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完整的個人知識體系?
來自專欄培訓管理者的學院
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是個很大的問題,要徹底講透,大概得寫一整本書。所以,我嘗試用盡量簡潔的篇幅,將這個問題說清楚。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這是我總結的「知識體系矩陣」。
它有 9 個元素,分別代表了「建立知識體系」過程中,至關重要的 9 個要素。
我們一個個來探討。
1
我們學什麼?
三種知識
什麼是知識體系?
在我的定義中,知識體系是跟碎片知識相對應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識集合。也就是說,它由兩部分組成:
1、大量的知識點;
2、有序的結構。
什麼是「有序」?你一定見過這樣的人:對某個領域非常精通,無論問他什麼問題,他都能從你的話題切入,旁徵博引,將大量的原理、機制、知識點……娓娓道來,清晰而嚴謹。
這就是「有序」,在他腦海中,所有的知識點都鏈接在一起。他知道某一個知識點「應該放在哪裡」,也知道「它會通向何方」。
如果說碎片知識是一張張街景的速寫,那知識體系就是一副完整的地圖。
那麼,如何實現知識的體系化呢?
我們需要從三個層次切入,分別是通識、應用和資訊。
1、通識
知識體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識點」。缺乏這一點,就不成其為體系。沒有量的支撐,再精巧、複雜的結構,也是無意義的。
所以,建立知識體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夠的基礎知識 —— 我將其稱為「通識」。
這一點至關重要,但許多人卻往往在這一步就走錯了路。
舉個例子:
學哲學,去看心靈雞湯、人生哲理;
學心理學,去看微表情、性格分析、《夢的解析》;
學社會學,去看《烏合之眾》;
學經濟學,去看《國富論》《資本論》……
這些,都是不恰當的例子。
以及知乎著名的三大流派:Legal High法學,三體政治學,貨幣戰爭經濟學。
為什麼呢?很簡單。好的通識,必須具備如下三個特點:
1)範式
這門學科是研究什麼的?用什麼方法去研究?目前有哪些普遍認可的原理。這就是範式,亦即一個領域的「話語體系」。
它可以將你的思維方式,調整到這個領域的「公認模式」。
好的通識教材,必須是具備專業範式的。它未必一定要「嚴肅」,但必須足夠「專業」。
譬如某些藝術史,從艷情、宮闈等角度去解讀名畫,這就不是一個好的範式,它會將你帶偏。
2)廣博
任何領域在發展中,必然都會不斷經歷「正-反-合」的過程。
在入門初期,過多接觸某個人、某個流派的觀點,乃至於擁有立場,不是一個好的做法。這會束縛你的視野,讓你先入為主,再也難以看到整個領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斷地去追求「合」,尋求最新、最廣博的成果。
比如,比起讀《國富論》《資本論》,讀現代經濟學教科書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後者會站在時代背景的基礎上,對前者有更準確、更深入的理解。你會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揚棄的。
3)客觀
不用多解釋了。帶著立場和傾向的內容,會導致許多惡果 —— 譬如故意選擇有利論據,醜化和批判對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這一點上廣受詬病。包括某些教科書,也多少有不夠客觀的嫌疑。不展開講了。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
通識是入門的必要條件,但尚未入門的人,哪裡具備足夠的能力去分辨?
這確實是一個悖論。不用急,我們後面會聊。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第二個層次:應用。
2、應用
如果說通識是構成知識體系的原料,那麼,應用,就是讓這些原料發光發熱、建立有序結構的方式。
人類是由意義驅動的族群。
你會發現,我們所有的知識,本質上,都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存在的:藝術是為了表達,哲學是為了探索自然,歷史是為了認識自己,等等。不存在沒有源頭、沒有意義的「知識」。
在研究和學習上,也是一樣的。我們說,最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是問題驅動。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個問題,對某個事物產生了興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來試著解決問題。
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過程。
所以,從應用層面上來說,同樣有3個層次:
1)使命:這個領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
2)大問題:在這個領域中,存在著哪些推動領域發展的「大問題」?前人們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3)小問題: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我對哪些方面有興趣?我能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我如何組織和思考這些問題?
大問題是就某個領域的發展和演化而言。
舉個例子:以心理學來說,情緒是什麼?意識是什麼?大腦的機制是什麼?這些,就是心理學家所面臨的、需要不斷探索和回答的「大問題」。
哲學的入門書,我一直推薦《大問題》和《哲學的門檻》,就是因為它們採用了這樣的結構,不是照搬流派和歷史,而是告訴你:哲學的發展是要回答什麼問題?關於這些問題,歷來的哲學家們做出過什麼努力?分別有了哪些進展?
這是非常好的入門方式,也是將通識「點石成金」的方法。
小問題,則是針對個人的學習而言。學習這個領域,是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問?解答哪些實際問題?
