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銀行終於能用大數據做風控了,可……他們真的會嗎?
來自專欄雪梨醬のFinTech筆記
文/ Sherry Zhang
五月初,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指引,允許香港銀行用創新的科技手段來管理部分個人貸款業務的信用風險。
香港銀行傳統的個人貸款審批流程,需要申請者提供收入及住址證明。在新指引下,銀行可以從個人貸款組合中劃分出一部分作為」新個人貸款組合」(「New Personal-Lending Portfolio」)。在審批這部分貸款申請時,銀行可以用大數據和行為模式分析等方法管理信用風險,從而免去申請者向銀行提交收入及住址證明的步驟。
指引是香港金管局「銀行易」工作小組在調研了銀行和科技行業後制定的。2017年9月,香港金管局公布了七項措施推動銀行業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new era of smart banking)。」銀行易」是七項舉措中的一項,旨在推動優化現有銀行業監管手法,使銀行能夠更有效地應用金融科技,提升客戶的用戶體驗。
指引的推出理論上能使更多的人獲得更小額的貸款。雖然目前指引針對的是個人貸款業務,但金管局在官方文件中表明,不排除未來會在小型企業(如初創公司)貸款業務上使用類似的風險管理方法。
用大數據做風險管理,優化用戶體驗,服務更廣大的群體及小微企業,實現普惠金融……這些聽起來像極了內地金融科技行業這些年反覆訴說的故事,現在這股風潮終於吹到了香港金融圈。
如果說,內地的FinTech行業更多是由螞蟻、京東金融等市場主體推動,倒逼傳統金融機構在服務、產品上有所創新;那香港的金融與科技結合,則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動的。
香港金管局過去因政策性偏向於鼓勵現有大型金融機構創新,卻對科技公司限制過多而受詬病。去年9月金管局推出七項措施,曾被分析師認為是監管對「科技賦能金融」持更開放態度的信號。
幾周之後,香港金管局將發布關於「虛擬銀行」的新指引,「虛擬銀行」也是金管局的「智慧銀行新紀元」七項措施之一。首張香港虛擬銀行牌照預計會在年內發出。
監管政策雖相對開放了,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之一是:大數據從哪兒來?
內地的金融科技行業起步於電商、互聯網經濟和金融科技巨頭的發展。一來,泛互聯網經濟的繁榮容易產生金融、消費、行為等相關數據沉澱;二來,電商、在線消費網站、包括一些金融機構在適應泛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需要能提供FinTech解決方案的公司的服務,這樣才形成了現今內地的金融科技生態。
香港雖說是亞洲金融中心,但其移動支付、互聯網行業和科技行業並不十分發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管理,前提是要有可使用的可替代數據(Alternative Data)。這些數據的可獲得性,可能是香港銀行要擁抱新技術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此外,如果香港金融圈真誠地想在大數據智能信貸領域有所發展,具體如何用如何清洗數據,如何建模,如何系統性構建數據驅動的決策系統,出現壞賬如何催收,如何精準地獲取並運營「好客戶」,也都將成為他們的必修課。
是時候請香港銀行人士組團來內地看一看了。
*本文是筆者的職務作品,首發於:觀點 | 香港銀行終於能用大數據做風控了,可數據哪兒來? 。
交流請私信或微信:zhangxian494011
推薦閱讀:
※大灣區經濟制度創新報告筆記
※2018金融科技發展之我見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真正的Fintech公司?
※科技金融監管應在創新之後
※金融科技VS傳統金融,到底創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