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了解當今牛奶變遷

通過學習了解當今牛奶變遷牛奶真相揭秘等書籍和文章●《牛奶真相揭秘》(李昌浩 編著,待出版)把那些被奶業封鎖的大量的牛奶負面信息"挖掘"出來,就像拼圖玩具一樣,拼湊組成一幅清晰而完整的圖案--牛奶有害真相,還牛奶消費者以知情權,願天下所有牛奶消費者都能看清牛奶有害之真相,以免遭牛奶之害!●《健康生活》作者哈維和瑪里林·戴蒙德提出:"如果你們想生病或者想要一具破爛的身體,那麼奶製品絕對適合你們。"●法國知名癌症學專家 亨利·日瓦指出:"我們都中了牛奶信念的毒--這裡指的是所有的乳製品."●被譽為"營養學界的愛因斯坦"的T·柯林·坎貝爾教授指出:"牛奶中的酪蛋白是非常強的促癌劑","我本人是在奶牛場長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長大的,我很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須要告訴大家,這是事實."●我國著名中醫學家、上海中醫藥大學潘朝曦教授在其著作《洪昭光"健康聖經"大顛覆》中指出:"舉國飲奶,民族之誤."●法國知名科學線記者蒂埃里·蘇卡在其著作《牛奶,謊言與內幕》中指出:"牛奶真的讓你喝出一身病."●具有診斷30萬例腸胃病患者的臨床經驗的全美首席腸胃科醫師新谷弘實在其著作《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市面上銷售的牛奶均為變質物."●當代最有名的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斯指出:"自從我停吃乳製品以後,身體狀況好得無以復加." ●台灣癌症權威、暢銷書作家姜淑惠醫師指出:"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國際著名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博士在其著作《21世紀最佳育兒法》中指出:"用奶粉育兒易造成腦障礙."●英國地球化學家簡·普朗特教授發作過5次乳腺癌,當她經醫療生還無望時嘗試停吃乳製品而奇蹟般起死回生,她以自己的生死經歷告誡大家:"喝牛奶和抽煙一樣致命!" ●美國網上健康基金會的總裁雷蒙德·弗郎西斯在其著作《選擇健康》中指出:"用加熱殺菌過的牛奶餵養的小牛犢通常在八個星期之內就會死掉!一個小牛犢都不會從加熱殺菌過的牛奶里得到什麼好處的話,何況人呢?"奶工爆牛奶內幕 我所學的專業是乳品工藝,剛畢業曾在某國內老大級乳業集團工作。職位——收奶員。    這幾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揚揚。其實在我看來,沒什麼奇怪的,事情總是要被揭穿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以及是哪一家企業成為那個撞上槍口的倒霉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許這個事件就要告下一個段落,也許僅僅是個序幕的開始……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這個員工一定個沒有道德的人。曾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變了,一個知道內情而不去告訴別人,眼看著別人吃虧上當的人,那才是個徹底道德敗壞的人。       離職後,我沒喝過一滴奶!      我先講一下,收奶的過程。奶農的牛奶由當地附近村鎮的奶站化驗收集,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農錢。品質的指標不外乎PH值,蛋白質,干物質這幾項。然後由奶站(當然了奶站是私人老闆的)用罐裝車混裝後運到工廠,然後由工廠取樣化驗,測算指標同樣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站錢。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出來,想沒想到這種操作模式會出現什麼問題?有人說了,不是「天然牧場」「工業化收集嗎」? 有,的確有。但是我只能說: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農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摻水啊。那摻水指標降低就賣不上好價了怎麼辦?簡單啊摻****啊。奶站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奶站的奶是從各個散戶收來混裝到罐車的,有一家的突然變質了,怎麼辦啊,全車都倒了嗎?幾十噸一罐的奶,蛋白質低了怎麼辦?干物質低了怎麼辦?PH值低了怎麼辦?有的牛病了打過抗生素怎麼辦?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麼辦?    話說回來了,奶農那點小計量能瞞奶站嗎?奶站那點小九九能瞞工廠嗎?如果我說,奶站不知情,工廠不知情。都是「不法奶農」乾的壞事,全國人民要把矛頭指向他們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們從來不拒收奶,因為我們知道,一件東西是要充分利用的,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利潤。我們分罐儲藏。最好的奶,供到車間做酸奶(發酵型酸奶或攪拌型酸奶),因為不是好奶做不出來。其次,做純牛奶,高鈣奶之類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還有那些發酸的奶怎麼辦呢,當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飲料,就是廣告狂哄亂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潤所在,一盒奶的成本,還沒有哪個包裝盒值錢。還有那種臭的熏人的奶怎麼辦呢,簡單,做冰激凌味道最好。還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狀的怎麼辦呢,做奶粉。當然這叫工業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裝袋子就上市場的。      我們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立體式倉庫,媒體都讚揚過,可是你就沒想想這快速消費品,生產出來就要賣的,搞那麼大倉庫什麼用?酸性乳飲料越存放味道越好。那有人問了,生產日期怎麼辦?簡單啊,提前打一個月,你也許不信吧,因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廠做的事。 那又有人問了,市場上賣的豈不是過期奶?我就這麼告訴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過期一周了,你喝也沒問題。因為你所賣的奶是UHT超高溫滅菌液態奶。       關於UHT超高溫滅乳到底有沒有營養,我不想再說了,因為這個涉及到某人在某年為中國提出的一個口號,我們正向這個口號邁進,別管你喝的是什麼奶,反正是牛奶。    有個廣告,中國某企業已經是這種超高溫滅菌乳全球產銷量第一,難道是那些乳業發達國家真的比不上我們了嗎?其實是人家不生產這種乳品了。這笑話有點冷是吧。       那有人說了,我們以後喝高端奶吧,廣告都說想過有品位的生活就和那種奶。是啊,那奶是貴啊,貴的東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質高啊,高,實在是高,這一點澳大利亞人都服我們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擠出那麼高蛋白質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專家就會來「闢謠」又得列出一套數據理論,來「引導」大家。    是啊,我嘴沒人家的大,錢更沒人家拿的多……    還有很多關鍵的還是不說為好,知道了對大家誰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網評以及看法:牛奶有益有害?我曾經也是一個牛奶消費者,是林光常博士的「牛奶有害論」使我開始疑惑。我非常重視保健,經常看保健書及保健信息,現在有那麼多的公共信息和飲食建議,可我從沒聽說過「牛奶有害」。這太離奇了!2007年3月23日,衛生部新聞辦在網站刊發了15位營養學、食品科學和預防醫學領域的權威專家聯名撰寫的署名文章《健康宣教應當尊重科學與事實——駁斥「牛奶有害論」》。2007年5月24 日林光常在自己的blog(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d2fa8d3010008vj.html)上發表了「了解牛奶的另一面──響應2007年3月23日大陸15位專家聯合撰文駁斥『牛奶有害論』一文」。我反覆仔細對照閱讀了林光常的「牛奶有害論」和15位營養學權威專家們的《駁斥「牛奶有害論」》,我倒覺得林光常的「牛奶有害論」有道理。這是為什麼?難道說其中有什麼貓膩不成?牛奶究竟有益還是有害?是林光常的話真,還是15位營養學權威專家們的話真?這引發了我極大的興趣。我好追根究底,再說這關係到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於是我義無反顧地走上探求牛奶真相之路,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將近兩年的廣泛搜索有關牛奶等食物營養的研究資料,終於弄清了牛奶的真相,那就是:問題奶防不勝防,正常奶有害人類。這個牛奶真相對牛奶消費者及整個奶業來說非常殘酷,但這是無奈的事實。大家都知道的,震驚全國的2004年的阜陽毒奶粉事件使數百名嬰兒患上營養不良綜合症,奪走了13名嬰兒的生命;還有震驚全球的2008年9月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使200多萬兒童身體受到傷害、使29.4萬兒童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5萬多兒童患上了腎結石、6名兒童死亡,給人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不過,這些已暴露的問題奶帶給人們的傷害比起大家還蒙在鼓裡的牛奶的假相給人類帶來的傷害,只是露出的冰山一角。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有3500萬人死於富貴病(營養過剩型疾病),佔全球死亡率的60%。世界衛生組織現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健康促進司司長Robert表示,在今後10年,如果不控制、防止富貴病,可能每年會有6500萬人死於富貴病,其中一半可能是年輕人。現代富貴病正在全球蔓延,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無數的事實證明牛奶與富貴病脫不了干係。 曾出任布希、柯林頓兩任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保羅?皮爾澤的著作《財富第五波》中以「乳品業的騙術」為標題指出:「牛奶和牛奶的副產品是每年1.5萬億美元疾病產業的首要功臣,牛奶造成過敏、脹氣、便秘、肥胖、癌症、心血管疾病、傳染病和骨質疏鬆症。」 曾排名《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銷量達1100萬冊、被譯為32種文字的《健康生活》一書的作者哈維和瑪里林?戴蒙德清楚地表明:「奶製品導致疾病,它們是有害的,它們給人們製造痛苦。如果你們想生病或者想要一具破爛的身體,那麼奶製品絕對適合你們。」「營養學界的愛恩斯坦」坎貝爾說,「牛奶中的蛋白質是非常強的促癌劑」、「在研究所有這些自身免疫病與營養的關係時,發現動物來源食物的攝入,特別是牛奶的攝入與發病危險增加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關係」。還有,威脅人類生存的糧食危機,將要毀滅整個地球的全球暖化,對此牛奶都脫不了干係。可見,牛奶對人類的危害有多麼嚴重!可人們還被蒙在鼓裡,近年來我國全民飲奶運動之火越燒越旺,這真是正如我國著名中醫學家、上海中醫藥大學潘朝曦教授所說「舉國飲奶,民族之誤」,令人擔憂。本書把那些被奶業封鎖的大量的牛奶負面信息「挖掘」出來,就像拼圖玩具一樣,拼湊組成一幅清晰而完整的圖案——牛奶有害真相。在此向不為名利而獻身營養科學的的T?柯林?坎貝爾、蒂埃里?蘇卡、新谷弘實、潘朝曦、方舟子、林光常、姜淑惠、羅斯?霍恩、約翰?羅賓斯、哈維? 戴蒙德、薩利?比爾、簡?卡帕、保羅?皮爾澤、七田真、簡?普朗特、雷蒙德?弗郎西斯等專家們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謝意,是他們的充滿正氣、勇氣和智慧的真正的科學信息,才使我弄清了牛奶有害的真相。本書分上篇——問題奶防不勝防,中篇——正常奶有害人類,下篇——用豆漿取代牛奶。

