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整容?
來自專欄 Lens · 故事
每隔幾天,就會有一些整容的新聞掃過眼前。
比如這兩天,抖音一位網紅被封,和扒出整容的「黑歷史」;一位蠻有名的演員「素顏現身機場,整容變形無人認。」
再往前一點,有個節目上,花了400萬整容的吳曉辰,和劍橋畢業反對整容的王諾諾做了一場對談,結果吳曉辰贏得了更多輿論認同。
她很清楚自己付出的代價, 手術很疼, 甚至危及過生命;父母反對,連專業人士也勸誡她可以停止了,但她堅持要讓自己的臉跟著流行趨勢走下去。因為她想做一個「不平凡」的人,為此,願意承受整容的痛苦。她只想活在當下。而整容讓她感到快樂。
很多人認為,吳曉辰整容前,其實有著更健康的個性美。但撇除這層爭論,她的邏輯能被認同,是因為大家還是認為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因為就連王諾諾,在網上擁有眾多粉絲,不少也是奔著「學霸+顏值」的標籤來的。
據調查,中國的整形是在2004年、2005年左右迎來了爆髮式發展,在2008年末的金融危機後有了一次跳躍式增長。目前在數量上已經躍居世界前列。去年一項調查顯示,80%的高收入女性表達了想要整形的意願,但她們更願稱之為「微調」。預計100名中國整形用戶中有53名為「90後」……
其中,來自韓國的影響居功至偉。
PART
<a>
韓國人為什麼熱衷整容?
其實,整形作為成熟的行業在歐美已有150多年的歷史,韓國才30多年歷史,它是怎麼後來居上的呢?
這就得說到20世紀50年代後韓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此前無暇顧及容貌與衣著的人們,開始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打扮自己。同時,在外來文化影響下,韓國人開始挑剔起自己寬臉龐、矮鼻樑、小眼睛的相貌特徵,對外貌產生了近乎偏執的要求。這和中國在新世紀發生的變化很像。
另外,韓國有句俗語:「南男北女」——意指朝鮮的女孩和韓國的男孩都有著出眾的容貌,另一半則不盡如人意,這種相貌格局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還有,韓國人認為衣著容貌是給別人看的,注重外表是對他人的禮節。以前,他們還會奇怪:為什麼中國人願意花那麼多錢在飲食上,卻不願來打扮自己?當然,現在中國人已經成了他們的大主顧。
總之,這些因素給整形業提供了豐厚土壤。上世紀80年代後期,首批從業者開拓了韓國整形市場;90年代中期,二世代整形醫生登場,完成了整形的商業化和大眾化;2000年之後,外貌至上在韓國愈演愈烈,尤其是年輕一代,甚至將其作為生活的唯一信條,整形市場也因此迎來了繁榮。
19歲的徐宰熙已經算個漂亮姑娘了,但作為一個剛出道的演員,她沒有十足把握,因此想要整容來增加砝碼。在一些韓國家庭,造星已經列入計劃:父母們從小為孩子培養才能,到了法律允許的年齡,就會很自然地帶孩子去做整形。
PART
<b>
普及卻避諱的曖昧
今天,僅僅首爾江南狎鷗亭一帶不到幾公里的街區,就集中著1000多家整形醫院,以及與整形關聯的機構。每年韓國高考結束後,這裡都會迎來酬賓季:拿高考證過來整形就能得到優惠。
韓國整形機構有美容院和整形醫院之分,後者存在嚴格的資質審查,不同醫院所擅長的手術類型不同。
韓國人對流行特別敏感。整形自然也是跟著潮流走。比如到2011年為止,雙顎手術都非常流行。其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自2009年起,韓國已經多年佔據世界人均整容數量榜榜首。《每日郵報》援引的數據稱,首爾19-49歲的女性中,有20%整過容。
這樣的數據讓韓國在外人口中有些被妖魔化。對很多人來說,韓國「滿街都是人造美女」,整個社會對此也絕對開放。
但實際上,整形在韓國是普遍,但不張揚。「拿韓國明星來說,韓國醫院每周日休息,但如果明星要整形,就會在周日偷偷過來做,所以連醫院的職員也不會知道。韓國的女明星們要是想做顴骨縮小術,不會一下子弄得特別明顯,而會一點點地磨骨。這樣,似乎是不知不覺就變得漂亮了,但是這個過程很痛苦。」一家整形醫院的中國營銷經理玫子說。
這種普及卻避諱的曖昧態度十分有趣。實際上,整形是少有的、因為追求美而引發羞恥感的人類行為。為什麼人們總喜歡在道德語境下探討整形?大概是因為其中所折射出的虛榮、脆弱、偏執,是連我們自己也不願承認的人性弱點。
