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中性化,誰該來負責
近聞鄭州十八中頒布了一條校規——28條「陽剛男生」標準,20條「秀慧女生」標準,並評出了22名「陽剛男生」、22名「秀慧女生」。 說來好笑,難道如此規定,就可以讓廣大男生不再女性化,女生不再中性化了?那麼反過來,那些沒被評中的男女生,他們在一方面「羨慕嫉妒恨」的同時,是不是也會生出一種「我不夠男人」和「我不夠淑女」之心呢? 當然,校方的動機可能是引導孩子們向著純粹的性別方向發展,可這種善意的動機是否能夠兌現為動力呢? 一、男女中性化,誰應該負責 這就要從「這件事該由誰負責」說起。 性別的自我認同,屬人格層面,而人格又是性格的延伸與擴展,可性格這個東西,學校便做不得孩子的主了。沒錯,它是家庭的產物,孩子的性格形成,起源於幼兒決斷,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性格的90%以上來自家庭,也就是父母。怎麼理解呢?心理學有句名言:「孩子會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聽起來可能有些抽象,具體一點,就是「兒子以父親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女兒以母親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兒子以母親對待他的方式看待女性(或延伸為妻子)」,「女兒以父親對待她的方式看待男性(可延伸為先生)」。 舉個例子—— 有一對夫妻關係不和,妻子感到孤獨無助,便將自己的情緒流露給兒子,並希望兒子將來不要成為父親(那樣的男人),兒子收到,但他得出的結論並非母親的初衷願望,而是兩條自己的幼兒決斷:一,父親是不好的,繼而,男人是不良的,再延伸,我(也是男人)是不夠好的,這就是自我(性別)否定。二,我必須要為母親的孤獨和無助負責,延伸為,作媽媽的精神伴侶。這就是小大人,小情人,心理學稱之為「代理父親」。 這期間,兒子不僅否定了自己性別上的優勢和責任,喪失了男人的主動性,而且被母親的情緒化感染,也成為那種情緒化的男孩子,說話、辦事、思維均情緒化,表現形式就是力不從心(我無論怎樣也滿足不了母親的心愿),還有就是走極端,說大話,不計後果等。 從而,男性特有的理性優勢喪失了,他的情緒被母親(女性)調動著,可母親作為女性,天性就是情緒化的感性思維,所以這男生勢必沒了主見,也沒了一錘定音的陽剛之氣。 長大後,他反覆談著戀愛,一接觸到實質,他就感到力不從心(因為無法滿足母親的願望),表現形式就是不敢負那個家庭責任,所以被妻子指責為不負責的男人。也因與母親的鏈接過緊,所以既造成不獨立,無主見,也導致了婆媳不和。 還有個女孩子,也生活在父母不和的關係中,因母親的學歷低,父親感到與她沒共同語言,可又沒到離婚的程度,於是勉強維持著婚姻,而他將希望寄託於女兒,表現形式,就是帶著女兒參加各種補習班,並以自己的學識影響女兒,詣在把女兒培養成一個才女,滿足自己心中的對完美女性的設想,以女兒來彌補夫妻關係的漏洞,其實他是把女兒「定做」為自己心中的那個完美妻子。 久而久之,女兒感受到的並非父親的本質願望,而是父親那身上的男人味,比如說話的語氣,理性思維,以及不會撒嬌等男性特質。那麼,她便越來便趨於男性化,越來越熟悉男人的世界,而區別於母親的女性世界。與此同時,由於感受男性的東西太多,使她過早地在性意識方面成熟,進而形成戀父情結,處處以父親為男人的標準,長大後,她「剩」了下來,因為沒有男生能達到父親的標準。 說白了,孩子只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一定是父母的問題,包括那個所謂的「男孩兒女性化」和「女孩兒中性化」。再進一步,它是夫妻關係的病態產物,與學校無關。 二、夫妻會溝通,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家庭的主要元素——夫妻(父母)關係。說得再明確些,只要爸爸像男人,母親像女人,而且他們溝通暢通,各司其職,孩子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極小。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夫妻關係,而夫妻關係不是簡單的一男一女搭建的家庭單位,而是一種我們中國人比較陌生的良性互動。 說到中國人比較陌生,原因是從古到今,傳統文化里幾乎沒有太多關於夫妻關係經營的理論。唯一可遵循的,就是男主外,女主內。可這來源於封建社會的男人必須服兵役和徭役的制度,也就是說,男人必須出門,長期不在家,所以女人不能出門,也必須在家侍候公婆和孩子。 然而社會已經進步到今天這個程度,女性再也不必成天守在家裡,她們所從事的工作完全不亞於男性,那麼「男主外」的職能也就大大降低,換言之,男人不必主外,這個家也能生存,而且生活質量不見得會低到哪兒去。所以主外和主內的事不再受兵役和徭役的支配,也決定不了家庭的組織結構。 