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意識理解幾種有關文學的原型——《心理學與文學》讀後
目錄
一、神話中的亂倫與無意識原型... 2
二、為什麼同性戀被宗教以道義的形式禁止... 3
三、詩人與現實的割裂... 5
1、詩與抽象畫... 5
2、兩位詩人的命運... 6
四、結語... 7
參考資料:... 7
(括弧內頁碼為《心理學與文學》頁碼)
《心理學和文學》有些艱澀,一是大部分為抽象的哲學式的表述,二是由於中英翻譯的隔閡,不是說兩種語言表達的優劣,畢竟思維習慣不同。好在兩位譯者在文前做了很好的解讀,對榮格整體思想做了梗概,我們把握起來也容易了許多。也被其中的一些生動例子所吸引,例如水作為無意識最普遍的象徵出現在多個人的夢裡;夢中黑白魔術師的出現與黑馬進入沙漠這個道德隔絕孤立的形象等等。
一、神話中的亂倫與無意識原型
神話里的亂倫原型有中國的女媧與伏羲兄妹結合、日本的伊邪那美與伊邪那岐兄妹結合、地母蓋亞與子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生下提坦神族,他們中又有近親通婚。有人粗淺地評論道「這是人類本能」,佛洛依德認為的一種潛意識的自然傾向,而意識又要求人自我約束。
榮格闡述的神話中的原型也就是集體無意識的體現解釋了這一現象。
「另一種表達原型的方式是神話和童話……在這裡原型一詞只能夠間接地應用於『集體表現』,因為它指的只是那些尚未經過意識加工的心理內容……」(P54)所以在看中國、日本、希臘、北歐神話故事等作為的「直接材料」時,我們都會覺得粗糲甚至粗俗,甚至在聖經故事中,都有我們現在「看不慣」的地方,就是體現了「原型的直接表現更富於個性和更難理解」。原型為什麼可以體現人最初的心理呢? 「榮格把原型理解為心理結構的基本模式……每當我們面對普遍一致和反覆發生的領悟模式,我們就是在與原型打交道。他認為心理活動的這種基本模式是人類遠古生活的遺迹,是重複了億萬次的那些典型經驗的積澱和濃縮」 (P5),也就是說這些神話原型可以表現人類遠古時期很長一段時間的做法,並把這種做法化作意識存入基本模式內,不過隨著社會與認知的發展,這種意識逐漸被後來者居上壓到海里的冰山裡,而那些衝動作為潛意識還時不時浮出水面。亂倫即是這樣的。
回到神話中的亂倫情節,遠古時期人類生活可以解釋,醫療不發達 ,女子生產約等於死亡,而經過生產的女子再進行生產時就會順利許多,所以女性在那時是稀有的。而那時男性死亡的要早許多,所以同一女性才會「父子相承」。生殖崇拜中女性就作為神,與之結合是聖神的事,是為族群壯大做貢獻,畢竟人才是生產力。至於疾病與智力,那時候衛生條件與生活條件差,疾病與夭折很常見;關於智力做個大膽猜測,那時大家也沒開化,差距也許不是很大。近親結婚到古代都一定程度上保留,大家族內的通婚,為了團結,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潔等等,後期受道德評判《亂倫禁忌及其起源》
所以這種衝動是「先天存在的」,作為集體無意識保留,具有普遍性,又在神話中以原型出現。
二、為什麼同性戀被宗教以道義的形式禁止
作者榮格在文章中大量引述與神學聖經等有關的內容如「聖靈感孕、基督神性以及三位一體」,信仰道義應該是榮格認為的人在一開始與外界的神秘交感,始終是恐懼,也是藝術創作的動力。
在電影《金賽性學教授》中,教授指出一個人的性取向可以分為六個等級,0是完全的異性戀,6是完全的同性戀,大部分人處在中間。這部電影告訴人們應該了解包括在性取向以內的科學知識(不過就像《心理學與文學》說的那樣,科學也許也僅是本身符合某種神話原型,作為一種時代精神是偏見的精神傾向,「以壓倒一切的暗示力經由無意識,作用於柔弱的心靈」)。我對同性戀完全不抱有偏見,只是驚訝於為什麼會有人極其抵觸抵制,甚至要作鬥爭。《天佑鮑比》中女家長作為虔誠的基督教徒厭惡作為同性戀的兒子,僅僅是因為聖經中寫的關於同性戀的話,並堅持只要祈禱就可以拯救她的兒子。最後兒子的死讓她明白了並勇敢地站出來,為同性戀運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聖經是這樣描述的:舊約《利未記》十八章22節不可與男人媾和,像與女人一樣,這本是可憎的。(you shall not lie with amale as with a woman ,it is an abomination)
