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課73【智慧學處、廣說菩薩行之四攝】

修學課七十三  【音像】《道次第》111、112講  【內容】智慧學處、廣說菩薩行:四攝

..................................

【菩提大道之四十】

濟群法師

六、智慧學處

  般若,是六度的核心所在。如果沒有智慧指引,我們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可能都是世俗的有漏行為,無法成為佛果資糧。關於菩薩道修行的完整內容,本論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那就是「方便與慧,隨學一分,不得成佛」。方便與慧,其實就是六度——前五度是方便,主要幫助我們成就慈悲,同樣也為成就智慧奠定基礎,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導」。可見,般若的修習是特別重要的。那麼我們怎樣來認識般若,並通過修習來開啟般若智慧呢?  1.智慧自性  總言慧者,於所觀境、事物或法能具揀擇,此通於五明處善巧之慧也。  首先是說明智慧的特徵。  「總言慧者,於所觀境、事物或法能具揀擇,此通於五明處善巧之慧也。」總的來說,慧就是我們對所緣的一切境界、事物和法能夠進行抉擇、判斷的作用,明了其中的功德、過失和真偽。同時,也包含對五明的善巧。五明是印度人對世間學問所作的歸納,即有關佛法的內明,有關辯論的因明,有關語言文字的聲明,有關醫學的醫方明,有關科學藝術的工巧明。對這些學問的熟悉和使用,也屬於慧的範疇,是通於凡夫和菩薩的智慧。  2.智慧差別  慧差別中,有通達勝義、通達世俗及通達有情義利之三慧。一、通達勝義者,無我之真實義,由總義門而為比度,及由現證門而為量度也。二、通達世俗者,即通五明處善巧之慧也。三、通達有情義利者,即了解有情現後無罪義利,如何修行之理也。  「慧差別中,有通達勝義、通達世俗及通達有情義利之三慧。」關於慧的類型,主要分為通達空性、通達世俗和通達有情義利三種。或許有人會說,一切智慧皆含攝於勝義、世俗之中,為什麼還要單列「通達有情義利」的智慧呢?這是特別針對菩薩行者以利益有情為重的修行特點而安立。  「一、通達勝義者,無我之真實義,由總義門而為比度,及由現證門而為量度也。」勝義,即殊勝的境界,指空性。第一是通達勝義,即通達諸法無我的究竟實相。其中包含兩個階段,一是依聞思正見推理觀察,了知一切法無我;二是通過禪修,現量證得無我的空性。  「二、通達世俗者,即通五明處善巧之慧也。」第二是通達世間一切現象的智慧,主要是通達五明的智慧,這樣才能有效地攝受並度化眾生。  「三、通達有情義利者,即了解有情現後無罪義利,如何修行之理也。」第三是通達利益眾生的智慧,這就需要了解,哪些事對有情的現在或未來都有利益,而且是沒有負面作用的利益,以及如何利益的原理。利益眾生是有前提的,不是他們要求什麼你就做什麼的。因為眾生的很多要求可能是顛倒甚至是罪惡的,於人於己皆有害無益。所以菩薩在利益眾生時須經智慧抉擇,知道怎麼做對眾生才有好處。  3.身心生起之法  生起之法,應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過患。初者,《般若百頌》云:「見不見功德,慧是其根本,由修此二故,當攝持智慧。」菩薩於乞者,雖施身肉,如取之於葯樹,無慢怯等之分別者,蓋以智慧現證真實之故也。  又以見三有、涅槃衰損之慧,為利他而修戒,令戒清凈,以慧通達不忍及忍之損益,令心調伏,不為邪行苦楚所奪。又以慧善知精進之事,於彼精進,趣道甚速。又安住真實義靜慮之殊勝喜樂。以依道理之慧而成辦,故能清凈施等五度者,由般若而得自在也。顯現相違之二事,以具慧故,成不違者。  如菩薩若為四洲之轉輪聖王,而不為增上欲塵所轉者,是具足慧忍之力。如是雖見悅意有情,慈心猛利,然不致摻合少許之貪著。