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莆田故事

莆田故事

好多人問莆田的前世今生,做一個搬運工。搬一點文章過來。

得天獨厚的仿冒鞋生產條件

  陸域面積4119平方公里的莆田,是福建省除了廈門外最小的地級市。

  就這麼一個小地方,這幾年名聲在國內外驟然顯赫,皆因這裡「馳名中外」的「高仿鞋」。

  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全球每3雙耐克中就有1雙是仿款,產地來自中國、越南、哥倫比亞等地,而目前國內市場上90%以上的假冒運動鞋來自福建莆田。

  數據如何統計及其來源已經無從考證,但不爭的事實是,來自莆田的「高仿鞋」最受市場歡迎,青睞程度堪比正品。

  「莆田生產的『高仿鞋』的材料和技術都比較到位,質量高於其他產地,這與莆田製鞋歷史較長、產業鏈完整有關。」一位莆田當地製鞋業內人士說,「耐克、阿迪達斯等在中國的代工廠都設在莆田。」

  更重要的在於,莆田還被授予中國鞋業研發設計中心、中國鞋業信息中心、中國鞋業創新示範基地、中國鞋業出口基地,這在國內製鞋產業基地中無與倫比,就連號稱鞋都的晉江在此方面也無法比肩。

  莆田獨樹一幟的製鞋工藝和產業集群優勢得益於台灣的產業轉移。莆田位於福建沿海中部,與台灣隔海相望,距台中市僅72海里。

  「莆田是大陸最早嫁接台灣製鞋產業轉移的地方,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發展製鞋業。」莆田一位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早前主要是來料加工。」

  而台灣鞋業界已掌握了世界80%以上品牌鞋的生產和貿易。

  「莆田仿製品牌鞋應該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述莆田製鞋業內人士表示,「那時,莆田一些實力較強的鞋廠開始為國際品牌代工,周圍的廠家就通過賄賂特許生產企業的員工,千方百計將其鞋樣和設計圖弄到手,然後進行仿製。」

  很快,仿製品牌鞋傳奇般的發跡故事開始流傳,見有利可圖,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得天獨厚的地下產業鏈也跟著日趨完善。

  「不要小看處於灰色地帶的仿冒鞋,現在的一些富人就是從這裡掘取了第一桶金。」上述人士稱,「仿冒鞋的興盛時期是在2005年之後,這兩三年達到巔峰。」

  該人士透露,鼎盛時期,莆田有數以千計的作坊式加工廠在生產仿冒鞋,這些地下加工廠主要分布和聚集在莆田的七步、華林、新度、黃石、梧塘、西天尾等地。

  根據當地政府統計的鞋業增長數據,似乎地下仿冒鞋也跟隨著方興未艾。按照莆田市「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鞋業要實現產值200億元,但這一既定目標,提前兩年就已實現。

  「地下加工廠很多設在民房內,平常都是大門緊閉,或者夜間生產。」上述莆田製鞋業內人士說,「由於訂單源源不斷,就連一些正規製鞋工廠也加入其中,通常是兩條生產線進行陽光化生產掩人耳目,更多的生產線則轉為仿冒鞋生產。」

  這樣生產出的仿冒鞋,通過隱蔽的渠道被運到世界各地,而隨著銷量的不斷增加,生產技藝跟著逐步提升。

  「以前仿冒鞋主要銷往國外,所以知道莆田的人不多,這兩年內銷已經大於外銷,莆田才廣受關注。」上述人士表示,「莆田生產的仿冒鞋,幾乎囊括了世界主要鞋品牌,耐克、阿迪達斯、PUMA、KAPPA、Timberland、Asics、BAPE、CAT、UGG、converse、Columbia、new balance、Pony、Salomon、supra等等,應有盡有,就連國內的李寧、安踏等品牌,也有被仿製。」

  據其透露,仿冒鞋中,耐克的量最大,阿迪達斯次之,「現在產業鏈延伸了,球衣、運動服也仿冒,但由於拿到設計圖樣的路被堵死,不少人就根據NBA明星球員的穿戴找人設計生產,有的則直接從市場買來新品向加工廠下單。」

「讓全世界的人都穿得起名牌」

  在莆田,仿冒鞋從業者圈內流傳著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讓全世界的人都穿得起名牌!