只有採取問題導向,用這種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發和活化你所學到的知識。
舉個例子:時間管理有大量的基礎知識、工具和方法論,學完這些之後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麼,需要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再從這些大量的方法論中,抽離出它們的精髓和骨架,重新進行組織結合,演化出一套最適合個人的管理法。
這就是一種「有序的結構」。
通過這種方式,你才能對學到的知識賦予意義和價值,讓它們體系化。
一張地圖畫出來,不是放在那裡積灰,而是要用來指引道路的。
知識也是如此。
3、資訊
前面兩點,通識和應用,共同構造了知識體系的絕大部分。
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資訊。
什麼是資訊?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前兩者的更新 —— 亦即一個個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個領域都在發展之中,不斷地修正之前的小錯誤、在某些方向進行探索。它們的形式,可能是論文,雜誌,網路文章,書籍,等等。
重點是什麼呢?
知識體系不是一個靜止的東西,而是需要不斷迭代和完善的。必須有新的水流進來,再將沉渣沖洗掉,才能不斷維持它的生機。
舉個簡單的例子:上個世紀,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是「短時記憶可以保持7個單位左右」,這就是經典的「神奇數字7」。它是一個「通識」。
但21世紀初的最新研究發現,短時記憶的容量其實只有 4 ,不是 7 —— 這就是一個「更新包」。那麼你就會知道:喔,我的知識需要更新了。
現在,你去看近幾年出版的心理學科普書,基本全都改過來了 —— 這就是「資訊」經過時間檢驗,變成了新的「通識」。
如果你不關注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你就會發現,不知不覺,你的知識已經變得陳舊,已經無法跟上時代,也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了。
所以,求知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知識不是終點,而是在路上。
2
我們從哪裡學?
三種方式
1、導師
我在「通識」中講過,這其實是一個悖論:要想入門一個領域,你需要好的通識材料;但尚未入門的人,又如何去分辨,什麼才是好的通識材料?
這就是答案:你需要一位「導師」。
導師未必是老師,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名人,任何一個人。甚至,也可以不是一個人,一個網站,一個服務,一個在線教育平台,都可以。
他的作用,是為你提供一條有效的「學習路徑」(Learning Path)。
什麼是學習路徑?你該從什麼地方入門,然後學什麼,再然後學什麼,接著學什麼,等等。最簡單的形式,就是書單。
列書單誰都會,但好的書單,非常難得,因為必須考慮許多因素。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梯度:一條好的學習路徑,必定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廣至專的。
入門時,挑選哪些通識書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趣味性和專業性?入門後,該如何挑選不同流派、立場、觀點的內容?如何引導一個人,慢慢延伸向更專業、更深入的部分?
這些,都非常考驗導師的功力和積累。
另一點是難度。
我們知道,學習有一個「舒適區」理論。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舒適區),是學不到東西的,你只是在不斷重複;離舒適區太遠(危險區),也很難學到東西,因為你完全不懂。
最好的狀態,是找到舒適區的邊緣,向前一步,我們叫做「成長區」,既給自己一個挑戰,又不至於太難。
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東西。
如果你身邊缺乏足夠專業的人選,不妨考慮像 Coursera、EDX 等專業的在線教育平台。它們往往有比較成熟的學習路徑設計和延伸閱讀,這些都有助於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2、輸出
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輸出是最好的內化方式。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更好地記住一個知識點?答案很簡單:把它用你的話說出來,教給別人。
同樣,如何確保100%掌握一個知識點?把它寫成文章,發出來,讓別人去挑刺。
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太注重輸入,而忽視了輸出。
我們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聞、看視頻、讀書、看公眾號、聊天,都是在輸入,但輸入之後呢?真正能夠記住、能夠納入知識體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這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缺少輸出 —— 我們不斷地用「輸入」的新鮮感來刺激大腦,卻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這是沒有意義的。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3、渠道
渠道,在這裡專指信息渠道,亦即我們獲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來源。
許多人問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學習?它跟知識體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實不是。碎片化學習有其作用,但它的意義在於「更新」和「補充」,而不是「建造」。
什麼意思呢?如果你對一個領域一無所知,那麼,碎片化信息有害無益。因為它們往往簡單、片面、直觀,難以構建有效的邏輯和結構。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礫,而不是一座房子。
但如果你已經有了成型的體系,那麼,碎片化信息就相當有用了 —— 它可以成為有益的補充。
看到任意一條信息,你會知道,應該把這條信息「放在哪裡」,應該如何去批判、吸收,應該如何去溯源。
這時,你就是在「將碎片信息體系化」。
但前提是,你必須擁有對這個領域的充分認知和積累。
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這些:
1)Google:無論任何領域、任何時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來源;
2)論文:國內用知網,國外用Google學術+Sci-hub,可以獲取某個領域的前沿信息;
3)資料庫:包括Useit知識庫、各大諮詢公司官網、官方統計部門等等,能夠幫你獲取足夠的實證數據。
4)媒體:各類知名博客(如http://medium.com)、網路媒體(如NYT)、雜誌(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5)社群:各類行業微信群,等等。
以上這 6 點(三種知識+三種方式),基本從兩個維度,剖析了知識體系。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三部分。
3
我們怎麼學?
