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故鄉》周國平

《精神的故鄉》內容簡介:

有一些自命"精英"的知識分子,他們想做思想領袖,可是當今的社會風氣的確是越來越重實利,沒有人認他們的賬了。同時,比起那些發了財的人,他們又顯得比較窮。這使他們感到很不平衡,於是聚而發牢騷說:人文精神失落了。其實,失精神有沒有份量?

開場白、靈魂是一個遊子、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夢並不虛幻、精神棲身於茅屋、生命樹上的果子、人所能及的神聖、信仰之光、誰是最智慧的人、智慧和童心、成為你自己、獨處的充實、自己的園地、幸福是靈魂的事、有愛心的人有福了、第一重要的是做人、面對苦難、真·善·美、懷念土地、讀永恆的書、度一個創造的人生

第一節至第五節

1. 開場白

與孩子們談談精神,這是我這本小書的任務。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任務,但同時也是一件困難的任務。精神這種東西太抽象了,而據說孩子們習慣於形象思維,對抽象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不過,我又想,如今大人們都在忙於物質的事情,譬如掙錢呀,裝修房間呀,買汽車呀,等等,哪有工夫關心精神這種沒有用處的玩藝兒,要談精神也只有對孩子們談了。再說,精神是屬於人的心靈的東西,而凡是和心靈有關的一切好東西本質上必定是單純的,是從孩子時期生長起來的。所以,只要我談的真是精神,就一定能與孩子們談得通。如果談不通,那是我談得不好,甚至談的根本不是精神而是別的什麼複雜的東西。看起來,寫這本書對我自己也是一次考試呢。

要是我去與大人們談精神,我敢斷定,他們中間十有九人會向我提起不久前熱鬧了一陣的所謂"人文精神的討論",並且追問我的看法。唉,我有什麼看法呢,在我看來那不過是發牢騷罷了,而真正的精神生活是和發牢騷無關的。有一些自命"精英"的知識分子,他們想做思想領袖,可是當今的社會風氣的確是越來越重實利,沒有人認他們的賬了。同時,比起那些發了財的人,他們又顯得比較窮。這使他們感到很不平衡,於是聚而發牢騷說:人文精神失落了。其實,失精神有沒有份量?

落的不過是名和利罷了,精神怎麼會失落呢?比方說,你在海邊看日出,面對噴薄而出的旭日和絢麗變幻的霞光,你內心充滿驚奇、感動和喜悅的情感,這本身便是一種精神生活了。然而,按照他們的邏輯,如果人們沒有因此而讚頌你是一個欣賞日出之美的專家,或者沒有因此而給你發一筆獎金,你的精神就失落了。對這種邏輯實在沒有什麼好討論的,我只是想告訴你們,我的這本小書是和這類討論徹底無關的。當然,有時候,精神也是可以作為研究和討論的對象的。如果把世界劃分為自然界、社會和人類精神世界三個領域,那麼,以這三個領域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就分別叫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人文科學又名精神科學,包括哲學、宗教學、美學、倫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學等等,是專門研究人類精神的各種形態的。不過,在原初的意義上,精神不是一種知識,而是屬於每個人內心的東西,是個人的靈魂生活。我的這本小書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談精神的,所以它不是一本知識性的普及讀物,毋寧說是一次談心。談心談不好是很容易成為說教和佈道的,我也許很難避免這個弱點,但願不是太嚴重。

現在,讓我們言歸正傳。為了便於閱讀,我簡略地提示一下這本書的脈絡,全書實際上談了兩大問題。第一個大問題是精神生活在人生中的地位(見2-5節)。第二個大問題是人類所追求的精神價值及追求的途徑,其中包括:不朽、神聖、信仰、智慧(見6一l0節);自我(見11-l3節);幸福與愛(見l4-17節);真、善、美和創造(見18-21節)。

2. 靈魂是一個遊子

如果你吃了一頓美餐,你會感到快樂,是什麼東西在快樂呢?當然,是你的身體。如果你讀了一本好書,聽了一支優美的樂曲,看到了一片美麗的風景,你也會感到快樂。是什麼東西在快樂呢?顯然不是身體了,你只好說,是你的心靈、靈魂感到了快樂。

你犯了胃痛,你摔了一跤,你被蟲子蜇了一口,你的身體會受疼痛的折磨。可是,當你失戀了,你的親人去世了,你想到了自己有一天會死,或者你遭到了不義的事情,是你的哪一部分在痛苦呢?當然,又是靈魂。

看起來,人有一個身體,又有一個靈魂,它們是很不同的東西。有些哲學家否認人有靈魂,他們把靈魂說成是肉體的一種功能。可是,如果沒有靈魂,我們怎麼解釋上述種種精神性質的快樂和痛苦的根源泥?

靈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不像眼睛、耳朵、四肢、胃、心臟、大腦那樣是人體的一個器官,但是,根據人有著不同於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們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其實,所謂靈魂,也就是承載我們的精神生活的一個內在空間罷了。

渴望回到遠方的故鄉信仰、思想、藝術之類的精神價值。我們把這種對理想和精神價值的追求稱作精神生活。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吃睡和賺錢,完全沒有精神生活,我們就會嘲笑他沒有靈魂,認為他與動物沒有多大區別。

靈魂好像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它總是在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這種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從何而來?當我們看到美的形象,聽到美的音樂,我們的靈魂為何會感動和陶醉?一顆未被污染的淳樸的靈魂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喜歡美善的東西,討厭醜惡的東西,它是怎麼會具備這樣的特性的?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對此提出了一種解釋。他推測,靈魂必定曾經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裡生活過,見識過完美無缺的美和善,所以,當它投胎到肉體中以後,現實世界裡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東西會使它朦朧地回憶起那個理想世界,這既使它激動和快樂,又使它不滿足而嚮往完善的美和善。他還由此得出進一步的結論:靈魂和肉體有著完全不同的來源,肉體會死亡,而靈魂是不朽的。他的這個解釋受到了後世許多哲學家的批評,被指責為神秘主義。使我感到奇怪的是,人們怎麼沒有聽出柏拉圖是在講一個寓言呢?他其實是想說,人的靈魂渴望向上,就像遊子渴望回到故鄉一樣,靈魂的故鄉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遠在思念,在渴望,永遠走在回鄉的途中。至於這故鄉究竟在哪裡,卻是一個永恆的謎。我們只好用寓言的方式說,那是一個像天堂一樣美好的地方。我們豈不是在同樣的意義上說,靈魂是我們身上的神性,當我們享受靈魂的愉悅時,我們離動物最遠而離神最近?

