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雜談】讓漫畫更傳神的秘密,寥寥數筆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篇)
來自專欄動漫雜談
本文首發於攻眾號:「阿政說動漫」(ID:azhengshuo)
引子
前段時間微博上很流行一款繪畫表情練習問卷,即畫出角色無表情、喜、怒、哀、樂、焦、照(害羞)、驚、攻、受12種表情圖。
這個遊戲源於霓虹的p站,日本畫師ぺこ便拿他原創的萌妹紙做過練習:
Watora醬的12表情圖 作者:ぺこ
同時也湧現了許多同人作品:
你老公銀時的12表情圖 作者:東坂六
雖然每個人物因為個性不同反應會有差異,但總有幾個表情的描繪方式萬變不離其宗。
例如「害羞」(照れる)就多用出現在臉上的斜線來表現,「焦慮」(焦る)臉上則多會出現水滴狀符號。
這些符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你和漫畫家作者們溝通的基礎方式。
當然,也是你和TA談戀愛的溝通途徑。
(蕾姆說的是我!拔刀吧!)
-------------------------------------------------------------------------------------------------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物理表現的符號,主要是用於體現主體角色的動態,以獲得生命/動感的效果,讓本是靜止的角色「活」起來。
而今天要談及的兩種符號,是讓角色在活起來之後,還能夠獲得情感,並擁有獨特魅力的個性,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人」。
一、情緒的共鳴:心理表現的漫畫符號
貢布里希曾戲稱威廉·荷加斯的故事畫至少等於塞繆爾·理查遜的兩卷小說,可見以圖解作為敘事手段的優越性:在小說中需要用文字贅述的事情,可能在故事畫中幾個場景便完成了。
同理,若是小說家要描述一個人焦慮、羞澀而不知所措的心情,可能需要大段的文字描述,而吾妻日出夫則描繪出一個「微笑的汗」便可。
吾妻日出夫《我是這樣成為漫畫家的》1980年
水滴形狀的符號或許是最為喜聞樂見的漫畫符號之一。
在漫畫史上,它的含義跨越了物理表現和心理表現:從真實的水到身體分泌出的肉眼可見的汗珠,引申到表現焦慮、不安、緊張、擔憂等多種心理含義,
還發展出了無言以對、尷尬等更微妙的心理表現。
山田稔《忍術漫畫》1920年 水珠的表現形式。
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畫師戀川春町所繪製的黃表紙繪本《楠無益委記》中,便描繪了不斷流汗的男性和女性角色。
長短不一的柱狀液體接連不斷地從臉上往下滴落,可以說是汗滴漫畫符號的雛形。
戀川春町《楠無益委記》1781年
在現代漫畫還未出現之前,流行於戰前的四格漫畫便已出現以水滴狀的符號來表現汗珠。
藤井一郎便在主人公的腦袋上繪製反重力的水滴狀的符號來表示因焦慮而產生的「汗珠」,再搭配放射狀的線條來突出主角突然受驚的緊張狀態。
作者:藤井一郎 1925-1927年
用水滴狀符號表示汗珠從而體現心理狀態的形式可以說是漫畫中最早被讀者接受的「約定」,從手塚治虫的《新寶島》開始便是如此,發展到今天也十分穩定。
《新寶島》開篇中主角駕駛汽車的場景,上圖是表現焦急的汗珠,而下圖的汗珠則是表現因突發事件而受到的驚嚇。
當然,除了汗珠,水滴狀符號也經常被用來表現淚水、唾液等跟液體相關的事物。
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大雄的宇宙開拓史》 喜極而泣的胖虎。
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 剛登場就吃光大雄年糕的哆啦A夢。
而當主角因受到驚嚇而緊張時,搭配使用的還有衝擊曲線。衝擊曲線多出現在人體的頭部邊,表示一種極度震驚的狀態。
這種形狀的曲線也用來表示碰撞產生的效果。
水澤惠《緞帶魔法少女》1990年
喜歡《櫻桃小丸子》的讀者,應該非常熟悉一種符號:垂直黑線。
這種表示場無語、窘迫、冷等複雜心理狀態的符號已普及到人們的日常交流中來,與汗珠具有相似的效果。
櫻桃子《櫻桃小丸子》1986年
另一個常見的漫畫符號是表達發怒的青筋,以三道曲線組成的Y型和四道曲線組成的十字形為主,多出現在人物的頭部,原型是實際存在的血管,利用「生氣得爆血管」這一概念而存在的符號。
杉崎由綺琉《D·N·ANGEL》1997年
描繪角色的發怒狀態,還常常搭配熱氣符號一起使用。「氣得冒煙」這個解釋相信非常容易被理解。
1940年代,杉浦茂的作品中便出現了以Y型青筋表現憤怒的例子。
而在長谷川町子的《壞心眼奶奶》中,出現了用熱氣符號表現人物憤怒的例子,長谷川町子還嘗試使用曲線來強化人物憤怒的狀態,但這一形式並沒有被符號化。
杉浦茂《猿飛佐助》出現了Y型青筋。
長谷川町子《壞心眼奶奶》用熱氣表示人物的憤怒。
在以線條為主的黑白漫畫中,要如何表現人物因害羞或不好意思而產生的面紅耳赤的效果?
