職場親歷》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得捷徑,也沒有點石成金得法術,唯有靠嘗試和積累。不斷地嘗試失敗,於是你積累了經驗;不斷地嘗試成功,於是你積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積累、迸發,再積累、再迸發,最終實現完美的自我。讀懂了別人的經驗,也就縮短了你積累的過程,使你迸發的更快、更精彩!本書目錄:第一章 初入職場1997年的冬天是我一生中最閑適的一個冬天,但這份閑適讓我用了五年的代價來償還。作為國家高校並軌後的第一屆畢業生,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許多同學早早就開始找工作,整天跑各種人才交流會……第二章 人際關係篇企業是一個利益單位,這裡發生的所有的事情,歸結到最後都是一種利益的搏弈。企業要根據利益來進行取捨。所以要想在企業裡面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就要仔細檢點自己的言行,盡量不要與別人發生矛盾…第三章 心態篇說到個人素質對職場成功的影響,我的個人體會有一句話:「心態大於技巧,習慣大於知識。」在一個現代企業裡面,職業人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從根本上來說,決定一個人發展的卻還是一些非能力層面的東西……第四章 習慣篇由於工作不熟悉,能力還沒有培養到位,新人對責任還是有點畏懼的,他們希望企業能給予一個寬鬆的環境,希望能從上司那裡得到對每一項工作的明確指示,希望上司複查每一項工作,如果工作出現紕漏第五章 技巧篇 舊中國對幫派大哥有一個要求叫做「筆舌兩兼,武勇當先」,今天我站在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上,還深深地贊同這兩句話。即使對一個現代企業的管理人員來說,我覺得這個標準也同樣是有意義的……第六章 咖啡時間經過了長期的鐵飯碗與終身制之後,中國人迸發出了驚人的跳槽慾望,跳槽已經成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流行詞。記得我告訴青島開發區一位領導我跳槽了時,他幽默地說,現在的人腳底都象踩了風火輪一樣…第七章 尾聲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說作者有一天在車站等一個老鄉,因為塞車,老鄉遲到了半個小時,作者和他開玩笑,說他浪費了自己「寶貴的半個小時」。「杜邦公司的總經理格勞福特,每天研究蜂鳥半小時……序1998年,剛從同濟大學畢業,世事懵懂,卻滿懷凌雲壯志的我,離開了上海,來到了著名的海濱城市—青島,在一家知名家電企業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去上海西站的路上,仔細咀嚼著四年的酸甜苦辣,望著窗外欲雨不雨灰濛濛的天空,我暗暗發誓,要在這家企業好好奮鬥,成就自己的人生,決不再回上海這個傷心地。但現實很快就給了我重重一擊,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我就離開了那家名聲在外的家電企業,轉而就職於當時青島家居行業的航母,並於一年後被掃地出門,不得不重新求職,就職於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製造商在青島設立的一家公司。2001年,自視甚高的我,又一次被現實粉碎了粉色的夢想,帶著一顆鬱郁的心,離開青島,重新回到上海,以比在青島還低的薪水加盟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一切似乎回到了起點。我放棄了所有的幻想,決心在這個平台上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的付出與努力,得到了尊重也得到了回報,一年後我的能力得到了企業上下的認可,企業決定給我一個更大的發展平台,幫我創立了一家企業管理諮詢公司,我終於走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金色航程。回顧五年多的經歷,有波峰也有波谷,有成功的喜悅,也有被人棄之如敝履的尷尬,總會生出無盡的感慨。由於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我看到一代代的大學生依然在重複自己的故事,有時真想跟他們談談。但有時轉念一想,人生不就是個過程么?對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有些事情經歷一下,也許成熟的步伐會快一些吧。