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整座大廈的基礎——「不用力」

太極拳整座大廈的基礎——「不用力」

作者 魏坤梁

【提示】

本文為2010年有較大增刪完善的修改稿。修改前的文稿《我對太極拳不用力的認識》發表於《精武》2010年第4期。本文從多角度論述證明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的正確性,對現代太極拳界有成為主流趨勢的對於「不用力」的質疑和否定進行了批駁,並論述了「不用力」是學練太極拳入門的標誌和根本性的基礎。

(一)太極拳「不用力」之提法與概念的歷史

太極拳「不用力」的說法,最早出現於1925年北平中華書局出版的陳微明先生所著的《太極拳術》一書的一篇題注為「楊澄甫口授、陳微明筆述」之《太極拳術十要》中。《太極拳術十要》中的大多數「要」的提法在當時的出版物與傳抄本中都是首次出現的。近代此後出版的太極拳著作幾乎都受到了這本書的影響與留有這本書的痕迹。反映該書出版對當時太極拳向全國的傳播發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該書中的「十要」此後也一直被全國的太極拳傳承者奉為座右經典,尤其是「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更是從當時開始就被當作是太極拳特徵性、標誌性的要領。

雖然太極拳之「不用力」是楊澄甫先生最早提出來的。但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的「柔而無剛」、「極柔軟」,《楊氏老譜》中的「決不可失其綿軟」、「外終柔軟而迎敵」等等顯然都已經包含了「不用力」;1935年首次公開的《廉讓堂本太極拳譜》所載的李亦畲先生寫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的《五字訣》中也有「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之言,反映「不用力」的概念在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就已經出現並一直傳承下來。當然,《五字訣》中所謂的「勁」與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之「力」是同一個概念的。

「不用力」從1925年開始被當作是太極拳特徵性、標誌性要領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近代所有太極拳家對「不用力」的一致推崇。陳微明先生的《太極拳術》一書開篇在「張真人傳」與「太極拳術源流」之後的第五頁,就是《太極拳術十要》,可見陳微明先生對包括「不用力」之「十要」的推崇;儘管中國近代的太極拳家們沒有與人生死搏鬥的記載,但從一些老前輩的回憶文章中,楊澄甫、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軒、陳微明、鄭曼青等先生都有與人較技顯露出令人耳目一新高超技藝的軼事,尤其是孫祿堂先生一生經歷過上百次的較技實戰,他們對「不用力」都是沒有絲毫疑義的,他們的無數傳人對「不用力」也都是沒有絲毫疑義的。可見「不用力」是受到了近代眾多太極拳家的實踐檢驗與認同的。然而,約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用意不用力」中的「不用力」開始受到了廣泛的質疑與批評,從已經出版的有的太極拳書籍和各類武術雜誌中可以了解到質疑與批評「不用力」的不僅有練外家拳者,還有練太極拳者。

由於近代抗戰前全國各地提倡國術強國期間,太極拳就以其他任何武術都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全國走紅,是全國各國術館的必修之課;現代約六十年代開始,太極拳又是被國家尤其提倡作為健身運動項目的唯一的武術而一直受到優先的推廣傳播,因此,許多練外家拳者也學過某些太極拳套路,並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為所有武術的規律都是相同的出發,約於本世紀初,很多練外家拳者開始按照其自己的觀點與經驗審視評論太極拳,有些外家拳名家在著書立說與雜誌文章中也熱衷於對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加以解釋評述;由於太極拳的許多經典理論是一般武術所絕對不能接受與容忍的,於是在這些外家拳名家的著作中,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要麼是被用外家拳的觀點牽強附會地進行違反太極拳原理的解釋,要麼就是被誹謗批駁,如一本叫《拳經洞微》的書直言不諱地認為被所有太極拳傳承者奉為經典的《王宗岳太極拳譜》是「由於對於武術知識的欠缺與無知,故而編造出來的」,因而是被不少人「至今對之不屑一顧」的。這些抨擊首當其衝遭到嘲笑、挖苦、批評與否定的就是「不用力」,被認為是既不可能出現也不可能操作,是犯了武術的大忌。