筆者水平所限,錯誤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返頂)上篇:問題奶防不勝防在商品市場競爭百熱化的今天,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問題商品尤其是問題食品太多太多,而問題牛奶尤為突出。這也許和近年來我國奶業的飛速發展有關。我國奶業老大蒙牛從1999創立元年0.37億元銷售收入飆升到2007年的213.18億元,增長了576倍,創造了乳業發展的火箭速度奇蹟,這也是中國乳業高速成長的一個縮影。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奶業如此高的發展速度,牛奶問題最多也不足為怪吧。馬克思說,利潤率作為資本價值增殖程度的指標,使得每個企業十分關心利潤率的高低,為了50%的利潤,它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為了300%的利潤,它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在牛奶利益驅使下,各個群體系統良知的墮落和個體良知的下墜相互作用,導致全社會道德底線的下滑,最終導致了不顧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以假亂真、以次充好乃至添加三聚氰胺有毒化學品的泛濫。 再加上基於產業優先政策,標準過於寬泛落後,導致牛奶市場逐漸亂象叢生,積弊難返。在中國已批准使用的1500多種食品添加劑中,很多還沒有制定國家標準,很多食品添加劑都缺少殘留限量標準的檢測方法。對已廣泛使用的酶製劑、轉基因產品、抗生素、促生長劑等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標準制定,基本上仍屬於空白。雖然危害消費者健康,卻「無礙標準」,合理合法,而公眾的知情權、消費者的健康權和生命權卻在其中無聲泯滅。 一位在乳品行業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近日驚爆:牛奶兌水後比重變了,奶農就往裡摻刷牆用的大白粉來增加固形物重量,用米湯、桐油甚至廢舊動物皮毛加工後摻入原奶增加蛋白、脂肪率含量;還有往裡摻牛尿的呢!鮮奶容易變質發酸,而尿素是鹼性物質,酸鹼中和後,就可以延長保質期;直至發展到為了躲過蛋白質含量的檢測,添加三聚氰胺有毒化工原料,牛奶在進入生產線之前,90%以上的原奶就已嚴重污染。在我國牛奶市場上,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1100道檢測關,呵護寶寶健康,值得媽媽信賴!」、 「2000萬媽媽的選擇」、「先進配方,什麼營養都有」等美好的推銷辭令的「掩護」下,什麼「大頭娃娃奶」、三聚氰胺奶、早產奶、回爐奶、有抗奶、激素奶、結核奶、布魯氏菌奶、變質奶、復原奶、有毒學生奶等問題奶不一而足,無孔不入,防不勝防。(返頂)

第1節 中國乳業摻假30年

「蘇林的海草房」2008-10-28的文章「中國乳業摻假亂象」指出:「『1978年開放了允許私人飼養奶牛的政策,少數散養業主為了生奶賺個好價錢,開始動腦筋摻假』,上海奶協副秘書長顧佳升告訴記者。顧佳升曾在某大型乳業公司主管過多年技術部門。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乳企技術主管發現,總是需要不斷開發各種現場測試用的『快速測試盒』,而且從過去發生過的四個摻假階段的『攻防』來看,摻假手段往往領先於檢測手段進行應對性的『技術升級』。早期收購生奶單純以重量或容量計價,或以感官評定等檢測為輔。摻假者多數只摻水,顧佳升解釋道:『如果摻入清水的量不超過15%,感官評定一般難以察覺。』 為應對摻水,乳企鑒於單純摻水導致牛奶比重降低,增加了在現場測試比重項目應對。摻假者就在摻水的同時,摻入米湯、豆漿、麵糊、鹽、化肥、牛尿、泥灰等物質以提高比重。在這第二個階段後期,企業紛紛增加滴定酸度、鹼度(玫瑰紅試驗)、澱粉、雜質度、冰點測試等輔助項目應對,但效果不甚理想。 反摻假的失敗,導致在上世紀80年代初,發生了食用奶粉中毒事件。後經查實,摻假者在加水之後,為了增加比重添加了土牆上析出的土鹽,而土鹽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 乳企為此引進了手動濁度脂肪快速測定儀,實行『以脂論價』辦法。 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一作法隨即催生了摻假者使用『偽乳脂肪』類的乳化魚肝油、植脂末等新手段。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抗拒乳業摻假進入化學微溶品的入侵,國內乳業企業引入『洋槍洋炮』,是為乳企抗摻假的第三階段。 例如用進口的牛奶成分自動紅外快速分析儀(利用脂肪、蛋白質和乳糖里的某些基團對紅外光的吸收原理獨立測定後再作數據處理)替代濁度脂肪測定儀。如此一來,原料奶收購時可以同時檢測脂肪、蛋白質等成分含量,並據檢測指標實行『按質論價』。 但不幸的是,隨即出現了新的應對摻假手法。如大量的『偽乳蛋白』類開始大行其道。這又以豆漿、尿素、蛋白精等為甚。 這期間甚至出現了『地下研究機構』專門研製、銷售同時摻假『蛋白和脂肪』兩大主要指標專用的『二合一』複合添加劑,提供給非法收奶站或擠奶站,以矇騙現代化檢測儀器。直至這次三聚氰胺的集體爆發。 在這之前,對『有抗奶』等問題乳品的關注,使得摻假與反摻假鬥爭隨著原料奶收購價的上漲更顯激烈:企業增強了抗生素殘留量檢測,化解抗生素的添加物應運而生;由於摻入各種添加物難免增加細菌污染機會,『地下研究機構』又開發了『殺菌液』、『消毒劑』之類的『新產品』。 顧佳升表示,30年的乳業反摻假博弈,需要對食品安全監測『路線』的反思。