雖於有情之苦有猛利恆常不忍之悲憫,然無憂逼,致起為善不勇之懈怠。雖具歡喜無量,然心於所緣無散亂之躍動。雖常具平等大舍,然於眾生義利剎那亦不棄捨者,以具慧使然也。  又於能為彼等同等力之障礙,亦以慧而滅故。如《贊所應贊》云:「不舍於法性,而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而於得大決定之法性亦不須舍,然與內外因緣出生別別之果,心得決定之俗諦,亦不相違,而且隨順。故於諸無慧力者最極乖違之事,而於具慧者不違且順。  又如彼論云:「開許及遮止,佛語或一定,或時則不定,彼此亦無違。」謂大小乘及顯密二中開遮不同,有其多種,彼等以一補特伽羅受持二種,尋求無量經教之密意,無慧力者雖成相違,然於善巧則不相違,亦是以慧而為之也。  次、慧不生之過患者。若離智慧,則施等五度及見不成清凈。《攝度論》云:「若無智慧而求果,布施自性不成凈,利他舍施說為勝,余是增財之加行。」又云:「不以明慧而除暗,彼不能具清凈戒,多以無慧諸戒等,以染慧成煩惱濁。」又云:「由邪慧過擾其心,不信解住忍功德,分別美惡持不善,如無功德王名稱。」又云:「於諸智者勝讚歎,較彼深細更無餘,以欲過失不能障,意正無慧不可成。」又云:「于慧無勤心若執,彼見不成遍清凈。」其中王名稱者,謂無功德之王,雖偶一次而起名聞,隨即失也。  以是之故,鬚生智慧,彼因亦於清凈之經典,與心之能力相稱而為聽聞。《攝度論》云:「寡聞盲漢不知修,無聞彼當何所思,故當勤聞從彼因,如思以修廣生慧。」至尊慈氏亦云:「三輪諸分別,許彼所知障。慳等諸分別,許彼煩惱障。遠離彼諸障,除慧更無餘。勝慧聞為本,是故聞為勝。」《集學論》亦云:「應忍當求聞,次應住林藪,當精進等引。」  前賢亦云:「須先聞諸法而銘於心,數數思惟、籌量、分別。若將法忘已,純一執心,則於修學無有助伴。故上修者由聞上,中修者聞亦中耳。有幾許修習,須如爾許了知法而漸次增大也。若如是思惟決定了知堅固者,於惡友說一切善不善意樂皆是分別,悉應斷棄者,則念法中未如是說,善知識亦不如是認許,便不隨彼口而轉矣。若無般若,僅有些微信心,見哭而哭,見笑而笑,猶如流水,任決東西,隨彼所說,認為實在而隨轉耳。」  修學慧時,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他于慧,是為慧施。余者如前。  那麼,智慧又是怎樣生起的呢?  「生起之法,應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過患。」智慧的生起之法,還是應當思惟,具足智慧有哪些功德,沒有智慧有那些過患。  「初者,《般若百頌》云:見不見功德,慧是其根本,由修此二故,當攝持智慧。」關於具足智慧的利益,《般若百頌》說:無論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功德,根本都在於智慧。所謂見,即當下可以看到的利益;所謂不見,即未來的長遠利益。我們要修習現在和未來的利益,就要依靠智慧指引。接著,從修習六度說明智慧的重要性。如果離開智慧,前五度只能成為普通的世間善行。  「菩薩於乞者,雖施身肉,如取之於葯樹,無慢怯等之分別者,蓋以智慧現證真實之故也。」菩薩對於前來乞求的人,即使布施自身的血肉,也像從一棵長滿藥物的葯樹取葯一樣,沒有絲毫我慢、怯弱等分別念。這是因為他們能以智慧徹底通達無我,通達色身的如幻如化。而凡夫的布施則不然,或是落入我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或是落入怯弱,感到害怕而想退卻;或是心生分別,對有些人願意布施,而對有些人不願布施。  「又以見三有、涅槃衰損之慧,為利他而修戒,令戒清凈。」三有,即三界,為眾生所居。涅槃,為二乘人所居。因為菩薩具備智慧,所以看到住於三有和住於涅槃(指聲聞的有餘依涅槃)都是衰損的,才會為了利他受持戒律。而要令持戒真正清凈,也離不開智慧的抉擇。  