3.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他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致人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人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我們當然不能也不該否認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貴卻在於他有靈魂生活。作為肉身的人,人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唯有作為靈魂的人,由於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分出了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鄙。

兩千多年前,羅馬軍隊攻進了希臘的一座城市,他們發現一個老人正蹲在沙地上專心研究一個圖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羅馬軍人的劍下,當劍朝他劈來時,他只說了一句話:"不要踩壞我的圓!"在他看來,他畫在地上的那個圖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寶貴的。更早的時候,征服了歐亞大陸的亞歷山大大帝視察希臘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曬太陽的哲學家第歐根尼,便問他:"我能替你做些什麼?"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擋住我的陽光!"在他看來,面對他在陽光下的沉思,亞歷山大大帝的赫赫戰功顯得無足輕重。這兩則傳為千古美談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臘優秀人物對於靈魂生活的珍愛,他們愛思想勝於愛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靈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

顯赫的權勢更加高貴。

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這是古往今來一切賢哲的共同特點。英國作家王爾德到美國旅行,入境時,海關官員問他有什麼東西要報關,他回答:"除了我的才華,什麼也沒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但他擁有不能用錢來估量的藝術才華。正是這位驕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訴我們:"世間再沒有比人的靈魂更寶貴的東西,任何東西都不能跟它。"

其實,無需舉這些名人的事例,我們不妨稍微留心觀察周圍的現象。我常常發現,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點不起眼的靈魂生活的跡象,也會閃放出一種很動人的光彩。有一回,我乘車旅行。列車飛馳,車廂里鬧哄哄的,旅客們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個少女躲在車廂的一角,全神貫注地讀著一本書。她讀得那麼專心,還不時地往隨身攜帶的一個小本子上記些什麼,好像完全沒有聽見周圍嘈雜的人聲。望著她彷彿沐浴在一片光輝中的安靜的側影,我心中充滿感動,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代。那時候我也和她一樣,不管置身於多麼混亂的環境,只要拿起一本好書,就會忘記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經是一個作家,出過好幾本書了,可是我卻羨慕這個埋頭讀書的少女,無限緬懷已經漸漸遠逝的有著同樣純正追求的我的青春歲月。

每當北京舉辦世界名畫展覽時,便有許多默默無聞的青年畫家節衣縮食,自籌旅費,從全國各地風塵來到首都,在名畫前流連忘返。我站在展廳里,望著這一張張熱忱仰望的年輕的面孔,心中也會充滿感動。我對自己說:有著純正追求的青春歲月的確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

若干年過去了,我還會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車上的那個少女和展廳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們現在不知怎樣了。據我觀察,人在年輕時多半是富於理想的,隨著年齡增長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實際。由於生存鬥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願他們仍然保持著純正的追求,沒有走上這條可悲的路。

4. 夢並不虛幻

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真實的故事--在巴黎,有一個名叫夏米的老清潔工,他曾經替朋友撫育過一個小姑娘。為了給小姑娘解悶,他常常講故事給她聽,其中講了一個金薔薇的故事。他告訴她,金薔薇能使人幸福。後來,這個名叫蘇珊娜的小姑娘離開了他,並且長大了。有一天,他們偶然相遇。蘇珊娜生活得並不幸福。她含淚說:"要是有人送我一朵金薔薇就好了。"從此以後,夏米就把每天在首飾坊里清掃到的灰塵搜集起來,從中篩選金粉,決心把它們打成一朵金薔薇。金薔薇打好了,可是,這時他聽說,蘇珊娜已經遠走美國,不知去向。不久後,人們發現,夏米悄悄地死去了,在他的枕頭下放著用皺巴巴的藍色髮帶包紮的金薔薇,散發出一股老鼠的氣味。

送給蘇珊娜一朵金薔薇,這是夏米的一個夢想。使我們感到惋惜的是,他終於未能實現這個夢想。也許有人會說:早知如此,他就不必年復一年徒勞地篩選金粉了。可是,我倒覺得,即使夏米的夢想毫無結果,這寄託了他的善良和溫情的夢想本身已經足夠美好,給他單調的生活增添了一種意義,把他同那些沒有任何夢想的普通清潔工區分開來了。說到夢想,我發現和許多大人真是講不通。他們總是這樣提問題:夢想到底有什麼用?在他們看來,一樣東西,只要不能吃,不能穿,不能賣錢,就是沒有用。

他們比起一則童話故事裡的小王子可差遠了,這位小王子從一顆外星落在地球的一片沙漠上,感到渴了,尋找著一口水井。

他一邊尋找,一邊覺得沙漠非常美麗,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著一口水井。"沙漠中的水井是看不見的,我們也許能找到,也許找到。

可是,正是對看不見的東西的夢想驅使我們去尋找,去追求,在看得見的事物里發現隱秘的意義,從而覺得我們周圍的世界無比美麗。

其實,詩、童話、小說、音樂等等都是人類的夢想。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得好:"如果我小時候沒有聽過童話故事,沒有讀過((一千零一夜》和《魯賓遜漂流記》,遠處的河岸和對岸遼闊的田野景色就不會如此使我感動,世界對我就不會這樣富有魅力。"英國詩人雪萊肯定也聽到過人們指責詩歌沒有用,他反駁說:詩才"有用"呢,因為它"創造了另一種存在,使我們成為一個新世界的居民"。的確,一個有夢想的人和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他們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的。如果你和那種沒有夢想的人一起旅行,你一定會覺得乏味透頂。一輪明月當空,他們最多說月亮像一張燒餅,壓根兒不會有"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的豪情。面對蒼茫大海,他們只看到一大灘水,決不會像安徒生那樣想到海的女兒,或像普希金那樣想到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唉,有時我不免想,與只知做夢的人比,從來不做夢的人是更像白痴的。

5. 精神棲身於茅屋

如果你愛讀人物傳記,你就會發現,許多優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貧困。就說說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梵谷吧,現在他的一幅畫已經賣到了幾千美元,可是,他活著時,他的一張畫連一餐飯錢也換不回,經常挨餓,一生窮困潦倒,終致精神失常,在37歲時開槍自殺了。要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作為一名畫家,他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畫家那樣迎合時尚以謀利,成為一個富翁,但他不屑於這麼做,他說,他可不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費在給非常愚蠢的人畫非常蹩腳的畫上面,做藝術家並不意味著賣好價錢,而是要去發現一個未被發現的新世界。確實,梵谷用他的作品為我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萬物在陽光中按照同一節奏舞蹈的世界。另一個荷蘭人斯賓諾莎是名垂史冊的大哲學家,他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寧可靠磨鏡片的收入維持最簡單的生活,謝絕了海德堡大學以不觸犯宗教為前提要他去當教授的聘請。

我並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學。問題在於,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人的肉體需要是很有限的,無非是溫飽,超於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來卻是沒有盡頭的。溫飽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慾望則是不不能吃,不能穿,不能賣錢,就是沒有用。他們比起一則童話故事裡的小王子可差遠了,這位小王子從一顆外星落在地球的一片沙漠上,感到渴了,尋找著一口水井。他一邊尋找,一邊覺得沙漠非常美麗,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著一口水井。"沙漠中的水井是看不見的,我們也許能找到,也許找不到。可是,正是對看不見的東西的夢想驅使我們去尋找,去追求,在看得見的事物里發現隱秘的意義,從而覺得我們周圍的世界無比美麗。