此前的『檢測安全』路線,主要是通過檢測手段的推陳出新,或者是單純增加抽樣檢驗的頻率和數量,並不一定能提高安全性,反而會使成本高得無法承受。在乳業競爭白熱化階段,為了成本計,很容易在監測環節方面出現漏洞。這次三聚氰胺事件在乳業內集體爆發,正好印證了這點。顧相信,被動的堵漏式的「檢測安全」已經不合時宜,而應將安全方向轉向『過程安全』。」

據2007年4月11日,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報道:陝西楊凌的一些奶站在收購生鮮牛奶時,在奶罐中注入自來水,並添加生鮮牛奶中禁止加入的脂肪油、蛋白粉、脂肪粉、麥牙糊精、VC鈉等添加劑勾兌出假牛奶,有的甚至回收不合格牛奶,用雙氧水、抗生素等對有害物質進行處理。這些假冒偽劣牛奶賣給奶製品企業後,再加工成牛奶製品賣給消費者。

中國乳業30年,摻假從未中斷過,而且呈現愈演愈烈之勢。(返頂)第2節 阜陽「大頭娃娃」毒奶粉事件

2004年4月16日,中央電視台報道了阜陽毒奶粉的情況,立刻震驚全國,問題由不法廠家生產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嚴重不足的奶粉引起,劣質奶粉共造成189名營養不良綜合症「大頭娃娃」,13名嬰兒死亡。經初步調查,阜陽市查獲的55種不合格奶粉共涉及10個省、區的40家企業,共封存、暫停銷售奶粉10多萬袋,刑拘47人逮捕31人。 不法奶粉製造商為了提高利潤偷工減料或為了增強劣質奶粉的口感胡亂給奶粉中放工業添加劑,導致這種嬰兒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嚴重不足:這些奶粉每100克蛋白質含量大多為2-3克,最低的只有0.37克!按照國家標準,剛出生嬰兒吃的奶粉,每100克的蛋白質含量應該是18克。嬰兒出生至18個月是兒童營養的關鍵年齡段。此時營養不良會導致傳染病的易感,免疫力下降,身高、體重受限,增加成年後患各種慢性病的危險。兒童吃了這種劣質奶粉,便出現了臉腫、嘔吐、頭大、肚子大、爛眼、發熱、腹瀉、腿細站不穩的營養不良綜合症,以致有的在救治過程中出現呼吸循環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慘痛後果。安徽阜陽市臨泉縣謝集鄉的受害人陳一道的孫子李看出生時8斤半重,而6個月後的體重比剛出生時還要輕半斤多,嘴唇青紫、頭臉胖大、四肢細短,比例明顯失調,成了畸形的「大頭娃娃」。 像李看一樣被偽劣嬰兒奶粉受害的「大頭娃娃」有189名。2003年8月13日,阜陽,出世僅130天的女嬰榮榮死去。在2003年8月7日被送進醫院時,榮榮由於嚴重的營養匱乏,肝腎功能已經呈現重度衰竭,並伴發腸源性皮炎,出現了局部潰爛。扼殺榮榮的「元兇」是一種偽劣嬰兒奶粉。有13名嬰兒像榮容一樣被偽劣嬰兒奶粉奪取了生命阜陽毒奶粉受害大頭娃大多有後遺症。阜陽市太和縣三堂集某村的小強(化名)是去年劣質奶粉事件中的受害嬰兒之一。來做檢查的大夫說他是這群孩子里恢復最好的一個。小強的媽媽一半欣慰一半擔憂:「但大拇指和中指不能伸直,還有免疫力低下,現在三天兩頭感冒、發燒,將來能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樣誰也不知道。」 阜陽市太和縣桑營鎮宋寨村的亮亮是不在189個名單之列的食用劣質奶粉的受害兒童,理由是她的家長拿不出小孩食用了劣質奶粉的證據。今年已經三歲的亮亮僅僅會喊「媽媽」。亮亮的奶奶說,村裡和她一般大的孩子什麼都會做了,而亮亮卻連再見的手勢也不會做,現在連她都習慣喊亮亮「傻亮亮」。現在亮亮和同伴一起把手伸出來時,她的五根手指頭明顯彎曲不直,拇指彎向手掌內側,食指中指都彎向下。可以說有很多像亮亮這樣劣質奶粉的受害兒童,因拿不出食用劣質奶粉的證據而不在189個名單之列。繼安徽阜陽毒奶粉事件後,媒體又披露在山東曹縣發現大量劣質奶粉、在廣東汕頭髮現致癌奶粉、在蘭州市場發現有毒奶粉。此外,包括廣東、海南、湖北、浙江、四川、廣西、河南、甘肅等省,皆在當地查獲這批劣質奶粉,甚至在首都北京的超市也發現了這種劣質奶粉。可想而知,在全國還不知有多少地方在銷售這種劣質奶粉,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嬰兒的生命面臨著威脅?!(返頂)

第3節 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推斷原奶的蛋白質含量。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非法利潤,往牛奶中摻水而不被檢測出來,就把含氮量高的有毒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摻入到牛奶中,同時在牛奶中還添加其他東西與三聚氰胺混合。這種混合物就是高氮假蛋白粉。被添加了高氮假蛋白粉的問題牛奶,不僅氣味和外觀上與正常牛奶基本一樣,而且由於其中含有高氮假蛋白粉,即使摻水的牛奶也其蛋白質含量檢測合格,以此矇混過關。9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專項檢測結果,共有22家企業69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檢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三鹿外,伊利、蒙牛、光明三大牌企業亦榜上有名。其中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竟高達2563mg/kg(註:按國家新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1mg/kg)9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的檢測結果。結果顯示:蒙牛,伊利以及光明三大牌牛奶企業均不同程度含有三聚氰胺。這次由三鹿奶粉引起的食品安全危機,與以往歷次食品安全問題有著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出問題的,不再是假冒偽劣的小廠、不再是打擦邊球的雜牌,而是三鹿、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名鼎鼎的四大「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免檢產品」。國家統計局2007年奶粉行業銷量「排行榜」顯示:三鹿奶粉以18.26%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伊利和蒙牛共佔22.11%的市場份額。這兩組數據顯示,僅此次檢出毒奶粉的三鹿、伊利、蒙牛三個品牌的產品就佔到了40%多,再加上外國奶粉巨頭佔據半壁江山的市場份額,未檢出三聚氰胺的乳製品企業的奶粉所佔的市場份額卻少得可憐。三聚氰胺幾乎污染了我國整個牛奶行業。超級市場上問題奶粉的大量下架和進口奶粉供不應求的現象已經說明了問題。其實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早已是我國幾乎所有牛奶行內人都知道的「潛規則」、「公開的秘密」。正如三鹿集團奶粉事業部一位員工所說::「這是全行業的一個『膿包』,這次很不幸,被我們三鹿給擠破了。」 要不是新聞媒體發揮了必要的輿論監督作用,將信息告之於眾,這樣的」害人奶」還不知道要喝到哪年哪月?如果不是事情嚴重到敗露的地步,「三鹿」們一定會把添加三聚氰胺「進行到底」。如此傷天害理的潛規則在牛奶行業橫行,牛奶行業人的良知何在?牛奶行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感何在?這背後,牛奶行業究竟還有多少秘密,是我們還不知道的呢? 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27日8時,全國因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累計篩查嬰幼兒2238.4萬人次;累計報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個別問題奶粉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的患兒29.4萬人,累計住院患兒51900人,累計收治重症患兒154例,死亡兒童有6人。