  「仿冒鞋的售價是官方價格的5折。」莆田一位從事仿冒鞋銷售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只要有市場,就有人仿冒,只要有人下訂單,就沒有買不到的仿冒鞋。」

  因而,買的多了,賣的也多了,莆田仿冒鞋的人氣就旺了起來。

  早前,莆田的仿冒鞋交易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學生街。

  紐約時報曾有一篇文章這樣描述:學生街是一條雙向車道的林蔭道,兩邊林立的商店中全是仿冒運動鞋。有一家商店模仿Urban Outfitters1 的風格——裸露的磚牆和管道,從假窗戶中射進模擬的光線。低沉的電子背景音樂——但是大部分商店似乎更加重視業務,而不是美感。

  該文作者說:「這樣的鞋子價格大約在12美元左右,質量似乎和我妻子在美國花85美元買的那雙沒有任何區別。」

  據上述從事仿冒鞋銷售的人士介紹,莆田學生街的仿冒鞋市場在有關部門的多次打擊下,漸漸沒落消失了。

  然而,此伏卻導致了彼起。

  「莆田仿冒鞋集中交易於2007年底突然在偏離市中心的安福小區形成了。」上述人士表示,「2008年是安福市場最興旺漂亮的時期,很多店面裝修豪華,還裝上LED顯示屏。」

  令人眼花繚亂的是,許多經營仿冒鞋的店鋪,紛紛以名車作為店名,寶馬、賓利、法拉利、悍馬等等,奪人眼球。

  「傳說那個寶馬老闆,只做3年的仿冒鞋,第一年賺到了幾百萬元,第二年賺了2000萬,去年號稱向加工廠下訂單生產仿冒鞋60萬雙,但在去年聖誕節後被抓了。」上述人士透露。

  該人士說,當時的安福市場,其店鋪大都白天捲簾門緊鎖,街上行人寥寥,到了晚上九點之後,這裡突然火爆起來,一派車水馬龍。不僅仿冒鞋、仿冒運動服,從各地搜羅來的各種山寨名表、手機及電子產品也在此售賣,一片琳琅滿目。

  根據多位到過此地的人描述,安福市場的仿冒產品交易景象就像「鬼市」,夜空下,人影憧憧,各路買家和賣家匆匆來去,置身其中,有一種冒險的隱秘快感。到了凌晨三四點,嘈雜擁擠的人群漸漸散盡,這裡又夢幻般恢復了寧靜。

  「這裡只是仿冒鞋交易的一個環節,在仿冒鞋這條商業鏈上,這裡的買家和賣家只是中間環節,上頭還有加工廠及其配套廠商,下頭才是經銷商和消費者。」上述仿冒鞋銷售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廠家一雙仿冒鞋可賺幾塊錢,賣給消費者的,在官方定價打五折的情況下,還可賺到售價的一半。」

  但如今,安福市場也像學生街一樣,曾經的繁華成了過眼雲煙。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到此探訪發現,絕大部分店鋪都已搬離,只留下許多轉讓店鋪的告示和尚未完全清理的貼牆廣告,即使是深夜,這裡也很難見到成堆的人群,偶爾有兩三個人圍在一輛摩托車旁邊悄悄比劃著。當地人告訴記者,這是熟客之間私底下的仿冒鞋交易,量很少,而且時間很短,幾分鐘就各奔東西了。

  「現在風聲這麼緊,誰還敢到安福市場去?」上述人士說,「要交易也是熟人間約定地點時間進行打游擊,陌生人現場交貨的單子都不敢接了,萬一被釣魚了怎麼辦?」

  該人士透露,這個季節也是仿冒鞋交易最清淡的時期,原因是下半年要換新款,加上當下打擊甚嚴,買賣雙方更加謹慎了。

  「生意最好的時候是聖誕節前後,每年這個時候,物流公司都不想接小的單子。」上述人士表示。

仿冒鞋經營模式

  莆田仿冒鞋的異軍突起,直接派生了一系列相關產業鏈。

  「受益最直觀的是交通、餐飲、娛樂、住宿、出租房等,這些都是日常經營仿冒鞋所離不開的。」前述莆田從事仿冒鞋銷售人士說,「外人看不到的如IT、報關代理、物流等,賺得更多,甚至比經營仿冒鞋的賺的還多。」