其實,詩、童話、小說、音樂等等都是人類的夢想。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得好:"如果我小時候沒有聽過童話故事,沒有讀過((一千零一夜》和《魯賓遜漂流記》,遠處的河岸和對岸遼闊的田野景色就不會如此使我感動,世界對我就不會這樣富有魅力。"英國詩人雪萊肯定也聽到過人們指責詩歌沒有用,他反駁說:詩才"有用"呢,因為它"創造了另一種存在,使我們成為一個新世界的居民"。的確,一個有夢想的人和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他們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的。如果你和那種沒有夢想的人一起旅行,你一定會覺得乏味透頂。一輪明月當空,他們最多說月亮像一張燒餅,壓根兒不會有"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的豪情。面對蒼茫大海,他們只看到一大灘水,決不會像安徒生那樣想到海的女兒,或像普希金那樣想到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唉,有時我不免想,與只知做夢的人比,從來不做夢的人是更像白痴的。

一個人如果安於簡樸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學家,也相去不遠了。

斷膨脹的市場刺激起來的。你本來習慣於騎自行車,不覺得有什麼欠缺,可是,當你看到周圍不少人開上了汽車,你就會覺得你缺汽車,有必要也買一輛。富了總可以更富,事實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於是你永遠不會滿足,不得不去掙越來越多的錢。這樣,賺錢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畫家,你哪裡還顧得上真正的藝術追求?即使你是學者,你哪裡還會在乎科學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不當物質慾望的奴隸,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得好:"自由人以茅屋為居室,奴隸才在大理石和黃金下棲身。"柏拉圖也說:胸中有黃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黃金屋頂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話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歡關於蘇格拉底的一個傳說,這位被尊稱為"師中之師"的哲人在雅典市場上閑逛,看了那些琳琅滿目的貨攤後驚嘆:"這裡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呵!"的確,一個熱愛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於物質的奢華的,而一個人如果安於簡樸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學家,也相去不遠了。

第六節至第十節

6. 生命樹上的果子

按照《聖經》的傳說,人類一開始是住在伊甸園裡的。那時候,人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不知什麼叫苦惱,所以伊旬園又名樂園。伊旬園是一所美麗的大花園,裡面栽著許多樹。其中,有兩棵很特別的樹,一棵叫智慧樹,一棵叫生命樹。上帝禁止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吃智慧樹上的果子,可是,據說在一條蛇的誘惑下,他們終於偷吃了那智慧果。上帝怕他們再偷吃生命樹上的果子,便把他們趕出了伊旬園。

我們不妨把這則傳說當作寓言來讀。神與人的區別,無非一是無所不知的智慧,二是長生不老的生命。吃了智慧果,人已經分有了神的智慧,不說無所不知,至少也比一般動物高明得多,懂得思考了。一旦再偷吃生命果,與神一樣長生不死,就和神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上帝當然不肯讓人吃到生命果。與別的動物相比,人一方面有智慧,足以知生死,天下惟有人這種動物在活著時能預知自己的死亡,另一方面又和別的一切動物一樣必死無疑。人就好像已經脫離了獸界的蒙昧,卻又不能達到神界的不朽,這種尷尬的位置給人帶來了無窮的苦惱。

幾乎每一個人在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會有那樣一個時候,他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突然有一天,他確鑿無疑地明白了自己遲早也會和所有人一樣地死去。這是一種極其痛苦的內

心體驗,如同發生了一場地震一樣,人生的快樂和信心因之而動搖甚至崩潰了。想到自己在這世界上的存在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會化為烏有,一個人就可能對生命的意義發生根本的懷疑。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多數人似乎漸漸麻木了,實際上是在有意無意地迴避。我常常發現,當孩子問到有關死的問題時,他們的家長便往往驚慌地阻止,叫他不要瞎想。其實,這哪裡是瞎想呢?死是人生第一個大問題,古希臘哲學家還把它看作最重要的哲學問題,無人能迴避得了。我相信,那些從小就敢於正視和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在長大之後對人生往往能持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正確的態度。

自從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他們的子孫一直在尋找那棵上帝禁止人類靠近的生命樹。戰勝死亡,贏得不朽,是人類一貫的夢想。既然肉體的死亡不可避免,人們就試圖獲得某種精神上的不死。西方人信奉基督教,根本的動機是為了使自己相信靈魂不死,在肉體死亡後,人的靈魂能升入天堂。在中國,儒家強調"立德"、"立功"、"立言",即留下能夠傳之後世的品德、功績、文章,"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道家則追求一種與宇宙大化融為一體的"不生不死"的境界。我不相信人死後靈魂還能繼續活著,也不認為留下身後的名聲有什麼意義。但是,把肉體的易朽變成一種動力,驅策自己去追求某種永恆的精神價值,這無疑是積極的人生態度。不管這種精神價值是否真能達於永恆,對它的追求本身就可以使人更加容易與死亡達成和解,同時也賦予生命以超出有限的肉體存在的意義。

應該相信,在人類精神的伊旬園裡,必有一棵生命樹,樹上必有一顆屬於你的果子。去尋找這顆屬於你的果子,這是你畢生的使命。只要你忠於這使命,你一定會覺得,即使死亡不可避免,你的生命也沒有虛度。

7. 人所能及的神聖

自古以來,對於那些渴望超凡脫俗的人來說,肉體似乎始終是一個麻煩。這個肉體活著時要受慾望的折磨,而最後的結局又必是死亡。神是沒有肉體的,所以神不會痛苦,也不會死亡。肉體似乎是人的動物性的根源,它決定了人不能擺脫動物的地位,達於神的境界。為了達於神的境界,人好像必須戰勝這個肉體,在某種意義上把它消滅掉。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世界各種宗教里都有人主張和實行苦行主義,用許多煩瑣的戒律來限制和禁絕肉體的慾望,摧毀肉體固有的動物性本能。

由這個途徑能否達於神聖呢?據說有極少數人成功了,例如基督教中的聖徒和佛教中的高僧。我是俗界中人,難以揣摩其中的奧秘。依我俗人之見,滅絕肉體的慾望無異於扼殺生命的樂趣,代價未免太大。而且,如此求得的那個狀態究竟真箇是超神入化的仙境,抑或只是因為肉體衰竭而造成的一種幻覺,實在也不好說。人生而有一個肉體,這個肉體生而有七情六慾,這本是大自然的安排。在我看來,任何逆自然之道而行的做法總是有些不對頭的。

所以,我更贊成另一種途徑,即肯定肉體及其慾望的合理性,不是甩掉肉體、而是帶著肉體走向神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實現本能的升華。為了實現本能的升華,前提是必須

對慾望進行某種限制。一方面有健全的生命慾望,另一方面既非加以禁絕,又非任其泛濫,而是使之沿著一定的軌道宣洩,迸發為精神追求和創造的原動力。譬如說,凡正常人皆有性慾,它是一種純粹動物性的本能,如果對它毫不加以限制,濫交縱慾,人便與禽獸無異。但是,性慾又是許多美好的情感包括愛情、美感、創造欲的原動力,而為了使它升華為這些美好的情感,限制是絕對必要的。尤其在少年時期,性的覺醒和某種程度的壓抑會形成一種奇妙的張力,成為滋生這些美好情感的沃土。相反,肉慾泛濫之處,愛情和美感便蕩然無存。

