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道教人學觀之比較

楊玉輝   佛教與道教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大傳統宗教,它們與儒家一起構成了中國歷史的三大文化傳統,其在今天仍然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佛道兩教對人的認識更是中國傳統人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國人的思想與行為方式有密切的聯繫,值得認真加以研究。但佛教和道教對人的認識又有各自的特點,二者有著根本的不同,其對人的影響亦存在差異。自然,作為一個統一文化傳統的不同部分,它們之間又必然地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那麼佛教和道教究竟是如何來認識人的呢?它們之間究竟又有哪些異和同呢?本文就針對以上問題作一個初步的探討,以就教於大家。   一、佛教與道教在人的本質觀上的異同   宗教作為人超越自身有限性而走向無限性的形式[1],它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人的本質問題,也就是要回答人是什麼的問題,佛教與道教亦是如此。那麼佛教和道教又是怎樣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呢?它們的回答又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就佛教自身的價值觀來說,它是不可能從本質上來回答人是什麼的問題的。因為這種回答必然會帶來對人本身的執著,即人我執,阻礙佛教修行所要求的對人自身的根本超越。不過佛教在對人的現實存在狀態的說明中,仍然表明了它對人的本質的認識和理解。佛教認為,人都具有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的因素,這五個因素就是所謂的「五蘊」,人就是五蘊和合的一個存在體。事實上,佛教正是把色、受、想、行、識五蘊看成是構成人的五個基本要素。其中,「色」相當於今天所說的物質,它具有質礙、變壞、顯現等性質,具體來說,色又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對人而言,色的範疇囊括了人的身體的各方面內容,包括: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即「五根」,與五根相應的色、聲、香、味、觸「五境」,以及由身口作業而生於身內的一種無形的、不能表現於外的「無表色」現象等。如果從四大來看,皮肉筋骨等有形結構屬於地大,精血唾沫等液體物質屬於水大,體溫暖氣屬於火大,呼吸運動屬於風大。四大和合,就組成人的身體。正如《圓覺經》所謂:「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2] 「受」是收納、感受,指由外界因素作用於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所獲得的各種感覺和感受。「想」謂取像,指表象、想像、聯想、概念、思維等活動。「行」即有目的的活動,或曰造作,它包括身口意三業在內的各種心理與意志活動。「識」則是指心識最根本的了別作用;「了」謂覺了,「別」謂分別,能夠對境界覺了分別就達到了「識」,所以「識」也就是認識的功能和結果。由此可見,在五蘊中,「色」實際上是指構成人的身體和客觀世界的物質因素;「受」、「想」、「行」、「識」則是對人的各種精神意識活動的概括。所以,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構成的人,也就可以被看成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佛教也把人的這種物質與精神的統一稱之為名與色的統一。在這裡,「名」相當於廣義的「識」,即一切精神現象,也即是「心」;「色」就是物質,在人即是身。所以從佛教來看,人也是身與心的統一。   道教對人的本質認識與佛教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道教並不避諱人的本質問題,而且它一開始就提出了人在本質上是形、氣、神的統一的主張。《淮南子》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是故聖人使人各處其位守其職,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處之則廢;氣不當其所充而用之則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則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3]根據道教的認識,「形」,指形體,在人就是人的形體構成,它是人的結構基礎,同時形也是氣和神賴以產生和存在的基礎;「氣」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動力和源泉,氣一方面由精(形之精華)所化生,同時又為神的產生和存在提供條件;「神」是人一身的主宰,負責人的全部活動的組織指揮,它對氣和形都具有主導和支配作用,並同時依賴於氣和形而存在。