  事實上,莆田仿冒鞋的興起,電子商務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者說這些地下經營者充分利用了電子商務的便捷性和隱密性。

  「電子商務我們也叫網路營銷,這種模式最容易複製,因此只要一個人賺錢了,其親戚朋友、同學熟人也會被帶動起來加入這個行業。」上述人士表示,「以前沒有電子商務,你能找到幾個買家?在網路上叫賣,面向的是全世界,現在大家都用這種方式。」

  通常的做法是,租一套房子作為辦公地點,找人建個B2B或B2C網店,一個人或幾個人加上幾台電腦就可以營業了,具體就是選擇貨源下單、網路推廣銷售、物流快遞送貨幾個環節。

  實際上,準備經營仿冒鞋只要幾天時間就可以營業了,經營者甚至前期不需對網店和網路推廣進行投入,這方面有專業公司為其包裝,並且可以等到經營者獲得收入的時候支付費用。由於要面向國外,經營者招工通常都要求對方英語六級以上,但待遇也不差,一般月收入可達上萬元。

  「面向國外的,主要利用阿里巴巴、敦煌網、eczl、ecplaza、ecvv、tradekey等平台,有的B2C平台一年只需幾萬元,由於這些人都想賺快錢,有的一天時間就能在網路上傳成千上萬的仿冒鞋圖片。國內是淘寶、拍拍等,也有自己建網站的。」上述人士透露,「與客戶聯繫採用msn、QQ、電子郵件等方式,很多時候都要用到視頻。」

  對於仿冒鞋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支出是網路推廣。

  「國外主要用google搜索引擎推廣,這比較貴,高的點擊一次一美元,但效果較好,一般平均100次點擊有5單成交。」上述人士表示,「國內則主要是依靠百度,點擊一次1至2毛,效果很差,有時候幾萬元投入一會兒就被點擊沒了,可一單都沒成交。」

  網路交易無疑使莆田的仿冒鞋銷量激增,但與之相伴隨的是欺詐現象頻生。

  「以前欺詐國外買家的事情經常發生,客戶購買仿冒鞋,需要預付定金或先全額付款再發貨,不少人就利用這一點,收錢後不給發貨,或少發貨。」上述人士說,「有的人,一天光『黑單』的收入就有5000—6000美元,這樣幹上一年就轉行了。」

  但「黑單」被投訴後會被封號,只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並且沒多久付款方式就轉變了。

  「『黑單』的存在主要是以往普遍採取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的方式收貨款,由於是即時到賬,有些經營者就提錢走人了。」上述人士稱,「但現在做不成了,都是採取第三方支付,貨沒到就拿不到錢。」

  然而,第三方支付的上線,讓「黑單」者無機可乘,但仿冒鞋的賣方卻平添了風險。

  「現在不少老外開始黑吃黑了,他們鑽了第三方支付的空子,收到貨後就去投訴質量問題或仿冒名牌,這樣貨被拿走了,錢又得退回去,而我們是啞巴吃黃連。」上述人士表示,「有的老外看清了這一點,就職業干起黑吃黑,就像以前我們對他們『黑單』一樣,現在他們這樣做我們也是毫無辦法。」

  據了解,目前仿冒鞋的交易款項往來方式,國外的交易主要利用維薩(VISA)、萬事達(Master Card)等支付,國內則採用支付寶、財付通之類的第三方支付。

  「貝寶(PayPal)以前也有用過一段時間,就像阿里巴巴一樣,品牌商投訴多了,不敢用了。」上述人士說。

  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普遍實行,對仿冒鞋經營也增加了運營壓力。

  「以前可以用客戶預付的錢去組織貨源,現在第三方支付的資金無法提前取出,經營交易的成本和門檻都提高了。」上述人士認為,「以前網上賣仿冒鞋屬於小本創業,吸引了許多在校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和小本創業者,現在開始進入資本經營了,像前幾年一樣隨便賺錢已經不可能了。」