對於練外家拳者否定「不用力」應該說是並不奇怪,也是不令人感到遺憾的。因為所謂「隔行如隔山」,許多事物雖然具有共性,然又是各具有特殊性的,往往共性還是存在於各自特殊性之中的。所謂沒有吃過梨子怎麼能夠知道梨子的甜味與蘋果的甜味不同呢?僅僅看到了畫餅怎麼就能夠知道燒餅的滋味呢?太極拳的內涵屬於本質,套路屬於現象,本質通過現象表現,但現象又是不一定能夠真實表現本質的。練外家拳者學了某些太極拳外在的套路就能夠讀懂古代太極拳的經典拳譜了,那就如同沒有學過英語的中國人模仿了幾句英語就能夠聽懂和解釋全部英語了。然而,令人感到奇怪與遺憾的是現在也有數量很多的太極拳鍛煉者與傳承者對於太極拳的「不用力」不理解。約上世紀末開始,從一些武術書籍與雜誌中可以經常見到有的太極拳鍛煉者與傳承者提出要對太極拳的傳統理論進行重新的疏理與認識,尤其是對於「不用力」,不斷有太極拳鍛煉者提出質疑與批評;甚至其中還有當代的太極拳名家、名師,比如名家、名師中有說:「『不用力』這句話是有語病的,是不符合力學的,如果不用力,站立也是不可能的」;有說:「『不用力』是矯枉過正;『不用力』不是說一點不用力,是指盡量少用力,是指不用多餘的力、不用過頭的力、不用無謂的力而已」;有說:「『不用力』是對高境界而言的,初學者未必適合」等等。顯然,其說「有語病」與「不符合力學」的意思就是「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其實就是否定「不用力」;其說「並不是說一點不用力」與「矯枉過正」等的意思就是「不用過頭的力」,也是將「不用力」否定了;其說「『不用力』是對高境界而言」的意思就是初、中階段的學練者是無需「不用力」的,這不過是認為絕大多數太極拳鍛煉者無需「不用力」的遁詞而已。雖然上述各種措詞不同,弦外之音都是否定「不用力」。這種既稱為太極拳的鍛煉者、傳承者和名家、名師,又否定「不用力」這一太極拳特徵性、標誌性的要領這種情況,不僅令人感到奇怪與遺憾,而且由於現代的信息暢通與交通便利,書刊發行可以遍及國內外、一些名家的講課、授拳也遍及國內外,其影響恐怕不會亞於近代陳微明先生之《太極拳術》對於當時之太極拳。事實也確實如此,練外家拳者對「不用力」的直言批駁、一些太極拳名家對「不用力」的隱晦否定,使得許多太極拳鍛煉者對「不用力」的認識正在發生變化,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太極拳界清一色地奉「不用力」為無可懷疑之經典的現象已經消失,許多練太極拳者和太極拳傳承者不再信奉「不用力」了。如現在公園裡隨處可見的、目的在於健身、播放著伴奏音樂的太極拳鍛煉者絕大多數對於所謂「不用力」是不以為然的;熱衷於競技推手、講究技擊的太極拳鍛煉者中也有許多人認為太極拳「不用力」是不可能的。

太極拳之「不用力」是真實的嗎?太極拳之「不用力」可能嗎?太極拳的「不用力」真的是「矯枉過正」與不用過頭的力嗎?初學太極拳者真的無需「不用力」嗎?「不用力」究竟是不是太極拳特徵性、標誌性的要領?「不用力」對健身與武術有好處嗎?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太極拳之「不用力」是千真萬確真實的;太極拳之「不用力」是完全可能的,並且是完全符合力學的;太極拳之「不用力」也絕對不是「矯枉過正」與不用過頭的力,而是追求一點也不用力;對於學習太極拳,絕對不是初學者無需「不用力」,而是學習太極拳的第一課就必需是從「不用力」開始的,沒有開始學習「不用力」就等於沒有開始學習太極拳;「不用力」確實是太極拳特徵性、標誌性的要領,可以說「不用力」是太極拳整個大廈的基礎,是太極拳健身與武術的根本保證之一。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對於「不用力」不理解,不論是什麼人,至少反映其在理性認識方面還沒有進入太極拳之門,甚至在實際的技能方面也還沒有進入太極拳之門,反映了還沒有得到太極拳的最基礎的真傳,反映了其所練的拳不可能是純正的太極拳,或者根本就不是太極拳,這樣的鍛煉也是不可能得到太極拳的健身效果和武術效果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簡要陳述如下。

