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 之四 完結篇(下)

易筋經 之四 完結篇(下)

來自專欄武道求真

接上文。

三、易筋經說修鍊的「生命力」到底是什麼?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把話題往玄學上引了。

其實並沒有什麼玄奇的,都是很樸素的道理。本專欄之前的文章里對「人體」有過簡單的解讀。人相當於一台由筋骨、臟腑、神意等幾個系統組成的精密機器。其中筋(經筋、筋膜)很重要,從物質層面上來說,它們包裹著骨骼和臟腑,從能量層面來說,它們承載著經絡體系,是人體能量的往來通道。

易筋經,易筋經,重點就是訓練筋(經筋、筋膜)。

所以,要想修鍊《易筋經》,就必須對「筋」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筋是一種功能性的身體結構。也就是說,筋不是一個單一的、單純的身體部位,而是一系列身體部位的組合,是為了實現某些功能的身體組織結構。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公司,而不是單一的會計室或是生產車間。

明確了這個概念,我們再來解析一下易筋經動態練法的意義。

修鍊《易筋經》對人體的益處,就是幫助修鍊者提升筋(經筋、筋膜)的功能。反過來說,練筋(經筋、筋膜)才是《易筋經》的立意所在。

那麼,筋(經筋、筋膜)是為了實現什麼功能的身體結構呢?有的拳論說了:筋長力大。我們辛辛苦苦地修鍊《易筋經》,就是圖個力氣大么?

否。

切記,我們談的是筋,但在筋的內部,其實是經絡。

筋和經絡,一實一虛,構成了我們人體能量輸送系統以及身體維持和運動系統。(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前人研究有說經絡類似血管,但又和血管解剖差很多,筋是肌肉,但又跟肌肉差別很大。今人研究發現,經絡學說里又有包含了一部分神經系統的存在,又有筋膜解剖的發現,跟生物力學也能扯上關係,所以說,這是一個複雜整合的系統。)其核心,就是筋和經絡,抓住它們,就抓住了主幹。讓它們運轉正常,乃至運轉高效,就可以極大有益於身體功能的各個方面。

四、十二大勢的重要意義

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何按照易筋經十二大勢運動,就能鍛煉到筋和經絡呢?按照別的姿勢動行不行?比如廣播體操啥的?

這十二大勢不是隨便選定的,它是前人對經絡運行的客觀規律的認識的具體展現。

身體動作和經絡運行之間的規律,在增演易筋經里略有提及,就是在它的分類里,有所謂的正身、側身,半身、屈身、折身、扭身、倒身、翻身等等之分。

以這個給大家做個引子,幫大家把思路帶起來。這些姿勢,是人體正常的或者說健康向活動的分類和歸納總結。因為它們都是促進經筋、筋膜舒展和經絡通暢的。所以才會對人體產生有益的效果。

要鍛煉人體,求得健康,基本脫離不了這些動作大類。

故而,雖有很多非易筋經的健身方法,但其基本動作的選擇,都能在這幾類動作中找到相近項。瑜伽、體操也不例外。

十二大勢是從這些動作中精選出來的。因為這些動作,有其獨特的功效。

我們先看看易筋經十二式:

第一式:韋陀獻杵 第二式:橫擔降魔杵 第三式:掌托天門

第四式:摘星換斗 第五式:倒拽九牛 第六式:出爪亮翅 第七式:九鬼拔刀

第八式:三盤落地 第九式:青龍探爪 第十式:卧虎撲食

第十一式:打躬 第十二式:吊尾

總共十二式。

咱們以頭三式為例分析一下,這三個動作算是一個小組。也有的支派里直接把頭三式統稱為「韋陀獻杵之一二三式」的。

在整套易筋經里,頭三式的意義,就是先梳理調整周身經筋經絡。

怎麼調整,先搭建一個身體的整體架構。

具體來說,就是要重塑一個骨架結構。

如果我們將人體視為一個三維球體,那麼,球體的骨架是什麼樣的?

前後、上下,和左右。三個方向的支撐,就可以構成這個骨架了。

所以再看看韋陀獻杵三式。

第一式,環拱當胸。這個姿勢是一個身體的整體原始態。裡面什麼都有,但是什麼都還沒有表現出來的狀態。這個狀態下,修鍊者的身心可以得到均衡的調理。

第二式:橫擔降魔杵,左右橫向調理身體經筋經絡。建立左右支撐結構。

第三式:掌托天門。上下調理經筋經絡。建立上下支撐結構。

那位問了,第一式難道不該是建立前後結構嗎?

否。

沒有前後。

為何沒有?

因為前後是人體日常最多做的動作,常人只有過剩,沒有不夠的。

所以,不再強化前後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環拱而立是中規中矩的模擬球態。

而接下來的九式,就是給這個球體的三維骨架蒙上蒙皮,構成一個完整的球。

注意,從表面上看,後面的九式無非代表了一些人體的典型動作,什麼扭身、折身、屈身等等,這個怎麼能夠成圓的蒙皮呢?

其實,這又要回到我們一開始強調的話上去:要動起來練,連起來練。練動態。當你將十二個動作連貫運動起來時,這些動作就會帶動氣血在經筋經絡里運行,它們的循環運轉不休,等於就是在這個人體這個球體的骨架上,纏上了一條條的橫、豎、斜線,就像纏毛線球一樣,慢慢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球。

所以,這個球,是活性意義上的球。

而那些經緯線和斜線,就是所謂的「周天」。

周天是什麼?是氣血循環的高速公路。

五、必須特彆強調的易筋經修鍊原則。

易筋經的動作,必須要從身體根節發出。就是從脊椎、骨盆等處發源。

人體的經筋和經絡其實很多、很密,如同一個好幾層套疊的大網兜。奇經八脈、十二正經是編織這個網兜的主線。在它們的基礎上,疊加其餘的經筋、絡脈的分支,共同構成這個網兜。

而脊椎、骨盆是人體的根本支柱,是根節。必須讓動作從根節發起,才能把真正做到由內而外的全身運動作,這樣,這個經絡大網兜才能像傘一樣充分張開。

初學者一般做不到,所以允許剛開始用梢節領勁。但是要明確,這只是最初的練法,是為了喚醒根節的鋪墊性方法。最後必然是根節催勁。

《易筋經》原文中專門列了一章「膜論」。但沒太細說練法。其實骨架撐開,筋膜自然張開。再做動作,就能練到膜了。拳訣中有所謂「玉樹掛寶衣」,就是形象地描述了這種狀態,如同衣服架子一樣,根節真正支撐起來了,筋膜才能好似衣服一樣全面舒張開來,撐布全身。

故而,練到膜,《易筋經》功法才算是練到位了。

就此,易筋經篇完結。

P.S.: 題圖來自網路,圖侵刪。


推薦閱讀:

真氣運行法與道家內練養生(一)
LM Hotel / 叢林里的精靈屋
瑜伽體式 3 | 用3重空間糾正提升前屈
平衡課堂丨一看就會,如何調配精油?
人體內濕氣重有什麼影響和癥狀?

TAG:傳統文化 | 健身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