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3)四諦十二因緣

印度佛教史(3)四諦十二因緣

來自專欄那爛陀寺

上一講,我們講了釋尊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佛。

那麼釋迦摩尼到底證得了什麼呢?

這裡大小乘佛教出現了分歧。

原始佛教認為,釋迦摩尼證得是四聖諦,十二因緣。

但是大乘佛教認為,釋迦摩尼證得是空性。

但是無論哪個,有一點是大小乘佛教共許的理論,就是釋迦摩尼證得是緣起。

在龍樹的著作《六十正理論》說道

釋迦能仁涅槃後,聖教住於濁世中;唯一宣說緣起者,至誠頂禮月稱足。

只不過對於緣起內涵的界定,大小乘佛教出現了分歧。

由於大乘佛教興起以後,極力貶斥聲聞弟子為不了義。出現大量彈偏斥小,嘆大褒圓的佛經。

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大量的佛教徒對於原始的思想不屑於去了解。

但是十二因緣是理解大乘佛教緣起理論的鑰匙。

所以,我用大小乘佛教,跟佛教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只是用來客觀描述佛教的發展。沒有貶斥小乘的意思。

而且佛陀有個名號,就是大阿羅漢,也就是佛陀其實也是阿羅漢。

我為世間無上導師當度一切 真阿羅漢

我是世間無上導師,當度一切,我是真阿羅漢。

在巴利文經典《大緣經》中記載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拘樓國之劍磨瑟曇,名為拘樓之市鎮。

   爾時,長老阿難,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長老阿難問世尊言:

   「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議哉!此緣起法甚深遠,有深遠相。但如我等觀察,卻甚明顯。」

   「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此緣起法甚深遠,有深遠相。阿難!因不覺、不徹見此法,此有情類,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羅波草之亂雜,故不得出離惡生、惡趣、地獄之輪迴。」

說阿難有一天,觀十二因緣。

發出這樣的感嘆:說佛陀一直對我們說,緣起十分甚深,但是我沒有感覺啊,我覺得這個很簡單啊。

佛陀說:不要說這樣的話,此緣起極為甚深,因為不了解,一切有情眾生無法逃出輪迴。

所謂十二因緣,就是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因為有十一個鏈條,十二個點,所以稱之為十二因緣。

上面是順觀,還有逆觀。我們從逆觀來看

首先第一環是老死。

因為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具有成住壞滅四相。

那麼我們就要追問,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釋迦給出的結論是,生。

因為生,才有滅。如果沒有生,事物壓根不存在,何來滅呢?

那麼一個人會呢?

按照佛教理論,因為一切都是因緣聚合的產物,假如說一個人從生到死這段時間是因緣聚合的。

但是生之前,滅之後,人就不存在,那麼因緣在這裡就斷滅了。其次既然滅了,也就是人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何來生起呢?

如果我們看柏拉圖的《費多篇》,蘇格拉底證明靈魂的存在,也是同樣的思想。

所以人生之前,滅之後,必然有一個因緣,使得人能夠生起。

接著我們在推理,那麼生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佛教認為生起的原因是

什麼是有?所謂有,狹義理解就是一切構成生的因緣,也可以理解為業力。

這樣一來,就推到了前世輪迴。這個輪迴的思想,不是釋迦獨創,而是當時宗教共許的理論。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輪迴的一切因緣?

是因為

什麼是取呢?就是強烈的執著,追求執取。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造成執取呢?

因為

愛,指的是貪愛,最後擴展到所有的貪慾。

因為我們貪慾,貪愛,所以對事物開始執著。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貪愛呢?

因為

所謂受,指的是感受,出現了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因為這樣,我們趨利避害,對於樂的事物,出現了貪愛。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感受呢?

因為,我們有相應的領受外界的作用。這個作用,被稱之為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觸呢?

因為我們有相應的感受載體,也就是六處(六根)。

那麼我們怎麼就有了六處呢?

因為我們產生了名色

名:指精神現象

色:指物質現象

因為胎兒還未成型的時候,出現一個混沌狀態。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名色呢?

因為有

這個問題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暫且理解為靈魂。

那麼我們為什麼有識呢?

因為我們有各種意志活動,一般說為身口意三種,這就是

那麼我們為什麼有行呢?