(二)「不用力」無論從力學與術語角度講都是能夠成立的

①要弄清楚「不用力」究竟是不是可能等,必須首先弄清楚「不用力」究竟是什麼意思。必須明白,世界任何民族的詞語都是具有歷史承續性和多義性的,因此,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在《語言學概論》中指出詞語的意義往往是不能單單憑某詞語本身就能夠理解清楚的。漢語中的「力」既有古今相承續的表示力量、力氣的概念,這一概念又是有廣義的和狹義的多義之別的。從《楊氏老譜》與《太極拳術十要》等太極拳經典著作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中的「力」不是指漢語中一般概念的廣義的「力」,而是指與太極拳狹義的術語性的「氣」與「勁」相對而言的太極拳狹義的術語性的「力」。就是說,從廣義的「力」的角度說,一般人日常所說的「力」並沒有包括人體所有的力,而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中的「力」也並不包括人體所有的力;或者說楊澄甫先生「不用力」的意思並不是指不用人體所有的力;而從狹義的「力」的角度說,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中的「力」就是指一般人日常所謂的人體的力,「不用力」的意思就是指一點也不用力。

②太極拳先人發現、現代運動力學也反映人體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所說的實質上就是人體槓桿性質的局部的力量,也就是一般人日常所說的「力」、「勁」、「氣力」、「力氣」等。比如手臂局部的力量就是由手臂局部肌肉收縮引起骨槓桿作用所發生的。手臂的局部用力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維持手臂形態持續不變的用力,比如競技推手中的兩手持續向前頂撐著的「頂牛」;或者肘部彎屈捧著一台電視機。這種手臂的局部用力要保證手臂的形態維持持續不變,從而能夠將別人推動和將電視機捧住。這種用力中手臂的局部肌肉發生的是等長收縮。另一種是手臂形態發生了伸縮變化的用力,比如由於手臂的伸開而將別人推動,或者由於手臂的屈攏而將別人拖拉過來。這種用力是由於手臂局部肌肉的縮短收縮與拉長收縮協同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連接肱骨與尺、橈骨的一邊肌肉發生了縮短收縮、另一邊肌肉發生了拉長收縮,從而引起肱骨與尺、橈骨發生了槓桿變化,手臂就發生了伸縮的用力。這些用力由於手臂局部肌肉的收縮緊張,手臂的堅硬度必然要比不用力時明顯增大,用力時手臂就象是挖掘機工作活動時的多節臂桿,外力如果要將多節臂桿上下左右再推動,必然要將力作用動整座挖掘機,人在這種用力時,外力加於用力的肢體上也必然會作用到人的軀體重心的。人體還有另外一種力量,那就是傳遞性的,現代運動力學稱其為「動量傳遞」,只不過這種力量人類一般很少使用,這種力量的最佳傳遞都是以人體的下支撐作為始發部位,對於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撐就是腳;但這並不是說人的腳能夠自發地產生出力量來,這種力量以腳為始發部位其實質是全身的力量由腰脊作用於地面,由於反作用而人體發生的反方向的力量從腳而始;運動力學認為力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在任何物體中傳遞的,當人體具備了滿足這種力量傳遞的條件,這種力量就發生了由腳開始向上的反饋傳遞,可以達到某一肢體的末端;這個條件主要就是人體多個部位的相互反作用,現代運動力學稱這種多個部位的相互反作用為人體各個環節的「相向運動」。這種力量傳遞到手臂也能起到手臂局部肌肉收縮發生的骨槓桿性質力量的作用,主要區別在於①這種力量是波浪形的,象飄動的綢帶、揮動的鞭子似的,是不可能持續的,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因此稱其為是「如練一氣」;《楊氏老譜》因此稱這種力量是「似不能持幾斤」,就是說以這種力量持續地提拿幾斤重的物件也是無能為力的。②手臂肌肉對於其活動是不增加收縮的,是可以同沒有用力之前同樣鬆弛的。這就象帶著強勁的力量揮動著的鞭子仍然是柔軟的相似。③經過訓練,手臂上的這種傳遞性的力量可以比手臂局部肌肉收縮發生的骨槓桿性質的力量大得多。因此《楊氏老譜》稱這種力量是「猶有妙出於硬力者」。等等。手臂使用這種力量時,就象是一條濕毛巾,或者就象是一條鞭子,如果有外力作用到手臂上,就象是作用到揮動著的濕毛巾或鞭條上,不能將力量落實到人的軀體重心上。太極拳追求與使用的正是這樣的力量,反映於《楊氏老譜》中,太極拳先人將其稱為「氣」,並將力量強度很大的「氣」又稱為「勁」,而將人體局部肌肉收縮發生的骨槓桿性質的力量稱為「力」。

