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知道孩子缺不缺安全感?

我如何知道孩子缺不缺安全感?

文/悠悠媽 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本文於2018年5月15日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看了我上一篇文章《我用這個方法實現了與孩子的分房睡》的不少讀者問道:」悠悠不敢自己睡覺,做夢夢到鱷魚算不算安全感缺失呢?按道理她這樣的孩子不應該缺失安全感啊。「

對這個問題,我想不同人會有不同答案,因為大家對安全感的定義不同。

如果將對外界事物的恐懼算作安全感缺失,那麼我想這世界上每個人,無論生活在哪個國家,擁有怎樣的社會地位,從0歲到100歲,都或多或少缺乏安全感——因為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恐懼啊。

嬰兒恐懼飢餓寒冷,恐懼媽媽不在身邊;

大一點又出現怕生、怕噪音、怕怪獸、怕黑、分離焦慮;

上了學的孩子怕自己沒有朋友,怕被邊緣化,怕父母離婚,怕考試考不好;

年輕人怕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的又怕丟了工作;

老人怕沒錢治病,怕死期臨近;

窮人怕沒錢生活,中產怕淪為底層,富人怕財富和地位保不住...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挑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恐懼,並且恐懼會隨著年齡和經歷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克服了這個恐懼,又會有另一個恐懼出現。每個人都無法避免。

既然不斷會有新的恐懼出現,也就不可能有永恆的安全感。

這意味著,安全感不是一經獲得就永遠不會失去的。「孩子是否缺安全感」的答案是動態的。因此,安全感的輸入必須是源源不斷的,而不是一勞永逸的事。

當孩子遇到新的恐懼時,我們就要在克服新恐懼上給予TA安全感,就像給汽車加油一樣,時常補給才能繼續前行。

悠悠之所以做夢夢到鱷魚吃她,也是因為我最近給她讀了《Five Little Monkey Sitting in a Tree》的繪本,裡面有鱷魚咬猴子的情節(其實沒咬到);她最近突然很怕蜘蛛,也是因為前段時間我和老公看了毒蜘蛛的電影,雖然她只看了個開頭...

孩子很喜歡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事情進行加工,幻想和詮釋出新的故事情節,晚上做夢的內容也與白天的經歷息息相關。嚴格控制孩子接觸的信息源可減少某些幻想恐懼的發生概率。

若恐懼已經發生,家長可以通過必要的解釋來安慰孩子(如我告訴悠悠鱷魚不會進到我們家來,爸爸媽媽有能力保護好她),同時給予行動上的安全感補給——比如悠悠做噩夢的那晚,我沒有要求她回到自己的房間繼續睡,而是抱著她在大床上接著睡。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安全感?

很多家長會問」我孩子稍不如意就哭,是缺乏安全感嗎?「

」很怕接觸陌生人,不願跟其他小朋友玩,是缺乏安全感嗎?「

其實,這種問題外人是很難給出確切答案的。孩子的同一種行為,背後可能有著截然相反的原因。

和媽媽分離孩子不哭不鬧,可能是因為安全感充沛,也可能是因為與媽媽聯結弱,安全感缺失,所以表現出很懂事的樣子;

很容易和陌生人自來熟,可能是因為安全感充沛,也可能是因為與媽媽聯結弱,安全感缺失,希望從陌生人那裡尋求親近和安慰;

喜歡冒險,可能是因為安全感充沛,也可能是因為安全感缺失,希望通過危險的行為來獲得父母的關注。

如果只是聽了幾句描述,又或者只是見了孩子幾分鐘,很難通過上面的行為判斷孩子到底是安全感充沛還是缺失。真正的答案,只有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最親近的人才知道。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缺乏安全感的時候。與其糾結於「孩子是否缺安全感」,不如向內審視自己:我可以做些什麼給予孩子安全感?我又是否做到了?

什麼是安全感?如何給予?