正是由於存在這樣的念頭,這本書誕生的日子也就往後託了好久。前幾天回大學辦事情,碰見了一個老師。想起畢業時,他諄諄告誡說,社會複雜,畢業生太簡單,太理想化,畢業後首先要選擇融入社會,之後才能談有所成就。當時聽這話雖然也知道是真玉良言,但內心深處多少有點不以為然,想,有那麼嚴重么,那麼多人不都活得好好的么,我遲早也會習慣這種生活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為自己的淺薄感到羞愧,幾年的風風雨雨象一個個耳光打在我的臉上。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真想對他們說一聲,老師,我錯了,我想按您說的做。歲月流逝,卻也沒有可供我後悔的餘地了,我能做的也就是將我與我的同齡人的經驗與教訓整理出來,希望讓後來的人能少走彎路。但會有效果么?我彷彿看到了幾年前在那棵夾竹桃樹下以一種貌似謙恭的態度在聽老師教導的自己。第一章 初入職場(一) 選擇遠比付出來得合算1997年的冬天是我一生中最閑適的一個冬天,但這份閑適讓我用了五年的代價來償還。作為國家高校並軌後的第一屆畢業生,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許多同學早早得就開始找工作,整天跑各種人才交流會,而我當時連想都沒想就打定主意要回山東,所以對找工作的事情一點都不關心。由於同學們大都在四處奔波,課程安排的很少而且學校對我們也不再嚴加管制,我就整天和幾個「志趣相投」的夥伴打撲克、下棋,打發所剩不多的學生歲月。更可笑的是,我竟然從沒關心過山東的人才交流會情況,彷彿工作會自行找上門來似的。直比如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個成功的科學家,那麼如果他一直還留在政府里擔任公務員,他是否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呢?齊白石做了大半輩子的木匠並沒有多少建樹,但他在一般人大腦最活躍的時期過去之後,卻在繪畫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否是道路的因素在起作用呢?種種事實表明,如果我們能找准人生的坐標,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走一條更加便捷的職業發展道路。個人的某些素質與工作成就之間的關係現在企業裡面已經開始運用,比如性格因素。企業已經發現一般而言做財務工作的人會相對內向一點,做人力資源管理、做業務的人會相對外向一點,所以企業在選聘人員的時候多少也會考慮一下這些因素。一般情況下企業不會選擇一個特別內向的人去做業務,因為這是一個需要與陌生人進行大量溝通的職業,對內向的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工作本身不能激發他的積極性,工作的成果就會打折扣。對性格的應用大多也還處於摸索階段,並沒有多少理論依據。至於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職業興趣等辨別起來比較困難,使用更沒有理論指導,雖然大家都知道它們對員工的工作成就影響非常大,但作為一種管理手段並沒有多少人用。這就需要我們員工自己去正確地了解、分析自己,然後為自己選擇正確的道路。我個人認為選擇職業時興趣是第一位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事情我們學得特別得快,所以很容易建立在這方面工作的優勢。我原先單位有一位生產管理人員,對產品技術工作特別熱心,生產崗位上相應而言技術工作是比較少的,他就把精力集中在對生產工藝的研究上,通過大量的自學,他甚至達到了能調整技術方面提供的配方的水平,公司這時才意識到他在技術工作方面的潛力,把他調到技術中心。在高學歷人才集中的技術中心,他一個本科生他依然能算其中的佼佼者,興趣與由此激發的對工作的熱愛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興趣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使我們把工作不再看作是一種外在的壓迫,從而達到了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境界,由被動進入了自覺的狀態,這對工作的促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特長也是我們選擇工作時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它是激情的源泉。