「以慧通達不忍及忍之損益,令心調伏,不為邪行苦楚所奪。又以慧善知精進之事,於彼精進,趣道甚速。又安住真實義靜慮之殊勝喜樂,以依道理之慧而成辦。故能清凈施等五度者,由般若而得自在也。」菩薩以智慧了知不忍的過患和忍辱的功德,不論面對眾生傷害還是惡劣環境時,都能安然接受,不被外境帶來的痛苦所干擾。又因為具足智慧,而能真正了知如何精進之事,善用其心,如法精進,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在修行路上迅速前進。而當般若的明覺作用生起後,才有能力安住於空性定中。所以說,唯有在般若智慧指引下,才能使布施等五度修得清凈,修得圓滿。  「顯現相違之二事,以具慧故,成不違者。」接著,分別以一些例子說明般若慧是如何調和兩種對立的境界,使彼此變得不衝突、不矛盾。  「如菩薩若為四洲之轉輪聖王,而不為增上欲塵所轉者,是具足慧忍之力。」比如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會示現轉輪聖王等各種身份,但不會被五欲塵勞所左右,因為他具足了慧和忍的力量。  「如是雖見悅意有情,慈心猛利,然不致摻合少許之貪著。」雖然看到喜歡的眾生,立刻生起猛利的慈心,但不會因此生起貪著。如果帶著貪著,心就會有粘性,就會粘到境界上。而菩薩在對眾生生起慈悲的同時,因為具有般若智慧,又能保持心無所得,毫無染著。  「雖於有情之苦有猛利恆常不忍之悲憫,然無憂逼,致起為善不勇之懈怠。」雖然對於有情之苦生起深深的悲憫和同情,但不會因此陷入悲傷而無法自拔,不會因此對行善生起懈怠。  「雖具歡喜無量,然心於所緣無散亂之躍動。」雖然菩薩對那些值得高興的事感到歡喜,但不會因此對所緣境散亂掉舉,浮想聯翩。這種歡喜依然是平靜的,依然是安住在空性中。  「雖常具平等大舍,然於眾生義利剎那亦不棄捨者,以具慧使然也。」雖然菩薩要利益所有眾生,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布施出去。但為了幫助眾生獲得利益,乃至很小的利益,從來都不會輕易放棄。菩薩所以會有以上這些能力,都是因為具備了空性智慧,這樣才能將相違的事善巧地調和起來。  「又於能為彼等同等力之障礙,亦以慧而滅故。」菩薩在修行過程中,每修一種法,都會出現同等的障礙。比如修慈悲時,障礙就是貪著;修喜心時,障礙就是散亂;修平等舍時,障礙就是冷漠。菩薩因為具足智慧,就有能力克服這些障礙。  「如《贊所應贊》云:不舍於法性,而隨順世俗。」正如《贊所應贊》中所說:菩薩的修行既能安住於空性,同時又能隨順世俗,廣泛利益眾生。平常的人,或是偏空,什麼都不想去做;或是偏有,什麼都做得很執著。而菩薩既要認識到一切了不可得,又要看到因果的無盡相續,積極利他,這都要依智慧進行抉擇。  「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而於得大決定之法性亦不須舍,然與內外因緣出生別別之果,心得決定之俗諦,亦不相違,而且隨順。」菩薩認識到世俗諦的一切有為相皆無自性,即使微塵都了不可得,但對所證得的空性則不需要捨棄,因為一切都沒有離開空性。同時菩薩也認識到緣起因果絲毫不爽,方能二諦圓融,不舍於法性,亦隨順於世俗。  「故於諸無慧力者最極乖違之事,而於具慧者不違且順。」對這些不具智慧者看來極其矛盾的事,可在具備空性慧的菩薩來說,不但沒有任何衝突,而且是相順的。事實上,這些本來就不衝突,只是因為眾生的錯覺才造成衝突。  「又如彼論云:開許及遮止,佛語或一定,或時則不定,彼此亦無違。」《贊所應贊》中還說:在不同經論中,對於同一件事的開許或遮止,佛陀有時會這麼說,有時會那麼說,其實這些並不矛盾,而是佛陀針對不同根機者施設的教法。  「謂大小乘及顯密二中開遮不同,有其多種,彼等以一補特伽羅受持二種,尋求無量經教之密意,無慧力者雖成相違,然於善巧則不相違,亦是以慧而為之也。」在菩薩乘和解脫乘的經論中,或在顯宗和密宗的經論中,開許和遮止都有很多不同規範。