對於孩子來說,生理基本需求諸如吃飽穿暖睡足,人身安全得到保護;心理需求,如親密感、溫暖、信任、被接納和愛,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奠定了安全感這種複雜感覺的基石。

其實,也可以歸納為一個字——愛。只要孩子感受到了愛,就會有安全感。只是如何向孩子表達愛,仍是很多父母需要學習的。

1、孩子渴望親密,尤其是肌膚接觸

在德國醫院,悠悠一出生,醫生剛把她洗乾淨,還沒給她穿上衣服就把她抱給我餵奶。我當時還問醫生怎麼不給寶寶穿衣服呢?原來醫生是故意不給寶寶穿衣服的,特意囑咐我一定要讓寶寶的皮膚接觸我的皮膚,因為肌膚接觸是媽媽與嬰兒溝通的第一媒介。

身體的親密接觸可以給予孩子極大的安全感,不僅人類需要,連動物都需要。1957年,美國研究人員Harry Harlow通過一個行為研究實驗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

Harry Harlow將幼小的恆河猴單獨鎖在籠子里,並給了恆河猴兩個假媽媽的選擇:一個是用鐵絲做的媽媽,但會提供牛奶;另一個用軟軟的棉布做的媽媽,沒有提供牛奶。

在實驗中,人們看到這隻小猴子只有在肚子餓極了的時候才會快速跑到鐵絲媽媽那裡,短暫地喝幾口牛奶,然後馬上又回到布媽媽身邊尋求保護。在恐懼的時刻,小猴子會緊緊靠在布媽媽身上。

動物尚且如此,人類寶寶對親密的需求就更不可忽略了。每一次肌膚接觸,都是促進嬰兒大腦發育的營養。曾經我在《如何讓0-1歲寶寶更聰明?新手父母最需要知道的四大做法!(內含詳細陪玩方法)》中寫過,孩子缺少肌膚之親的灌溉,就像花朵缺少陽光雨露一樣,很快會萎謝。這種萎謝損傷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安全感,連大腦發育都會因此滯後,直接降低孩子的智商。

所以,為了寶寶的安全感,也為了大腦發育,請儘可能多的給予孩子身體接觸,尤其是肌膚接觸。

抱、撫摸、按摩等等都是可以融合在生活中的,而且大家不要誤會,抱和讓寶寶多運動並不衝突,我曾經在《培養愛運動的孩子,0?1歲的這三點你做到了嗎?》批判過一直抱著寶寶不讓下地的行為。

這裡的度應該是寶寶想被抱的時候就抱,該運動的時候就讓TA運動,二者結合更好。比如悠悠還不會走路的時候,我蹲在遠處鼓勵她爬過來,當她爬到我身邊時,我再抱起她親一親。

又或者讓孩子坐在我們身上玩遊戲。

哪怕孩子已經不是嬰兒了,也應該每天都抱抱他們。舒服的身體接觸可以促使我們的身體分泌幸福荷爾蒙,這種荷爾蒙令我們感到愉快、平靜,還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

我在家經常會抱著悠悠在沙發上躺著一起聽音樂,或者在床上玩遊戲時趁機對她又抱又親。

總之,對孩子表達愛,我從不吝嗇。

2、孩子的合理需求應及時得到回應

嬰兒的需求基本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要麼是生理需求未得到滿足,要麼就是想得到關注和陪伴。

不管是哪種原因,當孩子哭時,不要讓TA一個人一直哭下去,那隻會讓孩子感到無助和絕望。如果需求時常得不到回應,孩子就會漸漸對身邊的人失去信任,轉而壓抑自己的需求。

多抱抱孩子,嬰兒餓了要按需餵奶,及時回應,讓孩子感到TA不是一個人,而是被人愛著的,有人關心TA的感受,願意聆聽和滿足TA的需求。孩子對我們產生了信任,就會有安全感。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一歲以後會出現更多心理需求。當孩子鬧情緒時,我們應通過共情來理解孩子的感受,疏通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光想著怎麼止哭(推薦閱讀《原來在「可怕的兩歲」這麼做可培養高情商寶寶!》)。

情感上的冷漠,無視和不回應孩子的內心感受都將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3、尊重孩子

當孩子萌發自我意識,渴望獨立後,我們在給予孩子持續的關懷和關注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權、決定權,當然這不意味著時時滿足孩子的要求。