我們要想對工作產生熱愛,就需要從工作中獲得大的成就感。在我們具有特長的領域,以我們的長處與他人競爭就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建立起強烈的自信心。特長會帶來持續的成功,而這些成功的經驗會進一步加快特長的發展,從而進入一個良性的互動。比如說前面述及的那個前台,雖然處事周密,但她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我們很少見她露出笑容,這對一個前台而言是非常致命的。公司領導一直給人力資源部施加壓力,要求換一名性格活潑的前台。後來我們就把她調整到辦公室助理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她做事周密、對付瑣碎事情很有章法的特長,大家都認為她是辦公室助理崗位上最合適的人選,評先進、員工考核時是大家公認的工作突出的人員。但據我觀察,大多數人都不很清楚自己的特長,這從員工信息表特長一欄的填寫情況可見一斑。看看應聘者填寫的內容吧,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游泳、棋牌、書法等等我們能想到的都能找到。也不是說這些就不是特長,但想想它們通常情況下對工作能起多大作用呢?比如游泳,我們不是去做游泳教練,又不是做救生員,對以後的工作能有建設性的作用么?而且,我們所寫的特長我們到底能特到什麼水平也難說,許多人可能剛能保證在游泳池裡不沉底就認為有游泳特長了。由於與以後從事的工作關係不大,這些特長都不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我們要考慮的是對職業生涯產生質的推動作用的特長,這樣你的選擇才會有的放矢。比如,你覺得自己寫作能力強,這樣在編輯、記者、企業文化等崗位上就會有競爭優勢;你覺得自己邏輯思維能力清晰,看問題角度好、有深度,在人員管理上有一套,這樣搞管理工作是有優勢的。這才是真正的特長,也是我們可以依仗的東西。我們在大學裡所學的專業,一般而言就是我們非常明顯的特長,因為這是幾年時間系統學習的結果,一般不是非科班人員短期能趕上來的。所以在求職時放棄自己的專業還是要下好大決心的。在尋找自己的職業定向時除了考慮對未來工作有幫助的因素,還要關注對以後工作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設法規避自己的缺陷。比如有的人普通話很糟糕,別人聽起來很費力,這樣的話他最好不要選擇到家鄉之外的地方去開展業務;有的人脾氣非常暴躁,很容易得罪人,這樣的人不適合做人力資源工作,因為他很難走進員工的心中,這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有的人很喜歡交際,坐不下來,這樣的人容易浮躁,不適合做技術研究方面的工作。對這些缺陷了解得比較清楚,我們就可以設計方案來規避它。我堅信,非常聰明的與非常笨的人都是非常少的,大多數人是中庸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坐標,只要找准這個坐標,那麼成功就只是個付出與時間的問題了。第六章 咖啡時間(一) 跳 槽經過了長期的鐵飯碗與終身制之後,中國人迸發出了驚人的跳槽慾望,跳槽已經成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流行詞。記得我告訴青島開發區一位領導我跳槽了時,他幽默地說,現在的人腳底都象踩了風火輪一樣,一年不見面,到原單位找人找到的概率還不如到五四廣場兜兜碰上的概率高。話有些誇張,但也從側面反應了當今社會跳槽頻繁之高。   跳槽的瀟洒後面隱藏著許多職業生涯的酸甜苦辣,固然有許多跳槽是員工追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結果,但更多的跳槽其實也是一種無奈,比如在原來公司裡面領導對自己喪失了信心與信任,不肯再給自己機會,或者部門裡面有能人站在自己前面,「既生瑜,何生亮」,沒有出頭之日。不管什麼原因,對跳槽一定要慎重。因為跳槽往往意味著新的開始,你可能又有了一張好去儘力描繪的白紙,但同時你過去儘力描繪的東西也有可能被一筆勾銷,要重新開始再一個創業的過程。即使是找到了更好的個人發展的機會,在將離職申請遞給上司前,最好先一個人找個咖啡館坐下來喝一杯,冷靜地分析一下:這真的是個機會么?是因為它給你的起點比你現在的位置高,還是雖然新的起點比你現在擁有的低但發展的勢頭估計會更好呢?如果是後者,我建議你再重新分析一下,中國人有句老話言猶在耳:「一鳥在手,勝於十鳥在林」,對方描繪一個燦爛的遠景但卻不肯承諾,這樣的收益是應該看概率的機會收益的。同時也要分析一下,在現在的公司裡面你的處境,你是否還有機會,等等。