③反映於太極拳古代拳譜、《楊氏老譜》、近代太極拳家著作中與一些前輩口中的「氣」、「勁」與「力」的概念是太極拳的一家之言,是太極拳術語性的狹義的稱謂。因為對於古今漢語而言,廣義的「力」、「勁」、「氣」在表示力量方面是一回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可以通用的;然對於太極拳而言,反映在《楊氏老譜》中,這些稱謂就都是有區別的。這種術語性的概念對於沒有接受過真正太極拳傳授的人是聞所未聞的;而由於太極拳的一家之言,自古至今的所有詞典中也沒有收載這種概念,沒有得到真正太極拳內涵傳授者當然是感到難以理喻的。太極拳先人在有的語言環境中還不排斥廣義之「力」與「勁」的使用。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論述「用意不用力」所說的「或疑不用力何以長力」,語中所謂「不用力」之「力」指的是《楊氏老譜》所說的這種狹義的「力」,是太極拳鍛煉所要摒棄與避免的力量;而「何以長力」之「力」就是指廣義的力,其實就是指文中緊接著所說的「真正內勁」,是太極拳鍛煉所要追求得到的力量;而董英傑先生執筆的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所說的「用勁不對,不用力不對,綿而有剛對」中的「力」與「勁」顯然又都是指廣義的「力」與「勁」,其中的「勁」其實指的就是《楊氏老譜》所說的「力」,而「力」其實卻是指《楊氏老譜》所說的「勁」了。不過在太極拳的日常交流中,所說的「力」都是指狹義的「力」,也就是一般人日常所說的「力」。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就肯定地說「勁與力不同」。正因為如此,這「不用力」僅僅是太極拳承傳者圈中交流的語言,如《大道顯隱》中孫金星先生的一文所引載的其老師李經梧先生的話「你什麼時候把你胳膊和手上的勁練沒了,你就有功夫了」就是李經梧先生對其弟子而言的(當然,這「胳膊和手上的勁」是指手臂上局部的廣義的勁,就是「力」);李經梧先生的再傳弟子楊慶豐先生在《大道顯隱》的一文中也說:「在練拳的初中級階段時,勁與力是截然對立的,有我無你,互不相容,力乃勁之天敵,有力不生內勁,欲生內勁就必須不用力。……一點兒力也不用地動……行拳不用力即是太極拳修鍊的第一要訣」。這些話,按照現行的詞典是解釋不通的,因為這些話中的「力」、「勁」都是太極拳的術語,而絕大多數的術語是通用的詞典所沒有收載的。

④這種實質為「動量傳遞」的「氣」和「勁」還有這樣的特性,那就是肌肉越放鬆,或者說越不使用骨槓桿性質的力量,也就是「不用力」,經過特定的訓練後,這種傳遞性的力量也就是「氣」或「勁」就越能夠通暢傳遞和強度能夠越大。也可以說是「越不用力越有力」。這也是為現代運動力學所證明的。所以,正宗的太極拳老師總是不斷強調「要用勁、不要用力」,並且強調要追求「一點也不要用力」,也就是李雅軒先生所反覆強調的「大松大軟」。不少練太極拳者不認同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就反映這些人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還沒有「勁」與「力」的概念、分不清「勁」與「力」的區別,也反映這些人練的並不是真正的太極拳。當然,這所謂的「真正的太極拳」也是一家之言。中國近代最先稱為「太極拳」的是約1925年開始由北平向全國輻射狀傳播的以王宗岳等古拳譜和《楊氏老譜》為經典的楊門弟子所傳的古稱為「十三勢」的拳。「真正的太極拳」是對傳承這一門拳的人而言的。