下面再看看帶給消費者造成如此大傷害的三鹿原來是一個有多麼輝煌的企業:三鹿是1983年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家規模化生產配方奶粉的企業,三鹿奶粉連續14年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一。2006年,位居《福布斯》雜誌評選的「中國頂尖企業百強「乳品行業第一位,三鹿不少產品都屬於「國家免檢」。2007 年9月2日,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播出了特別節目「中國製造」首集《1100道檢測關的背後》,報導了三鹿奶粉出廠前要經過1100道檢測檢驗。 2008年1月,三鹿「新一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術的創新與集成項目」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代表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的最高獎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08年6月25日,三鹿成為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乳粉」的唯一合作夥伴,充分證明了三鹿奶粉的質量和在中國乳製品行業享有崇高聲譽的高標準、高質量。三鹿的技術實力得到了中國航天界的高度認可。2008年8月,在「30年,誰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大型品牌發布會上,三鹿奶粉榮獲「30年改變中國人生活的中國品牌」,成為行業唯一的獲獎品牌,被譽為2000萬媽媽的選擇。 2008年9月12日之前還是如此輝煌的三鹿集團一夜間變成傷害幾十萬嬰幼兒的元兇。難道說三鹿往日的諸多榮譽是以犧牲幾十萬嬰幼兒的健康乃至生命作為代價的嗎?!(返頂)

第4節 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實際毒害了上百萬兒童

三聚氰胺是一種有毒的化工原料,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造成生殖、泌尿系統的損害,膀胱、腎部結石,並可進一步誘發膀胱癌.。2007年美國查出中國生產的寵物食品里含「三聚氰胺」,引發了幾千隻寵物死亡,初步調查結果認為:摻雜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麥蛋白粉是寵物食品導致寵物中毒致死的原因,這為三聚氰胺毒性輕微的結論畫上了問號。 食用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患有腎結石、輸尿道結石的有5萬多兒童,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的有29.4萬兒童。 其實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的毒害遠不止於此。正如有位醫學博士所說:「三聚氰胺奶粉的惡果絕非僅僅是結石。這根本就是『大頭娃娃奶粉』的改良升級版!劣質奶粉所缺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蛋白質。正是因為蛋白含量嚴重不足,導致嬰幼兒嚴重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發育遲緩,智力障礙,抵抗力下降,以及其他一系列疾病,最終導致死亡!」下面看看受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毒害的嬰幼兒究竟有多少。 先看看三鹿奶粉從何時開始添加了三聚氰胺。 據2008-9-17大公網報道,在今天上午的國新辦記者會後,河北省副省長楊崇勇在現場被記者圍訪。他說,據被捕的兩奶農供認,他們2005年4月就開始在奶中加三聚氰胺了,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加水,同時保證其蛋白質指標仍然能矇混過關。 因為2004年阜陽毒奶粉事件毒死13名嬰幼兒的主因是奶粉的蛋白質含量超低。所以,從此監管部門加強了鮮奶驗收中蛋白質的檢驗。牛奶奸商們為了保證摻水後的牛奶蛋白質含量不下降,斗膽添加三聚氰胺這個假蛋白冒充牛奶的真蛋白。??? 2008-10-09汴梁晚報報道,開封縣半坡店鄉大邢庄村毛振周的孫子喝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在3年前患上腎結石,經過治療,現已四歲的孫子還是小便有痛感。 據2008年10月18日南方日報報道:記者昨天在廣醫附一院海印分院還見到幾名『大齡』的結石娃娃。最大的是7歲,他們都是吃奶粉在四五年前就查出患有結石。 足見,三鹿奶粉奶里添加三聚氰胺不止是一年的時間,從幾年前就開始奶里添加了三聚氰胺。 據三鹿集團網站介紹,2007年三鹿年產奶粉約13萬噸,2008年三鹿奶粉產量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20%。現僅考慮低端奶粉,由於三鹿奶粉主要以低價位吸引廣大用戶,低端奶粉產品比例約70%以上,這意味著一年內就有13x.0.7=9.1萬噸有毒奶粉進入孩子們的口中。據媒體報導,一般嬰兒每月消費奶粉大約3.6公斤,一年消費約43.2公斤,那麼一年內受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之害的嬰幼兒約有 9.1x10000x1000公斤/43.2公斤≈ 210萬人。 210萬啊,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僅在一年內僅三鹿一家就毒害了約210萬名嬰幼兒,使這些兒童貽害終生! 泰戈爾說,每當一個孩子降臨人世,就意味著這個世界還存在希望。那麼,三鹿毒奶粉嚴重傷害了200多萬孩子的健康,這意味著什麼?這是在毀滅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這哪是「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這簡直是要滅我們中華民族的種!(返頂)第5節 瞞天過海的三鹿

三鹿集團在得知負面消息時,首先予以否認,然後通過攻關封殺,他們之前因此成功過,可這次沒那麼幸運。 阜陽「大頭娃娃」毒奶粉事件 早在2004年,安徽阜陽「大頭娃娃」毒奶粉事發不久,在有關媒體公佈阜陽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業和偽劣奶粉」黑名單」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此事對三鹿集團打擊頗深,產品曾遭全國封殺。但經過十七天的緊急公關,三鹿成功地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受冤者的形象,它的名字從黑名單中刪掉了。

三鹿早產奶 據2005年07月06日天津日報網—每日新報報道,2005年7月5日下午,天津河西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執法人員在一庫房內發現,「三鹿原味酸牛奶」生產日期赫然是2005年7月6日。質監執法人員指出,從現場檢查情況來看,這批「三鹿酸牛奶」已經涉嫌偽造生產日期。他們在正式立案調查的同時,還將近900箱涉案物品封存。這就是一次沸沸揚揚的三鹿「早產奶」事件。三鹿高層9日又進京做危機公關。9日下午三鹿集團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三鹿對日前媒體報道的「早產奶」事件的內部調查結果,三鹿集團承認公司在管理上有漏洞,但強調三鹿牛奶不存在質量問題,目前被查封的900箱酸牛奶已經恢復銷售。

三鹿變質奶「很正常」2008年6月24日食品商務網報道,懷孕8個多月的李女士喝罷袋裝三鹿花花牛純奶後,直嘔吐,把奶倒在玻璃杯里一看,有豆腐腦一樣的塊狀物,還發出臭味。 人民網食品頻道2008年6月30日訊:「今天,《江南時報》報道了淮安市洪澤縣一位消費者朱先生6月13日在某超市買了一箱『三鹿』牛奶,未過保質期就發生霉變的事情,同時他的父親和孩子飲用後出現腹瀉。 報道稱,在朱先生的家裡,記者看到這箱『三鹿』純牛奶,其中一袋像是充了氣的氣球,口邊有稠粘狀液體溢出,且已霉變。同時,箱子里還有幾袋牛奶的封口存在霉斑。牛奶的生產日期是5月24日,沒有過保質期。 而朱先生告訴記者,『三鹿』廠家從未和自己有過細節方面的溝通,雖然通了一次電話,但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到底是哪個環節節出了問題?人民網記者今天打電話給三鹿集團公關部崔部長,他在電話中稱『一家生產牛奶的企業,變質的事情很正常,我們每天生產那麼多牛奶,哪能保證一點都沒問題?』對於這樣的回答,記者表示震驚。我們呼籲像三鹿這樣的知名乳企,能夠對消費者充分負責,能夠給這件事一個合理的解釋。」 刪除消費者網友的「三鹿質量問題」帖子 2008年5月21日,名為「789oo88oo88」網友在天涯社區發了一個「這種奶粉能用來救災嗎?!」的帖子,質疑三鹿奶粉質量。這個發帖人的女兒喝了三鹿兒童高鈣配方奶粉後小便不正常,他打了三鹿奶粉的服務熱線,廠家叫他郵寄兩包原封奶粉送檢,廠方證實是他們的產品,艱難交涉多次,一個叫鍾雲的自稱是三鹿奶粉浙江總代理的人,找到了他,答應贈送給該網友三鹿新版兒童鈣優、中老年鈣優、女士鈣優、青壯年鈣優各一箱(市場價約2476.8元),而要求該網友必須刪除先前發在一些網站上的涉及三鹿奶粉質量問題的帖子。到了5月31日,「789oo88oo88」忽然要求版主刪除,版主按社區規則將這個帖子「鎖帖」(指網友不能再回復)。

