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溫州人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溫州人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有數據顯示,溫州共有68.89萬海外華僑,是浙江省海外華僑最多的地區,溫籍華僑分布在義大利最多,佔比為14.31%。那麼,溫州人是如何走向世界的呢?

1896年永嘉人田合通和她的父親在德國經商,後來加入了德國國籍,這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歐洲移民。1905年瑞安人胡國恆隨其舅父到歐洲販賣青田石雕,這是溫州人首先在歐洲開始所謂的「經商」。

《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後,溫州被開闢為通商口岸,溫州人就開始隨著商船到國外去,這批人是去歐洲地區的第一代人。

到了20世紀初,不少人到歐洲做生意,當時很多人帶著石雕去俄羅斯、法國等地銷售,他們在國外經商獲利的消息傳到家鄉,誘導了那裡的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出國謀生。

20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溫州移民又掀起一個浪潮。早期的華僑在國外謀生、創業,站穩了腳跟,略有積蓄,在事業上也得心應手,信息迅速反饋給家鄉,引起轟動效應。文成縣的玉壺、瑞安縣的白門,永嘉縣的歐北等地,在上個世紀30年代形成了出國的熱潮。

第三次溫州移民的浪潮是上世紀80年代,到了21世紀初才有回落。這次移民的特點是從以前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這個轉變非常明顯。此次有部分通過合法途徑進入歐洲的移民,包括繼承家產,探親等。

80年代初中期,有華僑與國內的親戚、朋友聯手,組織一批人以探親、旅遊、考察等名義,前往國外後逾期不回,一邊做工一邊等待時機,爭取移民當局批准居留。

無論是何種方式選擇到海外白手起家的溫商都充分發揮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歐洲著名的紡織品集散地義大利普拉托,95%的紡織批發企業已被華人併購,其中大部分為溫商。還有一部分溫州商人從事的依然是餐飲業。

在西歐詢問一個本地人對中國商人的看法,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中國餐館。就拿開餐館舉例子,溫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章志誠曾多次考察溫州的海外移民,據他介紹,一般溫州移民開餐館的方式都是早上睡覺,到了中午十點開始吃飯,到了十二點開門,一直到兩三點,晚上七點鐘開門,一直到十二點結束。正是這樣一種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精神,讓溫商走向了世界。

如今溫州人已經遍及世界各地,而隨著溫州的經濟發展,也期待著在外的溫商能夠將新機遇帶回家鄉,將溫州建設的更好。

推薦閱讀:

城市 02 | 巴洛克羅馬,離上帝最近的殿堂
如何在焦作生活的有滋有味?
論文大燜鍋:AER 中國與歐洲的文明差異:宗族 vs 城市
如何看待社科院建議提高南通地位,建設江北上海或是將南通併入上海的研究報告?
「妻管嚴」城市排行榜出爐 上海第一

TAG:歷史 |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