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是風水的基石 --李唯弘
河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六共宗而居於北(圖中下為北)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七同道而居於南(圖中上為南)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八為朋而居於東(圖中左為東)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九為友而居於西(圖中右為西)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十同途而居於中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腹,洛書數也。傳統的學說裡面,依河圖始繪先天八卦,可說是一切理氣之源,陽宅之運用,數之五行以河圖為據,應用更廣。上圖單數白點為陽,為天。雙數黑點為陰,為地。古人認為北方水氣最為旺盛,且是陽氣初生之地,故以一配之,一為陽因而稱為「天一」,為水,故稱「天一生水」,有生必有成,以六配之,六為陰為地故稱「地六成之」。日出東方,陽氣漸漸生旺,以三配之,三為陽而稱「天三」,為木,故稱「天三生木」,以八配之,稱「地八成之」。木不能離土生長,土為中土,以五配之,故稱「天五生土」,以十配之,稱「地十成之」。南方陰氣初生,以二配之,稱「地二生火」,以天陽七配之,稱「天七成之」。西方日落,陰氣生旺,以四配之,稱「地四生金」,復以九配之,稱「天九成之」。各方陽生由陰成之,陰生由陽成之,萬物正是陰陽木生火,火生中土,土生金,金又生水,五行相生為相合,互相依存之象。同時由順時鐘方向為水生木,萬物生長之源,再則相對克(一六水克二七火,四九金克三八木),代表有生亦有克,生克得宜,萬物得能相互藉力,平衡發展。由圖得知,一六同屬水,一六數故為水,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皆然。訣曰: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友,四九為朋,五十同途。除了上術河圖生成之解釋以外,其它學說理論亦加以整理,供學者 諸君參考,唯多數出處難以考證,故不註明朝代背景……等,盼諸君諒察。也望賜正!一說——水清而內明,故以一居之。火次清外明,故以二居之。木柔體輕,故以三居之。金重體堅,故以四居之。土廣且大,故以五居之。此五數有生有成,先生後成,一併五得六,二並五得七,三並五得八,四並五得九,五並五得十。相互生成得河圖。二說——河圖乃根據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運行出現而繪成。五行星出現各有其時節,按相生之順序,即木火土金水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水星在每日子時和巳時出現在北,每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太陽月亮與水星相會於北方。因此,一六合水。火星每日丑時和午時出現在南,每月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太陽月亮與火星會於南方。因此二七合火。木星每日寅時和未時出現在東,每月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與太陽月亮會於東方,因此稱三八合木。金星每日卯時和申時出現在西,每月初四初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與太陽月亮會於西方,故稱四九合金。土星每日辰時和酉時出現在中央,每月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與太陽月亮會於中天,因此五十合土。三說——河圖為氣候顯示圖,白點代表陽光,天晴無雨。黑點代表陰天降雨之雨水量。如河圖下方,黑點六白點為一,表示水量佔七分之六,晴天只佔七分之一,水量充沛,與當時之北方相應,故一六居北屬水。上方黑點為二,白點為七,表示晴天為多,降水量僅九分之二,與南方相應,故二七居南屬火。左方黑點為八,白點為三,黑點佔十一分之八,比率僅次於北方,與東方相應。右方黑點為四,白點為九,降水量僅十三分四,與西方相應之。四說——此說認為河圖是道教解易的另一種圖示,黑點白點是道教徒煉丹養生術,呼吸吐納與五行結合變化的方式。以上整理除了傳統之外另外解釋河圖的說法,其他說法尚有幾種,由於較強調個人功利與理論過於牽強,故未於收納。以上僅供諸君參考,不管理論如何,並不影響勘定陽宅之應用,故誰是誰非,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也就不需吹毛求疵了。洛書以傳統的說法,相傳在大禹治水時,神龜於洛水中獻書,因而得名。也就是現在五術家通用之圖示。口訣為:「戴九履一,二四為肩,左三右七,六八為足,五十居腹」。紫白飛星據此而生,紫白者,單取紫白二星為吉。洛書中:一居正北,色白,稱一白屬水。二居西南,色黑,稱二黑屬土,為陰土。三居正東,色碧綠,稱三碧屬木,為陽木。四居東南,色綠,稱四綠屬木,為陰木。五居中土,色黃,稱五黃屬土。六居西北,色白,稱六白屬金,為陽金。七居正西,色赤,稱七赤屬金,為陰金。八居東北,色白,稱八白土,為陽土。九居正南,色紫,稱九紫屬火。因此,九星中,一白,六白,八白,九紫,為吉星,余為凶星,此即紫白飛星之意也。