形氣神三者對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它們相互協調處於一個和諧的統一體中,人就健康存在;如果三者相互不和甚至走向分離,人就會產生疾病並最終趨向死亡。對人來說,雖然形氣神都是它所不能離開的,但形與氣和神還是有所不同,形有許多不同的內容,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也有一些代謝廢物是人所不需要的,其在體內的存留對人的生存是不利的。在形的內容中,對人的生存最重要的是精。精是人元氣化生的基本因子,對人的產生和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須臾不能離開,所以它與氣和神一起被道教稱之為「人生三寶」、「上藥三品」,為道教一切養生修行之依歸。   可以看出,在對人的本質的認識上,佛教把人看作是物質與精神或身與心、色與名的統一,這與道教強調人是形氣神的統一是有一致性的。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道教強調了在形與神之間有一個中間環節——氣。當然,也正是對氣的認識反映了道教與佛教在人的本質認識上的不同。同時在對人的本質特徵的把握上,佛教與道教又都指出了精神因素在人身上的主導作用,只是佛教更多地從「萬法唯心」、「業由心造」這種消極的角度去認識,而道教則更多地從神對氣和形的主導和控制支配作用這一積極的角度去把握。   二、佛教與道教在人生價值觀上的異同   在對人生價值的認識上,佛教和道教各有一套自己的主張。佛教認為,人乃五蘊和合而生,而五蘊又是分散而滅、成壞無常、虛幻不實的。天地萬物都是因緣際會的結果,它們隨生隨滅,沒有穩定的本質存在。而人猶如川流不息的水流和自生自滅的火焰,在本質上並沒有固定的自我實體存在。這就是所謂的「緣起性空」。因此,整個世界的本質是空的,是「無我」的。不僅世間萬物是空的,而且人也是空的,所以法無我,人也無我。然而人因塵世的染污所導致的無明和不覺悟,執空為有,執虛為實,執幻為真,「無明緣行」,去追求那虛幻空有的東西,結果只能是失望,導致人生的無盡痛苦。所以在佛教看來,人因無明而導致種種貪瞋痴的行動,造成諸業因之善惡行為,從而招致人生無窮的生死苦果。人生一世,惟苦而已,現實人生根本無法擺脫各種煩惱和痛苦。人生之苦,從生理上說,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從心理上說,則又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從整個人體來說則又有五取蘊苦。總之,人一生的生活無不充滿著身心的痛苦。根據佛教的認識,要擺脫人生的這種痛苦狀態,唯一的途徑就是覺悟真如,學佛修道,認識到塵世的虛幻不實和必然給人帶來的苦痛性,從而真正從虛幻的塵世中超越出來,以徹底擺脫人生的煩惱和痛苦。   道教與佛教一樣,也認為人是有限的,是不完滿的,也充滿著各種痛苦和不如意。不過道教認為人生最不完滿的地方還不是人生的痛苦而是人的死亡。對人來說,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無論是男性老人還是婦女兒童,其最終都難逃死亡的厄運,最終都必有一死。在道教看來,正是人終有一死,所以使其在生前的一切努力都變得毫無意義,毫無價值。此外,人生還要承受各種疾病、痛苦和災禍,無法按自己的願望去生活。正是因為有以上各種不足,所以人生是不完滿的,是有巨大缺陷的。對道教來說,要擺脫這種局面,就只有修道向仙。不過道教同時也認為,現實人生雖然是不完滿的,但它卻是走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長生不死的完美神仙生活的必須環節。神仙是由凡人修鍊而成的,而凡人也只有在現世生活過程中講究養生,努力修鍊,方才可能成就神仙。而且每個人在世界上都只有一次生命,「今人居天地之間,從天地開闢以來,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4]所以生命對人是十分寶貴的,一個人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並儘可能地延長生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修鍊時間和修鍊機會,從而也才有更多的成仙的可能。人一旦死亡,成為遊魂野鬼,成仙的機會也就永遠失去,再也沒有希望過上神仙的生活。所以珍視生命,努力修道對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從佛教與道教對人生價值的認識來看,在基本的傾向上,它們都是否定人的現實生活的,都認為人的現實生活是不完滿的,是有巨大缺陷的,因而都是必須加以超越和擺脫的。當然從具體的傾向來看,佛教更強調人的現實生活的苦痛性質,認為現實生活萬般皆苦,毫無幸福快樂可言,不值得絲毫的留戀。由此顯現出佛教對現實人生的根本否定性。