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關於「床」的戒律

新浪廣告共享計劃>個人資料

希熱多吉居士

佛教中關於「床」的戒律(這篇文章是我在春節期間去馬爾康修法就醞釀要寫的一篇文章,撰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斷斷續續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昨晚終於寫完,分享給大家,使大家對戒律有進一步的了解。阿彌陀佛佛教中關於「床」的戒律出自八戒。對於中國人來說,沒有人不知道《西遊記》里的豬八戒的,但是如果問一下國人,八戒是指哪八個戒律?能回答上來的估計不會超過百分之一。即便作為佛教的在家兩眾弟子(優婆塞和優婆夷),張嘴能說上來的也不多。戒,是梵文Sila的意譯,音譯為屍羅,有「防非止惡」的意思在裡面。戒也稱「增上戒學」,戒律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接受戒律叫「受戒」,按照戒律的要求去做叫做「持戒」。持戒可以防止我們在行為(身)、語言(語)、思想(意)三個方面產生過失。佛教中針對不同的人群,制定有不同的戒律。出家人有出家人要持守的戒律,在家居士有在家居士要持守的戒律。男眾有男眾要持守的戒律,女眾有女眾要持守的戒律。由於戒律的條目極為細緻,所以戒學在佛教中為三藏(經律論)之一。在《佛遺教經》中,佛陀告訴眾比丘︰「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這就是佛教「以戒為師」的由來。佛陀講過:戒律在,佛教就在;戒律不在的時候,佛教就走入末法時代了。漢傳佛教中有一個宗派叫律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創始人為唐代的高僧道宣法師。道宣法師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因道宣法師住終南山,所以律宗又稱為「南山律宗」或「南山律」。近代弘一法師(李叔同)即為南山律的高僧。佛教中關於「床」的戒律,即出自「八戒」。八戒是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佛教基本五戒的上面再加上「不坐高廣大床、不觀聽歌舞和不著香熏衣、過午不食」這三戒。過午不食本是小乘的戒律,至今南傳佛教的僧人都要持守此戒,過了中午就不再吃飯了。所以他們一天只吃早餐和中餐,不吃晚餐。很多大乘佛教的僧侶在修行中也持守此戒,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中這樣的僧侶很多。在佛教中,有一個觀音法門叫做「八關齋戒」,是在家居士過一日一夜出家人生活的戒律,因為「過午不食」屬於齋戒,所以八戒也稱八關齋戒。按照這個戒律,《西遊記》里的豬八戒晚上是不能吃東西的,所以他不應該那麼胖。很多居士在做八關齋戒的時候,晚上是不睡床的,而是睡在地板上。理由就是八戒中有「不坐高廣大床」這一個戒律。我注意到,很多介紹八關齋戒的文章都會把這個戒律寫成「不坐卧高廣大床」,多了一個「卧」字。很多居士以為這個「高廣大床」的「床」是指我們睡覺的床。這其實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在2008年一月份,著名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中說;李白的《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個床不是睡覺的床而是馬扎(小凳子)。這一觀點當時引起外界一片嘩然。我依據佛教的戒律是支持馬未都先生的說法的佛教中關於八關齋戒的戒律出自何處呢?出自《受十善戒經》。在此經的《十惡業品第一》中,寫道:弟子某甲。從今清旦至明清旦。大德憶念。大德當為我作和上(和上就是今天的和尚,意思是親教師)。八戒法者。應當至心堅持八戒。歸依(就是皈依)於佛持心如佛。歸依於法持心如法。歸依於僧持心如僧。如是三說。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大德憶念。從今清旦至明清旦欲受八戒。唯願大德慈愍聽許。復應告言。汝能受持八戒齋不。若言能者。汝當持心。心如諸佛及阿羅漢。若言能者。復當告言。汝從前際至於今際於其中間。若身口意犯捨墮法不。如此之罪乃至根本最大重罪。今於三世諸佛阿羅漢前和上僧前。至誠發露五體投地懺悔諸罪。是名行布薩(布薩就是持戒)法。既布薩已名清凈住。堪為法器。次當受持如來八戒。汝能持不。如是三問。八戒齋者。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坐高廣大牀。七者不作倡伎(倡伎泛指中國古代表演歌舞雜戲的藝人,並非是現在意義上的「娼妓」。此戒是指不觀看歌舞藝人的表演。)樂故往觀聽。不著香熏衣。八者不過中食。應如是受持:不殺亦不盜、不婬不妄語、遠酒避花香、高牀過中食、聖人皆遠離、如是等八法、汝等應受持。