(三)「不用力」無論從數學與語言學角度講也都是能夠成立的

上述四點完全可以從理論上證明太極拳之「不用力」確實是千真萬確真實的,是完全符合力學的;太極拳之「不用力」絕對不是不用過頭的力,不是「矯枉過正」,而是追求一點也不用力。但是,理論與實際往往又不是完全是一回事。從絕對精確的角度說,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的太極拳其實還是存在著用力的。就是說這「不用力」是將某些用力忽略掉了。那麼,是不是可以說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是屬於表述不確切、有語病呢?那也不能這樣認為。為什麼呢?理由如下。

①幾乎所有的詞都是具有多義性的。正如《語言學概論》所指出的:「詞不是象數學符號那樣嚴格於一個固定的、明確的意義。說真的,言語不外是一連串粗略的暗示。」所以,許多詞義都是有一定前提的。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也正是如此,這「力」既是指一般人日常所說的「力」,對照廣義的「力」而言具有狹義的術語性,而且還是有前提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忽略了人體維持靜態姿勢的感覺不明顯的局部用力。太極拳的練用,兩手臂總是懸置著的,身軀是站立的,從精密的微觀角度講,維持這種姿勢,身體各局部也是需要用力的,但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明顯是將其忽略了。因為如果不忽略,太極拳的語言交流就會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說,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其實是一種模糊的粗略的說法。那麼,這種模糊的粗略的說法是不是違反了力學與語言表述規則呢?必須明白人類生活包括科學是離不開模糊概念的,人類在很多方面的判斷都是不需要十分精確、不可能十分精確和必須不能十分精確的,或者說人類的許多認識都是、也必須是屬於模糊概念的判斷。模糊概念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維。比如活人由於不斷進行著新陳代謝,因而從精密的角度而言,其面孔每天都在不斷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每個人和自己先後所寫的同一個漢字幾乎都有或長或短、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等的不同,這是有目可睹的;圓周率是無限不循環小數,這無疑是數學定論;電影其實是人不能分辨的一秒鐘調換24次的一幅幅不動畫面的放映;電視其實是自上到下一條條快得人無法分辨的掃描線,每一個瞬間屏幕上其實只是一個點,每一個瞬間屏幕上是連不動的畫面也是沒有的,這些也是無需懷疑的。然而由於人類根據與自己的感官分辨能力相適合的模糊概念,就認為一個人的面孔在幾年之中是沒有變化的,認為不同的人所寫的不同形狀的同一個漢字都是同一個字,認為圓周率在大量的生產、科研的廣泛應用中連精確到六位也是不需要的,認為電影、電視的畫面是活動的,這些認為都是屬於人類所必需的模糊概念。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一個人看了電影說「我看到了一幅幅不動的畫面不斷交換放映」,世界上也至今還沒有一個人看著電視說我只看到了屏幕上一個點上下左右移動,什麼畫面也沒有。毫無疑問,說電影銀幕上放映的是一幅幅不動的畫面、說電視屏幕上是一個點上下左右移動,什麼畫面也沒有,這是完全符合科學的,但也是完全不符合實際的。人如果離開了模糊概念、認為處處都必須十分精確,假設也能夠做到十分精確,那麼,一個人出了門與家裡的人分別,幾天後回到家裡,與家裡的人相互就都不認識了;不同的人所寫的同一個漢字,包括自己前後所寫的同一個漢字就會認為不是同一個字了;凡有關圓周率的計算由於進行無限不循環小數計算,那就永遠沒有計算答案了;電影、電視也就根本不能享受了。有個笑話說一個獃子第一天上學,老師教他認識了一個「一」字,第二天老師寫了個「一」字考他,因為這個「一」字寫得比昨天長了些,這個獃子就不認識而以為是另一個字了,老師告訴他這就是昨天教他的「一」字,他感到很詫異,說「怎麼過了一夜就長了這麼多了」。這個笑話正是說明模糊概念判斷對於人類生活是重要得不可或缺的。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正是屬於符合太極拳實際的模糊概念的語言表述。