人之為人,就在於他身上既有動物性,又有神性:人身上的神性不是滅絕了動物性而產生的,而是由動物性升華而來的。這是人所能及的神聖和超越。所謂人性,也就是動物性向神性的升華。我不相信世上有毫無動物性的神人。但是,遺憾的是,世上倒的確有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神性、唯剩動物性的獸人。這種人心目中沒有任何神聖的價值,百無禁忌,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可以做出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甚至殘殺無辜。在當今社會上,這類人似在增多,實在令人擔憂。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很複雜,因而要改變也就必須作多方面的努力。從精神的層面看,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對神聖價值的信仰的普遍喪失。對此我只能說,無論個人,還是民族,都要有所敬畏,相信世上仍有不可褻瀆的神聖價值,否則必遭可怕的懲罰。

8. 信仰之光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一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值得為之活著,必要時也值得為之獻身。這種東西必定是高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樣在我們頭頂照耀,我們相信它並且仰望它,所以稱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樣可以用眼睛看見,而只是我們心中的一種觀念,所以又稱作信念。

提起信仰,人們常常會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等。在人類歷史上,在現實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確是信仰最常見的一種形態。不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實上,做一個教徒不等於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

有一回,我到佛教勝地普陀山旅遊。在山上一座大廟裡,和尚們正為一個施主做法事,中間休息,一個小和尚走來與我攀談。我問他:"做法事很累吧?"他隨口答道:ct是呵,掙錢真不容易!"一句話表明了他並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門只是謀生的手段。這個小和尚畢竟直率得可愛。如今,天下寺廟,處處香火鼎盛,可是你若能聽見那些燒香拜佛的人許的願,就會知道,他們幾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具體的利益,沒有幾人是真有信仰的。

在同一次旅程中,我還遇見另一個小和尚。當時,我正

乘船航行。船艙里異常悶熱,乘客們紛紛擠到艙內唯一的自來水管旁洗臉。他手拿毛巾,靜靜等候在一旁。終於輪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奪步上前,把他擠開。他面無慍色,退到旁邊,禮貌地以手示意:"請,請。"我目睹了這一幕,心中肅然起敬,相信眼前這個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輕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後來,通過交談,這一直覺得到了證實,我發現他談吐不俗,對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領悟。

其實,真正有信仰不在於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別的什麼神,而在於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標。如果說宗教真的有一種價值,那也僅僅在於為這種追求提供了一種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於表面的形式,反而削弱甚至喪失了追求的精神內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決不盲目相信某一種流行的宗教或別的什麼思想,而是通過獨立思考來尋求和確立自己的信仰。兩千四百年前,蘇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眾以不信神的罪名處死的。他的確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堅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價值在於愛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審判時,法庭允許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須放棄信奉和宣傳這一信仰,被他拒絕了。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活著不如死去。他為自己的信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信仰是內心之光,它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沒有信仰的人猶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沒有目標,隨波逐流,活一輩子也只是渾渾噩噩。當然,一個人要真正確立起自己的信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獨立思考,而且需要相當的閱歷和比較。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改變信仰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不足為怪。在我看來,在信仰的問題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誠的態度。所謂真誠,第一就是要認真,既不是無所謂,可有可無,也不是隨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誠實,決不自欺欺人。有了這種真誠的態度,即使你沒有找到一種明確的思想形態作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個有信仰的人了,因為你至少是在信仰著一種有真誠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實上,在一個普遍喪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時代,也許唯有在這些真誠的尋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9. 誰是最智慧的人

在古代雅典城裡,有一座德爾斐神廟,供奉著雅典的主神阿波羅。相傳那裡的神諭非常靈驗,當時的雅典人一遇到重大的或疑難的問題,便到廟裡求讖。有一回,蘇格拉底的一個朋友求了一個戡"神呵,有沒有比蘇格拉底更智慧的人?"得到的答覆是:"沒有。"

蘇格拉底聽說了,感到非常奇怪。他一向認為,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短促,自己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可憐了。既然如此,神為什麼說他是最智慧的人呢?可是,神讖是不容懷疑的。為了弄清楚神讖的真意,他訪問了雅典城裡以智慧著稱的人,包括著名的政治家、學者、詩人和工藝大師。結果他發現,所有這些人都只是具備某一方面的知識和才能,卻一個個都自以為無所不知。他終於明白了,神讖的意思是說:真正的智慧不在於有多少學問、才華和技藝,而在於懂得面對無限的世界,這一切算不了什麼,我們實際上是一無所知的。他懂得這一點,而那些聰明人卻不懂,所以神讖說他是最智慧的人。

這麼說來,智慧有點兒像是謙虛,不過這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才具備的一種謙虛。打個比方說,智慧的人就好像站在神的地位上來看人類和他自己,他看到了人類的局限性。他一方面也是一個具有這種局限性的普通人,另一方面卻又能

夠居高臨下地俯視這局限性,也就在一定意義上超越了它。有位哲學家說得好:"一個人具有人的一切弱點,同時又像神那樣坦然處之,你應當把這看作一種成就。"

所以,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聰明指的是一個人在能力方面的素質,例如好的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反應靈敏,等等。具備這些素質,再加上主觀努力和客觀機遇,你就可以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成為一個能幹的政治家、博學的學者、精明的商人之類。但是,無論你怎麼聰明,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你的成就終究談不上偉大。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古到今,聰明人非常多,偉人卻很少。智慧不是一種才能,而是一種人生覺悟,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一個人在社會上也許成功,也許失敗,如果他是智慧的,他就不會把這些看得太重要,而能夠站在人世問一切成敗之上,以這種方式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10.智慧的童心

我們可以從書本和課堂上學到知識,可是,無論誰都無法向我們傳授智慧。智慧是一種整體的東西,不可能把它分解成若干定理,一條一條地講解和掌握。不過,智慧也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東西。其實,人人都有慧根,我們所要做的只是保護和發展它,不讓它枯萎罷了。

說起來你們也許不信,一般來說,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真的,孩子都有些蘇格拉底式的氣質呢,他們感覺到自己處在一個新鮮的未知的世界之中,因而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從來不強不知為知。可惜的是,孩子時期的這種天然的慧心是很容易喪失的。待到長大了,有了一技之長,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識,人就容易被成見所囿並且自以為是,"彷彿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新鮮事了。實際上,許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夠憧憬世界的無限和發現世界的新奇而已。