這就勢必產生一種現象:男女經常見面。可夫妻由於長期受那種不見面的觀念支配,所以見面後反而彼此陌生,不甚了解。表現方式,就是不會溝通。 不會溝通的後果,就是夫妻以各自的想法強加給對方,對方越是不理解,強加的程度就越高,然後就有可能導致一方將一方趕出家門,繼續著「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的模式。從而導致孩子必須替代配偶對孤獨的一方負責(上述後果)。 說白了,是夫妻之間因彼此不了解而不會溝通。其實男女相知是一個相當大的話題,因為男女的性格不同,導致各自的世界也不一樣,思維的不同導致的表達差異,讓彼此特別彆扭,比如女性說:「老公,你幫我到廚房剝根蔥。」其實她的本意很可能是「我現在感到孤獨,所以需要你來陪陪我。」可男性聽到的就是「剝蔥」這個指令,如果他很累,或長期受到母親的操控壓力,就會反彈出「憑什麼要我去剝,你自己沒長手呀?」的心理或語言,於是,二人開始口角,如果這種誤會頻繁出現,而又無力解讀,便有可能使口角升級,形成矛盾或裂痕。 又比如男人說:「我教育孩子的時候,你少管。」其實他的意思很可能是「我才是這個家的權威,你得在孩子面前給我面子。」他們實質上是在爭權奪利,只不過拿教育孩子說話,卻都不會切換到對方的感受里去交流。 正確的溝通方式應該是:「我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你配合,因為我是他父親,對他也有責任,在孩子面前,你應該樹立我的威信,否則孩子會感受到男人在女人面前沒有話語權,他將來也可能不會在妻子面前張嘴。」或「我現在感到有點兒孤獨,想請你陪陪我,那麼你幫我剝根蔥吧,我喜歡我們一起做飯的感覺。」 可孩子感受到的並非這麼複雜的心理交流,他/她只是單純地認為父母在吵架,家庭要破裂,於是會不假思索地承擔起補就的任務——要麼替母親陪父親,要麼替父親陪母親,反正這個家庭的夫妻元素必須得到滿足,支撐家庭的兩根基本支柱(夫妻),缺一不可。 當父母有一方缺席時,孩子會不自覺地填進來,這就如同一個試驗—— 夫妻組建的家庭好比一個魚缸,孩子是水中之魚。突然有一天,魚缸出現了裂痕,最恐懼的一定不是夫妻,而是這條魚(孩子)! 那麼孩子要做什麼,他/她的第一反應(本能)就是用自己的小身體去彌補魚缸的裂痕,從而保住了生命,但同時,他/她的天性(童真)也就喪失了,其中也可能包括性別。 三、夫妻該如何溝通 中國的傳統婚禮儀式一般分為四個步驟——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步入洞房。 看得出,一對夫妻的結合的目的性很強,一是天地造化,二是父母之命,三為相敬如賓,四就是生兒育女。好象這就是他們結合和組建家庭的全部內容,可夫妻之道就這麼簡單嗎? 再看一看西方的婚禮儀式—— 一個神父站在新人身邊說:「無論是疾病、災難、貧窮,都不能使你們分開,除非死亡……」 不要小看這一段話,它裡面隱含的意思,概括了夫妻生活的全部內容。那麼,既然這些大事都不能使夫妻相棄,就更不用說什麼有沒有共同語言,或是你媽怎麼看我,或是你掙得夠不夠多…… 可見,西方婚禮更看重夫妻本身的生活內容,它甚至忽略了父母之命和孩子的作用,它的核心在這一男一女身上,換言之,你們之間的關係由你們自己負責,與他人無關。 如果從小到大始終被這種理念影響著,那麼孩子和老人便會從父母的夫妻關係中獨立出去,捲入父母關係的可能性很小,那麼代理父母的角色也就大大減少了。那麼他們的孩子也會從中感受到這種關係,他們長大後依然會以此經營自己的夫妻關係。 進而,夫妻溝通時,也會在那個當初的誓言下交流,他們不會拿孩子說事,也不會拐那麼大的彎子,因為在他們之間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神父,即所謂的「神」。可神又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們的表達沒有障礙,只是就事論事,就算離婚,也會說:「我不再愛你了」,而不會說「要不是為了孩子……」 這就保證了孩子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很小,也保證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因為誓言里沒有其它人,所以就算離婚,也只是夫妻關係告終,而父母的責任還沒有斷。即:他們是為了彼此相愛而結合,那麼也是因為愛的離去而解散,但與什麼天地、父母和生育無關。 四、孩子向父母學作人 但無論東西方,孩子均遵循著同一種成長規律,即「孩子向父母學作人」,其內容包括「女兒向母親學作女人」和「兒子向父親學作男人」。 特別是在家庭觀念極強的中國家庭,孩子對父母角色就會體會得便更為敏感。 比如有位母親特彆強勢,女兒成天生活在陰盛陽衰的關係中,便認為母親(女性)強勢屬於常態,於是將母親作為自己的榜樣,在學校(或將來在家庭中),也會像母親一樣對待男性,而且越是親密的男性,她就越強勢,如此延續著夫妻關係的家庭經驗。 又比如有個父親(或家庭其它成員)特別想要個兒子,可妻子生下來卻是個女兒,於是無奈,於是把女兒當男孩養,使女兒成為假小子。 