因為我們無明,愚痴,導致在這種愚痴的情況下,才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行為。

下面就該講什麼是無明?所謂無明就是我執,執著於我。正是執著於我,所以貪愛可愛事物,以為我所有。

通過我執,引發貪,嗔,痴三毒,在這個無明的情況下,做各種行為,才會牽引業力的產生,以墮入生死輪迴中。

因此斷除無明,十二因緣全部斬斷,便是涅槃。因此在《長部 大般涅槃經》佛陀勸告弟子

 爾時,世尊憶念此事,而說偈曰:

   布施增功德

   制心不積恨

   善人舍諸惡

   滅盡貪嗔痴

   彼定證涅盤

而在《法句經》中說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由此,十二因緣全部說完,一般將其歸結為三世二重因果。

過去:無明緣行,行緣識

現在: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未來:有緣生,生緣老死

上面是三世。所謂二重,就是過去所造的因,產生了現在的果報。現在所造的因,又奠定了未來的果報。

那麼十二因緣還有一個詩,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就導出為什麼要有十二緣起這套理論了。

這就是四聖諦理論。

所謂四聖諦,就是四條法則,四條真理。

苦、集、滅、道

『比丘們,此為苦聖諦:生苦、老苦、死苦;憂、哀、痛、悲、慘苦;與不愛者共處苦、與愛者離別苦、所求不得苦:簡言之,五取蘊苦。

『比丘們, 此為苦因聖諦:[苦因是:]造作再生的渴求——帶著貪與喜、於處處耽享——正是: 對感官之欲的渴求、對有生的渴求、對無生的渴求。

『比丘們,此為苦的止息聖諦:對該渴求的無餘離貪、止息、舍離、棄絕、解脫、放開。

『比丘們, 比丘們,此為趨向苦的止息之道聖諦:正是此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對於四聖諦的責任]

『我對前所未聞之法,起視眼、升起洞見、升起明辨、升起知識、升起光明[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生]:「此為苦聖諦」……「此苦聖諦需深解」……「此苦聖諦已深解」。

『我對前所未聞之法,起視眼、升起洞見、升起明辨、升起知識、升起光明:「此為苦因聖諦」……「此苦因聖諦需斷棄」……「此苦因聖諦已斷棄」。

『我對前所未聞之法,起視眼、升起洞見、升起明辨、升起知識、升起光明:「此為苦的止息聖諦」……「此苦的止息聖諦需直證」……「此苦的止息聖諦已直證」。

『我對前所未聞之法,起視眼、升起洞見、升起明辨、升起知識、升起光明:「此為苦的止息之道聖諦」……「此苦的止息之道聖諦需直證」……「此苦的止息之道聖諦已直證」。

首先是第一個,苦諦。所謂苦諦,指的是一切皆是苦。

苦是人生的本質。這點後來受到一些人的指責。

原因很簡單,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因為事物是辯證的,如果有苦,那麼一定有樂。何來一切皆是苦呢?

我認為,這正是說明佛陀的高超之處,早期哲學家都具有鮮明的辯證思維。但是佛陀能夠跳出辯證的思想禁錮去審視人生,這反而說明了佛陀的高超之處。

所以,苦聖諦是佛教的第一真理(絕對的,而非相對的),如果這個邏輯不承認,很難承認這是佛教。

佛教的苦,不完全等同於心理的感受。從主觀感受中,是痛苦。而從客觀角度上說,指的是無常。

因此,佛教說,無常即是苦。

苦有好幾種分類,

其一、三苦說

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指主觀感覺的痛苦

壞苦:因為無常變遷,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行苦:指的是輪迴之苦,由於無始以來的輪迴,本身就是苦。

其二、八苦說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生老病死,無需言之。

怨憎會苦:互相敵對的人,因為某種原因必須在一起

愛別離苦:對渴求的事物,必須分離

求不得苦:因為自身和客觀的限制,對於想要求取的事物,不能求取

五取蘊苦:總而言之為五蘊苦,因為去追逐五蘊,導致苦。

五蘊:指的是色(物質肉體)受(苦樂等感情)想(理性思維)行(意志活動)識(統攝認識的意識)

如果執著於五蘊為常,便生種種痛苦。

「同樣的,受想,行,識亦無我。」  

「諸比丘,此身常或非常?」

  「非常,世尊。」

  「無常為樂為苦?」

  「是苦,世尊。」

  「以此無常,痛苦,短暫之法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之說正確否?」

  「當然不正確,世尊。」

  「同樣的,諸比丘,受,想,行,識亦為無常和痛苦。以此無常,痛苦,短暫之法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恰當否?」