有時候,我們也把從整體上洞察和把握事物真相的直覺看作智慧的一種表現。在這方面,孩子同樣比大人佔據著優勢。你們一定聽過安徒生講的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兩個騙子給皇帝做新衣,他們說,這件衣服是用最美麗的布料做的,不過只有聰明人能看見,蠢人卻看不見。事實上,他們什麼布料也沒有用,只是假裝在縫製罷了。皇帝穿著這件所謂的新衣遊行,其實他光著身子,什麼也沒有穿。然而,皇帝本人,前呼後擁的大臣們,圍觀的老百姓,因為害怕別人說自己愚蠢,都使勁地讚美這件新衣多麼美麗。最後,有一個人喊了起來:"可是他什麼也沒有穿呀!"誰喊的?正是一個孩子。

所有的大人明明看見皇帝光著身子,但他們都這麼想:第一,既然別人都在讚美這件新衣,就說明皇帝確實穿著一件美麗的新衣,只是我看不見罷了。第二,我看不見說明我比別人都蠢,千萬不可讓別人知道了笑話我,我一定要跟著別人一起讚美。他們都寧肯相信多數人的意見,不願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事實。孩子卻不同,他沒有虛榮心的顧忌,也不盲從別人的意見,一眼就看到了真相。

兒童的可貴在於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徵。相反,偏見和利慾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於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慾使人顧慮重繭盲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不過,一個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顆童心,同時善於思考,就能避免這種可悲的結局,在成長過程中把單純的慧心轉變為一種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見,智慧與童心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實際上是一種達於成熟因而不會輕易失去的童心。((聖經》里詭"你們如果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子,就一定不得進天國。"帕斯卡爾說:"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孟子也說"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說的都是這個意思。那麼,我衷心祝願你們在逐漸成熟的同時不要失去童心,從而能夠以智慧的方式度過變幻莫測的人生。

第十一節至第十五節

11.成為你自己

童年和少年是充滿美好理想的時期。如果我問你們,你們將來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們一定會給我許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說,想成為拿破崙那樣的偉人,愛因斯坦那樣的大科學家,曹雪芹那樣的文豪,等等。這些回答都不壞,不過,我認為比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應該成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別崇拜拿破崙,成為像他那樣的蓋世英雄是你最大的願望。好吧,我問你:就讓你完完全全成為拿破崙,生活在他那個時代,有他那些經歷,你願意嗎?你很可能會激動得喊起來太願意啦!我再問你:讓你從身體到靈魂整個兒都變成他,你也願意嗎?這下你或許有些猶豫了,會這麼想:整個兒變成了他,不就是沒有我自己了嗎?對了,我的朋友,正是這樣。那麼,你不願意了?當然嘍,因為這意味著世界上曾經有過拿破崙,這個事實沒有改變,唯一的變化是你壓根兒不存在了。

由此可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還是他自己。無論他多麼羨慕別的什麼人,如果讓他徹頭徹尾成為這個別人而不再是自己,誰都不肯了。

也許你會反駁我說:你說的真是廢話,每個人都已經是他自己了,怎麼會徹頭徹尾成為別人呢?不錯,我只是在假設一種情形,這種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說的方式發生。

不過,在實際生活中,類似情形卻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發生著。真正成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麼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唯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麼,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自己呢?這是真正的難題,我承認我給不出一個答案。我還相信,不存在一個適用於一切入的答案。我只能說,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真切地意識到他的"自我"的寶貴,有了這個覺悟,他就會自己去尋找屬於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正像盧梭所說的,上帝把你造出來後,就把那個屬於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煥發出個性的光華。

在歷史上,每當世風腐敗之時,人們就會盼望救世主出現。其實,救世主就在每個人的心中。耶穌是基督教徒公認的救世主,可是連他也讜"一個人得到了整個世界,卻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聖經》中有許多謬說,但這一句是金玉良言,值得我們永遠牢記。

12.獨處的充實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個檢驗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對於有"自我"的人來說,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所以,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於盧梭的這話都會發生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閑聊才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

簡直找不到人聊天就找狗聊天。

是一種災難了。

當然,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他需要與他的同類交往,需要愛和被愛,否則就無法生存。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

13.自己的園地

你們讀過法國作家聖埃克絮佩里寫的《小王子》嗎?如果沒有,那就太可惜了,一定要找來讀一讀。在我看來,它是世界上最棒的一篇童話,哪怕你們拿全世界的唐老鴨和聖鬥士來跟我交換,我也決不肯。

童話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王子,他住在一顆只比他大一點兒的星球上,與一株玫瑰為伴,天天為她澆水。有一天,他和玫瑰花拌了幾句嘴,心裡煩,便離開他的星球,出去漫遊了。他先後到達六顆星球,遇見了一些可笑的大人。例如有一個商人,他的全部事情就是計算星星,他把這叫做"佔有"。他就為"佔有"而活著。他告訴小王子,他已經"佔有"了一億零一百六十二萬二千七百三十一顆星星。小王子問他:"你拿它們做什麼呢?"他答:"我把它們存到銀行里去。"小王子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商人便解釋詭"這就是說,我在一張紙條上寫下我的星星的數目,然後把這張紙條鎖在抽屜里。"小王子問:"這就完了嗎?"商人答:"當然,這樣我就很富啦。"在別的星球上,小王子遇見的大人們也都在為他不明白的東西活著,什麼權力、虛榮、學問呀。他心想:大人們真是怪透了。

小王子最後來到地球。在一片盛開的玫瑰園裡,他看見五千株玫瑰,不禁懷念起他自己的那株玫瑰來。他的那株玫

是你為玫瑰花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這麼重要......

瑰與眼前這些玫瑰長得一模一樣,但他卻覺得她是獨一無二的。這是為什麼呢?一隻聰明的狐狸告訴他:"是你為你的玫瑰花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這麼重要。對於你使之馴服的東西,你是負有責任的。"

這句話說得好極了。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於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為了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闢了一塊自己的園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當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裡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裡,他也都會牽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一個人,他一定會活得很充實的。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多大的官,做多大的買賣,他本質上始終是空虛的。這樣的人一旦丟了官,破了產,他的空虛就暴露無遺了,會惶惶然不可終日,發現自己在世界上無事可做,也沒有人需要他,成了一個多餘的人。

事實上,我們在小時候往往都是有真性情的。就像小王子所說的:"只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尋找些什麼,他們會為了一個破布娃娃而不惜讓時光流逝,於是那布娃娃就變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們拿走,他們就哭了。"孩子並不問破布娃娃值多少錢,它當然不值錢啦,可是,他們天天抱著它,和它說話,便對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錢的東西更有價值了。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在市場上能賣多少錢,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你們長大了當然不會再抱著一個破布娃娃不放,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丟掉小時候對待破布娃娃的這種態度,不要丟掉真性情,不要丟掉自己真正的愛好。

小王子十分幸運,他在地球上終於遇見了一個能夠理解他的大人,那就是這篇童話的作者。他和小王子特別談得來,不過,正因為如此,他在大人們中間真是非常孤獨。他和大人們談什麼都談不通,就只好和他們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領帶什麼的,而他們也就很高興自己結識了一個正經人。後來,小王子因為想念他的玫瑰花,回到那個小星球上去了。那麼,現在這位聖埃克絮佩里在哪裡呢?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最出色的飛行員,在一次飛行中失蹤了。我相信,他一定是去尋找他的小王子了。

