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第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
來自專欄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小國,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本章主旨緊密連接第五十九章。在五十九章中,老子講述了人口為什麼流動,進而有闡述了人口的匯聚產生了國家。本章承接五十九章,以水流比喻人口的流動。因為川穀處於地勢低的地方,所以天下間的水流都自然而然的匯聚而來。人口的流動也是如此,你這裡能讓百姓生存,能讓百姓活得比別的地方更好,那麼你就處於下,人流就自然匯聚而來。這就是為什麼老子說「大國者下流」!
「下」不是謙讓禮讓的意思,老子以水勢就下,比喻人心向生。以川穀之下,來闡釋欲成大國,當先宜生。「下」形容的是這個國家法制也好各方面環境也好比其他地方更適宜生存的狀態。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這裡是天下人匯聚之處,也是能讓天下人更好的生存的地方。因為能更好的生活,所以叫「天下之牝」其實是「天下人之母,養育天下人」的意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個人認為「靜」其實是「神」。結合道篇結尾的總結,神推動了人做出選擇。就如同道推動了根生果一樣。此處是說以什麼為依據才能做到人口匯聚?當然是從推動人們做出行為根源來著手。所以叫「牝以靜勝牡,以靜為下。」說的就是要考量人心,以人性為本來制定規章制度,進而營造出更好的環境。這樣你制定的法律與百姓所欲不謀而合,百姓莫之令而自均。你以人性為本制定政令,所以不會用政令強迫百姓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所以叫牝勝牡。生之益之勝過迫之令之。這一切不過是懂得人類行為的基本邏輯,並以之為根制定法令罷了!你不命令百姓,不代表你不能駕馭百姓,不過是你手段更高明罷了。
有人會大罵,那人人都貪生畏死,難道人人都不上戰場,這樣誰來保家衛國?嘿嘿,猜你們就得這麼說,顛倒因果,逆亂前後,推卸責任,沒有比你們更惡毒的了?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二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這世界上哪有什麼勇敢與不勇敢,於人而言只有願意不願意罷了。你說人們貪生怕死,那麼你又給了上戰場的士兵什麼回報呢?有功不賞;冒大險取大功而受小賞。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誰還會再做這種蠢事,獨獨當兵打仗是這個道理么?吝惜財貨官職,拿著個虛無縹緲的東西煽惑人們去冒生死之險,到底誰是不道德的那個?誰才是太過分的那個?
你給予士兵軍人足夠的待遇福利,讓他們的付出有對等的回報。這樣你還會擔心有人貪生怕死?還擔心沒人保家衛國?
給人兩口饅頭,發一根木棍,就讓人上戰場送死,人家不願意去,你說人家不勇敢不愛國?哈哈哈,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可笑的笑話么?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大國的法制環境被小國更好,更適宜人們生活發展,那麼小國的百姓就會流向大國。這就等於大國將小國吞併了。故而叫大國以下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小國的法制等更方面環境比大國好,這裡更適宜人們生活發展,那麼大國的人口就會流向小國。小國越來越強大,大國越來越弱小,慢慢地小國就將大國取而代之,這就叫「小國下而取大國。」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所以說國當以「下」為根,以下為根,小國能變大國,大國能更大。反之,大國變小國,小國變亡國。
既然如此,那麼國家的大小就毫無意義了是么?
老子的回答是:也不能這麼說,如果一個大國一個小國,法制等外部環境相同,彼此間又沒有征伐對立,主從關係的話,人口還是傾向於流向大國。這就叫「大國宜為下」。
「大國宜為下」不是說大國應該謙讓小國,而是大國天然處在更易於匯聚人的地方。
而「大國不過欲兼畜小國,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不過是「大國宜為下」這個結論的先決條件。
現代社會,人流愛向大城市匯聚,不是同樣的道理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