買通搜索引擎網站,屏蔽負面信息 東方網2008年10月6日江錫鈺的文章「三鹿集團企圖剝奪我們『四權』」指出:「刊登在《北京晚報》9月14日5版頭條的這篇報道告訴我們,大量生產出問題奶粉的三鹿集團,在北京一家名為濤瀾通略國際廣告有限公司的策划下,不僅要用『安撫』的手段,讓受害嬰兒的家長『一到兩年之內不開口』,還欲投資300萬元,買通『百度』,刪掉三鹿的負面信息。而據這家廣告公司8月11日提供的建議書,三鹿的奶粉事業部已先期投入了120萬,現在只要再增加180萬,就可以像一年投入500萬元的蒙牛、伊利和匯源一樣,享受百度的『新聞公關保護政策』,也就是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中『報喜不報憂』。」「中國網民的理由是,9月12日前,各地媒體乃至央視、港澳媒體等已經開始不點名地批評導致甘肅省59名嬰兒因為食用某品牌奶粉患上泌尿結石並有1名兒童死亡的重大消息,但百度所能提供給消費者的信息卻幾乎為零。直到12日,在新華社發出導致這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受害兒童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嬰幼兒奶粉的特大新聞後,百度上面關於三鹿的負面信息才開始出現。」 放任毒奶毒害天真無邪的生命直到「紙里包不住火」據新浪從有關方面獲得的「三鹿內部郵件」顯示,「2008年3月以來,三鹿集團先後接到消費者反映:嬰幼兒食用三鹿嬰幼兒奶粉後,出現尿液變色或尿液中有顆粒現象」。 三鹿集團經過多層次、多批次的檢驗,在8月初查出了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質,但一直對外封鎖消息。 紐西蘭總理克拉克9月14日表示,三鹿的外資方紐西蘭恆天然集團8月份就要求三鹿全面回收問題奶粉但「卻遭到阻撓」;同時直到紐西蘭政府接洽北京當局之後,官方才採取行動。 9月11日,記者簡光洲在《東方早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甘肅14嬰兒同患腎病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的長篇報道直接點名「三鹿」後,三鹿隨即咄咄逼人地要求撤稿,辯解自己的產品沒有質量問題。 居然故意放任自己的毒奶一天天地吞噬著一個個天真無邪的生命!行徑已經無恥到令人髮指。 直到9月11日甘肅等地醫院證實三鹿奶粉是製造」腎結石寶寶」的禍首後,「紙里包不住火」,三鹿集團才出面說明,「承認700噸奶粉受污染」,無奈啟動召回。 事發後,三鹿集團9月12日第一時間對外宣稱:「由於不法奶農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向鮮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 將全部責任推給「不法奶農」。即使事件全面曝光之後,三鹿還是一味推卸責任,可謂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消費者。上述三鹿集團置千千萬萬嬰幼兒的生命於不顧,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壞事變好、瞞天過海的醜陋行徑充分應驗了 「無商不奸」這句俗話。?

(返頂)

第6節 回爐奶 所謂回爐奶,是指將過期變質的牛奶返廠再加工成的牛奶。 據2005年6月9 日北京晨報(記者 馬小森)報道:「日前,光明被媒體曝光在河南將過期變質的牛奶返廠再加工出售,對此,光明乳業董事長王佳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乳品廠都有回奶罐,而且特別指明全國的乳品生產企業都有回奶罐。 一位在乳品業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每個乳品企業都有回奶罐,比如有些企業收原料奶收多了,做成產品市場根本消化不掉,就會把剩下的放在罐子(回奶罐)裡面,做成奶粉或奶油、蛋糕等。」 一位奶業資深人士說:「一般說來,即使有奶品可以回收,但其營養成分早已被破壞,就是回爐也只能加工成動物飼料,而不是牛奶飲品。」 過期奶回爐再造,安全隱患極大,是決不允許的,但這也似乎早已成為牛奶行業里的潛規則。第7節 早產奶 早產奶是指把生產日期標註時間挪後幾天的奶,以此延長產品的銷售周期。 據《京華時報》2004年11月24日報道,11月23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乳粉、液體乳製品、含乳飲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公告》稱,在檢查中,質檢人員發現北京鴻達乳品有限公司代加工生產的「伊利」牌酸牛奶(125克/袋)因標註的生產日期比抽樣當天還晚兩天,被認定為存在提前標註生產日期問題,屬不合格產品。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05年6月13日,上海市閔行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廠抽查時發現,其生產的利樂枕包裝的常溫奶普遍存在生產日期標註延期兩三天的現象。

也就是說,6月13日去檢查時,看到很多利樂枕上所標註的「生產日期」已是6月15日、6月16日。該廠是光明集團中最早使用「光明」品牌的企業,與光明乳業集團總部僅一牆之隔。 2005年7月5日下午,天津河西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執法人員在一庫房內發現,「三鹿原味酸牛奶」生產日期赫然是2005年7月6日。執法人員在司機提供的發貨憑證上確定這批酸牛奶是在本月4日發出的。

質監執法人員指出,這批「三鹿酸牛奶」已經涉嫌偽造生產日期,將近900箱涉案物品封存 早產奶把生產日期標註時間挪後幾天,實質上增加幾天保質期,這有利於乳品的運輸,延長產品的銷售周期,並能給消費者造成一種假相:「我喝到的產品是新鮮的」。但是這會增加奶變質的幾率,這是嚴重欺騙消費者的違規行為。 一位業內人士說:「為了提高銷量,讓顧客買得更『安心』,提前標註生產日期已經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只是大多企業都心照不宣而已。」 (返頂)第8節 有抗奶 所謂「有抗奶」,是指抗生素殘留超標的牛奶。 牛奶中隱藏著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東西是抗生素。WHO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人類用現有抗生素治療傳染病,只剩下10-20年的時間,如果不嚴格限制使用抗生素,在21世紀將帶給人類毀滅性的災難。

長期以來,中外治療奶牛乳腺炎的藥物只有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奶牛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療效也越來越差,所以治療乳腺炎時使用的劑量越來越大,殘留在奶牛及牛奶中的抗生素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國外的多項研究已經證實:奶中的抗生素十分穩定,基本不受溫度的影響。抗生素不能通過常壓下的物理方法來進行破壞和分解。

對於消費者來說,食用了抗生素超標牛奶會引起人體過敏反應,如長期服用,不僅會抑制人體腸道中正常的有益菌的生長,還會使致病菌大量增殖而導致全身或局部感染,並且會導致人體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麻煩,無異於在人體內埋下一顆「隱形炸彈」,將來一旦患病,很可能就「無葯可治」。 喝到「有抗奶」的幾率有多大? 有抗奶對消費者構成了巨大食品安全隱患。

一項對我國北方市場的檢測調查結果顯示,在近800份乳品採樣中,抗生素超標居不合格項目中的第一位。 據有關媒體報道,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業內權威人士透露,2006年上半年的一項檢測顯示,當前我國市場上竟然有50%左右的牛奶存在抗生素殘留超標。 為了保障人民健康,歐美國家多年前即以法規禁止抗生素殘留超限量的牛奶上市(對青黴素類藥物殘留的限量為千萬分之4-10左右)。

在歐洲,對含有抗生素牛奶的檢查和處罰很嚴厲,發現有抗生素的奶場必須停產,甚至要收回產品銷毀。可以說,不含有抗生素殘留已成為通用的國際化的原料奶收購標準。 由於抗生素能耐高溫,現有正常的殺菌或滅菌工藝根本無法將其消滅,因此,含有抗生素的「有抗奶」便可輕易流入市場,而國家質檢部門和工商部門又沒有把「抗生素殘留」納入法定檢測項目。

所以,大部分企業都默許了含有抗生素的原料奶進入加工廠的事實,「有抗奶」就以「合格奶」的身份成為危害消費者健康的「隱形殺手」。這已是牛奶業圈內人所共知的「秘密」。 在2008-09-17「中國生產力開發研究院」BLOG,鄭義教授鄭重告戒大家:「一旦奶牛在生病治療過程中使用了青黴素、鏈黴素、氯黴素等抗生素,其乳汁不能拿來做鮮奶、酸奶的,因為牛奶在加工過程無法將這些抗生素等有害物質剔除, 用這種「有抗奶」來生產奶粉的案例時有發生。國家衛生防疫部門曾檢測發現,生鮮牛奶中抗生素殘留檢出率為3.6%,消毒牛奶中為11.48%,奶粉則高達39.58%。