14.幸福是靈魂的事

在世上一切東西中,好像只有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東西。你去問人們,想不想結婚、生孩子,或者想不想上大學、經商、出國,肯定會得到不同的回答。可是,如果你問想不想幸福,大約沒有人會拒絕。而且,之所以有些人不想生孩子或經商等等,原因正在於他們認為這些東西並不能使他們幸福,想要這些東西的人則認為它們能夠帶來幸福,或至少是獲得幸福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說,在相異的選擇背後似乎藏著相同的動機,即都是為了幸福。而這同時也表明,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有多麼不同。

幸福的確是一個極含糊的概念。人們往往把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實現自己最衷心的願望稱作幸福。然而,願望不僅是因人而異的,而且同一個人的願望也會發生變化。真的實現了願望,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是否幸福也還難說,這要看它們是否確實帶來了內心的滿足和愉悅。費儘力氣爭取某種東西,爭到了手卻發現遠不如想像的好,乃是常事。幸福與主觀的願望和心情如此緊相糾纏,當然就很難給它訂一個客觀的標準了。

我們由此倒可以確定一點幸福不是一種純粹客觀的狀態。我們不能僅僅根據一個人的外在遭遇來斷定他是否幸福。他有很多錢,有別墅、汽車和漂亮的妻子,也許令別人

羨慕,覺人生的意義,從而轉化為幸福的體驗。不過,亞里士多德認為,對於幸福來說,靈魂生活具有頭等的重要性,因為其餘的生活都要依賴外部條件,而它卻是自足的。同時,它又是人身上最接近神的部分,從沉思中獲得的快樂幾乎相當於神的快樂。這意見從一個哲學家IZl中說出,我們很可懷疑是否帶有職業偏見。但我們至少應該承認,既然一切美好的經歷必須轉化為內心的體驗才成其為幸福,那麼,內心體驗的敏感和豐富與否就的確是重要的,它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對於內心世界不同的人來說,相同的經歷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因而事實上他們就並不擁有相同的經歷了。另一方面,一個習慣於沉思的智者,由於他透徹地思考了人生的意義和限度,便與自己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個距離,他的心境也就比較不易受塵世禍福沉浮的擾亂。而他從沉思和智慧中獲得的快樂,也的確是任何外在的變故不能將它剝奪的。考慮到天有不測風雲,你不能說一種寬闊的哲人胸懷對於幸福是不重要的。

15.有愛心的人有福了

在與幸福相關的各種因素中,愛無疑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之一。然而,什麼是愛呢?

當我們說到愛的時候,我們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愛。這並不奇怪。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寵愛之下,因而太習慣於被愛了。從小到大,我們渴望得到許多的愛。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希望有人一伸援助之手。當我們經受痛苦時,我們希望有人與我們分擔。我們希望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常常惦記著我們,有福與我們同享。在戀愛和婚姻中,我們也非常在乎被愛,對於自己在愛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敏感。我們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幸福繫於被他人所愛的程度,一旦在這方面受挫,就覺得自己非常不幸。

的確,對於我們的幸福來說,被愛是重要的。如果我們得到的愛太少,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冷酷,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很孤單。然而,與是否被愛相比,有無愛心卻是更重要的。一個缺少被愛的人是一個孤獨的人,一個沒有愛心的人則是一個冷漠的人。孤獨的人只要具有愛心,他仍會有孤獨中的幸福,如雪萊所說,當他的愛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無可寄託時,便會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並因此而感受到心靈的愉悅。可是,倘若一個人沒有愛心,則無論他表面上的生活多麼熱鬧,幸福的源泉已經枯竭,他那顆冷漠

的心是決不可能真正快樂的。

一個只想被人愛而沒有愛人之心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愛。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愛,而是佔有。愛心是與佔有慾正相反的東西。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一個明顯的證據是親子之愛,有愛心的父母在照料和撫育孩子的過程中便感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愛情中,也是當你體會到你給你所愛的人帶來了幸福之時,你自己才最感到幸福。愛的給予既不是謙卑的奉獻,也不是傲慢的施捨,它是出於內在的豐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因而是超越於道德和功利的考慮的。尼采說得好:"凡出於愛心所為,皆於善惡無關:"愛心如同光源,愛者的幸福就在於光照萬物。愛心又如同甘泉,愛者的幸福就在於澤被大地。豐盈的愛心使人像神一樣博大,所以,《聖經》里說:"神就是愛。"

對於個人來說,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愛方面受挫,例如失戀、朋友反目等等,而是愛心的喪失,從而失去了感受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愛心的普遍喪失則是可怕的,它的確會使世界變得冷如冰窟,荒涼如沙漠。在這樣的環境中,善良的人們不免寒心,但我希望他們不要因此也趨於冷漠,而是要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仍葆有一顆寸愛心。應該相信,世上善良的人總是多數,愛心必能喚起愛譽 心。不論個人還是社會,只要愛心猶存,就有希望。

第十六節第二十一節

16.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活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與人交往,它們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做事情,包括為謀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謂本職業務,也包括出於興趣、愛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謂事業。與人交往,包括同事、鄰里、朋友關係以及一般所謂的公共關係,也包括由性和血緣所聯結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關係。這兩者都是人的看得見的行為,並且都有一個是否成功的問題,而其成功與否也都是看得見的。如果你在這兩方面都順利,譬如說,一方面事業興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面婚姻美滿,朋友眾多,就可以說你在社會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說你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別人眼裡,你便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運兒。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別人心目中就都會是一個倒霉蛋。這麼說來,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應該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了。

然而,在看得見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獨立的行為,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麼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

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他是怎麼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為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子裡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市儈。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為,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面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際,往往受制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對這一切外在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氣氣不幸,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我確實認為,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麼春風得意,如果你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佔據什麼位置,和誰一起過去了,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7.面對苦難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所謂苦難,是指那種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個人不能抗拒的天災人禍,例如遭遇亂世或災荒,患了重病乃至絕症,摯愛的親人死亡。也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戀,婚姻破裂,事業失敗。有些人即使在這兩方面運氣都好,未嘗吃大苦,卻也無法避免那個一切人遲早要承受的苦難--死亡。因此,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

人們往往把苦難看作人生中純粹消極的,應該完全否定的東西。當然,苦難不同於主動的冒險,冒險有一種挑戰的快感,而我們忍受苦難總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為人生消極面的苦難,它在人生中的意義也是完全消極的嗎?

