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世界觀—在工業時代完結的邊緣瞭望新時代的機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互聯網世界觀》——思維的起點,商業的引爆點
2015-3-16
2014年,我們一直在說互聯網思維,《超體》和《星際穿越》兩個大片把我們帶入了關於時空的思考。有人說進入2015年,這個已經過時了。但回首這一年的商業社會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都是大動作。這背後是一個過時的」互聯網思維」的作用么?
我們永遠不能看到真實的外部世界,我們永遠是透過自己一個主觀的模型來觀察外部世界的,所以這個模型的對錯與否、先進與否、其實決定了我們的外部世界的樣子,這個模型就是世界觀。當進入2015年我們需要從更深層次來總結與展望商業世界的趨勢時,我們需要從認知的最底層來理解這些。
一、從原子論到比特論
在提出問題的層面不能解決問題,在互聯網時代,需要找尋互聯網思維的底層邏輯。原有體系之內的、所有人都知道的是常識,見識剛剛出來的時候都是不被人接受的,但是能夠開啟新世界的往往都是新的見識、而不是舊的知識。所以,對於發展來講,見識比常識重要。
就好像哥白尼從托勒密的地心說裡邊發現幾個邏輯破綻,從而重新做模型,提出日心說一樣,再了不起的學說都是有邏輯邊界的,而一旦打破這個邏輯邊界,對於人類的進步就具有非常巨大的意義。
現代科學管理所依據的是牛頓的科學,哥白尼之後有了牛頓。像大家都知道的,牛頓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牛頓是個科學家么?錯!其實整個工業革命和工商管理,都是建立在牛頓世界觀之上的。
牛頓世界觀到底是什麼?簡單說就三個字——「機械論」。
世界就是一台機器。牛頓認為可以對這個物質世界進行客觀測量,你測量的越準確,你就能更準確的預知未來。在這個「可客觀測量現實世界便可預知未來」的觀念指導下,1911年泰勒先生寫了《科學管理》一書,之後才有了管理學這門學科。自那以後,工廠生產效率提高了50倍,科學管理思想至少包括三點:第一,計劃,基於數據和預測;第二,控制,基於流程和制度;第三,組織,基於科層架構和人員分工。這三點包含的價值觀就是牛頓的決定論、確定論、機械論。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俠義相對論,1916年完成了廣義相對論,1925年量子力學成型。愛因斯坦又一次超越了牛頓的邏輯邊界,相對論、量子力學證明牛頓力學在光速、基本粒子層面是失效的。即牛頓力學解決的問題的邊界是在可視物體的範疇。
今天我們來看,沒有量子力學就沒有晶元,就沒有計算機,就沒有互聯網,就沒有智能手機。科學管理原本在牛頓科學指導下,而今天有可能底層變成量子論。1925年量子理論成型,1995年互聯網出現,2013年互聯網思維出現。如果牛頓等於工業時代,那麼量子是否是互聯網時代呢?
2014年有一個大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講的是關於時間和空間的故事,我們看待世界一般會用二分法,萬事萬物非黑即白。一般來看,時間和空間是相互獨立的,但當俠義相對論引入四維時空觀之後,時間和空間居然是一回事。質量和能量也可以同樣理解。而這些都可以具化為偉大的數學方程式。這就是思維和世界觀的力量。
比如我們知道,粒子是空間上確定的點,而波是分布在一定區域內的能量,波和粒子好像是兩回事,那電子是波還是粒子呢?科學界為此展開了300年之久的「波粒之戰」。
對於咱們這些物理知識匱乏的讀者來說,簡單介紹下:1927年,玻爾提出了互補原理,他認為波和粒子在同一緯度是相互對立的,但在更高的維度上是統一的。
基本粒子的總體特徵包括兩種可能形態:粒子和波。基本粒子呈現何種屬性,取決於我們的測量。當我們測量波的時候,粒子屬性消失;當我們測量粒子的時候,波的屬性消失。這就是」波粒二象性」。
用這一理論來理解移動互聯網,我們有時呈現為原子——現實世界的物理存在的人;有時又呈現比特(byte)——在虛擬網路世界的信息,這可以像波粒二象性一樣叫做「原子比特二象性」嗎?原子屬性和比特屬性是人在低維的對立,但是在更高維度(新時代)的一體兩面。量子呈現為何種屬性,取決於人的測量;而人呈現為何種屬性,同樣取決於我們的世界觀。
人將在物理的現實世界中,也將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如果說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如同兩個平行宇宙的話,那麼移動互聯網將成為連接二者的蟲洞。如同呼吸把我們的肉體和精神連在一起,智能手機把現實和虛擬連在一起。只有從這個視角切入的時候,我們才能大尺度的擴展我們的思維。而只有大尺度的擴展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想才能提升價值。
如果你眼中只有原子世界,你就可能永遠是傳統思維;如果你眼中也存在一個平行的虛擬世界的話,你的生活空間頓時開闊了不止10倍,你會大大擴展你的視野和你的商機。
世界觀有什麼用?