  但通過B2B交易的仿冒鞋,依然大部分採取匯款方式,因為固定客戶較多,而B2C則通用第三方支付。

  該人士還透露,網上仿冒鞋經營者去學生街、安福市場現場提貨的,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鬧的小賣家,真正做的大的經營者,都是送貨上門,「不少大的賣家,在廣州、上海、北京、東北等地設有檔口,國外買家通過檔口下訂單後,賣家再回到莆田組織貨源,直接運到外地交給外國買家。」

 「仿冒鞋的買家世界各地都有,中東的B2B客戶最多,北美以個人買家居多。」上述人士說,「現在國內的銷量已經超過國外,不僅網店上賣,有的還搞起了團購,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批發市場、品牌專賣店的也不少,去年UGG的仿冒鞋在東北賣得很火爆。」

莆田鞋業圍城之困

  曾經是莆田驕傲的「鞋城」稱號,早已被人淡忘,在外界眼裡,莆田鞋的代名詞就是「正宗的假貨」。

  「外界有些誤解,仿冒鞋不是莆田獨有。」莆田市經貿委運行科科長施清芳認為。

  但莆田鞋業「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卻是不爭的事實。

  而晚於莆田起步的晉江,從「鞋都」到「品牌之都」的嬗變之後,如今已經資本經營階段。目前,晉江鞋業擁有12家上市公司和26家上市後備企業,而莆田鞋業尚無一家進入資本市場。

  對比發現,在鞋業總產值方面,晉江只是略高於莆田,但鞋的產量莆田卻高出晉江不少。

  「差距在於品牌經營的附加值。」多位莆田鞋企負責人受訪時認為。

  施清芳亦表示,莆田鞋業是在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期間輸給了晉江。當時,晉江鞋企投巨資「造牌」之際,莆田鞋企卻依然守著代工的一畝三分地。

  「現在品牌趕不上了,要走差異化的路子主攻功能鞋。」施清芳說,「世界頂級品牌耐克、阿迪達斯、雷寶、彪馬等運動鞋均在莆田市生產,說明莆田製鞋技術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早在2007年,莆田沃特集團董事長、總裁蔡金輝就表示,創品牌很困難,「現在做廣告投入1個億,不一定抵得上過去的1000萬。」

  由於鞋業產業結構沒有提升,當初由台資企業「來料加工」模式發展起來的莆田鞋業,也延伸到了為後來者晉江鞋企做品牌代工。

  「這麼多年來,莆田製鞋企業大部分一直做出口訂單,已經習慣了相互模仿抄襲,產品同質化、低價競爭和低利潤一直難以改變。」莆田一位鞋企負責人說,「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加工類企業將難以為繼。」

  該人士認為,在這種經營形勢下,鞋企除了生產仿冒鞋,已經很難找到好的出路。

  前車之鑒在於,近5年來,也是鞋業重鎮的溫州,鞋企總數消減2000餘家。而晉江的品牌鞋企,正將大量訂單交給代工企業,將成本壓力轉嫁。

  「其實,莆田鞋產業的發展一直存在一個誤區,有這麼好的技術和網路營銷能力,為什麼不充分利用起來?」莆田一位仿冒鞋經營者表示,「在打擊仿冒鞋的同時,政府完全可以出台優惠扶持政策,鼓勵、引導這支生產經營仿冒鞋的大軍為莆田的鞋業突圍服務。」

  他認為,鞋類B2B、B2C是個新興市場,是繼服裝、3C電器之後的第三大細分領域,現在各個平台所佔領的市場份額都很小,而市場卻無比龐大。

  「莆田的鞋類素以低價、優質著稱,非常切合國內的大眾消費需求,尤其是對價格敏感的二三線城市和城鎮客戶群體,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該人士稱,「現在網路已經開始進入鄉村,鞋類電子商務的前景空間非常誘人。」

  事實上,莆田市政府目前正在引導鞋類銷售轉入國內市場,莆田鞋企已在成都、東北等地設立了600多個銷售網點。

  「下一步莆田鞋企抱團拓展國內市場的目標是鄭州、昆明等地。」施清芳表示,「莆田鞋業的轉型不一定要靠品牌,通過技術創新生產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功能鞋是一個方向。」

推薦閱讀:

第一次先愛上,所以算不算初戀呢
最好的愛情(1)
厲國剛:那年夏天,在日本電通實踐廣告講座期間的愛情
因為不好看,所以要爭氣
果然,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良醫

TAG:愛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