記住,人的一生中最令人傷心的事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在機會出現的時候你做了錯誤的選擇,不尊重自己選擇權的人就為自己埋下了後悔的種子。在面對跳槽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受些非理性的因素的干擾,老在想過去的企業哪裡不好,認為不管換到任何地方都會比現在的企業強,並以這樣簡單的邏輯出發確定自己的前途。這樣是要遭受懲罰的。事實上各個企業之間儘管管理水平可以劃分成三六九等,儘管有的企業吹得天花亂墜,有的企業廣告滿天飛,但從根本上來說,管理上差別都不大的,而且制約許多企業管理水平的往往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管理理論與方法,卻常常是一些非常簡單的人事問題。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可能上。尤其對於剛剛畢業的新人來說,現實的情況總是與理想存在差距,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問題時,便會輕易產生跳槽的想法。結果蜻蜓點水似的換過幾次工作之後才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幾乎到哪裡都存在,白白荒廢了自己發展的大好時機。如果是因為在原先公司碰見天花板了選擇跳槽,那就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自己碰到了天花板,是體制原因、是能力原因還是信任原因,還是機會優先的原因。不同的原因需要我們拿出不同的處理辦法。如果是體制原因,要分析體制發展的趨勢,要分析體制中的特例,分析自己的實力。如許多韓國企業部門負責一級的重要崗位都是由韓國人擔任的,部門內主管一級的重要崗位往往是朝鮮族員工優先的,如果你的這個小組裡有比較能幹的朝鮮族員工,而且他的資歷也不錯,這樣你就可以判斷自己的前途了。有的天花板更明顯一些,象以前許多日資企業或台資企業大陸職員是不可能擔任部門負責正職的,這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天花板,鬆動的跡象就是特例,所以要深入地分析特例,分析特例發展的趨勢,觀察他的優缺點,並與自己對比,從而確定自己的機會。一般說來因體制的原因跳槽是比較明智的。雖然這些企業也會出現特例,比如說90年代末外國企業在中國實現管理本地化就是一個特例,堅持下去的人得到了機會,但等這樣的機會的付出可能非常大,能否等到也很難說。我從青島最後一家公司離職,相當大的原因也是從看到了體制上存在的天花板,我從它第一屆董事會後的幹部任命名單中看到了公司對人事後勤工作的定位與認識,從而預測了自己在5年內不可能達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就選擇了離職。我離職的時候企業效益非常好,由於開工足,收入飛速上升,許多員工對我的離職有點看不懂,但我本人對這次離職從未後悔過,面對一時的經濟利益,我非常明白畢竟一個發揮的舞台與縮短進入成功者行列的時間才是最關鍵的,而這點在在那裡做不到。如果是能力的原因,更要慎重。因為競爭是無處不在的,如果為了躲避競爭選擇辭職,想走條捷徑,還是比較危險的。這時除非你得到了一個比現在好得多的位置,且基本具有對自己所負責工作的獨立自主權,能掌控未來的競爭,不要輕易選擇跳槽。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其實也是以相當的能力打底的。多數人能力還是處在辦事人員這個層次上的,搞好管理還是需要點學問與魄力的,所以要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如果還沒有升華到管理層面上,在大的企業裡面做個文員,按部就班地尋求發展,未必比到小的企業做個經理差。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如果是因為信任的原因,就要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爭取在原先企業把問題解決掉,再離職。許多人面對問題,不想從主觀上去接受教訓,改善自己的處境,總想通過跳槽,給自己一個新的環境,掩蓋過去的問題。這種想法對新人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我有一個同學,北方人,能力很強,但脾氣非常暴躁,在公司裡面為不了點多大的事情就會與同事起衝突,輕易就敢向自己的上司開火,結果由於人際關係緊張,在企業裡面做不多久就覺得處處受制,最後往往一走了之,他告訴我一年內他換了3家單位,這樣的職業生涯對個人發展、經濟收入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每次換工作往往都有一個試用期,試用期內員工的付出往往是正常時期的幾倍,而薪水卻要低得多,再有,工作的間歇期、求職的成本都是對自己經濟收入的一大侵蝕。