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基什囚犯石匾,折射「基什文明」有力的文本證明[4P]
《An archaic 「prisoner plaque」 from kis》
作者:Piotr Steinkeller,哈佛大學-近東研究學院,2013年發表於《亞述學和東方考古學雜誌》(《Revue dassyriologie et darchéologie orientale)。
匿名的私人藏品。著寫此文的Steinkeller教授是從同事那裡獲知,自述沒有機會見到實物,無法閱讀原文以及核對銘文。好在照片質量高清,很好地保證文字的閱讀。透過照片對文字的辨別。得到大量信息,填補對兩河流域早王朝時期認知不足的空白。註:音譯內容與照片都可上CDLI上查閱。
圖片來源自CDLI
石匾材質:大理石時期推斷:公元前2900-2700年 蘇美早王朝1期或2期時期漢白玉(alabaster,雪花石膏?大理石的一種)雕刻而成的牌匾,正面雕刻兩名角色,可能是基什的將軍(註:有其他看法,二人是基什的阿卡德人)。教授提出猜想:如果石匾有完整部分,兩名男子在向戰神扎巴巴展示戰利品,進行供奉;背面則有六欄銘文。通過銘文字形來判斷,與早王朝2期烏爾城邦發現的古文本風格相似,教授保守估計屬於:公元前2750年-2600年之物。但銘文其他符號有烏魯克早期文字特徵,故時間提高到公元前2900年。因此,教授與CDLI上給出:ED I-II (ca. 2900-2700 BC),這樣的判斷。
以銘文可辨讀部分,得出:大約二十五個地方的俘虜人數被安排到果園(或農場)工作。
此為25個地名列表,紅色數字為筆者本人標註的俘虜數。
與蘇美人法拉時期(公元前2600年)寫作習慣不同,文本提及二十五個地名里,沒有一個使用「KI」這一限定符號。
初步簡潔翻譯,建議如下:
二十五個地方的俘虜36000人之數,被分配到打穀場上從事生產,石碑立於基什。
神-扎巴巴,充滿男子漢氣概。(註:也可以理解為:「在神-扎巴巴保護之下」或「扎巴巴是保護神/守護神」)
抄寫員:Amar-?ID。
牌匾雕刻的文本信息若反應了真實,那麼,我們從中得知了早期基什對外擴張的歷史(或軍事行動)。
大約二十五個地名中,被抓俘虜數最多的?ubur(俘虜數6300人),這是蘇美語讀法,既我們後來所熟知的:亞述
(Assyrian)。這是目前已知的文字記載中,「亞述」這一名字最古老的出現時間。
(註:SUBAR,多數學者認為屬亞述這個地區的早期名稱,Steinkeller教授很明顯也這麼認為。也有其他理論指出是不同地方。也可以理解為兩河人士的地理方位:東方-埃蘭,西方-阿摩利,南方-蘇美,北方-亞述。)
引用教授原話:
To begin with, it is the earliest truly historical source that survives from ancient Mesopotamia. No less important,
it provides priceless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rmation and the territorial conquests of the state of Ki? during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ED period. In this connection, particularly eloquent is the mention of 6,300 captives acquired in the land of ?ubur (Assyria). Here one witnesses not only the oldest occurrence of Assyria』s name, but also a
palpable proof of Ki?』s foreign expansion. The plaque also confirms what had been suspected by some scholars (this one among them) about the early Ki?ite state, in particular, its hegemonic and militaristic character。
儘管我們都知曉烏魯克出土的泥板文本很古老(公元前3200年),遺憾的是,那些文本多以記述經濟記錄,辭彙表,簡單的事物列表。傳達的「歷史信息」相當有限。基什這塊公元前2900-2700年左右的石匾不同。雖沒提到國王(破損處可能提到)但一個名為Mes-nun之人,赫然在列(CDLI可查)。Steinkeller教授認為是基什的王子。更有意思的是,《蘇美王表》上基什第二王朝第八任大佬也是這個名字,治世180年。
E文WIKI蘇美王表與漢譯本對比
基什文明(Kish civilization)的有力文本證明:
基什在兩河流域早期歷史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並不陌生。筆者最崇拜的亞述學家-雅各布森,在1939年就指出:「基什之王」(King of Kish)這一稱號的獨特性。並有「尼普爾同盟」,「基什為該聯盟的盟主」等見解。(註:這個聯盟是有跡象顯示,但還是沒有具體過硬的考古材料或泥板內容能核實。)
1977年,亞述學者-Ignace Gelb更是進一步提出「基什文明」:基什影響範圍遠至埃勃拉,馬里,阿布薩拉比克(Abu Salabikh)等地。Gelb認為基什是這一文明圈的核心,因此得名。
如今通過基什囚犯石匾敘述之內容:「大約二十五地方,3萬6千人俘虜之數」,基什確實可以將自己的影響力憑藉軍事實力(或其他方面)施加給其他地區。筆者認為,作出這一系列行為的基什領導者,極有可能是《蘇美王表》提到的埃塔納。雖然考古上還是沒有能支持此人的存在。
值得說明的是,長達一個世紀的誤解「認為阿卡德人是游牧民族」的根源,或許是源自基什大範圍的影響力與軍事實力。雖有亞述學者-Benjamin Foster,於《The Age of Agade.Inventing Empire in Ancient Mesopotamia》一書中,明確強調:「沒有證據表明早期阿卡德人比兩河流域其他民族更游牧」,恐怕誤解與認知不足,仍會繼續存在。
另外,這恐怕是最早的兩河流域囚犯記錄。也流露出一種情況,Steinkeller教授認為早期沒有很好約束的俘虜乖乖從事生產的機制,因此面對龐大的俘虜數量,極有可能殘忍的挖去雙眼。這在後來的兩河流域歷史上屢見不鮮。筆者這裡倒是有不成熟的個人看法:由於沒有早王朝1-2期挖去俘虜雙目的文本記述,該牌匾也沒任何一處提到。俘虜到底瞎了沒,恐怕是歷史懸案。若建立在「沒有割瞎俘虜」的前提下,推測「基什王」及基什的軍隊有能力讓俘虜們心悅誠服。
筆者能力有限,就此落筆。
參考資料:
enenuru論壇
WIKI:Kish civilization
CDLI
《蘇美王表》
Steinkeller教授文章提到的《LGN牌匾》,以及考古發現早王朝2-3期的一位基什國王「Enna-il」等,使得教授作出評估,基什這個政體,發展到早王朝2-3時,顯現出成熟的領土國家,而不是城邦國家。教授對二十五個地名講解分析,「基什楔形文字」等。此等好文,推薦大家閱讀。
文章地址:
http://www.cairn.info/revue-d-assyriologie-2013-1-page-131.ht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