三種心態
1、聯繫
我在學習任何一個知識點時,必然會問三個問題:
1)它是什麼?
2)它從哪裡來?
3)它往哪裡去?
不要笑,這是嚴肅的。
第一個問題,我會去找「同類項」。
亦即,從記憶里找到與其相似的概念,弄清楚,它們之間有哪些異同點;這個新的知識點屬於什麼,不屬於什麼;是什麼,不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我會去往上溯源,找到這個知識點的來源。
誰提出的?怎麼來的?原本是為了解決/解釋什麼的?造成它的原因是什麼?等等。
我會不斷地問「為什麼」,來逼近整個邏輯鏈條的起源。
第三個問題,我會去往下拓展,去找這個知識點的應用情景。
我會去思考,把它放到這個場合下,會怎麼樣;把它放到那個語境下,又會怎麼樣。
這就是我的「包圍式學習」。
你會看到,包圍式學習的核心,就是「聯繫」:儘可能找到並建立起,這個新的知識點,和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孤立地去理解一個知識點,是沒有意義的,你記不住它,也無法將它納入體系中。只有不斷去尋求聯繫,去建立接點和連線,才能將這個知識點,納入自己的知識網路裡面。
這才是學習的本質。
2、系統
系統和聯繫,非常像,但又有不同之處。
聯繫是以新的知識點為核心,對其進行發散關聯;而系統的思維方式,則是「拔高一個層次」,從更高的維度,去看待眼前的「整張網路」,關注它本身的結構、所在的位置和接觸點。
這說起來有點玄,我舉個例子:
打開你手邊的一本書,翻到42頁,你會看到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它們構成了某種表達。
現在翻到目錄,你會發現,整個42頁的內容,都濃縮成了目錄上的一句話。看到這句話,你就會在腦海里將其「展開」,恢復成原本的內容,你會知道,它大概是講什麼的,提供了什麼信息。
現在,將這本書放到書架上,再退後兩步,看著你的整個書架。於是,這條目錄又跟其他的目錄一起,隱藏到整面書架當中,就像一滴水匯入一片海域。
但你會知道,當你要找某個內容時,你可以打開哪本書,找到哪條目錄,翻到哪一頁,將你要的信息找出來。
這就是一個最最簡單的「系統」。
上面所說的,是這個系統中的不同層級。具體內容是一個層級,目錄是一個層級,書是一個層級。
再往上延伸,書架、各種知識載體,等等,又是整個更大的系統的一個層級。
每一個層級,就是一個子系統,也是系統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當你的視野拔高時,你會發現,你看到的東西會完全不一樣,你的思維方式,也會完全不一樣。
某個局部戰役可能輸了,但從整體戰略來看,卻贏了 —— 就是這個道理。
下圍棋,連續三四步無理手,走到後面,卻連成了一整片大勢,也是一樣的道理。
時刻注意「系統」,將自己的思維和視角不斷拔高,能有助於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識體系。
3、開放
最後一個至關重要的心態,是開放。
前面講過,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都必然不斷重複「正-反-合」的過程 —— 舊的「合」,會成為新的「正」,再進行循環,不斷螺旋上升。
這就是一次「迭代」。
許多人的弱點就在這裡:篤信自己的「正」,卻不敢直視「反」,更不敢推翻自己。
這就無異於斷絕了知識的來源,只會一直抱殘守缺。
所以,我們說「科學精神」是什麼?不是追捧某個理論,認為某個理論「永遠正確」,而是求證、探索和質疑。
當一個人堅定自己代表真理時,真理就已經離他而去了。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最後,我們再看這個「知識體系矩陣」。
你會發現,縱向看,它們也是一一對應的:
學什麼?通識。怎麼學?通過導師。什麼心態?聯繫。
學什麼?應用。怎麼學?輸出。什麼心態?系統思維。
學什麼?資訊。怎麼學?信息渠道。什麼心態?開放。
知識體系的本質,就在這裡。
當然,從這裡開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個領域,還有著遙遠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終身學習吧。
知識永遠不在某處,知識是在路上。
? 關於作者Lachel,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深度思考踐行者,領英、36氪特約作家。公眾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推薦閱讀:
※代理人模式:知識體系和自查原則(下)
※【C 入門】知識架構梳理
※混世悟:你的知識結構多維論嗎?
※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知識?
※之樂日記:中國9大派系,操控萬億金融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