有些人同時受了兩種戒律,或修學兩種法門,希望尋求佛陀所說一切經教的密意。對於缺乏智慧的人來說,這樣做難免會遇到矛盾。而對於善巧通達佛法奧義的人來說,這些是不相違背的。之所以能夠這樣,也是般若慧的作用。  「次、慧不生之過患者。若離智慧,則施等五度及見不成清凈。」其次,說明沒有智慧的過患。如果離開般若智慧,布施等五度乃至聞思的見就無法清凈,無法圓滿。  「《攝度論》云:若無智慧而求果,布施自性不成凈,利他舍施說為勝,余是增財之加行。」《攝度論》說:如果沒有智慧而希求果報,布施的體就不能清凈。最殊勝的布施就是以無我利他之心而行布施,而要圓滿無我利他布施,離不開智慧。如果離開空性慧,布施難免著相,最終只是培植福田而已,只能感得增加財富的結果。  「又云:不以明慧而除暗,彼不能具清凈戒,多以無慧諸戒等,以染慧成煩惱濁。」又說:如果沒有智慧觀照,就不能清凈地持戒。沒有智慧觀照的持戒,或是開遮不明,或是持得執著,這樣的持戒反而會增長煩惱。  「又云:由邪慧過擾其心,不信解住忍功德,分別美惡持不善,如無功德王名稱。」論中又說:因為被錯誤知見及過失干擾其心,不能認識和相信安住於忍辱的功德,這樣就會善惡不辨,就像無道的國君一樣。  「又云:於諸智者勝讚歎,較彼深細更無餘,以欲過失不能障,意正無慧不可成。」這一偈頌是對甚深空性的說明。論中說到:空性為一切智者所讚歎,沒有比它更為甚深和微細的。而且這是欲塵所不能障蔽的,如果缺乏智慧,就無法通達空性。  「又云:于慧無勤心若執,彼見不成遍清凈。」一個人如果不能精進修習聞慧、思慧、修慧,他的見就不能清凈。以上這些偈頌,是對照其他譯本來說明的。  「其中王名稱者,謂無功德之王,雖偶一次而起名聞,隨即失也。」以上所說的王名稱,是指沒有功德的國王,雖然偶爾一次得到名聲,但隨即又失去了。  「以是之故,鬚生智慧,彼因亦於清凈之經典,與心之能力相稱而為聽聞。」正因為沒有智慧會帶來這麼多過失,所以我們要修習智慧。怎樣才能增長智慧呢?首先就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程度,從適合自身根機的經教開始聞思。  「《攝度論》云:寡聞盲漢不知修,無聞彼當何所思,故當勤聞從彼因,如思以修廣生慧。」《攝度論》說:那些沒有聽聞經教和什麼都不懂的人,是不會知道怎麼修行的。如果沒有聽聞佛法的基礎,怎麼會有正思惟呢?想來想去都是建立在妄想的基礎上。所以,應該精進聞法,如理思惟,依法修行,這樣才能獲得正見,開發智慧。  「至尊慈氏亦云:三輪諸分別,許彼所知障。慳等諸分別,許彼煩惱障。遠離彼諸障,除慧更無餘。勝慧聞為本,是故聞為勝。」三輪,指布施的施者、受者和施物。至尊彌勒菩薩也說:布施時對施者、受者和所施物生起分別執著,認為是實在的,屬於所知障的範疇。而對財物慳貪吝嗇,不願布施,則屬於煩惱障的範疇。若要遠離所知障和煩惱障,必須依靠空性慧,除此別無他法。空性慧的成就是以聞思為基礎,所以,聞法是修行中的重要內容。  「《集學論》亦云:應忍當求聞,次應住林藪,當精進等引。」林藪,山野隱居處。《集學論》也說:在修學過程中應該忍耐各種痛苦,首先應該多聞,然後到山林中思惟所聞法義,最後就可精進於禪修。這樣才是常規的次第,如果沒有多聞的基礎就直接禪修,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前賢亦云:須先聞諸法而銘於心,數數思惟、籌量、分別。若將法忘已,純一執心,則於修學無有助伴。故上修者由聞上,中修者聞亦中耳。有幾許修習,須如爾許了知法而漸次增大也。」過去的大德也開示說:必須聞思之後,將法銘記在心,反覆思惟並抉擇法義。如果把法義都忘記了,一心只想禪修,那麼對修學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說,上等的修行必須有上等的聞思,中等的修行必須有中等的聞思。總之,處於什麼程度的修行,就應該有相應的聞思作為基礎,逐漸增廣。  