而且通過改換工作規避的問題,就不會從中得到教訓到新的企業後過不多久就會故態復萌,從而在新的企業再次遇到職業發展的障礙。說這些的時候,我只想讓大家爭取把每次跳槽價值最大化,絕不是反對跳槽。事實上,許多時候,跳槽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在一個企業呆久了,除非個別的幾個明星人物,除非有很大的建樹,大多數員工逐漸地淡出了領導的視野,得到的關心和支持也就少了,他們成了公司的隱形人,這樣通過跳槽,可以讓企業再次發現自己的價值。必要時我們甚至可以把跳槽當作一種手段,通過從其他企業里拿到一個好的職位,給我們的管理人員一個震動,讓他們重新評估我們的價值。就象直到牙痛的時候才能意識到自己牙齒的存在一樣,當管理者面臨著我們製造的麻煩的時候,他會意識到自己的忽視是多麼的不應該,有時他也會採取措施修正自己的錯誤。但使用這個手段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處理得要藝術,手段不能太過激,要顯得對企業、對同事非常的留戀,要讓人認為你是在為了謀求個人發展,如果你表現出的是一幅對公司毫無忠誠的拜金嘴臉,企業會喪失挽留的興趣的。同時使用類似的策略時也要注意做好最壞的打算,因為企業也是在面臨著選擇,許多企業對制度與原則有著近乎狂熱的忠誠,不喜歡開特例的。所以這個手段一旦採用而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就應該非常堅決地執行跳槽計劃。有的員工在工作沒有落實好的情況下以跳槽為手段要挾公司尋求加薪或晉級,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一般公司面臨這樣的情況都會選擇放棄,而不會接受要挾,因為一旦先例開了,會對其他員工帶來示範作用,給以後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我在青島服務的一家公司在剛成立的時候,曾將自己幾乎全部的骨幹工人派到上海的兄弟單位工作,由於某些原因,該批工人在上海罷工,青島公司在做了大量人事工作後,工人仍拒絕復工,公司解僱了該批所有工人。由於他們都是經過大量技術培訓與實踐的骨幹,這樣的處理給公司造成的損失非常大,直接影響了公司開業之初的生產組織工作。但如果不這樣處理,樹立了惡劣的先例,也許會給公司以後的發展埋下隱患,等公司規模壯大後如果再發生問題,造成的損失會更大。在面臨這樣的要求時絕大多數公司的反應還是可以預測的,如果發現公司不做出積極的回應,再謀求留下,對以後的發展負面影響可想而知了。所以,以子虛烏有的機會來表示自己跳槽決心的堅決,以達到在原公司內發展的目的是非常愚蠢的行為。跳槽對企業、對個人都是件大事,跳槽前要仔細閱讀自己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分析公司的對人員流動的文化與上司的態度,如果對能否成功跳槽沒有把握,可以先想辦法試探一下,一旦明確提出跳槽,就要盡量爭取跳槽成功,如果不成功,窩窩囊囊地留下,在這家公司也就進入個人發展的垃圾時間了,在領導眼裡喪失了忠誠度的員工,是不會有發展的空間的。也是在這家企業,有一名質量管理人員,因為得不到晉陞,向公司提出辭呈。但公司出具了送他去日本培訓之前簽訂的勞動合同,向他索取大筆的違約金,而他又不想支付,這樣事情就僵了下來,事實上他的個人發展也從此被打入了冷宮,後面還有四五年的時間,我真的沒法想像他怎麼消磨這段人生好時光。跳槽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有統籌規劃,要精心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力爭使自己的每一段職業生涯都能發揮出作用,不能只盯著錢,將自己的職業履歷做爛,讓人產生萬金油的感覺。我工作中曾面試過一些人,有的在短短的五六年的工作時間裡竟然先後做過財務、人事、銷售工作,每樣工作都沒做多久,也不可能做多深。我對這樣的人的感覺就是他要麼是個天才,要麼是個廢才,因為他無論把哪項工作做到極致都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了,一下亮出三塊,誰不得掂量掂量?(二) 離 職離職時的一舉一動,都在反映著一個職業人的專業程度。離職也是真正考驗一個人職業道德的時候。跳槽和做人一樣,講究的是好聚好散。