這些存在於奶粉中的殘留物,很可能引起食用者的過敏反應,並誘發形成過敏性體質,長期飲用可能導致賴藥性,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形成有催化作用。」 最近,國內光明、三元、伊利等大型牛奶企業紛紛打出「無抗奶」的旗號。

但是,市場上迄今仍然沒有一家企業敢於在自家的產品上標註「無抗奶」的字樣。因為,嚴格保證「無抗奶」意味著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一直以來,「有抗奶「是很多國內乳製品廠商極力迴避的話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碰到「有抗奶」的幾率大得嚇人。 不法牛奶廠商對於抗生素殘留的檢測推出了添加劑對抗,如今行業內還出現了青黴素降解酶等化學物質,將其摻入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便可「合格」通過檢測。

我國的乳業泰斗駱承庠教授在出席西部乳業發展形勢研討會時指出:「搞奶業要講職業道德,不講職業道德的企業和人是奶業的禍害。他說,最近有些企業在推廣一種添加劑,應用這種添加劑可以使檢驗人員無法查出牛奶中抗菌素的成份,如果任其發展對奶業有害,也將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不法奶商用添加劑對抗抗生素殘留的檢測而矇混過關,那如何能保證我們喝的奶不是「有抗奶」呢?(返頂)第9節 激素奶 激素奶是指含有牛生長激素的牛奶。 據有關專家介紹,199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使用孟山都的重組牛生長激素(rBGH),因為它可以用於促進奶牛產奶,最高可增產20%,目前美國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乳牛長期吃這種葯。  

rBGH激素不僅刺激了奶牛的產奶能力,同時亦令牛奶內一種名為「IGF-1」的生長因素含量上升,它與胰島素相類,即使用巴氏消毒法亦無法破壞,它直入腸臟溜進血管內,尤其是嬰兒更易受到侵害。IGF-1非常可能將人胸部的肌肉癌化,凡是體內已有癌細胞者,都會受它影響而更形活躍。

人類亦有可能直接由牛奶中吸入牛類生長激素,從此體內各細胞自行生產IGF-1。 許多獨立科學家開始公開警告rBGH激素增加了IGF-1因子的水平,有可能會導致人患上癌症。其中最有發言權的科學家之一是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薩繆爾?愛普斯頓博士。

愛普斯頓博士是公認的研究致癌物質的權威,他警告說越來越多的科學依據表明IGF-1因子與人類癌症的產生有很大關聯,而且這種癌細胞可以在體內潛伏很多年。

在後來的調查中發現,如果食用這種激素牛奶及其製品,患前列腺癌或更年期乳腺癌的幾率將增加,導致孩子性早熟、男性功能障礙和女性不孕等情況的發生。 2007年在渥太華舉辦的世界乳腺癌醫學會,便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發表,因此薩謬爾?愛普斯頓博士更極力呼喚,各國政府應該正視乳牛施打生長荷爾蒙的問題;根據他在實驗室中所作的結果顯示,如果將IGF-1加到正常細胞內,正常細胞很容易癌化,且許多數據也顯示乳腺癌患者的IGF-1值通常較偏高,因此說IGF-1的生長激素,是導致乳癌的禍首之一。

普林斯大學營養學家傑西卡·奧特沃特發現今時今日市面上供應的牛奶,滿布兩種污染物,一是雌激素,一是叫做IGF-I的一種」月太」,用來令牛隻快速長大。

這兩種化學物質都會令婦女生乳癌。她說:「大家都知道過多的雌激素會促使乳癌細胞大量繁殖,醫生向來都避免開含有雌激素的藥物給癌症病人服用,原因就在這。乳牛懷孕時體內雌激素水平很高,乳汁含有很多。」

加拿大衛生部沒有批准在加拿大銷售重組牛生長激素。 此外,一個由著名專家組成的歐盟委員會特別獨立委員會得出結論:正如加拿大得出的結論一樣,rBGH有導致人類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 1999年8月,聯合國糧食安全署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一致同意支持歐盟1993年對引進孟山都rBGH牛奶的臨時管制令。 2004年1月,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檢察官員終於打破沉默宣布他們發現rBGH中含有過量的有毒物質。 日前,美國星巴克公司總部宣布,將全面更換全美星巴克咖啡店內使用的牛奶及奶製品,因為這些牛奶和奶製品可能含有人工生長激素rBGH,而這種生長激素被懷疑可致癌。

繼2008年初星巴克宣布全美門店更換含激素牛奶後,沃爾瑪宣布,公司不會採購注射過生長激素的奶牛所產的牛奶,公司還保證沃爾瑪所有山姆會員店裡出售的所有牛奶都來自自然生長的奶牛。 目前我國法規規定,在飼料里不允許添加生長激素。

但在鮮奶採購的相關法規里,國家標準並沒有規定是否允許含生長激素,因此不排除一些從非正規牛場收購的奶粉、奶製品原料中含有生長激素。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部分企業在奶製品中添加美國進口奶粉,而這些奶粉里也有可能含有生長激素。(返頂)第10節 結核奶 患肺結核病的病牛所產的奶叫結核奶。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人畜和禽類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引起消瘦和失重,嚴重者可致死亡。人感染結核桿菌多由牛型結核桿菌所致,如果人飲用結核奶,可能會被傳染此病。歷史上所爆發的人群結核病,相當程度上都與奶和奶製品有關。 由於得病的牛大多會被注射抗生素,因此在結核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有抗奶,這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大危害。 結核菌不耐熱,對紫外線比較敏感,故常採用加熱或紫外線進行消毒,而高壓蒸汽(120℃)持續30分鐘是最佳的滅菌方法。至於巴氏奶殺菌(85℃、30秒)或常溫奶滅菌(135~150℃,保持4~15秒)能否殺死結核菌就不好說。 2005-2-2「放心醫苑網」報道「我國結核病進入緊急狀態」,衛生部有關專家說:結核病流行在我國重新加劇,四高一低(高患病率、高耐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遞降率)局面不改,該病將有可能再次成為不治之症。 據中國防癆協會張立興教授介紹,中國屬於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病人數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印度。全國至少5億以上人口感染了結核菌,有肺結核病人600萬,其中具有傳染性的200萬人。每年死於結核病的人約25萬之多。 廣東省結核病防治所所長鍾球說:國家允許食品中大腸桿菌一定的存在量,但結核病是一種傳染病,結核桿菌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不論是牛奶,還是牛肉,必須做銷毀處理,絕對沒有「高溫處理之後便能放心食用」之說。 那麼結核奶是如何流向市場的呢? 按照現今牛奶公司乳品廠對鮮奶的收購標準,只要這些奶牛場在一年一度的防疫部門前來檢疫時做手腳,騙得一紙《動物防疫合格證》,就可在這一年中把病牛奶順順噹噹賣給牛奶公司的乳品廠。而乳品廠每天對收購奶的例行檢查中,並沒有結核病一項,結核奶就這樣流向市場。 據2003年07月20日羊城晚報報道,該報記者根據讀者的舉報,連日來對廣州市某大型牛奶公司屬下企業——太和鎮雲燕畜牧發展公司進行了明察暗訪,結果發現驚人黑幕:這個奶牛場630多頭奶牛中,有70%患了結核病,但每日仍有兩噸多的結核奶供應廣州市場! 結核病是慢性病,病情發展有一個緩慢的過程,如病牛癥狀不嚴重,還可產奶,一些奶牛場就捨不得殺掉,而會像雲燕場一樣,想方設法瞞報疫情,並在防疫部門人員前來檢疫時做手腳干預。 業內人士表示,廣東省在2001年以前,已將奶牛的兩大傳染病:結核病與布氏病清理和控制得非常乾淨(即基本凈化)。但近三年又開始複發。 其實,這不僅是廣州和廣東的問題,外省也有這個問題。結核病疫情上升可以說是全球性的趨勢。不久前,廣東檢驗檢疫總局也從美國進境的142頭良種奶牛中,檢出19例患有結核病、副結核病的陽性種牛,並進行了撲殺和銷毀處理。此舉打破了美國25年來沒有牛結核病的說法。 養牛場可以做手腳騙得《動物防疫合格證》,巴氏奶殺菌和常溫奶滅菌又不一定能殺死結核菌,那如何能保證我們喝的奶不是結核奶呢?(返頂)