②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將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說法是符合人類歷來日常一般語言表述習慣的。因為自古以來在人類的各種活動中都必需有模糊概念的應用,許多生產、生活內容不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應用必須憑藉現代精密科學儀器才能了解到的十分精確,而是必須用適合實際所需要的與感覺相符合的模糊概念來作為判斷的。數學中的四捨五入近似計算其實就是模糊概念的體現。模糊概念反映了質量互變的辯證法觀念,這一觀念認為一個事物的變化如果數量上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值,就認為這一事物的質沒有改變,也就是認為這一事物沒有變化。漢語中含義確實的數量詞還有用以表示模糊範圍的,比如「三」、「百」、「千」等都可以用作為表示不同層次之多的概數。如「三思」不是說只思考三次,而是說思考多次,就是說思考了五次也稱為「三思」、思考了十次也稱為「三思」、思考了二十次也稱為「三思」。對於「有」與「無」等,人類自古以來也是經常應用著模糊概念判斷的。比如《三國志·魏武帝紀》裴松之引注《魏略》中的「非臣無功所宜膺據」,文中「無」的含義不是「沒有」,而是「微小」;唐代杜甫的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文中「無力」的含義也不是說連站立的力氣也沒有,而是指力氣小;現代漢語中也有這樣的情況,如「出工不出力」並不是說連站立和動手的力也不出,而是說所出的力不符合工作要求;又如「我累得渾身無力」也並不是說連站立的力也沒有,而是說感到身上的力氣不足;還有如「人家在用力推車,你怎麼不用力」,也並不是說一點力也不用,而是說沒有盡量用力等等。這些都是一般人都很容易聽懂的話,而且也只能是這樣的表述。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也正是這樣的表述。

③楊澄甫先生將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說法也是符合科學計算用語的。因為人體維持某一靜態姿勢,經過鍛煉,局部肌肉是可以用很小之力,甚至小到最大限度的。以手臂維持懸置為例,所用的力就完全可以小於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從運動解剖學中可知,這樣持續的、靜態的、小量的用力是屬於某些手臂肌肉的等長收縮所完成的,而這些等長收縮工作的肌肉則幾乎完全是屬於紅肌。此時肌肉中用於進行強度大、速度快、負重大活動的白肌可以處於完全的休息狀態;太極拳功夫逐步提高後,當維持手臂懸置靜態站立姿勢而紅肌所用的力十分小時,一方面,本人主觀上感覺不到自己在用力,就象一個人站立著並沒有感到自己在用力維持站立一樣;而且客觀上肩臂的肌肉也顯示為如同沒有用力的放鬆柔軟,這是因為白肌處於完全的鬆弛休息狀態,紅肌也有部分休息或相對的鬆弛;對於這樣的肩臂認為沒有用力是既符合人的實際感覺又在模糊概念上符合客觀實際而更適宜作太極拳語言交流的;另一方面,手臂紅肌所用的力小到比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還小,按照數學近似計算的「四捨五入」規則,將這樣小的力忽略不計也是完全符合科學計算判斷的;比如許多電子設備的設計都是需要有一定精度的,但也是需要將很多無足輕重的因素忽略不計的。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以將人體維持靜態姿勢的局部不明顯的用力忽略掉作為前提不僅是太極拳交流的需要,而且太極拳高手手臂局部所用的力比手臂最大力量四分之一的力要小多了,將這樣的用力忽略掉是符合科學計算的。由此可見,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無論從主觀感覺上、客觀實際上、語言表述規則上、科學與數學計算上說都是完全正確的,因此認為「太極拳不用力這句話有語病」,顯然是錯誤的。