苦難與幸福是相反的東西,但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直接和靈魂有關,並且都牽涉到對生命意義的評價。在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靈魂是沉睡著的,一旦我們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難時,它便醒來了。如果說幸福是靈魂的巨大愉悅,這愉悅源自對生命的美好意義的強烈感受,那麼,苦難之為苦難,正在於它撼動了生命的根基,打擊了人對生命意義的信心,因而使靈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義僅是靈魂的對象,對它無論是肯定還是懷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

定是靈魂在出場。外部的事件再悲慘,如果它沒有震撼靈魂,也成為一個精神事件,就稱不上是苦難。一種東西能夠把靈魂震醒,使之處於雖然痛苦卻富有生機的緊張狀態,應當說它必定具有某種精神價值。

多數時候,我們是生活在外部世界上。我們忙於瑣碎的日常生活,忙於工作、交際和娛樂,難得有時間想一想自己,也難得有時間想一想人生。可是,當我們遭到厄運時,我們忙碌的身子停了下來。厄運打斷了我們所習慣的生活,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迫使我們與外界事物拉開了一個距離,回到了自己。只要我們善於利用這個機會,肯于思考,就會對人生獲得一種新眼光。古羅馬哲學家認為逆境啟迪智慧,佛教把對苦難的認識看作覺悟的起點,都自有其深刻之處。人生固有悲劇的一面,對之視而不見未免膚淺。當然,我們要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紅塵。我相信,一個歷盡坎坷而仍然熱愛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著許多從痛苦中提煉的珍寶。苦難不僅提高我們的認識,而且也提高我們的人格。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面對苦難的態度最能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內在的尊嚴。譬如失戀,只要失戀者真心愛那個棄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極大的痛苦。但是,同為失戀,有的人因此自暴自棄,萎靡不振,有的人為之反目為仇,甚至行兇報復,有的人則懷著自尊和對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間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異。當然,每個人的人格並非一成不變的,他對痛苦的態度本身也在鑄造著他的人。

18.真·善·美

真、善、美是人類古老而常新的精神價值。人類所追求的一切美好的境界,所使用的一切美好的辭彙,幾乎都可以歸結到這三個詞。正因為如此,這三個抽象而美麗的詞便可容納種種不同的理解。事實上,對於什麼是真,什麼是善,什麼是美,人們一直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不曾也永遠不可能達成一致的看法。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仍用這三個詞來代表那些值得我們追求的精神價值。

把精神價值概括為真、善、美三種狀態,的確很有道理。柏拉圖把人的心靈劃分為三個部分,即理智、意志和情感,而真、善、美便是與這三個部分相對應的精神價值。其中,真是理智的對象,體現為科學活動;善是意志的對象,體現為道德活動;美是情感的對象,體現為藝術活動。當然,我們應當記住,正像人的心靈本是一個整體,理智、意志、情感只是相對的劃分一樣,真、善、美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繫。

"真"即真理、真實、事物的真相。大多數哲學家都認為,理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因此,運用理性能力去認識真理乃是人的優秀和尊嚴之所在。對於什麼是真理,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認識真理,哲學家們有很不同的看法。不過,有一點好像是比較一致的,就是他們都提倡一種熱愛

真理的精神。所謂熱愛真理,首先是指對於任何道理都要獨立思考,尋問和考查它的根據,決不盲從。所以,真正熱愛真理的人必定是具有懷疑精神的,對真理的熱忱追求往往表現為對傳統觀念和流行意見的懷疑乃至反抗。其次,一旦發現了真理,就要敢于堅持。亞里士多德對他的老師柏拉圖的理論作了重大修正和批判,在談到這一點時,他說了一句名言"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愛真理甚於愛一切,這是思想家的必備品質。在人類歷史上,新發現的真理一開始總是被視為異端,遭到統治者乃至全社會的反對和迫害,因而堅持真理必須具有非凡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在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意識形態在內的人類各個思想領域中,多少革新者為了型持他們心目中的真理而歷盡苦難,甚至獻出了生命,他們所發現的真理也許又會被後人推翻,但他們熱愛真理的精神是值得世世代代永遠尊敬的。

"善"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個人的善,即個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是指社會的善,即社會的進步和公正。這兩方面都牽涉到理想和價值標準的問題。"善"的個人是好人,"善"的社會是好社會。可是好人和好社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對於個人來說,理想的人性模式是怎樣的,怎樣度過一生才最有意義?對於社會來說,如何判斷一個社會是否公正,社會進步的目標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並無現成的一成不變的答案,需要每個人和每一代人進行獨立的探索。我們只能確定一點,就是無論個人還是社會都要有理想,並且為實現理想而努力。沒有理想,個人便是墮落的個人,社會便是腐敗的社會。

對"美"的理解分歧就更大了。這裡我不想去探討美學上的各種理論,只想表明我的這一看法:儘管美感的發生有賴於感官,例如我們要靠眼睛感受形象的美,要靠耳朵感受音樂的美,但是,如果感官的任何感受未能使心靈愉悅,我們就不會覺得美。所以,美感本質上不是感官的快樂,而是一種精神性的愉悅。正因為此,美能陶冶性情,凈化心靈。一個愛美的人,在精神生活上往往會有較高的追求和品位。由此可見,真、善、美的確是不可分的。理智上求真,意志上向善,情感上愛美,三者原是一體,屬於同一顆高貴心靈的追求,是從不同角度來描述同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

19.懷念土地

按照((聖經》的傳說,上帝是用泥土造出人類的始祖亞當的:"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上帝還對亞當說:"你本是泥土,仍要歸於泥土。"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女媧也是用泥土造人的:"女媧摶黃土作人。"這些相似的傳說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土地是人類的生命之源。

其實,不但人類的生命,而且人類的精神,都離不開土地。就說說真、善、美吧,人類精神所追求的這些美好的理想價值,也無不孕育於大地的懷抱。如果大地上不是萬象紛呈,萬物變易,我們怎會有求真理的興趣和必要,如果大地本身不是堅實如恆,我們又怎會有求真理的可能和信心?如果不曾領略土地化育和接納萬物的寬闊胸懷,我們懂得什麼善良、仁慈和堅忍?如果沒有欣賞過大地上山)茅落日的壯麗,傾聽過樹林里的寂靜和風聲,我們對美會有什麼真切的感受?精神的理想如同頭上的天空,而天空也是屬於大地的,唯有在遼闊的大地上方才會有遼闊的天空。可以說,一個人擁有的天空是和他擁有的大地成正比的。長年累月關閉在窄屋裡的人,大地和天空都不屬於他,不可能具有開闊的視野、智慧和想像力。

我們都會說人是大自然之子的道理,可惜的是,能夠記

起大自然母親的面貌的人越來越少了。從生到死,我們都遠離土地而生活,就像一群遠離母親的孤兒。到各地走走,你會發現到處都在興建雷同的城鎮,千篇一律的商廈和水泥馬路取代了祖先們修築的土牆和小街,田野和村莊正在迅速消失。甚至在極偏僻的地方,你也難覓寧靜的自然之趣和淳樸的民風,迎接你的總是卡拉0K的喧鬧和假民俗的做作。最可悲的是我們的孩子,他們在這樣一種與大自然完全隔絕的生活模式中成長,壓根兒沒有過同大自然親近的經驗和對土地的記憶,因而也很難在他們身上喚起對大自然的真正興趣了。有一位作家寫到,她曾帶幾個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們對月亮和海毫無興趣,心裡惦記著的是及時趕回家去,不要誤了他們喜歡的一個電視節目。

