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
來自專欄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君王以向生之心為依據,制定完善的律法。百姓在這樣的律法下,自由的成就自己的事業,一切都欣欣向榮。所以天下百姓都向你匯聚,希望在你的治下生活。這叫「執大象,天下往」。百姓匯聚而來,又能夠被你的法制同化,紛紛成就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成為危害社會的因素。(就像歐盟與難民,他們制定執行法律就沒有實現往而不害。)你的法制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那麼人口的增長就會帶來國力增長,而不是反過來消耗國力。所以叫往而不害,安平太。
大到國家匯聚人口,小到店鋪吸引顧客,雖然事情不同,但是背後的道理是相同的啊!
擺上動聽的音樂,美味的食物,過客就會停下腳步,自發地匯聚到你的店裡。這和國家匯聚人口不是一樣的道理么?百姓在你的治下,能夠成就事業,所以能夠生存下來,這就滿足的身體的需求。你的法制公平嚴明,讓百姓活的有尊嚴,不被權貴欺辱,這就滿足了百姓精神上的需求。音樂讓人心情舒暢,這是精神上的好處,美食讓人飽腹,這是肉體上的好處。讓人精神與肉體都受益,人就會向你匯聚。以這個道理經營店鋪,顧客匯聚;以這個道理經營國家,天下百姓匯聚。
(古代中國是分封制的,天下百姓自由流動,卻不是天下只有一國。)
所以「知其果,知其根,明其道」而後「守於根」,這樣「守其根」的行為就如同春雨潤物,於無聲之間成就事情。事遂功成,百姓皆謂我自然。
思維上明其道而後在行為上表現為「守其根」,所以說「守其根」這種行為是「明其道」的出口,把無形的道化為有形的行為了!故而叫「道之出口」。
「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就是用來形容「守其根」這種行為的,事遂功成的自然而然與無聲無息。無聲無息自然看不見聽不見聞不到。
而「用之不足既」是因為聖人從根上行事,所以表面上看似乎不會立刻產生作用。
就拿店鋪匯聚客人舉例:店鋪要匯聚客人,應該讓小二上街上拉人來啊,把人拉來,就是立竿見影的匯聚客人啊。但是「守其根」的行為是做於根有益的事,所以聖人不但不去街上拉人,反而準備切菜,生火。切菜生火這件事的直接結果是做出美味的食物。店鋪想要得到的是客人,你卻做著得到美味食物的事,這不是用之不足既么?在下士眼中,這是完全不相干的兩件事啊!所以下士聞道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為道!
題外話:「道」與「道之出口」不是相同的概念。「道」是推動根轉化為果的原因。「道之出口」是為於根的行為,或者說「守於根」的行為。老子管「守於根」的行為稱為「道之出口」。由此也可見必須先明其道,再談守其根。守其根的行為必須在明白為什麼之後!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道家學派書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怎麼理解?
※莊子思想的危害有什麼?
※中華道家修鍊的階次與品位
※道家語錄及道家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