  「當然不恰當,世尊。」

其次是集諦,指的是苦難生起的原因。

簡單言之,就是由於我執引發,貪,嗔,痴三毒。此三毒又造成十二因緣,導致輪迴不止,此是苦。

其次是滅諦,指的是苦難可以滅除。也就是涅槃。

涅槃在原始佛教,指的是苦的止息。

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對涅槃定義是不同的。

小乘佛教的涅槃有兩種

1、無餘依涅槃:煩惱障已斷,超越輪迴,過去所生果報皆以滅盡,五蘊身已滅。

諸比庫,哪種是無餘依涅槃界呢?諸比庫,在此,有比庫是阿拉漢、漏盡者,已具足住,應作已作,已舍重擔,得達己利,滅盡有結,正智解脫。諸比庫,在此,他的一切感受已無諸愛樂而成為清涼。諸比庫,這稱為無餘依涅槃界。

2、有餘依涅槃:煩惱障已斷,但是生死因未盡,五蘊身還存在,仍能感受苦樂。

諸比庫,哪種是有餘依涅槃界呢?諸比庫,在此,有比庫是阿拉漢、漏盡者,已具足住,應作已作,已舍重擔,得達己利,滅盡有結,正智解脫。但他仍存續的[眼等]五根未壞故,能體驗可意、不可意,感受樂與苦。他的貪已盡、嗔已盡、痴已盡。諸比庫,這稱為有餘依涅槃界。」

而大乘佛教也有兩種

1、清凈本來涅槃:因為本質為空,故而涅槃

2、無住處涅槃:斷除所知,煩惱二障,所生大悲心,超脫輪迴,卻能利樂眾生

最後一個為道諦。即修行的方法,即三十七道品

但是這個三十七道品,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含義是不同的。

佛陀在成佛以後,開始對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佛法,是為初轉法輪。由此開始出現了佛教。

佛教有三寶之說,即佛(導師)、法(教法)、僧(僧團)。

附:佛陀初轉法輪所宣說的兩經

1、《轉法輪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捺斯城近郊的鹿野苑,世尊白五比丘言:

諸比丘,出家人應避兩邊(anta):

1.沉緬於色聲享受,此為卑賤,低下,庸俗,無益。

2.執迷於自我折磨,此為痛苦,荒唐無益。

拋棄此兩個極端,如來了悟中道(majjhima patipadā),增長知(cakkhu),趨向安樂,智慧(abhi??aya),菩提(sambodhāya)和涅槃。

諸比丘,何為如來所悟增長知見,趨向安樂,覺悟,菩提和涅槃之中道?

如來所悟中道為八正道,即正見(sammā di??hi),正思維(sammā sa?kappa),正語(sammā vācā),正業(sammā kammanta),正命(sammā ājīva),正精進(sammā vāyām),正念(sammā sati),正定(sammā samādhi)。(佛陀繼續說道)

諸比丘,此是苦諦(dukkha-ariya-sacca)。

生為苦,老為苦,病為苦,死為苦,怨憎會為苦,愛別離為苦,求不得為苦,總之,此五蘊之聚即是苦。

諸比丘,此是集諦(dukkha-samudaya-ariya-sacca)。

輪迴(ponobhavikā)之因即是貪,以情慾執著彼此,貪執感官享受(kāmata?hā),貪執有生(bhavata?hā),貪執無生(vibhavata?hā)。

諸比丘,此是滅諦(dukkha-nirodha-ariya-sacca)。

徹底遠離斷除貪慾,舍離,由此得到解脫,無有任何執著。

諸比丘,此是道諦(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ariya-sacca)。

此乃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此是苦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苦,我應知。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苦,我已知。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2.此是集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此是苦之因,我應斷。

此是苦之因,我應斷。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此是苦之因,我已斷。

此是苦之因,我已斷。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3.此是滅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滅,我應證。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滅,我已證。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4.此是道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道,我應修。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道,我已修。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佛陀在結束此經時說:)

「諸比丘,於此三個方面,在我沒有真正以此十二種形式,明了四聖諦絕對真實如理之智之前,我沒有於此世間,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中,宣稱我已證得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諸比丘,於此三個方面,我以十二種形式,真正明了四聖諦絕對真實如理智慧之後,我即向世間,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等,宣稱我已證得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Anuttara? sammā-sambodhi?)。

「我生起知見和智觀(?ā?adassana),得不可退轉的解脫。

這是我最後一生,今後更無他生。」

世尊如是講說了此經,歡喜雀躍的比丘們歡呼贊歎世尊之語。

聽著如此精闢闡述的佛法,憍陳如尊者即得清淨無染的法眼(Dhammacakkhu)(10),覺悟了緣生緣滅之理。

當佛陀講說此《轉法輪經》時,眾地神高聲歡呼:「此微妙甚深之法非梵志、天人、魔王、乃至梵天所能說,今由世尊于波羅捺斯的鹿養苑開說。」

聽到這一消息,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以及色究竟天,一切天人同時發出了喜悅的贊歎之聲。