像牛頓世界觀為工業時代提供了商機一樣,新世界觀背後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商機。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頻變化的世界裡邊。而所有變化中最大的之一就是兩個世界之間需要連接,需要打通。O2O,PC互聯網是人和信息的關係,移動互聯網是人和服務的關係。
O2O一定是接下來大的趨勢,所有行業必須要把線上線下打通。象前段時間微信公開課提出的「智慧城市」設想,人們的生活將被徹底改變,更便利、更人性的服務將不斷出現。
未來的大風口一定不是互聯網技術本身,未來的大風口一定是在互聯網思維,做遠離互聯網的事情。
在《奇點臨近》一書中有一個觀點:機器生命化,生命機器化。你還會認為互聯網是工具么?醒醒吧!站在世界觀的角度來理解世界的未來,現實世界正在轉移或者拷貝到互聯網世界,現實與虛擬的的不同是,原子世界的狀態是質量,而虛擬世界的狀態是信息或能量,質量的運動速度是慢的,而信息和能量的運動速度是是快的。說到這兒,有沒有想到2014年另一個大片《超體 Lucy》,從原子的客觀存在向虛擬的信息和能量進行了轉移。
當我們用以前的世界觀來看商業時,他們是零散的,如果用這個世界觀來看商業,我們就會明白新的商業機會。大風來了,豬真的都能飛起來。新世界觀指導下的大商機,就是大風口哦!
二、從物質論到關係論
這裡存在兩個世界觀,一種人認為物質世界是這個世界的實在,另一類人說關係是這個世界的實在。我們既可以從事物著手,也可以從關係著手。眼中只有事物,會去做實業,實業當然重要,但是另外一個世界觀,可以從關係入手。
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
連接。連接就是關係。騰訊在做連接的事情,小米也在做連接的工作。連接就是這個時代賦予的價值。
所謂去中介化,就是跨時空連接,去掉中間渠道,跨時空連接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本連接的事物本身沒有變化,而連接的方式變化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互聯網可能不能改變生產製造本身的成本,但可以大大縮減中間成本。小米做到了零庫存、零渠道費、零營銷費。小米的運營成本,包括營銷、渠道、倉儲、維修、研發、人員管理等,僅占銷售成本的4.5%。互聯網的時代,產品即廣告,社群即渠道。
智能手機使人與人之間能夠產生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連接,連接大大降低了成本,這就是新的商業價值。PC互聯網解決了空間關係,移動互聯網解決了時間關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從空間關係上才能真正理解今天的時代特徵。
人類無論哪個時代,最本質的需求都是生存,要生存,就需要獲取資源,所以,獲取資源不同的方式,本質上決定了人類的不同時代。在農耕時代,我們是區域性獲取資源;工業時代,我們是跨區域性獲取資源;如今的時代,我們是超時空獲取資源。
在牛頓世界我們研究的是事物,事物的基本單元是原子,原子是粒子的集合;對應到公司,公司是人的集合。在量子世界我們研究的是關係,量子世界的基本單元是場,場是關係的集合;對應到社群,社群是連接的集合。
原來的木桶理論是說要努力加長最短的那個板,但現在我們說,企業的高度是由你最長的那塊板決定的,短的板開放出去跟別人連接,去跟別人搭,這是新積木理論。
小米的系統是安卓的,製造商是富士康,資金是投資人的,廣告是新浪微博的。。。。。。從物質實在論到關係實在論,這是商業模式的一個重大變化。
根據量子理論,場和粒子在更高維度上是一回事,可以互相轉換,粒子可以生成場,常可以生成粒子。同樣,在更高維度下,事物與關係也是一回事,現在現實與虛擬兩個世界,從哪個世界著手都可以,但不能只看到一個世界。
社群勢能=產品質量*連接係數。工業時代的邏輯是先有知名度,再有忠誠度,所以要做廣告。現在是先有忠誠度,再有知名度。先找到最核心的鐵粉,慢慢再有規模。
從經營實物到經營用戶,實物是手段,用戶才是資產。未來可能70%的利潤來自服務,商品本身將不再成為盈利的手段,而成為聚攏人氣的過程。
如果說大鱷們已經壟斷了線上很多入口,其實線下也大有可為。互聯網思維不意味著只是網路本身,傳統業務在線下也可以做,重點放在關係上就好了。
三、從決定論到概率論
科學管理的三大邏輯是:計劃建立在對數據的客觀測量之上,控制建立在制度、流程基礎之上,組織建立在科層架構和人員分工基礎之上。
在牛頓定律裡面,只要知道事物的初始狀態,根據科學定律和方程式就能預測事物的經過和結果,這是決定論(因果律)。這也是牛頓經典物理裡面講的,可度量、可預測、確定性。但在量子力學裡面,確是不可度量、不可預測、不確定的。
面對不確定、不可知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做呢?