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用力」除了以忽略人體維持靜態姿勢的局部不明顯的用力為前提外,還有兩個含義,其一、「不用力」是指不因為肢體動作而肢體局部再增加用力,或者說肢體發生動作是沒有肢體局部之主動的,肢體發生活動的力量不是肢體局部發生的,是身體其它部位發生的力量傳遞而來的,肢體的活動是身體中其它某部位動作的延伸。其二、人維持手臂靜態懸置與身軀靜態站立姿勢全身各局部所用的力要最大限度的少,要追求少到再減少幾克力,這一靜態姿勢就維持不了了,手臂就要掉下去了。所以,太極拳的「不用力」不是一般所說的「盡量少用力,不用過頭的力」,而是對於靜態姿勢而言是最大限度的不用力;對於動態姿勢而言,則是絲毫也不再增加用力。正確地學習太極拳,就必須對於「不用力」要有這樣的概念。

(四)「不用力」是太極拳整座大廈的基礎

那麼,太極拳為什麼要不用力呢?那就是:

①「遍體氣流行」需要不用力:

太極拳活動的基礎在於體力消耗很小的「如練一氣」,這「氣」就是人體傳遞性的力量,也就是「動量傳遞」。全身尤其的放鬆是這「氣」之所以能夠發生與傳遞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而所謂放鬆的實質就是肌纖維的鬆弛,肌纖維越鬆弛也就是越放鬆。而只有不用力,肌纖維才能最大限度的放鬆。全身肌體的放鬆則正是「遍體氣流行」所必需的。這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說的「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所以,太極拳要追求「遍體氣流行」就必需不用力。

②沾粘連隨之「牽動四兩撥千斤」需要不用力: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化解敵人的攻擊中活動的肢體是「隨屈就伸」的,也就是「隨人而動」的。而肢體的柔軟是「隨人而動」不可缺少的條件,肢體只有象是鞭子,才能如《楊氏老譜》所說的「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堅剛盡化無有矣」的「人剛我柔」,也就是使得別人「終不得力」,由腳而上之「四兩」的「如練一氣」才能配合敵人的攻擊完成實現「人背我順」的「隨屈就伸」,從而實現「牽動四兩撥千斤」。而要追求以「氣」作為全身活動的動力與「外終柔軟而迎敵」就必需不用力。

③「內勁」的產生和傳遞需要不用力

任何武術都是暴力行為,所以,追求強大的力量對於任何武術都是不可或缺的,太極拳也是如此。包括太極拳的現代武術界中許多人認為肌纖維鬆弛了就是沒有力量了。從上述「勁、氣、力」的分析可知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骨槓桿性質力量的發生必需有縮短、拉長、等長等肌肉收縮,所以對於對於骨槓桿性質的力量而言,的確肌纖維鬆弛了就是沒有力量。但這種力量對於太極拳經典而言稱為「力」,也就是「拙力」,是太極拳鍛煉所要摒棄、避免的。太極拳所追求的強大力量則是實質為「動量傳遞」的「勁」(又稱為「內勁」);而「動量傳遞」的發生與傳遞是必需全身運動肌纖維放鬆也就是不用力的。運動力學又反映人體力量發生的一個重要肌肉因素是肌纖維的伸縮差,肌肉收縮之前的長度稱為「初長度」越長,肌肉發生的力量也越大。運動力學研究的一則實驗證明預先拉長小腿三頭肌,小腿發生的力量能從384公斤增至598公斤,凈增了214公斤,如果這598公斤有一半能夠傳遞至手臂,這也是十分可觀的了。太極拳先人發現了這一規律,因而追求全身始終處於大松大軟中,也就是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所說的「柔而無剛」的狀態,因為大松大軟能夠使得肌纖維的初長度充分伸長,在相應的神經反應也就是「意」的配合下,從而發生強大的「內勁」傳遞至手臂,使得手臂能夠發出比手臂局部力量大得多的力量來,從而在力量方面也能夠以弱勝強。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說的「若不用力而用意……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所以,要想得到「真正內勁」就必需不用力。

其實歷史上有的非太極拳武術高人也認識到了局部不用力能夠產生這種強大的「動量傳遞」力量的現象,從有關的資料可以知道,太極拳的「勁」與上乘的心意拳、化勁層次的形意拳、高水平的意拳的勁力相比較,雖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有相同之處,這些勁力本質上也有、或者就是「動量傳遞」。所以,有的非太極拳武術高人也重視「不用力」。如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記載形意拳家郭雲深先生說:「化勁……起落進退,皆不著力」、「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中華武術》2004年7期謝春成先生一文記載了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的弟子秘靜克前輩則說:「想勁不得勁,得勁須廢力」。這些都反映了太極拳之外的武術中也存在著以不同程度的「不用力」為手段來發生力量的技法。太極拳的這種「勁」與一般的用力是很不一樣的,因此往往雖然將這種用勁方法的諸要領加以介紹,有的人通過幾個月的鍛煉還是沒有什麼感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這些人一般用力的習慣太根深蒂固了,以局部肌肉緊張用力的本能難以改掉。