「若如是思惟決定了知堅固者,於惡友說一切善不善意樂皆是分別,悉應斷棄者,則念法中未如是說,善知識亦不如是認許,便不隨彼口而轉矣。若無般若,僅有些微信心,見哭而哭,見笑而笑,猶如流水,任決東西,隨彼所說,認為實在而隨轉耳。」如果對聞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認識,對於惡知識所說的「善和不善的思惟都是分別,應該捨棄」之類的話,就不會受到影響了。因為我們知道,佛法典籍中並沒有這樣說,善知識也沒有認可這些說法。如果沒有般若智慧進行抉擇,只是對佛法有一點點信心,很可能聽到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看到別人哭,你也跟著哭;別人笑,你也跟著笑。就像流水一樣,跟著別人所說的,一會兒以為是東,一會兒以為是西。因為不知分別而以為都是正確的,就會沒有主見,隨著這些說法而轉。  「修學慧時,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他于慧,是為慧施。余者如前。」慧的圓滿成就,還是要配合六度來修。如果自己能夠成就智慧,也能夠幫助他人成就智慧,就是慧的布施,其他也是同樣。學慧而能不犯戒,是慧戒。學慧而不懼苦,是為慧忍。學慧而精進不已,是為慧進。一心學慧,是為慧定。學慧而了達三輪體空,通達無我,是為慧慧。

七、學行四攝以利他

  學行四攝,成熟他有情:一、布施者,如前說波羅密多學處時所說。二、愛語者,於所化機宣說諸波羅密多。三、利行者,於如是宣說諸義,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四、同事者,諸餘安立於何義利而自住於彼,與彼相順修學也。  《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彼令受持,自亦隨行之諸義,是即許為愛悅語,及為利行並同事。」何故於四攝而決定耶?為令徒眷於善修行,故於攝受中,首須令彼歡喜,此亦必待以財施已,於身饒益而後歡喜。如是喜已,為令入道,先須令彼知如何行,故亦須以愛語而為說法。由棄捨不知及疑惑已,為令無倒受持義故。  若如是知已,以利行而令受善。苟自不修,於他教誡行止須如是作者,彼即詰云:「汝且未行,何故教他?汝今猶須為他所教也。」即不受教。若自修者,彼即念云:「令我所行之善,彼自亦住彼行。若修此者,於我成就利益安樂。」以是而新進修,諸已修者亦堅固不退,故於彼中須同事也。  此是諸佛說為成辦一切所化諸義利之微妙方便,故諸攝受徒眷者,須依於此。頌曰:「諸攝徒眷者,於此當善依,成辦諸義利,善方便極贊。」  彼等於定動中,云何修習之法者?如阿底峽尊者云:「菩薩廣大行,六波羅密等,出定之瑜伽,堅修資糧道。」受菩薩戒之初業菩薩,住資糧道者,無論定動所作,不越六度。六度有於定中修,有於後得中修習,謂靜慮體奢摩他及慧體毗婆舍那於定中修。前三度及靜慮般若之少分,於後得中修。精進者,通於定動之二。忍之一分,於甚深法決定思惟者,亦於定中修也。  阿底峽尊者云:「於出定諸時,如幻等八喻,觀諸法而修,定後修分別,學方便為主。於諸等引時,止觀分平等,常應相續修。」如是希有難行,諸未修習聞之心生憂惱者,當知諸菩薩於最初亦未能受持,但由漸修為願求之境,後則不待努力,任運而轉,故於修習最為切要。  若見不能實行,即棄捨彼等凈心之修習,則於清凈之道極為遲緩。《無邊功德贊》云:「若有聞已亦於世間生損害,然汝自亦長時未能身受行,諸行以汝串習後時成任運,故諸功德若不修義難增長。」是故諸受菩薩戒者,無不學行之方便。諸未以儀軌受持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若於所行增長勇悍而受律儀者,極為堅固,故應勉焉。  已釋上士道次第中凈修願心及於菩薩行總修學之道次第竟。  最後是四攝的內容,即攝受眾生的四種方便,分別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相對六度而言,四攝比較偏向於利他。  