另外還有個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後,女兒判給母親,這母親後來沒再婚,於是女兒承擔起母親的精神配偶,到了青春期,越來越朝著男性的方向發展。沒辦法,天地萬物都有其規律,家庭也如是,它的規律就是「家庭的基本元素就是夫妻」,而不是母子、母女、父子或父女,配偶之間缺少什麼角色,孩子就會承擔那個角色。 還有一種現象也有可能導致男孩兒女性化,那就是有些老人替父母帶孩子。不是全部,但相當一部分老人在帶男孩子的時候不那麼從容,他們怕孩子吃虧,因自己的體力不支而不讓男孩子往外跑(淘氣),為了省事、省心,他們把孫子固定在家中,教育他成為老實人(聽話的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老齡化」,喪失了男孩兒活躍的本性,顯得被動與木枘,體力和智力上也趨向女性化。 五、養不教,父之過 總之,致使男女生性別糾結的因素很多,但萬事總有個由頭,而此事的由頭,就是父親! 是的,爸爸是導致這一切畸形後果的主要責任人,因為它代表陽剛之氣,它包括理性思維和守護的能量。 比如當母子過於親近時,兒子有可能發展出戀母情結和情緒化思維,但母親作為女性,其性格特質是基本定型的,她就是怕孤獨,就是需要有人陪著,就是感情用事,就是疼愛孩子……此時,老公應該滿足妻子的上述需求,陪伴妻子並將她的情緒化加以處理後折中,再傳遞給兒子。使兒子感受到:他們是夫妻,我是被父母共同愛著,我是個獨立的人,毋須為母親的情緒負責(因為負責人是父親)。 由此,兒子不再承擔母親的情緒,他只要發展自己的志趣,比如像爸爸學作男人,包括男女的互動方式,男人的理性思維及男人如何處理女性的情緒化等。 我兒子前兩天因胃疼而上午從學校請假回家,病因是在家剛吃完早餐就要到學校參加足球訓練,中間幾乎沒有間隔。妻子知道後,便想取消兒子的足球訓練,這就是女性的情緒化,她只是一味地因為疼愛兒子而採取極端的手段。這是母親的天性,無可厚非,可如果我缺席,兒子或許就真的跟足球告別了。可我知道,兒子是體委,早晨參加訓練是一種榮耀,當然也是一種鍛煉,而男人都有極強的自尊心。所以若斷掉孩子的訓練,就有可能讓兒子的自尊受挫。 於是我提議:在家先喝一杯奶,繼而縮短足球訓練時間,然後騰出十幾分鐘在學校吃早晚。孩子欣然接受,因為它既不傷孩子面子,又不傷身體,同時也不為難老師。 這就是理性思維,孩子執行的同時,也學到「男人應該這樣處理事情」的處理方式。這就是父親的職責。 另外,當兒子快上小學的時候,正值戀母的極端化年齡,而那時我常在周末和下班後陪著他出去玩,什麼都玩,跟他聊天兒,能自己處理的事,決不替代,比如他騎車不小心摔倒,我看沒有大礙,便鼓勵他自己站進來,同時也要扶起小車——想必媽媽在身邊是不可能對此熟視無睹的,可我就是站在一旁不幫忙,除非他真的力不從心。這種做法,詣在暗示他「男人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要盡量自立。」 還有一次,母親訓斥他說髒字,而我沒一味地因他受了委屈與妻子衝突,而是說:「兒子,媽媽可能誤會你了,你再說一遍,爸爸給你作證……」同時滿足了妻子的面子,也保護了兒子,以此為他展示一個家庭模式:夫妻間要維護,爸爸和媽媽可以溝通,而且都愛你(而不是為你而使矛盾激化),詣在:你不必為父母的矛盾負責。如此兒子不會感到孤立,也有了出口,同時得到保護,也感受到男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職責。 這些都是一種傳遞,後果是:他不僅是幼兒園公認的第一個自己騎車上下學的男孩子,而且在上小學後,他自信,自覺,體育最好,學習拔尖,最富男子氣,所以集體委、班長於一身,四年級後,被學校選為大隊委,並擔任校足球隊隊長。 老師說,他各方面的能力都相當強,特別是自立能力,這就是男人的第一標誌,但我知道,他的成長不僅需要母愛的滋潤,也從不缺少父愛的傳遞。因為孩子是一棵小樹,母親是大地,小樹的根扎於內,吸吮著母愛的水分(乳汁),但同時也必須接受陽光和四季,這就是父愛,如此小樹才能茁壯,才經得起風雨。
因此,陽剛男生和秀慧女生的培養,學校的引導只是個外因,其內因,還是家庭,而內因之內因,在於父母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涵:心理作家、家庭教育專家、大學老師。本群宗旨:介紹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常識,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心理學結合起來,為廣大網友提供心理保健與家庭教育手冊。
推薦閱讀:
※#中性氣質#不向小小的瓶蓋屈服
※潛水技巧 | 中性浮力技巧全指南,練好中性,潛遍天下!!
※中性香讓女人更吸引男人
※男生怎麼看待中性打扮的女生?
TAG: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