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亂彈(十)袁崇煥真相考述之二:寧遠之戰
轉載▼
標籤: 歷史 雜談 |
「寧遠之戰」是發生在明朝天啟六年正月的一場「著名」戰役,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場戰役是當時任職寧前道的袁崇煥生平唯一一場勝績,也是被褒袁者推崇備至的一場大捷。當時遼東經略高第在接到後金大舉入侵的報告後,命令關外軍民撤退至山海關內,實行不戰而退的方針,唯有袁崇煥抗命不遵堅守寧遠,並「憑堅城、用大炮」擊退了後金,使得自出兵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後金部隊遭到第一次失利。這場戰役的結果激勵了明軍萎靡的士氣,朝野高度重視並獲得官方認可,正式定性為「大捷」。那麼,寧遠之戰的勝利對於明朝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對於袁崇煥本人,是否能作為其軍事能力的肯定甚至為其民族英雄的地位添磚加瓦?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一、戰役過程。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後金六萬大軍抵達駐軍一萬的寧遠城堡,勸降不果,二十四日攻城,不利,次日再攻,仍然不克,二十六日退軍。這裡有兩個關鍵點要注意了,一是雙方軍力對比,大約是6:1,這個在古代守城戰中並不算懸殊,即便是攻城方十倍於守城方,想攻下一座堅城也並不容易;其次,也是最為關鍵的,後金一共才打了兩天,這根本無法檢驗守城將領的軍事素養,換句話來說,寧遠城根本沒有經歷足夠的考驗,如果圍城兩個月呢,那又是什麼結果?後期清軍入關後,江陰人民為抵抗剃髮令,以民間武裝組織尚且抵抗清軍長達81天之久,並取得可歌可泣的戰果,相比之下,關寧鐵騎在被紅夷大炮武裝的軍事堡壘里不過才堅守了兩天,這隻能說明對方是隨便打打而已,這種規模的守城戰在人類歷史上不計其數,根本不足以證明袁大人有如何高明的軍事指揮能力。守城兩天,讓敵人盡毀城外一切軍事設施揚長而去,如果這也算大捷,那中國歷史上的大捷可真是數不勝數了。二、守城戰果。寧遠方面稱一炮下去就「斃敵數百、糜爛數里」,這種誇張的修辭未免把皇帝當傻瓜了,最終上報斃敵數萬,但首級只有200。這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在胡扯了,要知道後金總人口不過二十萬,八旗兵不過六萬而已,古代戰爭中一支部隊戰損達到10%基本就要崩潰了,寧遠城下要真的斃敵數萬那後金早就滾回通古斯做野人去了。我們不妨來看下明清雙方的官方記載,「二日攻城,共折游擊二員,備御二員,兵五百」——《滿文老檔》,「庚辰兵部覆遼東經略高第題:寧遠捷功奴夷首級二百六十九顆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獻俘報可」——《明熹宗實錄卷70》,明朝方面說首級為269顆,而後金方面聲稱損失500人,正好對的上,打仗畢竟會有損失的。所以我們綜合明清雙方記載,後金此役損失數百人是最合理的推斷。這個戰果,說是大捷,未免太過寒酸了些。三、明朝的損失。此次後金侵略明朝的目的是搶劫。在天啟三年努爾哈赤喪心病狂的對遼東漢人實施種族屠殺後,加上長年戰亂,遼東漢人從幾百萬被殺的只剩下幾十萬,對於這樣一個不事生產的搶劫殺人集團,沒有足夠的口糧可以搶,沒有足夠的奴隸來種地,後金在天啟五年已經快要斷糧了,於是組織大軍去搶明朝——強盜的邏輯是沒飯吃了就去搶大戶。在高第的撤退命令發布後,明軍望風而逃,後金連陷右屯、大凌河、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連山等八座城堡,搶得軍資糧食無數,唯有寧遠的袁崇煥沒有逃,後金隨便打了打,發現不太好打,也就不打了。隨後在正月二十六日,後金去搶了覺華島,製造了覺華慘劇,經略高第塘報:覺華島「四營盡潰,都司王錫斧、季士登、吳國勛、姚與賢,艟總王朝臣、張士奇、吳惟進及前、左、後營艟百總俱已陣亡」。總督王之臣查報:「覺華兵將俱死以殉。糧料八萬二千餘及營房、民舍俱被焚。」同知程維楧報:「虜騎既至,逢人立碎,可憐七八千之將卒,七八千之商民,無一不顛越靡爛者。王鰲,新到之將,骨碎身分;金冠,既死之櫬,俱經剖割。囤積糧料,實已盡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載:「我軍奪濠口入,擊之,遂敗其兵,盡斬之。又有二營兵,立島中山巔。我軍沖入,敗其兵,亦盡殲之。焚其船二千餘;並所積糧芻,高與屋等者千餘所。」總之,覺華島上明軍7000餘名和商民7000餘丁口都被後金軍殺戮;糧料8萬餘石和船2000餘艘都被後金軍焚燒;主島作為明朝關外的後勤基地也被後金軍摧毀。明軍的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四、關於炮擊努爾哈赤一說。努爾哈赤戰敗於寧遠,是1626年正月,至八月二十日死,其間八個多月。從大量史料記載看,在這八個多月中,努爾哈赤並沒有去治病,而是「整修舟車,試演火器」,並且到「遠邊射獵,挑選披甲」。四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進略西拉木輪,獲其牲畜」。五月,毛文龍進攻鞍山,後方吃緊,這才回師瀋陽。六月,蒙古科爾沁部的鄂巴洪台吉來朝,他親自「出郭迎十里」,全不像「重傷」之人。 這個......我想已經不用多說了,69歲的老頭子努爾哈赤被大炮打中不當場死亡還能活蹦亂跳八個月,東征西討四處打仗,這是地球人還是那美剋星人?實際上,袁崇煥自己給朝廷的奏摺里都聲稱老奴是因為身患毒疽而亡,至於被大炮打中一說,那是他醉酒之際向朝鮮使者透露的,果然是「好為驚人之語」的袁大人啊。總結:在這場後金入侵的戰爭中,寧遠守城之役殲敵僅數百,明廷卻損失人口物資無數!後金所失相比所得根本不值一提。寧遠大捷不過是明廷官方的遮羞布罷了,當然出於激勵士氣的需要,把慘敗中的小勝作為大捷來宣傳也是可以理解的。袁崇煥在這場戰役中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抗命堅守寧遠城表現出的勇氣,不過位於寧遠側翼的覺華島,袁大人既不發兵援救也不提前將島上軍民物資撤走,只顧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坐視上萬軍民被屠戮,這200首級的戰果在上萬生命面前,實在是太沉重了,更何況經此一役,獲得大量物資和人口的後金從差點餓死的困境中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其後的形勢將越發的不利於明朝。所謂「寧遠大捷」不過是掩敗為功、政治宣傳罷了。
推薦閱讀:
※丙山壬向水口吉凶斷_歷史千年
※觀看《六扇門》有何感想?
※《左傳》雜談:宣伯通姦出逃
※古代情商最高的」絕世兵王「都有哪些?
※朝鮮戰爭有多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