「學行四攝,成熟他有情。」學習四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眾生、成就眾生、幫助眾生,令眾生善根成熟。  「一、布施者,如前說波羅密多學處時所說。」第一是布施,這在之前關於六度的修學中已經做了介紹,就是對眾生施以財、法、無畏的布施。為什麼四攝以布施為首?因為這是和眾生廣結善緣的最佳途徑。如果不結善緣,怎麼度化眾生呢?   「二、愛語者,於所化機宣說諸波羅密多。」第二是愛語,這裡的愛語是有特定內涵的,是根據眾生根機,為之開示大乘菩薩道的修行。也就是說,愛語是要以真誠愛護眾生之心,開示菩薩道的修學法門,令眾生真正受益。  「三、利行者,於如是宣說諸義,令其起行,或令正受。」第三是利他行,對於所說的佛法,能夠讓眾生依此實踐,依此修行,使他們從中得到真實受用。  「四、同事者,諸餘安立於何義利而自住於彼,與彼相順修學也。」第四是同事,當我們給眾生開示佛法時,自己也能和眾生一起修行,而不是言行不一。  「《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彼令受持,自亦隨行之諸義,是即許為愛悅語,及為利行並同事。」《莊嚴經論》說:布施同於六度中的施度。示彼,以大乘佛法開導他人。令受持,引導對方依法實踐。自亦隨行,自己也要以身作則。這裡就包括了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  「何故於四攝而決定耶?為令徒眷於善修行,故於攝受中,首須令彼歡喜,此亦必待以財施已,於身饒益而後歡喜。如是喜已,為令入道,先須令彼知如何行,故亦須以愛語而為說法。由棄捨不知及疑惑已,為令無倒受持義故。」為什麼要從這四個方面攝受眾生?正是為了使眾生走上修行正道。所以在引導他們時,首先要使他們感到歡喜。這就需要先以財物與之結緣,使他們因得到利益而歡喜。有了歡喜的前提,就便於引導他們走入佛門,為他們開示佛法,使對方捨棄對佛法的無知和疑惑,如實接受佛法的真實內涵。  「若如是知已,以利行而令受善。苟自不修,於他教誡行止須如是作者,彼即詰云:『汝且未行,何故教他?汝今猶須為他所教也。』即不受教。」當他們聞法之後,還要進一步加以引導,通過利行使對方受到善法的熏陶,這就需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不去修習,或對所開示的法根本沒有經驗,反而教導他人應該怎樣去做。對方很可能會覺得沒有說服力,而責問道:「既然你自己都沒這麼做,憑什麼教導別人呢?你現在還需要別人教導呢。」所以就不會接受你的教導。  「若自修者,彼即念云:令我所行之善,彼自亦住彼行,若修此者,於我成就利益安樂。」如果你自己也在這樣修行,對方就會想到:他勸導我們所修的善行,自己也在努力實踐。如果我們依此修行的話,就能得到利益,得到安樂。  「以是而新進修,諸已修者亦堅固不退,故於彼中須同事也。」這樣的話,他們就會開始修行。而那些已經開始修行的人,因為有你作為榜樣,也能堅固不退,所以我們要和眾生一起修行。當然,這樣做還要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才能帶領大家一同修行,而不是一廂情願地以盲導盲。  「此是諸佛說為成辦一切所化諸義利之微妙方便,故諸攝受徒眷者,須依於此。」這是諸佛菩薩為我們開示的,成就世出世間一切利益的方便,也是攝受眾生的方便。作為菩薩道行者,我們要依此而行。  「頌曰:諸攝徒眷者,於此當善依,成辦諸義利,善方便極贊。」正如偈頌所說的那樣:我們要攝受眾生,應當依四攝法門行事,才能達到良好的利他效果,這些方法是佛經中極為讚歎的。  「彼等於定動中,云何修習之法者?如阿底峽尊者云:菩薩廣大行,六波羅密等,出定之瑜伽,堅修資糧道。」那麼,怎樣在定中和動中修習六度四攝?