然而道教則不同,它雖然也從總體上否定現實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但它卻並不否定人的生命存在,相反,它對人的生命還持一種積極的肯定態度,認為它是成就神仙的一個基本條件,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基礎上,並通過對包括人的生命要素在內的精氣神的修鍊,才能最終超越人生的有限性走向無限性,並成就神仙。   三、佛教與道教在修行觀上的異同   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由於它們都強調了現實人生的不完滿性,並認為擺脫這種不完滿性的根本法門就是走向超越現實生活的宗教修行。佛教認為,現實人生是痛苦的,而導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無明,即對人生和世界的本質缺乏真正的認識和了解,也就是所謂對真如的無明,並由此而導致種種業報苦果。要從這種人生的無盡痛苦中解脫出來,首先就需要了解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消除對人生和世界認識的無明和妄見,把握人生和世界的本質,覺悟真如。而佛陀所揭示的就是人生和世界的真如本性,所以學佛修道,覺悟成佛,就成為擺脫人生痛苦的根本法門。   對人來說,雖然心性的無明是導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但人面對自身的這種苦痛局面並非毫無辦法。因為在無明的背後每個人又都具有覺悟的種子,這就是佛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所以也都有覺悟的能力,都能夠覺悟到人生與世界的真如本性,並按照真如本性去生活,從而成就佛性,擺脫痛苦。   至於修行成佛的方法,佛教認為最根本的就是所謂的「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實際上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涉及精神生活,以正見為主,正思、正念、正定為輔;一類涉及物質生活,以正命為主,正業為輔。正語、正精進則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兩個方面。正見和正命分別為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修行的重要點,在八正道中具有最重要的意義。修行的八正道又可以歸結為「戒」、「定」、「慧」三學。其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正念、正定屬於「定」;正見、正思屬於「慧」;正精進則是就學佛修行的態度而言,是全面的,不過正精進也是慧的一種體現,所以也可以歸屬於「慧」的範疇。對佛教來說,戒定慧三學是學佛修道的全部內容。戒是純潔行為,莊嚴操守;定是調節神意,煉定心性;慧是生起智慧,覺悟真如。其中,戒又是定慧的基礎;定是戒的直接目的和慧生起的條件;而慧則是根本,是戒定的最終目的。同時三者又是一個逐漸進行的完整修持過程,正所謂依止於戒,心乃得定;依止與定,智慧才生。   佛教認為,通過修行人就可以達到羅漢、菩薩、佛等不同的境界,其中所能達到的佛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涅槃境界。在佛教看來,學佛修行首先是明確苦、集、滅、道「四聖諦」,也就是去把握和領會佛教所揭示的四種關於人生和世界的根本性真理,然後進行八正道的修持工夫,並經過戒、定、慧三個修行環節,最後就可以達到契合真如的涅槃境界。所謂「涅槃」,其意思是滅或滅度,又曰圓寂。在佛教中,所謂滅或滅度是指滅除煩惱,滅除生死因果;所謂圓寂,圓者圓滿,不可增減,寂者寂靜,不可變壞。所以涅槃境界也就是一種煩惱斷除、心性寂靜、真性湛然、極樂無憂的狀態,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境界。   在修行觀上,道教雖然肯定了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但它又強調現實的人畢竟終有一死,且還要時時受貧困、疾病、災禍等的折磨,處於一種十分不自在的窘困境地,並認為人要擺脫這種窘困境地,唯一的出路就是修道以成神仙。神仙與凡人比較,不僅長生不死,而且還可以在天地宇宙間自由往來,無憂無慮,無病無災。總之,人成了神仙不僅可以擺脫凡人的死亡和各種煩惱,而且還可以具有凡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各種神通,享受到人間所享受不到的無限快樂。「人無道時,但人耳,得道則變異成神仙;而神上天,隨天變化,即其無不為也。」[5]所以人沒有理由不修道向仙。   在道教看來,人都是由道化生而來的,都具有道性和神性,都可以修道悟道,因而也都有成就神仙的素質和條件。根據道教的認識,人與天地萬物一樣都是由道所化生,道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氣神三者具備,人也就隨之產生,這也就是所謂順則生人的過程。