從太極拳術語性「勁」與「力」的關係可以知道太極拳的「不用力」不等於不用所有的人體力量,更不等於不承認使用力量,也不等於能夠「不用力」了就有了太極拳「內勁」了。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太極拳說只要「大松大軟」了就會有「內勁」了,這些說法是完全違反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對「用意不用力」之闡述的,也是沒有任何科學理論與事實根據的,是錯誤的。

④沉著與不易被人引動需要不用力

任何武術都十分重視沉著與不易被人引動,太極拳也是如此,其實「不用力」正是沉著與不易被人引動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不用力必放鬆,而放鬆又必沉。陳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中就指出「蓋鬆開則兩臂容易沉重,不鬆開則兩臂仍是輕浮」。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也指出「沉與松原是一回事。」因此太極拳主要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手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而身體沉了在其它要領配合下又是不易被人引動的重要條件。而且這種取得沉著與不易被人引動效果的方法可以幾乎不耗費人的體力。所以,要取得「以靜制動」太極拳特色的沉著與不易被人引動必須不用力。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太極拳的「不用力」說成與人接觸要「松空」得使人感到什麼也沒有接觸一樣,這些說法是完全違反楊澄甫等先生對「不用力」之闡述的,也是沒有任何科學理論與事實根據的,對於太極拳的「不用力」是一種嚴重的誤導與干擾,是必須加以揭露與批駁的。

⑤輕靈行走需要不用力

步法輕靈是任何武術的根本之一,步法不輕靈,其它的技巧再高明、力量再大也是難以避免不受制於別人的,太極拳十分重視避免「雙重」也正是因為如此。而腿腳放鬆由身軀來帶動,腿腳局部不用力又正是步法輕靈的重要條件。所以,要實現「以靜制動」太極拳特色的步法輕靈,就必需不用力。

⑥健身需要不用力

太極拳自古以來的鍛煉宗旨就是《楊氏老譜》所說的「盡性立命」,就是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說的「拳即是道」。這「道」就包括了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十三勢歌》所說的追求「益壽延年不老春」。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全身放鬆是重要的條件。這是完全符合現代醫學對人體健康所需要的最佳生理狀態之研究的。而全身放鬆就必需不用力。人體健康是離不開運動的,最適宜健身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緩慢和運動量小。而使用「氣」不僅可以使得人體在搏鬥化解中體力消耗極小,在瞬間的發勁中體力消耗也很小,使得太極拳可以兼為尤其優秀的有氧運動。所以,想要有尤其好的健身祛病效果就必需不用力。

⑦「神內斂」需要不用力。

太極拳令人匪夷所思的健身、祛病與武術效果的十分重要的精神原因就是「神內斂」。而對大腦刺激盡量小是「神內斂」的一個重要條件,持續的肌肉緊張無疑是妨礙「神內斂」的一個重要因素,肌肉不用力所形成的放鬆則有利於「神內斂」。所以,太極拳無論是練還是用,要追求「神內斂」,就必需不用力。

由此可見,太極拳處處都是以「不用力」為基礎的,太極拳的以上七點,如果離開了「不用力」,就都成為空中樓閣了,而這七點也正是太極拳整個大廈的框架。所以,「不用力」無疑是太極拳整座大廈的基礎,學練太極拳是必須從這「不用力」的基礎而始的。

推薦閱讀:

配有慢動作的華爾茲基礎舞步組合教學示範 來自米爾克&阿萊西亞
【沐宣堂】風水基礎第八講:教你識別羅盤上的二十四山
易海蓮華——八字基礎(地支的關係——午,未)
中醫館【李德新中醫基礎講稿}
治療糖尿病 飲食是基礎

TAG:太極拳 | 太極 | 大廈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