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那樣:菩薩道的廣大修行,主要是六波羅蜜等,包含座上和座下的禪修,這是成佛必須具備的資糧。  「受菩薩戒之初業菩薩,住資糧道者,無論定動所作,不越六度。」受持菩薩戒的初發心菩薩,在資糧道的階段,不管是定中還是動中所需要做的,不外乎就是六度。  「六度有於定中修,有於後得中修習,謂靜慮體奢摩他及慧體毗婆舍那於定中修。前三度及靜慮般若之少分,於後得中修。」六度的修行有在定中所修,有在出定後所修。如止和觀的一部分,是在定中所修。而前三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及一部分定和慧的修行,則是在座下所修,也就是在利他過程中修行。如果沒有定的力量,沒有空性慧的體悟,我們很容易陷入事相,陷入與此相應的情緒。如果保持定和慧,不管做什麼,心都是和空性相應,和智慧相應的。所以定、慧不僅是在座上修,同時也應該在座下修。  「精進者,通於定動之二。忍之一分,於甚深法決定思惟者,亦於定中修也。」精進,則是貫穿於定中和動中兩個階段的修行。忍也有兩種,對於他人傷害或惡劣環境等,需要在動中修,而對空性的體悟,無生法忍,則是在定中修。  「阿底峽尊者云:於出定諸時,如幻等八喻,觀諸法而修,定後修分別,學方便為主。於諸等引時,止觀分平等,常應相續修。」等引,在定心專註之性曰等引。阿底峽尊者說:我們怎樣在定中和動中修行?就是在出定時,要根據經中所說的如幻、如夢、如水月、如陽焰、如乾闥婆城等八種比喻,觀照一切都是無自性空,從而凈除出定後的分別雜念。對空性有所體悟後,就容易看到這一切的虛幻不實。所以,出定後還要以智慧觀照。看到一切的顯現,但不會住在相上;了知一切無自性,但又不住在空上。除了修空觀之外,還要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些方便。而在安住於根本定時,則應恆常修習止觀雙運。修學貴在堅持,這樣才能令心相續不斷,功夫成片。  「如是希有難行,諸未修習聞之心生憂惱者,當知諸菩薩於最初亦未能受持,但由漸修為願求之境,後則不待努力,任運而轉,故於修習最為切要。」前面講了關於六度四攝的修行,也講到定中和動中的修行,有些沒有修過的人聽了以後可能會心生煩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修行。但我們要知道,菩薩最初在因地修行時也同樣是做不到的。但隨著修行深入,能力隨之提高,從有功用行到無功用行,最後無須刻意努力也能任運自如。所以,老實修行是最重要的。世間任何一種能力也是同樣,剛學時覺得很難,逐漸就熟能生巧了。從難到不難是心的訓練過程,不訓練的話,永遠都是難。只要方法正確,再加上精進,沒什麼事不能成功。  「若見不能實行,即棄捨彼等凈心之修習,則於清凈之道極為遲緩。」如果感到自己做不到,就捨棄這些清凈的修行,那麼我們在修行路上肯定進展遲緩。有些人說,我也修學佛法,可總是難以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為什麼?問題就在於沒有認真實踐,或是方法不對。  「《無邊功德贊》云:若有聞已亦於世間生損害,然汝自亦長時未能身受行,諸行以汝串習後時成任運,故諸功德若不修義難增長。」《無邊功德贊》說:有人雖然聽聞佛法了,但他還是做出損害眾生的事,原因是他並沒有把法落實到自身心行。如果能把法落實到自身心行並努力實踐,最後在心相續中也能任運生起。所以,如果不修的話,功德就難以增長,就不會有所成就。  「是故諸受菩薩戒者,無不學行之方便。」所以受了菩薩戒之後,沒有不學、不行的方便之道。換言之,受戒之後必須學習菩薩戒的種種規範,必須按照這些規範行持,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可以取巧的途徑。  「諸未以儀軌受持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若於所行增長勇悍而受律儀者,極為堅固,故應勉焉。」