紫白飛星在陽宅運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後節將陸續介紹其特性及用法。洛書出處爭議較多,洛書最早出現雲黃帝大戰蚩尤時,黃帝演練河圖而創洛書數,作為兵戰部署及進攻策略之運用,將河圖展開。再將二七與四九互位,則每三數相加均得十五,對宮相加均得十,作為戰鬥構想,即得以上洛書之雛形,神龜獻書乃後人將之神化而已。其實不管說法如何,八卦之變化與應用,確也與洛書緊密結合,且長久以來,一直為各五術家所採用。未有人懷疑其正確性。其實洛書之九宮變化象徵天道陰陽相合,陽與陽對,四陽居四正,陰與陰對四陰居四維。陽陰間隔各得其位,陽與陽分,陰與陽合,合與分,體與用,陽為天之象,陰為地之象,天與地相交矣!在陽宅學對於數字的取用,以河圖生成數者居多,對於卦與理氣的取用,以洛書九宮排列居多。如二者能加以區別應用,自然不覺困惑,也不造成衝突也。本書課程中會再論兩者之應用,屆時再探討可也。現將河圖所衍之八卦體系,分成四個階段:一、伏羲氏時,龍馬負圖,河圖始成。伏羲俱此繪成八卦,稱連山八卦,用以推未知之事,故初期八卦用於占卦神事,當時以數及陰陽為基本架構。二、神農氏時,發現宇宙萬物為一相當有規律的運行,而且除了陰陽,更有其相互依賴之關係(相生)與敵對之關係(相剋),逐以大自然之天,地,風,雷,水,火,山,澤,配合連山八卦與河圖之變化,而再繪成八卦,稱之為烈山八卦,也就是現今所稱之先天八卦。此八卦之形成,象徵萬物生克與交變關係已經成形,故除了卜筮,更對於事物之取用有所宜忌,即是日課之選擇。三、軒轅氏時,即黃帝時期,與蚩尤訣戰,當時敵眾我寡,黃帝依河圖生數變化與先天八卦自然生克之消長關係,繪成兵旗推演圖,也就是所稱洛書。再以八卦帶入洛書之九宮,繪製八卦,稱為歸藏八卦,即所稱之後天八卦,而極思變位,此時八卦已具有方位,而與地理緊密結合。正反交替運動,天地明晦自如。黃帝據此大敗蚩尤。而陽宅理氣之運用,以九星飛宮變化,藉以明了天地明晦,與理氣的消長,再據其消與長的情形,而分為生殺旺退泄五氣,並且認為八卦之象不足以代完全替代萬物的變化,乃重八卦而成八八六十四卦。四、至周文王時,並依其陰陽變化,天動地靜萬物微妙關係,抽其爻而換其象,發現重卦中一爻陽陰互變,則整卦皆變。並且創立爻辭以為依循,藉以明了萬物變化的情形,世稱「周易爻辭」者,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即有三百八十四之變,至此,卦之代表天地萬物已然成形。其實不管演變過程如何,應用在勘輿也有相當久遠之根據,以及無以數計的印證,對於趨吉避凶有其理論上與實際上的效果,而對於陰陽五行的變化則無任何爭議,不管從任何角度,或從科學觀點,都有其不可憾動的肯定性,其應用於陽宅,更是無庸置疑了。三、八卦先後天八卦天下萬物皆互相比較,互相對立,卻又互相依賴。此對立關係即是陰陽之相互關係,一物一太極,太極有陰陽,是故太極生兩儀,一為陽儀,一為陰儀,陽儀又成一物,故有陰陽。復在陽儀上加一陽一陰,稱太陽(陽上加陽),稱少陽(陽上加陰)。而陰儀亦加一陽一陰,即成稱少陽(陰上加陽),稱太陰(陰上加陰)(愈上愈小故稱少,象萬物由地生長起)。此為兩儀生四象,象中亦有陰陽,故在各象上加一陽一陰,即成。(太陽上加陽)(太陽上加陰)(少陰上加陽)(少陰上加陰)(少陽上加陽)(少陽上加陰)(太陰上加陽)(太陰上加陰)以上四象生八卦,每卦各有三爻,象徵天地人三才亦代表大自然之變化,於是八卦成萬物定。乾三連,簡稱乾卦,三爻全陽,象徵至剛無私呵護群生之「天」。兌上缺,簡稱兌卦,一陰在二陽之上,象徵水於上而不能下聚集為「澤」離中虛,簡稱離卦,一陰居二陽之中,如「火」於縫仍能透光。震仰盂,簡稱震卦,一陽居二陰之下,象徵陽剛於柔下仍能如「雷」奮力而出。巽下斷,簡稱巽卦,一陰在二陽之下,象徵「風」之無孔不入。坎中滿,簡稱坎卦,一陽居二陰之中,象徵「水」之能載物,有險陷之意。艮覆碗,簡稱艮卦,一陽在二陰之上,陽上不下堆聚為「山」。坤六斷,簡稱坤卦,三爻全陰,象徵至柔無私盛載萬物之「地」。此為八卦之大象,除此大象,凡萬物歸屬八卦之中,因此八卦之名稱才沒有直接使用「象」為名,而使用涵意更廣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等。
相傳先天八卦為伏羲氏發明,後天八卦為周文王發明。內層為先天八卦,按「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極,臨制四方」排列,乾為天與坤為地相對,艮為山與兌為澤相對,震為雷與巽為風相對,坎為水與離為火相對,再按洛書序: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配乾9,坤1,離3,坎7,巽2,兌4,艮6,震8,相對卦數相加為10。外層為後天八卦,還是按洛書序: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配離9,坎1,震3,兌7,坤2,巽4,乾6,艮8,相對卦數相加也為10。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先後天卦的重合就是人丁定位理論的來源,如震為男1,4,7胎的主位,與之重合的艮為男1,4,7胎的次位。風水學中常用的是文王后天八卦,其砂水吉凶是:一、二、三、四有砂吉,有水凶;六、七、八、九有水吉,有砂凶;為啥呢?大家看,一坎九離,二坤八艮,三震七兌,四巽六乾,四組八個方位,每組相對應的方位相加都是十,那麼數小的一方輕了,要加重,所以要砂;數大的一方重了,要減,所以要水,這樣才符合平衡原理,就象天平一樣。先後天八卦人丁定位和砂水要求就是古書《金鎖玉關》(又叫《過路陰陽》的理論來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