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少了1.32萬億!老百姓怎麼就突然不再熱衷儲蓄了?
1.32萬億!
好大的數字,如果這個數字前加一個「-」號,那代表著什麼呢?
最近,央行發布了2018年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新增存款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當月新增的存款主要來自企業部門,住戶存款即居民存款則大降1.32萬億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
為什麼?
曾經最愛存錢的中國人,似乎在這短短几年之間就變得不再熱衷儲蓄了,存款連年走低,而這次更是直接下降了上萬億。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樣性的,小編在總結了自己和身邊一些朋友的事例後,得出以下結論:
1、房價掏空存款
以小編自己為例,大約在5、6年前,家裡的存款是最多的。父母存款有70、80萬左右,小編自己有40萬左右存款。然而隨著時間推移,4年前小編在上海購入房產一套,首付100萬,貸款200萬。全家存款基本一夜全數清零……
也正是這5-6年的時間,房價幾輪暴漲之後,身邊的親友但凡買房的存款基本都是清零,而且許多是和小編一樣身背百萬以上房貸的上班族。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房價的高啟幾乎是榨乾了我們這樣的中間層,我們這一輩人想要重新存起一筆錢的話至少得在房貸換還清之後,那時間,差不多也就是退休了。
2、消費概念的轉變
過去之所以人們願意存款,很大原因是因為消費渠道狹窄。有錢也沒有太多地方花所以就把錢存起來給孩子或者為將來打算。
而現在,隨著社會的極大發展,消費,尤其是提前消費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信用卡、電子支付,這些非常便捷的支付渠道極大豐富了人們的消費模式。
在這裡小編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商店裡看到一件自己想買但是一直沒有下決心買的東西,標價1000塊。如果只能用現金支付,很多人可能都會打退堂鼓,因為大多數人不會在身上揣個1000塊,很多人會在回家去拿錢的過程中反覆鬥爭和思量,最終理性會讓他們選擇「再等等」。
而有了信用卡和電子支付,就直接突破了現金限制,想買就買。分期也好,下月還款也好,都感覺無所謂了。
3、大眾理財意識的增強
理財、投資的渠道增加使得存款正在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項目。風險投資也好,保本理財也罷,人們已經看明白了,以錢生錢的路子絕不止存銀行一條。
比如餘額寶類的貨幣基金,收益再不濟也比銀行存款高得多。於是,錢多的搞大項目,錢少的投P2P!膽兒肥的去搞股票期貨,膽小的阿姨也會投個理財項目或者買點理財保險。
存款?活期的利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定存利息雖然高那麼一點點,但一扔幾年不能動彈,時間成本上其實虧著不少。
總之,就是銀行的存款利率已經不足以吸引大量居民成為儲戶了!
再加上通脹一年比一年猛,5年前的10萬塊和現在的10萬塊那完全就是兩個概念的事,所以現在經常會看到大媽們開始炒黃金了、炒普洱了、炒茅台了,甚至炒比特幣了!但大媽們爭相存款的情況誰見過了?
一去不復返了!
4、季節因素
銀行方面為了季度報告,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到期日方面一般設定在季度最後幾天。還有為了應付存款規模考核,部分銀行也會存在買存款沖業績的情況,這些到期後的轉化為居民存款的資金和臨時性存款,會在四月份出表再次轉化成理財,造成季節性的存款波動。
也就是說,基本上每年四月銀行方面的存款情況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下探,比如過往4年的數據:
2017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63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2萬億元;
2016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832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9296億元;
2015年4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871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05萬億元;
2014年4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654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數額為1.23萬億元。
對應來看,2018年1~3月 人民幣存款增加5.0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4.27萬億元。也是符合這個特徵的。
END
總而言之,居民存款的大幅下降,折射出的是投資渠道的增加和由於實際消費壓力構成的「雙降效應」,很多存款實質上只是轉變了形態,變為各種基金投資或者是債券包括房貸等實際債務形式。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單純的居民銀行儲蓄將會進一步走低,銀行方面應該考慮的是則應該是怎樣拓寬投資面,怎樣保障居民資產安全。
拉個人儲戶,拼數據的時代或許即將成為歷史。
推薦閱讀:
※你的財富為何貶值?
※取消版權保護與戰後美國的科學進步
※小米生態模式的軟肋——凈利率
※由空巢青年派生的一個人經濟, 未來你將會是一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