行心,行菩提心,即菩薩戒。那些沒有依儀軌受菩薩戒的修學者,也應當對菩薩戒、菩薩行努力生起想要修學的發心。如果我們本著對菩薩行的猛利希求而受持儀軌,就能得到堅固的戒體,我們應當這樣努力。  「已釋上士道次第中凈修願心及於菩薩行總修學之道次第竟。」至此,關於上士道修行中凈修願菩提心和修習菩薩行的次第已經講述完畢。  《道次第》中,上士道之後就是「止觀」,我們的學習暫時告一段落。其實,在關於《道次第》的修學中,止觀不是到這裡才開始出現,而是貫穿於全論,如「道前基礎」就有相關說明。此外,三士道的每一步應該怎麼認識、怎麼實踐,都是建立在止觀基礎上,都是通過止觀來完成心理引導。這種引導又是圍繞「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薩品質」進行,從道前基礎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帶領我們一步步從混亂的凡夫心走出。然後通過菩提心和菩薩行的修習,成就佛菩薩那樣的慈悲和智慧品質。從這種建構來看,《道次第》的確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法門,而是建立了一整套階梯式的修學體系,讓任何根機的學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修行的入手處。  修行的過程,就是調整心行的過程。如果在我們的一生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更多經論,我認為,只要把這部論學好,修行上就基本夠用了。因為本論概括了佛法的核心要領,告訴我們:修行究竟要解決什麼?我們要成就什麼?又該怎樣去做?  目前,佛教界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就在於修行上不去,也不知如何用力。很多人修學多年,或是廣泛涉獵而不得要領,經論看得很多,但浮光掠影,難以受用。或是一門深入但偏執一端,以為一個話頭或一聲佛號就能萬事大吉,卻不知怎樣來參透這個話頭,怎樣來念好這聲佛號,雖然他們在修學上可能多少會有受益,但因為修學內容不完整,進步必然有限。  《道次第》的殊勝在於,為我們提供了完整的修學要素及次第。不管你現在是什麼程度,只要按這個引導次第來走,假以時日,都能走到終點。「一超直入如來地」的圓頓法門好不好?當然是好,但對很多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且頓悟也不是見性就了事,因為這隻意味著你能見到空性。可我們要知道,見到空性並不難,難的是通過空性來瓦解凡夫心,掃除二執二障,這需要有一個艱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如果沒有相應的方便,很可能一見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了。  我覺得,不論對任何宗派來說,《道次第》都是非常好的基礎建構。所以,希望大家把本論涉及的每個問題都搞清楚。包括每一法如何運用,如何落實到心行,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標準。如果每一步都能這樣修習,修行必然能夠落到實處,穩步向前。

推薦閱讀:

貫徹四心,菩薩願行
[轉載]觀世音菩薩感應錄·增福慧
動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系列之...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可能是菩薩!
馬鳴菩薩

TAG:智慧 | 菩薩 | 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