讓孩子體驗TA自己做主,支配自己的行為和掌控環境,有利於孩子獲得自我效能感——「我很棒,我可以做到」。而自我效能感給予孩子自信和安全感。(戳《比可怕的兩歲更可怕的是家長不懂兒童心理,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契機!》)

4、一心一意的關注和陪伴

雖然孩子不需要我們每時每刻的關注,但每天抽出一段時間,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仍非常有必要,這段時間可以是專註的陪玩,親子共讀,也可以是全家人一起吃飯,討論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你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高興的事,不高興的事?)。

孩子渴望被聽到、被看到,而我們只有放下手機、放下心裡的雜念時,才能做到真正去聆聽孩子,「看到」孩子的內心。

當然也要注意物極必反,過多的關注會妨礙孩子獨立性的發展。我們也需放手給予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間。

只要孩子確信當TA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出現並能回應TA的需求,那麼短暫的分離或者獨立玩耍都是可以勝任的。

我曾經在《三歲前送去託管對孩子一定不好?這到底是迷思還是科學?》中論證過,三歲前送孩子去幼兒園,並不會破壞安全感,重要的是父母每天晚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5、保護、支持和幫助孩子

當孩子遇到困難,受到欺負時,TA需要的是我們的支持和必要的幫助。

我在《孩子被欺負了,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教會孩子這樣做》寫過,當孩子的權利受到侵犯,而孩子沒有能力去維護自己時,我們應該挺身而出替孩子維權,做孩子堅強的後盾。

這不是在阻礙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而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先給足安全感,TA長大後具備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當孩子犯錯時,別只記得批評和懲罰,比懲罰更重要的是陪著孩子一起改正,幫助孩子做到更好。(推薦閱讀《幫助孩子做到,比懲罰孩子沒有做到,重要100萬倍!》)

6、多說「我愛你」

我大概每天會對悠悠說100次我愛你吧...我是真的忍不住,不過我也相信,因為我的不吝嗇,悠悠從來沒有懷疑過「媽媽是否不愛我了」這個問題。

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孩子感到的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我愛你,因為你是你,無論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你長什麼樣,你做錯了什麼,你考試不如別人,你沒有按我期望的做,我都永遠愛你。

將行為與人分開,對行為不滿和生氣可以,但是對孩子的愛是一成不變的。我對你的愛不需要你拿表現和成績來換。

不要用「你不XXX,媽媽就不愛你了」這種剝奪愛的方式來威脅孩子,這容易導致討好型人格。

在拒絕孩子的請求時,一定不忘說一句:「媽媽愛你,只是現在我們不能XXX...」,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拒絕不代表不愛。

那麼,是不是做到了這些,孩子就不缺安全感,無所畏懼了呢?

當然不是啊,成長過程中的挑戰不斷,恐懼來源也層出不窮。只是,當我們做到了這些,我們至少心裡有底孩子的心理健康沒有大問題,任何恐懼都只是階段性的,遲早會過去的。

暫時性的安全感缺失不可怕,我們只要陪著孩子一起去面對和克服長大過程中的恐懼就好。

想通了這一點,我們的內心可以多一份淡定,少一份焦慮。媽媽不焦慮,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也許上面六條你沒有全部做到,也沒關係啊。我們並不需要每一條在每時每刻都做到,大部分時候做到了就夠了,不苛求成為完美父母,孩子也是有韌性的。

也不要去想過去錯過了什麼,是不是晚了,現在開始做出改變就是你能做的最好——Better late than never!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作者簡介: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項目經理,現教育專欄作者,德國早教研究者與推廣人。有一個兩歲的混血女兒,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創立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專註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以及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歡迎關注!

深諳中外教育差異,不教條,不追捧。相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公眾號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W5??

推薦閱讀:

「我偷東西了,但我是個好孩子…」
當你閉上嘴時,對抗就消失了
貧血、性早熟?可能是你給娃「吃太好」了
嬰幼兒參加水育早教,好處多多
托乳姿勢不對,不僅影響寶寶吃奶,寶媽恐得乳腺炎

TAG:早教 | 育兒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