世界很小,職場更小,即使能徹底地斷絕與原來公司交往的一切可能,我們還是無法保證日後不與自己過去的同事發生交往,畢竟他們也是流動的,相近的資歷與共同的經歷都將可能把我們與他們繼續限制在一個更小的職業領域中,日後見面甚至是合作的概率還是很高的。所以離職的時候保持自己一貫的工作作風,繼續兢兢業業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並非象有些人想像得那樣是迂腐的表現,而是一種著眼於長遠職業生涯的表現。作人也是需要塑造品牌的,在這個品牌塑造的過程中就要去追求盡善盡美,不要讓在這樣的垃圾時間裡的表現給自己辛苦塑造的品牌帶來污點。相信這樣簡單的道理,跟大家一說都不難明白的。但就我的觀察,多數人在離職這個環節做得並不好。許多人缺乏自制力,平日迫於生存、也可能對提薪、晉陞之類的事情還心存期待,表現還是非常收斂的。而一旦到了離職時,就覺得沒有必要顧忌什麼了,可以痛痛快快地做人了,所以往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其實離職時你面對的不僅是你的上司,還有你的同事,你這時的所有作為都會給他們留下印象。所以這樣做看上去是出了鬱積在心中的一口悶氣,很是爽了一把,事實卻正是這些事情把自己辛苦塑造的職業形象破壞殆盡,為人所輕。因此,如何劃好我們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個逗號,也是值得我們好好思索一下的。一旦進入離職程序,第一緊要的事情就是要閉緊自己的嘴巴。不要以為要離開公司了,就抱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情,無事生非。我見過很多快要離職的同事,自以為看透了一切,臨走時無所顧忌地「指點江山」,大肆誇大公司里的一些是非,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取得點心理平衡。結果也可想而知。其實在那種時候,誰都知道你是有不滿的,何必故意弄得滿城風雨呢?何不好聚好散,為以後發展留條後路呢?同事告訴我,他以前有個同事離職時,跑到總經理的辦公室指著總經理的鼻子說,你真是個土八路,好好一個公司你看你都把他折騰成什麼樣子了,你放給誰管不會比現在強呢。結果這成了公司的一個經典笑料,對自己能有什麼幫助呢?即使出於好心,你想在離開時向上司提些建議,但這也是不可取的。既然辭了職,你在上司的心目中好的形象也就不復存在了,你的建議很可能會引起誤解。再說公司的癥結矛盾其實每個人都很清楚的,不要以為全公司只有你明白,更多的時候其實只是你的上司認為解決問題的時機還不到或者解決問題的前提還沒有全部具備而已,而你冒冒失失地去賣弄自己的才華,你的領導會怎麼想呢?會不會覺得你在教訓他?如果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同事一場的情分也就徹底煙消雲散了。確定離職了,閉緊自己的嘴巴,還有一條就是不要抱怨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領導找離職的人員談談話,有時是工作程序所迫,有時也是客套,這種時候爭已無益了,要善於把情緒封存起來,一起把這場戲演下去就是了。沒必要讓大家都不開心,更沒必要在臨走時樹敵!人走茶涼,但以後人事手續、工作經歷證明、人事調查等需要老同事幫忙的事情也是有的,留得臉皮在,辦事總歸容易些吧。離職前要多動手,要注意保持自己一貫的工作作風,準時上下班,不提前撂擔子。在工作交接的過程中,對工作要有正確的認識,涉及到動用資源的,要跟自己的接班人商量,按照他的意見去執行掉,不涉及資源的,凡自己力所能及的,要象往常一樣,及時把它處理掉,不要覺得反正在交接了,責任追究不到自己頭上了,就開始推推諉起來。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工作風格一方面不會授人以柄,加深別人對你的好感,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建立起對工作的責任感與敬畏感,從意識深處建立自己的職業道德。要善待你的接班人,不管怎麼說,你的離職他並沒有多少錯。要把他看作是幫助你完成未竟的事業的人,他將繼續照料你的工作,要為他創造工作接手的便利條件。把該交待的流程交待清楚,最好形成書面交接記錄,一目了然。新來的人對於新崗位還不熟悉,出點紕漏什麼的也是再所難免的,對這些要有顆包容的心,沒必要在這些事情上顯示自己的高明.還有的人認為一些經驗是自己的財富,不願意拿出來給被人,而實際上那些所謂的經驗一旦離開公司了也就不再是什麼能力,而你自己也絕不會因此而損失什麼。盡自己所能幫助接班人開展工作不但你的接班人會感激你,同時也更能說明你對公司負責、對自己的崗位負責。要注意保守公司的商業秘密,這是職業道德的固有內容。