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在清朝到底經歷了什麼⊙_⊙?
漢服作為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服飾,在清朝看起來卻幾乎消失殆盡,現在國際上大多數提起中國服裝想到的也是旗袍而不是漢服,點解?這麼優秀的服飾文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傳承?為何會發展到如今這一尷尬的境地?
瀉藥~題主不要急!
最近作業課題研究清朝存在的漢服/漢元素現象,發現也沒有大家口口相傳的辣么...可怕哦
======這是坐下認真寫答案的分割線(^_?)?☆==============
觀點:在清朝,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漢服(或者漢元素)始終都是存在的,並沒有消失,更不沒有到「殆盡」的程度。
無論你怎麼說,漢族文化的影響力是深刻且持久的,並且,以經濟為基礎的社會,封建統治者能控制的也怕是只有皇城根下的一片,和史書了吧。
舉栗子!
從江南地區民間百姓的服裝現象說起,
這兩幅圖選自清朝宮廷畫師焦秉貞的《耕織圖》,歷史上很多畫家都畫過《耕織圖》,焦的這一系列也是參考前朝畫作,結合本朝實際情況畫成的,畢竟是為了向皇帝反應人民耕織生活的場景,內容可能有主觀美化,但服飾方面的描繪還是有可信度的。
從我截出的小圖也可以看出,無論是「耕」中男子的短衣打扮,還是「織」中女子的交領和褙子,都還是很明顯的漢服。
這幅是徐揚的《姑蘇繁華圖》,清式的袍服和漢服在同一場景下出現。
金廷標的《群嬰鬥草圖》,鬥草的端午習俗沒有改變,小孩子們的服飾還是漢服式樣。
順便提一嘴端午習俗,很多骨子裡的東西,可是大清皇帝改不了的哦~
鬥草分為文斗和武鬥兩種,《紅樓夢》中六十二回里那段大家耳熟能詳的鬥草。一群小丫頭湊在一起:「這一個說:『我有觀音柳。』那一個說:『我有羅漢松。』那一個又說:『我有君子竹。』這一個又說:『我有美人蕉。』……」一直到香菱說:「一箭一花為蘭,一箭數花為蕙。凡蕙有兩枝,上下結花者為兄弟蕙,有並頭結花者為夫妻蕙。」結果被豆官說成想男人,她倆扭打在一起,弄髒了香菱的石榴裙,寶玉憐香惜玉,拿了襲人的裙子來給她換,正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說的就是文斗。
這組圖很有意思的~清代周鯤的《村市生涯圖冊》,周鯤也是宮廷畫師,供奉如意館(對就是大名鼎鼎的郎世寧大大在的那個如意館)
「乾隆皇帝將順民心,近民俗視為穩定朝政的治國之策。他為了了解民俗、考察民情,曾諭宮廷畫家周鯤以寫實的繪畫技法,描繪民俗世相。此圖頁刻畫了賣唱的情節。」——《故宮日曆》
劃重點哈!寫實的技法,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故宮說的~
再來一點好玩的,關於漢族服飾是怎麼改變滿清的審美
「挽袖」,就是大家在清宮戲裡面看到的格格后妃們的旗裝袖口邊上一層一層又一層的那個東西。
「女衫以二尺八寸為長,袖廣尺二,外護袖以錦繡鑲之「,即指挽袖,挽袖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流行至同治、光緒年間,其出現象徵著滿漢服飾風格的逐漸交融。
清王朝建立之初,要求服飾的款式必須符合騎馬射獵的實際需求,即窄袖束身。這一時期,寬襟博袖的氅衣自然有「違制」之嫌,不為清統治者接受。而清中後期,隨著社會財富的大量積累,加之中原民間服飾款式、裝飾風格對宮廷審美取向的影響,作為便服之一的氅衣已悄然出現併流行開來。
審美和習慣,才是決定服飾樣式的終極存在啊~
這可是純粹的漢式氅衣。
與中原氅衣相比,滿式將傳統的對襟變成了具有滿族特色的樣式——捻襟右衽,寬擺也有所改變,但在裝飾及紋樣方面卻也汲取了眾多漢文化特色及精華。
然後再來看看清制氅衣的細節...
「絛邊」——由民間服飾的「十八鑲」演變而來,其推崇的也是漢服以多重鑲邊為美的一種觀念。
最後是紋樣
從中國山水及花鳥畫中提取設計理念,仿傳統淡彩工筆畫和水墨畫風格綉制而成。
「從明清間畫跡分析,居官有職的,雖補服翎頂,一切具備,婦女野老和平民工農普通服裝卻和明代猶多類同處,並無顯著區別。」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用沈從文先生的這段話作結,扣一下題吧~其實面對清朝這樣一個特殊的封建王朝,我們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去審視它的。
除了服飾,還有各種民間習俗blabla,前面端午節提到了一點,有機會再說,嘿嘿嘿~
參考資料
- 慶和.群嬰鬥草鬧端午——清金廷標《群嬰鬥草圖》賞析[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17(05):34-35.
- 邢英梅,王竹君,袁萌萌,葉春喜.清代后妃氅衣植物裝飾紋樣探微[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11):21-23.
- 王竹君,邢英梅,袁萌萌,葉春喜.清宮后妃氅衣的皮爾士符號學解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8):20-22.
- 殷安妮.六宮錦繡 七彩翊坤 故宮藏清代后妃便服品鑒[J].收藏家,2012(08):49-58.
-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圖片來自網路.....( ̄◇ ̄;)
《夢溪筆談》:「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
《朱子語類》:「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屬。先王冠服,掃地盡矣。中國衣冠之亂,自晉五胡,後來遂相承襲,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經歷了很多,只不過清離得最近,而且是強迫漢人改的第一,漢服是只有不到20年歷史的古風服飾,你應該問明末漢族服飾在清代早朝經歷了什麼?答案是,由於剃髮易服,漢男裝遭遇不可逆轉的斷層,漢女裝在清代依然在傳承。
如這張清代老照片中的立領斜襟大袖長襖馬面裙,幾乎和明代的立領斜襟大袖長襖馬面裙長的一樣。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軍進軍江南,佔領弘光政權首都金陵,統治初步鞏固,多爾袞於五月二十九日重頒薙髮令。六月初五日,多爾袞給江南前線總指揮多鐸下達指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要求在江南推行剃髮令。六月十五日,通告全國軍民剃髮。下令各地限公文到達的十日內完成剃髮,違令者死。地方官員如果上奏反對,「殺無赦」。當時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流傳,在福建還流傳著「留髮不留人,留棺不留屋」的說法。有記載稱當時的剃髮匠背著擔子在街上巡視,看見蓄漢族髮髻的人就上去抓住強行剃髮,稍有抵抗,就當場殺掉,把頭懸掛在竿上示眾,所以後來的剃髮挑子後面都豎著一根竿子。
~~~~~六月多爾袞頒布薙髮令時,對於中國人之衣帽裝束,也要求更換,但未嚴令實施期限,「許從容更易」。然而沒過多久,在七月初九日時,又下諭「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康熙六年(1667年)到北京的朝鮮使者回國之後,在其向朝鮮國王的報告中感嘆道「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他並且說,當時的北京居民,見到他的衣服,低頭哭泣,神情悲慘。「見臣等著冠耳,指示其兒曰,此乃中華舊制,垂頭而泣,見來慘然矣。經過了剃髮易服,十從十不從,經過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可以說清朝的統治最成功,也是某方面的最大的失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