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來自專欄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德」本意是生利,益處;從廣義上講,可以翻譯為對某某產生了益處,做對某某有益的事。
老子一直以來提倡的理念都是有源比無源大,有根比無根強。所以在老子看來,直接具體去做某些對百姓有益的事,不管你做得再多,都絕對比不上去打造生德之源這種事。什麼可以稱為生德之源——就是好的律法啊!好的律法激發百姓自發的去做有益的事情,這樣有益的事情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天下人做事,天下人受益,天下人自興。這也就是第十六章談到的「人造之道」!所以說打造生德之源的這種行為,雖然不是直接在做什麼具體對百姓有益的事情,但是對百姓有益的事情卻源源不斷的產生。因為沒有做什麼具體對百姓有益的事情,所以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這麼一分析,你會發現「上德」指的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統治境界啊!而上德不德其實與老子一直提倡的大治無為,大仁不仁都是類似的結構啊!為於生德之根,而不為於果。
所以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說的是「太上,下之有之」。而「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說的就是「其次,親而譽之」啊!
神農嘗百草,黃帝傳農耕之術,炎帝傳火,有巢氏傳造屋之法,這些人都是親自做某些具體的對百姓有益的事!百姓因他們的行為而直接受益,這就是不失德。所以說下德不失德,說的就是你雖然沒有在生德之源上去做事情,但是你還是對百姓做了有益的事情,讓百姓受益,所以叫不失德。
所以說下德,上德都能讓百姓受益,一種是有限的,時有時無的;一種是源源不絕的,永不停息的。這就是上德,下德的分別啊!
所以老子說「下德不失德」卻又無法稱得上真正的「德」。因為握在「德」的果實上,而不是根上,果實明滅不定,時有時無,恍如虛幻。
如此也就能知道為什麼在現代版中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而在老子帛書版中僅僅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帛書版中為什麼沒有「下德無為而有以為」?因為上德是無為,而下德已經是「為之」了!所以補上「下德,無為而不以為」這句,根本就很無稽,是畫蛇添足。補這句話的人根本就沒明白老子在談什麼?
個人認為「下德」在定義上更接近於「仁」啊!「上仁,為之而無以為」,此句反而像是對「下德」的解釋。想想也能理解,既然老子說「下德」是以「無德」,既然「無德」,不稱「下德」為「德」,而稱之為「仁」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為」已經解釋過了,那麼「無以為」又是什麼意思?
「無以為」完整的說法是「無以之為」,「以為」的完整說法是「以之為」。「以為」強調的是「為」的前因,所以說「無為而無以為」既是說君王做制定律法這件事,沒有前因。他不是因為有人對他好,他想要回報人,所以才做讓對方受益的事情的。做「上德」這件事情,它沒有前因。但是要注意沒有前因,不代表沒有目的。前因與目的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絕對不可以混淆!
你的目的是想讓百姓受益啊,還是想成為君王啊!這都沒區別,反正歸於行為是「無為」是「上德」,歸於結果是天下百姓受益。所以說「上德」沒有前因,卻必須有目的,也一定有目的。沒有目的,做什麼,怎麼做就無從談起。沒有目的,就如同在荒野中沒失了方向,你連往哪走都不知道,怎麼做不是更無從談起了么?所以說老子不介意人有欲有求,老子甚至認可人有欲有求,聖人也不例外。而且老子認為有欲有求從來都不是問題,不聰明的做法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所以不把人當人,不把聖人當人,又憑什麼理解老子在講什麼呢!