假設普通的日常是白色,漆黑的場景以塗黑來表現,那紅色可能就是界於黑白之間的灰。
這個時候,漫畫家們以密集的斜線來表現灰色,而出現在臉上的斜線,便是「臉紅」的體現。
最初的斜線多用於表現因害臊或難為情而產生的臉紅的情緒,長谷川町子的《海螺小姐》多次出現此類場景。
長谷川町子《海螺小姐》中用臉頰上的斜線表示人物的難為情。
而到了戰後,少女漫畫的出現將「斜線=臉紅」這種表現極大地推廣,細膩的斜線成為少女漫畫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害羞的少女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中路有紀《閃亮男孩》害羞的少女。
更甚的是,在如今的日本社交平台上,害羞的顏文字被省略為三道斜線「///」,
但是這種省略並沒有引起溝通不便,反而在年輕人之間十分普遍。可見抽象的符號「///」已經隨著被賦予的意義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了。
「打擾了」「打擾了?(? ???ω??? ?)?」
二、視覺衝擊力:氣氛渲染的漫畫符號
當你在觀看動畫的時候,或深沉或華麗的色彩、或燃或悲傷的背景音樂,都是渲染氣氛、烘托劇情,讓你情不自禁沉浸其中的最佳途徑。
但是對於黑白、靜態的漫畫來說,當出現劇情高潮時,如何僅運用靜止無聲的圖像讓讀者產生共鳴、進入情境,便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先看看古代的藝術家們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在享保年間,以諺語為創作題材的《輕筆鳥羽車》中出現了崇拜魚頭的場景,示意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要如何賦予魚頭這一如此平凡的事物神聖感?
畫師在架空的魚頭周圍繪製了以魚頭為中心的放射線,暗示它發光發亮。
《輕筆鳥羽車》作者不詳 1719年
19世紀,葛飾北齋以曲亭馬琴創作的小說為藍本所繪製的一系列作品中,也出現了「爆炸」「黑暗」等場景,後來還以漩渦來描繪地獄的場景。
葛飾北齋以「漩渦」來體現地獄場景,1845年。
葛飾北齋所描繪的爆炸場景,與現代漫畫的放射線有相似之處,1807年。
由此可見,現代漫畫的爆炸場景某種程度上也是借鑒了葛飾北齋的手法。
而通過運用放射線來體現光,或引導讀者聚焦,也是現代漫畫主要的手法,在兒童漫畫和少年漫畫中最為常見。
《一拳超人》中放射線的運用(為什麼重點是光頭?)
兒童漫畫著重於有趣易讀,描繪上會更為注重畫面的簡潔明了;
少年漫畫的氣氛渲染則多是體現在鬥爭場面。
然而,少女漫畫家們在渲染氣氛所下的功夫,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在脫離了手塚治虫式的冒險類少女漫畫後,因花之二十四年組的出現,少女漫畫逐步側重於主人公內心的描寫。
大量的心理獨白不單以文字的形式出現,還藉助了許多元素的輔助,用以營造浪漫主義的色彩。
在阿爾豐斯·穆夏的深遠影響下,花和少女變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所以花朵也成為少女漫畫中喜聞樂見的元素。
齊藤千穗《花冠安琪兒》用花朵與點喵來描繪男女主角相會的唯美場景。
此外,點喵、細線、閃光等此前少用的形式都被少女漫畫發揮到極致。
1954年,漫畫家永田竹丸將印刷時使用的網點紙用於輔助漫畫創作,這種方法很快便在漫畫界普及。
網點紙的運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漫畫界的效率。而隨著使用群體的擴大,網點紙也發展出越來越多的圖樣,特別被少女漫畫家們青睞。
武內直子《美少女戰士》 各種各樣的網點紙素材被用於少女漫畫的背景。
結語
漫畫的魅力就在於此嗎?
當然不止。
就手塚治虫的現代漫畫誕生以來的短短60餘年間,漫畫的表現形式得到了不斷的實驗與創新。
《食夢者》中有一句話特別動人:
「能當漫畫家的是那些真正帶著才能,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天才。否則,和賭博沒有兩樣。」
感謝那些鍥而不捨地創造故事的 「賭徒」們,是他們以生命為賭注,以夢想為目標,來給我們呈現新的世界。
PS: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阿政說動漫(ID:azhengshuo)
推薦閱讀:
※奧特曼哪一位是最弱的?
※鯉魚要聞 | 一帶一路國家沿線颳起「超級飛俠」旋風
※賽文奧特曼劇場版好看嗎?
※羅小黑戰記里的諦聽是什麼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