第11節 布魯氏菌奶 患有布魯氏菌病的奶牛產的奶叫布魯氏菌奶。 南方日報2003年7月23日報道:記者從廣州市動物防疫監督所所長方正剛處獲悉,18日,防疫部門在廣州花都部分農戶的養殖場檢疫出了一些奶牛患布魯氏菌病。在記者問及這些病牛在未被捕殺之前所產奶的流通情況時,他表示,由於監管部門不能做到365天每日檢測檢疫,「已經產的奶沒有辦法了」,而對奶源是否安全則很難評論。 布魯氏菌病是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家畜及人共患的地區性流行病。此病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國則多見於牧區,主要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山東等地有流行區,南方則少見。  人通過與患病家畜的接觸,食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塵土或菌進入眼結膜等途徑,皆可遭受感染。發病年齡大多在30歲以上。人感染布氏桿菌較家畜嚴重,表現乏力,全身軟弱,食欲不振等,不能勞動,成為能吃不能幹活的「懶漢」,故該病又被稱作「懶漢病」。病灶發生在生殖器官,影響生育,嚴重者可致死亡。 據有關資料介紹,布魯氏菌經過濕熱60℃30分鐘、70℃10分鐘可將其殺死。至於巴氏奶殺菌(85℃、30秒)能否殺死布魯氏菌,就不好說。 1996年綏德縣發生了陝西省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短短三年時間,疫情從北向南蔓延,發病人數達1226人。 新浪「行者或過客blog」2006年1月1日的文章「布魯氏菌病能在河北省蔚縣境內瘋狂肆虐三年」中說:「『(蔚縣)凡是有牛、羊的地方,就有布病在傳染!』,筆者於2006年1月9日在河北省蔚縣草溝堡鄉張家店村採訪時,在一布魯氏菌病感染者李某的口中聽到了這一句讓人心驚肉跳的話! 2003年以前,張家店村周圍的一些村子出現了布魯氏菌病,2003年以來,張家店村這一個彈丸小山村,布魯氏菌病感染者人數,由一人,已增至24人,大部分布魯氏菌病感染者已不同程度地喪失了勞動能力。(李某還說,鄰鄉的九宮口村感染者人數更多,筆者未能去證實)。 河北省蔚縣境內的布魯氏菌病疫情,實際上,究竟是多大範圍內的疫情,筆者未去採訪,筆者現在了解到的情況,已十分令人擔憂,觀其現狀,如仍持續這樣,布魯氏菌病將走向更遠,令人毛骨悚然,非典,難道還不夠么?」 2007年12月4日衛生部在其網站上發出通知稱,我國人間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疫情持續快速上升,且正在向城市擴散,部分地區呈暴發和流行之勢。統計數字顯示,1996年至2005年,全國人間布病發病率從0.09/10萬上升到1.50/10萬,10年間上升了16.7倍。2006年,全國共報告發病19013例,遠遠超過歷史發病人數最多的1963年(12097例)。 布魯氏菌病可造成重大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措施,防止通過患病奶牛的牛奶傳染給人。(返頂)第12節 變質奶

所謂變質奶,是指在保質期內已經變壞了的奶。 2007年2月2日深圳商報報道:據市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統計顯示,該中心2006年受理的食品類申訴舉報中,有關食品在保質期內出現變質、含異物及食品過期等問題成為一大投訴熱點。且統計顯示,該中心去年共受理食品類申訴舉報信息2205件中,乳製品居於首位。消費者主要反映商家銷售的乳製品在保質期內出現變質、含異物等質量問題。 在百度搜索「變質奶」,則可搜索到上萬條有關變質奶的信息。下面看看幾個大名牌變質奶。

伊利變質奶 新華網浙江頻道2005年11月16日電報道,伊利牛奶曝質量醜聞――保質期內變質成豆腐渣:2004年6月,伊利公司生產的兩個批次袋裝純鮮牛奶在天津檢測不合格。伊利天津分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經調查牛奶產生異味的原因,初步認定問題可能出現在運輸過程中。 2005年4月,河北邯鄲消費者蕾瑜購買了一袋伊利純牛奶(生產日期:2005年4月25日),5月4日早上飲用時,覺有一股怪味,但因為該品牌是名牌產品開始沒在意,喝到一半時,喝到一口很稠的奶,噁心得嘔吐,這才意識到牛奶已變質了。?? 2005年10月22日,福建寧德蕉城三都鎮林女士喝伊利牛奶,保質期內喝出毛病,據林女士介紹,該箱伊利純牛奶系由其家人於一個月前在某超市購買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分別為今年5月和今年12月)。10月11日,林女士在家飲用其中一盒,喝至盒中牛奶尚余近三分之一時,冷不防從底部吸出如果凍般塊狀沉澱物。心存戒意的她隨之服下口服黃連素片以防不測。但在當晚,林女士還是出現了腹瀉癥狀。而後,她對所剩的盒裝牛奶開拆數盒檢查,亦發現相同問題。 三元變質奶 據2005年05月14日《京華時報》報道,三元鮮奶保質期內變質,消費者食用後患急性胃炎: 家住八里庄南里19樓的3家三元鮮牛奶訂戶在食用了保質期內的變質三元鮮牛奶後,4人出現嘔吐癥狀,其中3人確診為急性胃炎。 5月5日晚,李先生哄著臨睡的兩歲女兒喝下小半盒生產日期為5月4日的三元243毫升裝鮮牛奶,在給孩子擦嘴時發現她嘴上掛著一塊固體奶渣。他試了兩口後發現牛奶變質,而包裝上的保質期為3天。當天深夜,李先生出現噁心嘔吐癥狀。

第二天一早,小女兒「鼻孔和嘴都噴出白色沫狀的東西,臉色越吐越白」,並發起了高燒。5月5日夜間和次日早晨,同樓12歲的小譚和另一位李先生也在食用了4日的三元奶後出現嘔吐和腹瀉癥狀。除小譚外,其餘3人就醫後均被確診為急性胃炎。李先生稱,訂戶們6日向負責配送三元奶的小紅帽十里堡站反映後,當天就有自稱是北京三元公司的人來了解情況,其中一名姓郭的女士當場認定殘留牛奶已變質。

達能發霉變質乳酸飲料 據2006年08月17日09:33 南方日報報道,達能乳酸飲料保質期內發霉變質: 日前,廣州市民曹小姐向記者訴說了她的「恐怖經歷」。今年6月27日,她在廣州某大型超市購買了一瓶正在做促銷的達能清新活力乳酸飲料,準備給她女兒喝。當她擰開蓋子,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瓶口、瓶蓋都布滿綠霉。曹小姐表示,這瓶達能乳酸飲料還在保質期內,就發霉了。「本來沖著大公司大品牌才買它的,想不到大品牌都這樣」。據曹小姐稱,她當時立即將該問題產品退還給超市,超市也同意讓她換了另一種乳產品。 記者從該大型超市獲悉,今年6、7月份高熱夏天,酸奶、含乳飲料等乳製品的質量問題時有發生,而達能產品發生質量問題的概率也不少。據透露,在該超市6、7月份發生的乳製品質量問題個案近100宗,其中涉及達能產品的約佔10%。超市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酸奶變質的表現多是,味道非正常酸奶的酸,有股餿餿的臭味;酸奶的顏色變黃,出現結塊等。 據悉,在此之前,國內有關達能酸奶出現問題的投訴也不少。據報道,在福州市12315陸續接到了一些「達能碧悠」酸牛奶變質的投訴。其中,福州王先生反映,7月14日傍晚,他購買了20瓶由上海達能酸乳酪有限公司生產的達能碧悠酸牛奶,回家後王先生將酸奶擱在冰箱里,7月18日喝酸奶時,他發現有股怪味,入口時舌尖有辣感。為此,他懷疑該酸奶變質了,又連續打開4瓶,發現都有怪味,當開到第五瓶和第六瓶時,酸奶的顏色居然呈綠色。王先生稱,該牛奶的保質期是從2006年7月9日至2006年8月2日,並未過期。王先生說,他發現這批酸奶中,奶瓶發脹封口鼓起來的,多是變質的。 福州章小姐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據她稱,她購買了一瓶達能碧悠酸牛奶,掀開封口時牛奶突然噴出來,並伴隨一股臭味。