如果反過來,由後天入手,煉化精氣神,人就可以復歸先天元性,煉就金丹,達到與道合一,成就神仙。正如元陳致虛在《金丹大要·精氣神上》中所指出的:「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成丹。何謂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謂逆?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鍊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6]在總的修道原則上,道教強調性命雙修、後天返先天、煉化精氣神。至於修道的具體方法,早期則有守一、導引、行氣、房中、服食、外丹等多種,其中又以外丹最為根本;後期則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演化出內丹方法,並使之成為道教神仙修鍊的最基本方法。在具體的煉丹成仙的程序和步驟上,則有煉己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幾個環節。從道教總的修行方法來看,它也是強調先行善修德,正心律己,完成煉己築基的工夫,然後由後天入手進行精氣神的修鍊,由煉精化氣,到鍊氣化神,最後煉神還虛,返於先天元性,與道合真,成就神仙。至於所能達到的神仙境界,則有人仙、地仙、鬼仙、神仙、天仙之分。人仙生活於人間,長生不老;地仙隱於山中,行蹤不定,快樂自在;鬼仙可陰神離體,來去無影;神仙和天仙則形神俱妙,變化自如,上天入地,來去自由,自由自在,快樂無比。所以天仙是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可以看出,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它們都強調了修道以擺脫和超越現世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雖然佛教更強調對現實人生痛苦與煩惱的擺脫,道教則更看重對現實生命死亡的擺脫和對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同時在對修道根基的認識上,它們也都強調人自身所具有的天然的修道成道基因。只是佛教認為這一基因就是佛性或真如之性;道教則認為它是道性或先天元性。而且它們都強調導致現實人生不完滿的根本原因就是這一基因的被遮蔽,使其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故使人反為後天外部污穢之物主事,以致人走上萬劫不復之路。修道則應以對這一基因的尋找為出發點,並以它的最終回歸和復現為歸宿。由此也決定了佛道兩教在修道的原則和方法上必然具有一致性。如佛教的回歸真如、見性成佛和道教的後天返先天、得道成仙就是一致的。又如佛教在修持上的戒定慧三學與道教內丹修鍊的步驟與方法也不無相同之處。當然佛道畢竟是兩種不同的宗教,佛教修鍊主張明心見性,主要傾向於人的精神的解脫;而道教則強調養生得道,主張性命雙修、形神俱妙,所以在方法上除了重視神的修鍊,也注重氣和精的修鍊,並由此構成了道教在修鍊上的一個突出特點。至於佛教與道教所揭示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亦不無相同之處。事實上,不管是佛教的涅槃境界,還是道教的形神俱妙境界,它們都是一種心性寧靜、快樂無憂的狀態。當然它們之間也有不同,這就是涅槃境界更偏重煩惱和痛苦的消除,而形神俱妙境界則更強調身心的自由自在。   主要參考文獻:   1、楊玉輝著:《道教人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方立天著:《佛教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3、何光滬、許志偉主編:《對話:儒釋道與基督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   4、詹萬生主編:《中國傳統人生哲學》,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   5、肖萬源、徐遠和主編:《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東方出版社,1994年版。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human theory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Yuhui Yang   Abstract: The theory of essence of human is regarded by Buddhism as TYPE="audio/mpeg">
推薦閱讀:

道教都是追求長生不死的嗎?
為什麼道教經典多用隱喻,而不把具體實修直白描述出來?
佛教和道家哪個形成的時間早?
【zt】道教踏罡步斗、掐訣及咒符研究
為什麼王屋山是道教第一洞天?

TAG:佛教 | 比較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