新約《哥林多前書》「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嗎? 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國。」
不過現在世界上各家教會已經停止了誰真誰假的爭論﹐從中世紀就開始大家一致採取 「各取所需」的態度對待《聖經》。
不過伊斯蘭確定的非法﹐永遠不可能改變為合法﹐例如飲酒﹑吃豬肉﹑姦淫﹑偷盜﹑拜偶像﹑同性戀。任何國家﹑議會或政黨者都無權把這些罪惡以民主表決或人治立法的形式宣布為合法與無罪。
《古蘭經》中有明確的禁令﹐真主派遣他的使者魯特(聖經舊約中記載這位使者的名字是羅得)﹐向他的族人宣告真主的警告﹐不許他們為非作歹﹐男人捨棄婦女而從男人身上滿足性慾﹐禁止他們「同性戀」﹐但是他們粗暴地對待真主的使者﹐拒絕聽從真主的嚴厲告誡。真主夷平了那個民族的城鎮和村落﹐只有少數真主意欲保護的人逃離了災難﹐流落他鄉。 現代的考古學家﹐根據《古蘭經》的歷時記載﹐找到了魯特宗族被毀滅的城鎮﹐現在以全部陷入死海海底﹐證明《古蘭經》記載的歷史十分確切真實。 真主在《古蘭經》中的警告成為人類永久的記憶和教訓﹐穆斯林確信真主在《古蘭經》中的警告永久有效。 在《古蘭經》記載的魯特宗族遭到毀滅幾千年之後﹐羅馬帝國時代的義大利龐貝人遭到與魯特宗族類似的災難﹐一瞬間﹐全民覆沒。 現代的考古學家到龐貝廢墟中挖掘那裡活生生被瞬間掩埋的生活情景﹐確定那裡流行同性做愛﹐還有許多年幼的男女正在同性性交﹐他們都保持著原來的動作﹐成了化石﹐等待後人發掘和觀看。
不管如何,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有些人如此厭惡甚至恐懼同性戀並尊崇宗教,(P60)「耶和華是一個在仍然未經分裂的狀態中包含著對立面的上帝概念……原始經驗的奇妙與恐怖向他(克勞斯兄弟)降臨了……經過數世紀之久發展起來的教義中的神的形象就像一付治病的靈藥,幫他吸收原型形象的致命襲擊,從而避免了被撕裂分崩的危險……昂及努斯·西拉修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內心的衝突把他撕成了碎片,因為在他的時代,被教義保證著的教誨穩定已經崩潰了。」我是似懂非懂,大概就是教義的象徵作用,將危險的決定作用的心理經驗——這一經驗被稱作神的經驗——匡正成了一種人類理解力所能容忍的形式。
這又要回到人類的遠古時期了,任何危害人類族群的行為都被禁止然後演變成為道德教義。如人口很重要,如果同性間就可以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性需要的話,繁衍的動力就小了很多,所以同性戀就應該禁止,也有可能有的族群因此遭受了族群的消失顛覆等等,總之後果很嚴重,所以禁止同性戀上升為道德。如今人口也不是很重要的指標了,社會對此就相對寬容,有的人人很信仰教教義,對此嚴格遵行也認為這是社會成熟的表現,包括對婦女的生育權的控制上升到對婦女操行的道德禁錮。任何教義法律法規都是為了人類族群的發展與內部和諧,而遵守教義的人雖然並不知道教義的背後是什麼,但在長期的心理經驗後感覺到破壞它的危險性。
三、詩人與現實的割裂
詩是更貼近心靈的文學體裁,(P110)「完全是從作者想要達到某種特殊效果的意圖創作出來的,他讓自己的材料服從於明確的目標……」所以希望可以討論一下詩
1、詩與抽象畫
以現代詩歌為論,我理解有些詩歌一定程度上像在看一幅抽象畫,直到看到《畢加索》我才理解她們為什麼有寫深度上看起來那麼相似。
