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代文人喜好收藏不惜千金,鑒賞古玩融合文化藝術審美

宋代文人喜好收藏不惜千金,鑒賞古玩融合文化藝術審美

來自專欄收藏鑒寶秘笈

宋代博雅集古的風氣濡染了整個文人階層,集古成為一種雅好,一種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的象徵,當時著名文人多溺於此道。據《宋史》記載,米芾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書畫家,迷戀奇石和名硯,而且「精於鑒裁,遇古器物書畫則極力求取,必得乃已」。

米芾拜石圖

善於畫人物的畫家李公麟「好古博學,長於詩,多識奇字,自夏、商以來鍾、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辯測款識,聞一妙品,雖捐千金不惜」。

趙明誠涉獵更廣,傾其家資所有,集錄兩千種,撰成《金石錄》。在他看來,金石文詞為當時人所為,其史的可信度和價值遠甚於後人的文字記載。然而,金石學的功能逐漸加以擴大,在史學功能之外,擴大為廣義文化行為,以致審美行為。

李清照圖

李清照那篇著名的《〈金石錄〉後序》詳盡介紹了自己與丈夫趙明誠如何節衣縮食於市肆中採集古玩的情形,同時描述了夫婦鑒賞古玩的盎然情趣。

金石學與收藏學相連,收藏金石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體現出文化品位,這是宋文化的標誌之一。他們又進一步發展為「玩」,「玩」古玩,遂構合為宋人的文化生活、審美生活的內容之一,形成了清賞的行為方式和清雅的審美情調。


推薦閱讀:

讀書和不讀書的差距,一下就看出來了!
如何成為一個深藏不露,有城府的人?
哲學和科學在同一個進步的維度上嗎?「哲學」這種人文知識有進步一說嗎?如果沒有,這種「不進步」性質的思考有什麼價值?
四大古文明中古中國起步最晚,在別的文明發展的這段時間裡,中國文明在發生什麼事?
元音老人文集菁華錄

TAG:古玩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