無論從職業化還是個人發展的角度,遵守良性競爭的原則,恪守商業準則,都是獲得職業認可的基石。不要試圖用自己掌握的商業秘密從公司中尋求不正當的補償,用商業秘密做交易就是貶低自己的人格,放逐自己的職業道德。我見過有的技術人員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秘密要挾公司,尋求利益補償,我們沒有必要去猜測他能否得逞,這樣的員工行業內其他企業還敢用么?離職後與過去的同事通通電話也是無可非議的,雖然不能做同事了,但朋友總還是要做的。但記住,如果有可能盡量不要打到過去的辦公室,與以前的同事做朋友是個私人的事情,要儘可能使用他私人的空間,否則打到辦公室,認識的人搭訕一番就擾亂了辦公的秩序,甚至可能影響了大家的心態。與過去的同事交往也不要炫耀自己的新工作如何優越,對公司而言這是在擾亂人心,對同事而言這是在炫耀自己,人的嫉妒心理其實都很強的,這樣做最終只能讓別人感覺到你的淺薄而已。離職後一定不要說自己公司的壞話,貶低你就職過的公司就是在貶低你自己的歷史,沒有歷史積澱的人就沒有深度。在招聘的過程中,我經常碰到一些應聘的人把自己過去的公司描繪的一團糟,藉以說明自己離職的正確性。其實這大可不必,現代企業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接受員工跳槽的現實,把跳槽的原因歸納到個人發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如果你一定要將它歸結到以前公司,招聘人員就會想,你作為那個公司的一員,針對這些你認為嚴重得不得了的缺陷你都做了什麼呢,你說這是領導層的缺陷,你無能為力,但你有沒有檢討過你與上司的溝通方式與技巧呢,畢竟還有那麼多人在那裡工作得好好的呀。退一步說,如果那個公司真的象你所描述得那樣,那你在那裡能收穫到什麼呢?如果一無所獲,你就比你的同齡人落後了這樣一段時間的積累,你還有優勢么?再說任何一個企業都是有缺陷的,許多缺陷企業都非常清楚,只是苦於一些癥結一時還解不開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錄用一個把過去的企業批評得體無完膚的人是要有勇氣的,因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也會成為你的過去的一個,它會希望另一撥人聽自己的故事么?因此,對離職一定要有個好的心態,讓過去的就過去吧,畢竟只是一個企業,社會的一個細胞而已,而你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卒子罷了,是非功過又有什麼意思呢?不會有人為它更不會有人為其中工作過的員工樹碑立傳,除了我們自己在乎,可能不會有什麼人在乎了,那就讓我們把它埋在心底吧第七章 尾聲尾聲--說的再多,不如去做點什麼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說作者有一天在車站等一個老鄉,因為塞車,老鄉遲到了半個小時,作者和他開玩笑,說他浪費了自己「寶貴的半個小時」。「杜邦公司的總經理格勞福特,每天研究蜂鳥半小時,結果他的作品被自然歷史的權威人士稱為"傑作』;美國議員休格·布萊克並沒受過高等教育,他就憑每天到國會圖書館博覽群書半小時,最後成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一個希臘的電梯維修工,也是靠著每天攻讀核物理理論半小時,後來不僅發明了粒子加速器,還被聘入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老鄉笑答:「注意呵,人家是每天,每天知道嗎?!半小時不寶貴,每天堅持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所以哲人曾說,人生之路的第一個路標是耐力。」作為一個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我讀這個故事時不自覺的就轉到了企業人的行為上來了。對企業人而言做一個好的個人發展計劃,明了幾條個人成功的法則,提出一個好的管理方案,或者在某一段時間裡好好地表現自己,都不是很難的,但這些都不是取得職業成功的根本因素。一個人能否取得大的職業成功不取決於他的聰明與睿智,而取決於他是否能把平凡的事情日復一日的做好。是不是很滑稽?但這就是我在企業裡面觀察到的現實。企業裡面許多員工非常有激情,非常有能力,能向公司提出一個宏大的目標,甚至還能形成一套計劃,提出的原則與規範也都帶有濃厚的現代企業管理科學色彩,但這些東西往往也就到此為止了。他們有的從沒有進入執行層面,有的經過短暫的、不深入的執行後也被束之高閣,逐漸被人淡忘。隨著文件上灰塵的堆積,一個野心勃勃的職業夢想開始褪色、消亡。