韓智慧做了一個上下頜矯正術,整整進行了6個小時。術後最讓她痛苦的是當天晚上11點之前不能喝水。吞咽口水時,感覺喉嚨被撕裂一般疼痛難忍。鼻子里塞了止血棉花,她不得不用嘴巴呼吸,氣流進入口腔時,喉嚨都會因乾燥而刺痛。終於熬到11點,韓智慧瘋了一樣找水喝,可是那時喉嚨已經疼到讓她連水都咽不下去了——她只喝了一口,就全吐了出來。
PART
<c>
越大越好
金炳建是首爾著名的整形醫生。他說:「客人們總對我抱怨,說他們不喜歡自己的臉。他們想要更西化的面孔,比如大眼睛、鮮明的輪廓和精巧的鼻子。他們討厭自己的高顴骨和小眼睛。」
早在2001年,當英國新聞攝影記者澤德·納爾遜還在世界各地拍攝戰火硝煙時,他就發現所到之處都在推行一種以西方白人為標準的審美觀。
這種新審美觀在亞洲轉化成了一種對自己種族特徵的負隅抵抗。有人將亞洲整形潮流歸結為一個字:大。更大的眼睛,更大的鼻子,更大的嘴,更大的胸部……總之,一切都是越大越好。
東方人偏愛大眼睛和高鼻樑,這都是自身不具備的。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中國俚語中,西方人曾一度被稱作「大鼻子」,這種蔑稱現在反倒成為了潮流。
根據美國美容整形協會的統計,2010年,中國共有12.5萬餘人接受了鼻子整形,佔全球鼻子整形總人數的12.8%。
「過去我們做的鼻樑都比較低,(鼻根)還是有一點凹度,符合東方女性溫柔、內斂的感覺。現在越來越高。有的時候我做鼻子,女孩會嫌鼻根做低了,寧可不自然,她們也是想要更高一些。」整形醫生韓嘯介紹說。
面容更具「全球化」特徵的亞洲明星也成為了普通人在整形時的效仿對象。一位韓國整形醫生透露,近半數到他醫院來的中國女士,都帶著兩個中國女明星的照片,點名想要整成她們的樣子:一個是范冰冰,另一個是Angelababy。
東西方在整形人群年齡構成上存在明顯區別。以中國為例,整形的主力客戶是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並且,這個年齡還在降低。一位整形醫生說:「我的辦公室里天天都坐滿了才上高中的小孩子!」而在西方,以美國為例,超過半數的整形手術針對的都是40歲到45歲的客戶。究其原因,西方人利用整形試圖對抗的是衰老,東方人試圖對抗的則是天生的特徵。對年輕人來說,「看起來洋氣」已經成為比「看起來漂亮」更高的評價。
手術後第二天,19歲的鄭智慧和母親一起坐車回家。嚴重的腫脹讓鄭智慧很難睜開眼睛,也沒法說話。她只能用手機打字和母親交流。
PART
<d>
一種新型自我投資
整容的理由很多。畢竟,很多時候,這都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如果你想要堅持做一個醜女人,必須有非常積極的個性,或者足夠陽光外向。除非你具有特別的人格魅力,否則醜陋地活著是很艱難的。」一位整容者鄭智慧說道。
一篇舊報道顯示,對於準備進入職場的韓國年輕人來說,整形手術幾乎成了一件必需品。
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爾·漢默許出版過一本嚴肅探討美麗所帶來的收益的書籍——《美麗即財富》(Beauty Pays)。他用數據證實:美人能夠獲得更多被僱傭的機會,工作起來更有成果、盈利更高,也能維持更穩定的收入;美人更有可能獲得貸款,或以更有利的條件爭取到貸款……
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形成了一種新型的自我投資。與之相伴的是人們對「美」這一概念的態度轉變。韓國一家醫療觀光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Lens:「最初韓國社會對整形的態度也很隱晦,但現在,大家認為,整形等於自我修養或努力。」
主要節選自2013年3月號Lens
文/Lens?胡陽瀟瀟?黃盈盈
攝影/澤德·內爾森(Zed Nelson)
Q:/...
你或者身邊人有過整容經歷嗎?
原因是什麼?擔心過什麼嗎?現在怎麼樣?
更多有趣內容歡迎
Lens-知乎、Lens-專欄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推薦閱讀:
※#護膚叨叨#敏感皮自我鑒定和護膚雷區
※拒絕整容
※整形博士孫志成亮劍,和您一起解讀美麗密碼
※整形一定能變美嗎?這群中國女孩遠赴韓國,不僅被騙數十萬還毀了容!
※日本明星整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