第一、都是「非客觀藝術」,取材於「內」的。兩者中意象「與人們所期待的模式有著極大的差異,似乎已經不再屬於任何外部經驗的物體了。」(P172)我現在訂閱的新派的詩歌追求的意向上的大膽視覺上的刺激。
第二、斷裂。畢加索屬於的那種類型,「布滿整個畫面的所謂『斷續的線條』,及一系列的心理『斷層』」「揭示出它們對情感的疏遠和離異」「只表現出了各種矛盾的情感甚至情感的完全缺失」(P173)而詩也是「斷裂」的,一行一行,富有節奏感的「斷裂」就是層理。
第三、象徵內容,所表達的意義都是隱含的。在這裡只說了畢加索的抽象畫,而詩歌主題廣泛就不再對比。
2、兩位詩人的命運
榮格花了大量筆墨從畢加索的畫分析他的心理。得出的結論即是「畢加索令人目眩的多面性是我們不敢對他妄自猜測」「畢加索的內心悲劇就已經發展到臨近收場的最後關頭了,至於未來的畢加索,我寧可不去作任何語言,因為這種精神的進程是十分危險的事,它隨時都可能導致停滯,或者導致已經融合的對立面的災難性的重新分裂……」作者對藝術家這樣悲觀大概是從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家三者關心來想的。(P177)
「藝術是一種自發的活動……藝術家本人不過是它的 工具和俘虜」(P19)等等說就是為了說明「情緒支配人」。他的例證讓我想起中國的兩位有名詩人,也是同學們舉例最多的兩人——顧城和海子,兩者都自殺身亡。海子的詩歌的痛苦是難以理解的,那麼有希望的金黃色,是太陽,是麥田,像梵高,但是沉淪的又很快,像土地淪落黑夜,充滿桎梏。貧窮、失戀就可以讓他承受很大的痛苦,所以才可以當作家。他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什麼是異己力量,來源於嚴重的異化現實,這種現實的異己力量無視並踐踏著包括藝術家在內的無數個人的命運和幸福。
顧城更甚,在舒婷寫的一篇關於他最後的時光里,就提到他和妻子在紐西蘭激流島的最後時光。貧窮一直困擾他們,他對性一直很膽怯,把兒子送走,因為無法解決人倫世界和他的幻想世界的矛盾,顧城情感出軌,妻子謝燁也對他受夠了,才造成了悲劇。舒婷說「顧城比我更詩人,他不甘委屈,就算餓肚子,也不能忍受紅塵」
榮格對此作出了解釋「天才的藝術家由於負擔了過分沉重的使命,由於受到不可遏制的創作激情的驅使,必然不顧一切地要去完成他的作品從而導致其個人生活的破壞。」(P24)
「對藝術家的們的分析不斷表明,不僅創作衝動的力量,而且它反覆無常、驕縱人性的特點來源與無意識」(P113)這些從這些偉大的詩人的詩就可以看出,「創造性衝動常常是如此專橫,它吞噬藝術家的人性,無情地奴役他其完成他的作品,甚至不惜犧牲其健康和普通人所謂的幸福。」
四、結語
讓我想起一本書《道林格雷的畫像》,主人公年少俊美,有人為他畫了一幅畫,惟妙惟肖,把所有罪惡全部放在自己的畫像內,畫像醜陋兇惡年老,而自己始終年輕善良美貌,終於有一天實在不能忍了,一刀刺向畫,自己變得和原來畫中一樣,而畫變回了原來的樣子。(這裡我可能混淆了無意識和潛意識,還有本我、自我、超我,但沒找到合適的例證)就是文中最吸引人的觀點是,(P70)「無意識是我們最個人、最隱秘的生活的一種未經遮掩的斷片——類似於《聖經》里所稱之為『心』和視為一切邪念之來源的東西……誰要照進那水的鏡子必定首先照見自己的臉孔,它忠實地映出我們從未向世界顯示過的那副面容。」這也啟發我們對無意識繼續研究,也是對人類的自我探索。
「無意識是本性,它從不欺騙,只是我們自己在欺騙自己而已」(P206)
參考資料:
《古蘭經中描述同性戀是罪惡行為》
百度百科
非專業,有不對請予以指正,如需轉載,請署明作者、來源
推薦閱讀:
※曾經是「念念不忘」,得到後就成了「不過如此」| 你有沒有一件「未竟之事」?
※弗洛姆:安全感—不安全感
※依賴型人格朴瑾惠
※打一盆水,給抑鬱洗洗地
※由孫悟空深入探究「愚者」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