此時此刻,歡呼聲即時傳遍了整個梵天世界,於此同時,三千大千世界震動不止。

一道豪光,遠勝於天人之光照亮了大千世界。世尊說道:「朋友,憍陳如,你確實明白了,朋友,憍陳如,你真正明白了。」

因此,憍陳如尊者被稱為阿若憍陳如。

2、無我經

一時世尊于波羅捺斯城近郊鹿養苑。其時世尊語五比丘言:諸比丘。

  「世尊。」眾比丘答道。

  故世尊如是說:

  「諸比丘,此身無我,若此身為我,則此身不應受苦。『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此種可能亦應存在。但是由於此身非我、故受苦,無有『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這種可能的存在。  

「同樣的,受想,行,識亦無我。」  

「諸比丘,此身常或非常?」

  「非常,世尊。」

  「無常為樂為苦?」

  「是苦,世尊。」

  「以此無常,痛苦,短暫之法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之說正確否?」

  「當然不正確,世尊。」

  「同樣的,諸比丘,受,想,行,識亦為無常和痛苦。以此無常,痛苦,短暫之法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恰當否?」

  「當然不恰當,世尊。」

  「那麼,諸比丘,汝應正智了知一切身之本性,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內外,粗細,高低,遠近: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神我。」「汝應正智了知一切受想行識之本質,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內外,粗細,高低,遠近: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神我。」

  「一切多聞聖弟子如是厭離色受想行識,遠離惡業,以無著而獲解脫,爾後知見生起:我證解脫,明了輪迴終止,以梵行為住,所作皆辦,更無此界。」

  世尊說此經己,眾比丘歡喜雀躍,讚歎佛說。

  佛陀說此法已,五比丘也從煩惱中獲得自在,無有執著。

附:十二因緣的問題

十二因緣有一個不可克服的問題,這在部派佛教時期反覆探討。

就是了無我和輪迴主體的問題。

如果人無我,那麼既然沒有我,何來輪迴的主體?

這裡的我,在印度中稱之為阿特曼,也就是靈魂。但是印度的靈魂是不能魂飛魄散的。靈魂就是無論輪迴多少世,他仍然能夠保證自我的自性。

他有兩個標準

1、常一不變

2、主宰自身

那麼既然無我,輪迴的是誰?

部派佛教最後只能影影綽綽,遮遮掩掩地承認一個補特伽羅。

按照佛陀自己的說法是,沒有說法。這個問題是個偽問題,你壓根就不應該問。

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呢?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法回答。

無論是佛教內部,還是哲學家中,尋找一個載體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說物質是本源,那麼物質是能量變的。那你問能量是什麼?能量又是其他東西變的。

也就是載體問題,根本連問的必要都不存在。即使你問,我也沒法回答。

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這個問題懸置,我們不探討載體是什麼。

所以雖然瑜伽行派給了一個答案,安立第八識,但是實際上還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不過他設立離言自性,相當於免責條款,對這個問題封閉了。

所以大乘佛教的產生,很多理論都是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這個載體可能存在,但是載體是什麼?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可以知道是這個載體產生的作用。也就是業力,我們可以去探討這個業力。

即使這個載體存在,但也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中國佛教不是問題。以為中國佛教直接承認靈魂的存在。

佛教創立的目的,釋迦摩尼是極力反對婆羅門教的思想。婆羅門教有三個思想

1、神創世界,佛陀通過四大劫,即成劫、住劫、壞劫、空劫。

2、神主宰世界,佛陀通過無常,無我,否定了梵我,神我理論。

3、神造人,佛陀通過十二因緣說,破斥這種理論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佛教理論跟中國哲學完全不同。孔子說仁,他不會證明為什麼人要遵守仁,那是不證自明。

老子說無為,老子倒是用道來證明。但是我們不知道是老子的《老子》原本就沒有一個鮮明的邏輯鏈條還是由於漢魏以後被篡改,導致邏輯混亂。

總之,我們找不見一個證明體系。

所以佛教傳入中國,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哲學的不如。但是中國的特色化,導致見性成佛的產生,這個彌補不足百年蕩然無存了。


推薦閱讀:

佛學的真面目·5:所謂的「佛教」
您有在修行嗎?
在家人可得哪四種樂?
覺林菩薩偈
我的天啊!賺錢也是修行法門?

TAG:佛教 | 印度文化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