面對新事物,要先行動,而且是最小的步伐行動,目的是為了獲得認知,然後再第二步、第三步,這也是目前矽谷式創新的方法。新創新必須要消耗掉項目資金之前,以最小成本、在最短時間裡找到有價值的認知,《精益創業》提煉出的反饋環節:想法——行動——反思——認知——新的想法。這就是埃里克的MVP。這種由於不可知,先行動起來,然後反思,獲得新的認知,再指導行動,以認知為中心,手段為行動,就叫基於認知的方法論。
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會呈現。產品是演化出來的,不是規划出來的。
四、從機械論到自組織
傳統公司組織的封閉屬性:組織外部界限——安全與控制;組織內部界限——科層與分工;組織權力界限——信息與資源。傳統的組織像鍾,今天的組織需要運,雲就是邊界不清的開放,所以這三個方面開放,才可以無限擴展到一個無邊界的組織。同時,組織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生存才是,隨行變化,就是雲的邏輯。
一般來講,我們常說平衡。我們先來理解下非平衡,水的流動是非平衡,水不流的時候就是平衡,但是平衡了,也往往就意味著一潭死水。平衡意味著死亡,平衡是宇宙的終極狀態,是死亡狀態。在自然界,非平衡應該是常態,平衡反而是特例。
普里戈金說:不平衡是系統成長的必要條件。只有遠離平衡,開放系統才能變化與成長。科學管理,追求的是平衡、穩定、安全、有序。追求組織平衡,往往死路一條。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是通過一個自相矛盾的過程實現的:若干局部的變化和不穩定性,反而確保了整個體系的穩定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說,整個系統通過支持在其內部發生的變化而獲得了整體穩定性。
騰訊內部微信與手Q的競爭造就了騰訊的穩定。
創新,往往意味著缺乏秩序、混亂和不確定性。大公司往往本質是做正確的事,重在執行,一旦確立了商業模式,就圍繞它制定KPI,並努力建立有效的流程來實現目標。這些KPI和流程,能使企業按照既定的方向高效運轉,但同時企業也就無法靈活快速創新了。每增加一個執行的流程,就等於增加一條防止逃逸的繩索,於是企業的創新力就又弱一點,直到完全喪失創新力,無法跟上商業世界的步伐,最終被淘汰。這也是生存的殘酷。
創新的源是新的信息。指新奇、不尋常、超出常規的信息。在尋找創新的過程中,那些所謂的失敗和浪費,也是複雜系統進化過程中必需的生物多樣性。
用失控的方式來進行進化,競爭的機制就會是一個非平衡的、開放的、反饋的、進化的機制。創新一般都不是被設計出來的,而是自動進化出來的,進化裡面肯定需要反饋、競爭以激活此進程。
所以一個大膽的結論:自組織是失控的,失控就能帶來創新,控制不能帶來創新,只有自組織和失控才能帶來創新。這一點對於機構、代理制的發展可以有怎樣的啟發呢?
願意接受競爭者,還是內部組織裂變呢?領導人不做控制者而是做平衡的破壞者,激活組織的創新力。
以上講了很多管理、科學,其實是在講哲學,講這個時代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德魯克說: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之內成長。我們需要不斷去掌握的是認知世界的方法,如此的表象有了根基,才能不容易迷失。
互聯網世界觀,是懵懂的還是真的感受到了呢?義無反顧的去嘗試吧,在實踐中,就跑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推薦閱讀:
※新時代好男人
※聶隱娘時代的朝廷與藩鎮
※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 必須加強政德建設
※男嫁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Elephant in the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