「無以為」「有以為」是在強調有前因,無前因。所以「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就是說做對人有益的事,但卻不是因為事先有人對你好,你想要回饋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就是說做了對某人有益的事情,因為事先那人對你好,曾幫助過你,你是因為想要回報人,所以才做對對方有益的事。
為之而無前因叫做仁,為之而有前因叫做義。所以老子後文才說,「失仁而後義」,你先對別人「仁」,別人才會回報你「義」,仁與義就如同一借一還,一來一往,一根一果。前面先有仁,後面才能有義。仁為義之根,義為仁之果。所以說對你好的人,你對他好可以稱為義;對你不好的人,你也他好,卻稱不上「義」;對你不好,所以你也對他不好,這種行為也稱不上「不義」!對你不好,你卻對他好,這種人腦子有病!和「義」有半毛錢關係!有人不同意了,那老子為什麼說:「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哎,二者說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這世界上沒有人天生無條件就信任誰,人對別人的信任都是從無到有一點點建立起來的。所以信任我的人,我做讓他信任的事,不信任我的人,我做讓他信任的事,這樣所有人都會從無到有的慢慢信任我,所有人都信任我了,就叫做得信啊!同樣的這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善長什麼,人都是不善長到善長一點點學會的。所以說只教導會的人,不教導不會的人,那麼還會再有會的人產生么?正是因為會的人你教他,不會的人你也教他,所以所有人慢慢都會了,這既是得善啊!儒門把這句話理解為「有教無類」,無論聰明的,愚鈍的我都教給他。哎,孔子沒從老子那學來別的,倒把這句話參透了,所以成就儒家千年盛世。老子說知我者希,擇我者貴,豈虛言哉!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禮的根本在於一來一往。你對別人微笑以待,對方回以微笑,這叫一來一往,這叫禮。你對別人微笑以待,別人卻呸一口濃痰吐你臉上了。那你還需要以微笑對待對方么?所以老子說「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所以「義」乃「禮」之根。「失義而後禮」,一個人如果連一予一還,一來一往這個道理都不懂,那麼你就不用再以禮待之。所以說對你不好的人,你不需要以禮待之;你以禮待之,對方卻不以禮待你時,你就不再需要再以禮待他了。所以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有禮,要將雙方都考慮進去,不能單方面要求一個人。單方面要求一方,這就是「失義而後禮」,根本談不上禮。我曾看新聞父親拋妻棄女幾十年不聞不問,老了回來了,要求女兒盡孝。如果女兒不對他盡孝,既是不禮!哈哈,父親的行為已經先失於義了,如何談禮啊!所以秉著人類最樸素的情感,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做出來的行為才是真的「禮」。違逆這種樸素情感的行為,根本稱不上禮。所以少拿「禮」來教訓別人,等你弄明白什麼是真正的「禮」再說。
封建時代,為什麼強調「禮」。卻不強調「禮」的基礎是「以恩抱恩」呢?因為如果強調「禮」的根是「義」,那麼就是雙方的問題的。如果不強調「義」,那麼「禮」就很容易成為束縛一方的工具。我無論對你多不好,你都要對我好;我對你好,你才對我好,我對你不好,你就有權對我不好。這兩種情況到底哪種對「君王」有利呢?這就是古人強調「禮」,卻而不強調「義」。無論君王多麼荒淫無道,民不聊生,百姓都要忠於我,否則就是背禮。無論我做了多少壞事,只要我是縣令,我治下百姓都要對我叩拜表示敬意,否則就是無禮。「失義之禮」,簡直就是製造奴隸、剝削傻瓜的最有效工具。
所以老子為什麼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不本於「義」,卻空談「禮」。就會單方面強調你要忠誠於我,無論我對你好不好,無論我有沒有做能換取你忠誠的事。就會單方面強調你要信任我啊,無論我有沒有做能你信任的事。所以老子稱「禮者忠信之薄」,單方面強調忠信,卻不深入分析忠從何來,信從何來。這叫物失其根,所以儒門常給人不務實的感覺。他們不把事物的根源歸結於實際,而是歸結於「失義之禮」。所以老子不停地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可沒說「信不足焉有不禮焉」!
物失其根,自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因為決定某種行為產生某種結果的是「其道」,是客觀規律。人的意志想法是無法扭曲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又怎麼大過道去。你以為你是對的,不代表你就是對的。你做得不對,自然得不到對的結果。所以以禮為根,欲得忠而不得忠,欲得信而不得信。故而是亂之首。
第十八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你不惟道是從了,你制定的規則憑什麼稱為「人造之德」,憑什麼稱為「上德」,不過是惡法罷了,惡法又憑什麼能讓好事源源不絕的產生呢?所以「失道而後德。」
法律懲罰做好事的人,鼓勵做壞事的人,若如此誰還做好事?所以「失德而後仁」。德之不存,安以論仁?
你對別人不好,從沒幫助過別人什麼。又憑什麼要求別人回報你,返回來幫助你?所以叫「失仁而後義」
連有恩抱恩,一來一往的道理都不懂,和這種人談禮,禮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他都不明白,談個狗屁禮啊!這就是「失義而後禮」!
所以抱怨別人對自己不禮貌,你要先問問自己給與別人善意了么?抱怨別人不講義氣,你先要問問自己是否施與過對方「仁」。抱怨百姓不仁,你要先問問君王可曾制定好的規則。抱怨君王沒有制定好的規則,你要先問問這規則是否依據「其道」制定的。
「德,仁,義,禮」都是道的果實。本於道,才能談德;本於德,才能談仁;本於仁才能談義;本於義才能談禮。舍道而空談「德仁義禮」是可笑的。顛倒了先後順序來談「德仁義禮」這是人要開始犯蠢了!如此既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所以世人行事只要「守於根」。能夠事實求是的思考為什麼,思考事物從何而來,這就能避免所有愚蠢的錯誤。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人只要本於目的,實事求是。根本不需要讀道德經,因為你已經做到了!
推薦閱讀:
※因為看病治不好,算命說我業障重,母上因此要我念經信佛怎麼辦?
※江山攜手的【道家】
※菩提達摩32字心法:四條通往禪境的真實之路
※道教(家)修鍊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