這些員工缺乏的就是執行能力,沒有了執行,想法就無法成為現實,那麼想法就僅僅是想法而已,不能轉化為生產力。甚至,想法越多,浪費的資源越多。我接手過其他員工的工作,也接手過一個部門的工作,發現或多或少地都存在這個問題。我的前任把電腦打開,告訴我這是他精心設計的一個考核表格,這是他起草的一個激勵制度,這是對車輛油耗控制的一個方案……,如同託孤一樣,把自己的心血交付給我。我毫不懷疑它們都是充滿了智慧的火花的,但它們永遠不會成為現實了。沒有人會去執行一個連設計者都執行不了的東西的,也不會受它的羈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採取的方案往往是設計自己的東西,然後去執行它,大量的心血投入都是在執行上的,我用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的思想嬰兒,會有更大的成就感。那麼執行到底難在哪裡呢?難在堅持。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毛主席對雷鋒的評價吧,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這裡面就說了一個堅持的重要性。工作同樣如此。象有的飯店在門口設置侍應生為來消費的顧客提供開車門的服務,這並不難的,但能常年堅持下來的至少都是星級賓館了。所謂三星和五星賓館之間的差別在硬體上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他們真正的差別還是在服務上,而什麼樣的服務是好的服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有差別的還是持之以恆的落實而已。對於新人而言,能否成為企業的人才,見識器宇固然重要,但能否先成為別人的出色的執行工具,落實好上司或崗位職責內的各項工作卻是最基礎的。如果連手頭的小事都做不好,一旦自己去負責一項工作,同樣也會存在知易行難的問題,所以別人也不敢輕易託付工作給你。如果我們一旦有機會,可以推出自己的設計與計劃,就要堅持不懈地把工作落實到家。不要搞一些爛尾工程,揮霍大家對我們的期望。對我們認可的管理理論、處世原則要勇於實踐,不要停留在口頭上。有的新人,對自己的管理理論非常自信,動輒就是一通大道理,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對企業牢騷滿腹,但從不見他去做點什麼事情。這樣的人是最遭領導討厭的,也容易招同事的恨。別人做得再不好,還是在做事情,你說得再好,卻不解決問題,你說別人會怎麼評價你?有個西安某高校畢業的新人到我負責的部門工作,對公司的考核制度提出了一大堆意見,特別指出過去方案過於複雜,考核周期太短,各部門不勝其煩,要求停止執行該考核方案。我就說那你拿個新方案,我們改掉吧。結果他直到下一次考核到了也沒拿不出新的方案,我命令繼續執行過去的方案。跟他解釋說:「考核是公司的大事情,與所有員工的利益都是息息相關的,要改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有系統的思路,要爭取一步到位,否則修修補補就無法取信於員工,考核就失去了激勵大家努力工作的效應,制度就行同虛設。而考核制度同公司其他大多數制度一樣,不是為了處理既成事實用的,而是為了讓大家明了這個制度,在工作過程中修正自己的行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壞的制度也比沒有制度強。」對自己認為成熟的想法一定要去實施。如同創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過一些好的點子,有的人去做了,然後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只是停留在點子的層面上,無法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富。為什麼財富具有巨大的積累效應,奧秘也就在於此。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相對較強的實施能力,有了抗風險的能力,所以執行自己想法的概率就高一些,成功的概率也相應高一些。但邁出第一步都是艱難的,對我們新人而言,沒有積累的優勢,我們更要有一顆勇於執行的心。
推薦閱讀:

一個人成熟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以成熟的姿態面對別人的辱罵或詆毀?
我喜歡有未來的男人和有過去的女人
看!那是篇軟文。
什麼是成熟?

TAG:職場 | 成熟 | 白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