牛變質奶 2008年09月24日溫州新聞網報道,蒙牛純牛奶保質期內出現沉澱物: 昨晚記者聯繫上了這位名為「minghewenzhou」網友,網友姓潘,他告訴記者今年7月初,家人在永嘉縣上塘一副食品批發店購買了一箱蒙牛純牛奶,7月中旬左右開始開箱飲用。 9月上旬的一天,潘先生突然發現牛奶有問題,「當時喝的時候感覺黏黏的,再吸一口,嘴裡感覺有硬塊,像是沉澱物。」潘先生將其它的牛奶也打開,又發現類似的問題,於是打電話給蒙牛的客服。後來溫州的經銷商派人跟潘先生協調,但雙方一直協調不下。

潘先生向《網路投訴中心—晒黑台》反映了這件事情。 今天上午一大早,潘先生帶著三盒蒙牛純牛奶來到記者的辦公室。記者查看這三盒牛奶發現,包裝的正面寫著:「蒙牛純牛奶」字樣,生產日期處標有「20080410」字樣,保質期處寫著「常溫密封保存8個月」。可以看出,這些牛奶還處於保質期之內。 在記者的見證下,潘先生打開了其中的一盒,將牛奶倒到一個空盆子中,記者看到,在牛奶的上方漂浮著一層懸浮物。隨著牛奶被倒出,記者看到紙盒的壁沿有一層粘合物,再倒掉一部分,在盒子的底下則出現小塊狀的牛奶,果凍狀的沉澱物還不少。2007-01-19 hc360.com網報道,「蒙牛保質期內變質,消費者討說法遭威脅」: 「1月6日上午,信陽消費者張國耀在家打開一件標註生產日期為2006年12月24日的蒙牛袋裝純牛奶,取出其中的一袋飲用。『喝了一口後,感覺味道酸臭,十多分鐘後覺得胸悶氣喘』。 張國耀就帶著沒喝完的牛奶去信陽市中心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我,可能是變質牛奶導致的過敏,引起心臟痙攣。『張國耀說,那件牛奶是不久前他在信陽一家超市購買的,保質期為1個月。 1月6日下午,蒙牛公司信陽的經銷商汪經理找到了張國耀,經現場查認,承認了牛奶變質。張國耀決定向蒙牛信陽經銷商提出經濟賠償要求。 昨天上午11點多,他突然接到蒙牛信陽經銷商一位李經理的電話:『你這樣是在砸我的飯碗,我帶人到你家去,看你到底能怎麼樣!』張國耀說,電話里充滿了威脅,於是他撥打了110。 昨天下午,記者電話採訪到李經理,李經理承認曾經威脅過張國耀,並說以前也有顧客反映牛奶質量出現問題。」 如上所述,近年來包括名牌大奶企在內的變質奶的投訴非常多。每當產品出現變質的問題,廠方都將原因歸咎為儲存或運輸過程中的問題,何以同一問題幾年下來一直得不解決?廠方又把每次出現的變質問題說是一個偶然事件。可是太多的「偶然」是不是變成一種「必然」? (返頂)第13節 復原奶 復原奶(復原乳),也稱還原奶(還原乳),是指用奶粉兌水並高溫殺菌製成的奶。 廣東省奶業協會林秘書長分析道,奶粉的生產溫度更高,保溫時間更長,加上出產後長期保存,因而營養損失比任何純液態奶都高,用奶粉還原成液態奶時又經過高溫加工,營養損失就更大。 微生物學與生化藥學碩士、重慶天基權量子醫學研究院首席專家杜群軍指出,不少企業用奶粉製作常溫奶(還原奶),經過幾次超高溫處理,其營養價值甚至不如冰激凌和雪糕。即使這樣生產出的常溫奶,廠家在外包裝上也不忘標註「純鮮牛奶」、「100%純鮮牛奶」,完全誤導了消費者。 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外用等級最差的原奶做奶粉,所以從國外進口奶粉加工復原奶的成本非常低,生產成本遠低於用鮮牛奶直接加工液態奶,利潤驚人!如此用便宜的奶粉加工還原成液態奶出售,廠家賺取了高額利潤,消費者喝到的卻是營養成分被極大破壞後的低質奶!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一國內牛奶行業中秘而不宣的「商業秘密」已有十多年的歷史。 乳品企業鍾情於「復原乳」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國原料奶質量差。據了解,我國大多數奶農生產的鮮奶細菌數要高於國外鮮奶上百倍,因此,用這樣的原奶作原料,生產出的乳製品質量上不去。特別是酸奶,因為含有乳酸菌,對原料奶要求更高。故國內許多廠家寧願選擇進口奶粉,也不願使用國產原料奶。林秘書長說,純鮮巴氏消毒奶由於味較淡,加奶粉容易被顧客發現,所以商家一般不會加奶粉,即使加也不多。超高溫滅菌常溫奶本身味道比較香濃,奶質比較稠,如果加奶粉不是太多,除非是經常喝純鮮奶者,一般人不會發現,所以加奶粉相對比較多。

調味奶(如甜味奶、草莓奶、木瓜奶、朱古力奶、哈密瓜奶等)由於加了調味劑,味道很濃,加奶粉不容易被覺察,所以奶粉用得很普遍,用量也比較大。而酸奶和酸奶飲料大多用奶粉生產,只有少數奶源充足的乳品廠會用鮮奶生產。林秘書長指出,不少生產酸奶或酸奶飲料的廠家自己其實一頭奶牛也沒有,也從未收購過一斤半兩鮮奶,其產品全用奶粉生產,而其產品卻標著用「牛奶」生產,這確實是十分不老實的做法。四川省乳品協會會長、西南民族大學教授魏榮錄說,目前沒有任何企業按照國務院在2005年年底公布的24號文件要求在市場上標出還原奶字樣,企業將大量還原奶都標註為純牛奶,使24號文件形同虛設。 東北網黑龍江新聞2008年10月6日報道:國家要求用奶粉做原料的奶製品要標註「復原奶」字樣,但記者在哈爾濱市各超市採訪發現,所有液態奶製品都寫著「鮮牛奶」,沒有一個標註原料含有「復原奶」的。業內人士披露說,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酸奶、調味奶、乳飲料相當一部分是用奶粉復原的,原料並不都是「鮮牛奶」。 即使相關部門推出了還原奶檢測標準,然而有趣的是,一邊是乳品企業用於還原奶的奶粉進口量猛增,一邊是駐廠監管人員根據還原奶的檢測標準卻查不到是否是還原奶粉。這是因為至今還沒有確實可行的方法鑒別出還原奶。據2005-10-8中國食品產業網報道,市場上究竟有多少純鮮牛奶製品含有「復原乳」呢? 據了解內情的人透露,目前國內市場上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純鮮牛奶製品含有復原乳。 可普通消費者很難知道究竟哪些是真的純牛奶,哪些是用奶粉還原的液態奶。我國有九成以上的消費者在喝「糊塗奶」,不知道他們花鮮奶價格購買的所謂巴氏奶、常溫奶、酸奶,並不都是純鮮牛奶,而是含有以奶粉為原料還原的廉價低營養的復原奶。甚至特別是酸奶,絕大多數都是用復原奶製成的。乳品廠家的這一欺騙行為,嚴重地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此蔑視消費者權益,是可忍,孰不可忍!牛奶產品具體情況,還是需要食品的標準檢驗和實地生產考察。
推薦閱讀:

一天喝一升牛奶會怎麼樣?
如何挑選好牛奶?
我的鮮牛奶為什麼喝了兩天,然後今天下午回宿舍想把剩下的喝完……結果結塊了,就像嫩豆腐一樣?
喝牛奶不舒服?10個問題回答幫您搞定!
怎麼做不需要淡奶油的低脂牛奶冰淇淋?

TAG:學習 | 牛奶 | 了解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