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終南山,究竟是在修行,還是逃避社會?

隱居終南山,究竟是在修行,還是逃避社會?

前幾日,遇到一個網友在網上向我乞討,求我布施一點,我說,你年紀輕輕,身體又健康,怎麼就開始乞討了呢?他說,他在終南山隱居修行,住在一個寺廟裡做功,提供吃住,但是不提供工資,所以沒錢花。

由此,我想到,修行必須躲進山中嗎?年紀輕輕,隱居終南山,究竟是在修行,還是在逃避社會呢?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修行?當年全真七子之一的馬鈺,也就是馬丹陽,他跟王重陽學道時,他其實問過這個問題:丹陽又問:何為修行?祖師答曰:修者真身之道,行者是性命也。名為修行也。

修,就是真身之道。行,就是性命之道。合起來,就是修行。什麼是真身之道?順治皇帝曾作詩曰: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在我們出生之前的那個真我,那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東西,才是真身。所以真身,是不會壞的。既然有真身,那就有假身,所以佛教說「四大假合」,「四大皆空」,說的就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的肉身,是假身,因為它遲早會朽壞,它是無常的。張伯端《悟真篇》說,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元是藥王。也是讓我們返回先天本來面目。什麼是性命之道?丹陽又問:何名見性命?祖師答曰: 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名日性命也。所以,我們修行,必須講究性命雙修。

張伯端又說,「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我們沒有還丹之前,最好不要遁入深山。因為即使遁入深山,也只能躲避外在的嘈雜,也只能躲避身外的塵土,卻不能躲避內心的嘈雜,也不能躲避內心的塵土,因為心靈的塵土,是不會隨著人體位置的改變,而自動的消失的。我們必須時時迴光返照,用先天的自性來照亮心靈,不留下一些陰影,我們的心理才不會染上塵埃,才會變得光明、寧靜。更何況,深山中,霧氣和濕氣重,沒有一定功力的人,久居深山之中,極其容易患風濕病,大家平時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居住山區裡面的居民,他們患風濕病的比率相對其他地區要高一些。

我們明白了修行的真諦,那麼我們就無須再去終南山隱居了,因為我們道家講究和光同塵,我們講究「大隱隱於市」。這才是真正的隱居,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相比之下,小編玄通認為,隱居終南山,其實是在逃避社會,尤其是在沒有生存能力、淪落到需要乞討的程度,更談不上修行,生存都成問題,哪裡有心思修行呢?大家覺得呢?

推薦閱讀:

中國人對佛教的誤解
庖丁解牛 ,庖丁是入禪定了嗎?
道教」上清派「祛」霉運「法
清靜經晚上可以念么?讀到什麼時候算是悟?
中國道教神仙精選畫像選集

TAG:修鍊 | 隱居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