一棵植物必須在土裡紮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長。人也是這樣,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麼明顯,所以容易被我們忽視。我相信,遠離土地是必定要付出可怕的代價的,遲早會導致精神上的萎縮。一個在電視機前長大的人,當然讀不進荷馬和莎士比亞。在人造產品包圍下生活的人,不懂得欣賞神和半神的創造,這絲毫也不使我感到奇怪。在我看來,不管現代人怎樣炫耀自己的技術和信息,倘若對自己生命的來源和基礎麻木不仁,便是最大的無知。自然的疆域無限,終身自拘於狹小人工範圍的生活畢竟是可憐的。

20.讀永恆的書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是通過各種物質形式得以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們日常的精神活動中,讀書便佔據著很大的比重。據說最高的境界是無文字之境,真正的高人如同村夫野民一樣是不讀人間之書的,這裡姑且不論。一般而言,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關注精神生活的人會對書籍毫無興趣。尤其在青少年時期,心靈世界的覺醒往往會表現為一種勃發的求知慾,對書籍產生熱烈的嚮往。"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高爾基回憶他的童年時所說的這句話,非常貼切地表達了讀書欲初潮來臨的心情。一個人在早年是否經歷過這樣的來潮,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和預示了他的精神素質。

然而,古今中外,書籍不計其數,該讀哪些書呢?從精神生活的角度出發,我們也許可以極粗略地把天下的書分為三大類。一是完全不可讀的書,這種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啟示、藝術的欣賞或有用的知識。在今日的市場上,這種以書的面目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讀可不讀的書,這種書讀了也許不無益處,但不讀卻肯定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和遺憾。世上的書,大多屬於此類。我把一切專業書籍也列入此類,因為它們只對有關的專業人員才可能是必讀書,對於

其餘人卻是不必讀的,至多是可讀可不讀的。三是必讀的書。所謂必讀,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個關心人類精神歷程和自身生命意義的人都應該讀,不讀便會是一種欠缺和遺憾。應該說,這第三類書在書籍的總量中只佔極少數,但絕對量仍然非常大。它們實際上是指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謂經典名著。對於這些偉大作品不可按學科歸類,不論它們是文學作品還是理論著作,都必定表現了人類精神的某些永恆內涵,因而具有永恆的價值。在此意義上,我稱它們為永恆的書。要確定這類書的範圍是一件難事,事實上不同的人就此開出的書單一定會有相當的出入。不過,只要開書單的人確有眼光,就必定會有一些最基本的好書被共同選中。例如,他們決不會遺漏掉《論語》《史記》《紅樓夢》這樣的書,柏拉圖、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這樣的作家。

在我看來,真正重要的倒不在於你讀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讀全了,而在於要有一個信念,便是非最好的書不讀。有了這個信念,即使你讀了許多並非最好的書,你仍然會逐漸找到那些真正屬於你的最好的書,並且成為它們的知音。事實上,對於每個具有獨特個性和追求的人來說,他的必讀書的書單決非照抄別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的,這個書單本身也體現出了他的個性。正像羅曼·羅蘭在談到他所喜歡的音樂大9幣時說的:"現在我有我的貝多芬了,猶如已經有了我的莫札特一樣。一個人對他所愛的歷史人物都應該這樣做。"

費爾巴哈說: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這句話是對的。從一個人的讀物大致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質。一個在閱讀和沉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只讀明星逸聞和兇殺故事的人,他們當然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我甚至要說,他們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為世界本無定相,它對於不同的人呈現不同的面貌。列車上,地鐵里,我常常看見人們捧著形形色色的小報,似乎讀得津津有味,心中不免為他們惋惜。天下好書之多,一輩子也讀不完,豈能把生命浪費在讀這種無聊的東西上。我不是故作清高,其實我自己也曾拿這類流行報刊來消遣,但結果總是後悔不已。讀了一大堆之後,只覺得頭腦里亂糟糟又空洞洞,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歌德做過一個試驗,半年不讀報紙,結果他發現,與以前天天讀報相比,沒有任何損失。所謂新聞,大多是過眼煙雲的人鬧的一點兒過眼煙雲的事罷了,為之浪費只有一次的生命確實是不值得的。

21.度一個創造的人生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人類精神生活的特徵,那麼,最合適的詞便是這個詞--創造。

所謂創造,未必是指發明某種新的技術,也未必是指從事藝術的創作,這些僅是創造的若干具體形態罷了。創造的含義要深刻得多,範圍也要廣泛得多。人之區別於動物就在於人有一個靈魂,靈魂使人不能滿足於動物式的生存,而要追求高出於生存的價值,由此展開了人的精神生活。大自然所賦予人的只是生存,因而,人所從事的超出生存以上的活動都是給大自然的安排增添了一點新東西,無不具有創造的性質。這樣的活動當然不是肉體(它只要求生存),而是靈魂發動的。正是在創造中,人用行動實現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把自己內心所珍愛的價值變成可以看見和感覺到的對象。由此可見,決定一種活動是否具有創造性的關鍵在於有無靈魂的真正參與。一個畫匠畫了一幅毫無靈感的畫,一個學究寫了一本人云亦云的書,他們都不是在創造。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於一片風景、一首詩、一段樂曲的美,如果你對某個問題形成了你的獨特的見解,那麼你就是在創造。許多哲學家都曾強調勞作與創造的區別,前者是非精神性的,後者是精神性的。在這方面,馬克思的看法也許仍是最有啟發意義的。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更喜歡從事自由的創

造活動的,因為人在這種活動中能夠充分實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然而,為了生存,人又必須從事生產活動。因此,可以把我們的時間劃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一個理想的社會應當把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以便為每個人從事創造活動騰出充足的自由時間。這個道理對於個人也是適用的。一個人只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於勞作,而他出於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屬於創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種很實在的誘惑,往往會誘使人們無休止地勞作,竟至於一輩子體會不到創造的樂趣。在我看來,創造在生活中所佔據的比重,乃是衡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

真正的創造是不計較結果的,它是一個人的內在力量的自然而然的實現,本身即是享受。有一位夫人督促羅曼·羅蘭抓緊寫作,快出成果,羅曼·羅蘭回答說:"一棵樹不會太關心它結的果實,它只是在它生命汁液的歡樂流溢中自然生長,而只要它的種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將結好的果實。"我非常欣賞這個回答。只要你的心靈是活潑的,敏銳的,只要你聽從這心靈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樂的事,那麼,不論你終於做成了什麼事,也不論社會對你的成績怎樣評價,你都是度了一個有意義的創造的人生。


推薦閱讀:

你有信仰嗎?你的信仰是什麼?
[教案]第六章: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一方患精神病可以離婚嗎,一方患精神病離婚要注意什麼
精神和大腦的關係
墨法淺談同時也是書法藝術之精神能得以彰顯的重要手段之一

TAG:精神 | 故鄉 | 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