持此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牀榻」一詞,常見於佛經。如《佛說寶網經》中有:「使大神聖住在世間。以此牀榻而供養之。竟恆沙劫滅度之後。為一一佛各起塔廟。亦如江河沙不可計億。」在《優波離問佛經》中有:「狂先作僧房重閣屋。尖腳牀榻用力坐。犯二事。方便用力坐突吉羅。用力坐已波逸提。」在《中阿含經》中有:「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牀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這些經卷都是在西晉、東晉、南北朝和隋唐等時期翻譯的。那時牀榻還是分得很明顯,牀是坐的,榻是卧的。這從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中也可以得到印證,《說文》對「牀」的解釋為「安身之坐者」。可見牀是一種坐具而不是卧具。後來,牀與床漸為通假字,都用來指代坐具。馬未都先生說「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胡床」(馬扎),還可以從唐朝留學印度的僧人義凈法師(635~713)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見大正藏第五十四冊)中得到印證。《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記述了義凈法師在印度和南海各地所見聞的僧眾日常行事的方式,用意在於針對當時東土僧徒在踐行上的失當之處,依據佛法的規則加以糾正。這本書前有自序,後附結語,敬向當時國內諸大德,說明身在海外,恐難面敘,故先寄此以供採擇。此書題為「南海寄歸內法傳」,也就是這個緣故。書中內容分為「破夏非小、對尊之儀、食坐小床、餐分凈觸、食罷去穢」等四十章。這本書是研究當時印度、南海諸國與佛教教團組織、戒律的極為珍貴的著作。在《食坐小床》一章里,義凈法師寫道:「西方僧眾將食之時,必須人人凈洗手足,各各別踞小床,高可七寸,方繞一尺,藤繩織內,腳圓且輕,卑幼之流,小拈隨事,雙足蹋地,前置缽盂。」從這段文字的描述來看,這裡的小床顯然不是指今天用來睡覺的「床」,而是指類似今天「馬扎」的小凳子。高廣大床是指多大的椅子呢?在藏傳佛教中,有「活佛坐床」一說。我剛開始接觸藏傳佛教的時候,還納悶呢?認證為轉世的活佛舉行「就職典禮」為什麼不坐在法座上,而要坐在睡覺的床上呢?後來才想明白,「活佛坐床」的「床」就是指法座。「高廣大床」的尺寸大概可以參照法座的大小了。現在漢地僧眾對「高廣大床」的尺寸要求是參照藕益大師的《十戒威儀錄要注釋》:「床腳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換算成米的話,一尺六寸約等於半米高。也就是在持守八關齋戒的時候,不能坐在超過半米高的椅子上。後人進一步要求,也不能睡在超過半米高的床上。我在馬爾康修法期間,就此問題專門請教阿根大堪布。阿根大堪布說,按照儀軌的要求,在做八關齋戒期間,坐卧的床高不能超過一肘。由於年代和文字的變遷,今天的人們已經很難把「高廣大床」的這個定義進行統一了。既然如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按照各自的傳承要求去做。無論按照哪一個尺寸的要求去做,關鍵的一點,就是持守此戒的目的是要去除我們內心的貢高我慢,讓我們變得謙遜起來,這才是持戒的真正目的。附:關於八關齋戒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分別來自印度和源於西藏。印度國王札菩提的公主,喜愛佛法卻身為王族無法修行。觀世音菩薩為使公主如願,便讓她染上痲瘋病,所以國王和親人都不敢接近她,還將她逐出宮門。公主很痛苦,走到靠近尼泊爾的尼卡拉,在那裡修行並祈請觀世音菩薩。公主每天白晝持六字大明咒,晚上唸大悲咒,從不停歇。修持了五年,內心沒有起任何感應,心中感到很難過,浮現放棄的念頭。有一天,她正在修行的時候,文殊菩薩現身勸她「不要放棄修行」,預言「再持續五年,成就會像綠度母」。之後,公主從蓮花部經典,取出八觀齋戒法繼續修持五年,在年滿二十七歲的四月佛誕日,親見度母以及觀世音菩薩,同時證得初地菩薩果位,痲瘋病痛全然消除,容貌變的比原來更莊嚴。公主獲得成就之後的法號是吉祥比丘尼,她把八關齋戒法傳給達瓦桑播,一直流傳到現在;以上是印度傳承。西藏的傳承,源於藏王松贊干布主修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八關齋戒法,他傳下來的法脈,稱為西藏傳承。修持八關齋戒的功德:佛陀住世時,有菩薩問:如果有人一輩子只做布施,而另一人僅修一次八關齋戒,哪個人的功德比較大?佛陀答說「修一次八關齋戒,比一輩子布施的功德還要殊勝」。修持一次八關齋戒,功德到達四王天的欲界天。修持兩次,功德到達三十三天的忉利天。修持三次,到達比三十三天更高的夜摩天〈天界皆須與阿修羅爭鬥,此天則無〉。四次到達兜率天彌勒佛凈土的外院俱喜凈土、五次到達化樂天〈心中所願皆可由自心化現而享用〉、六次的功德到達他化自在天。若如法閉關修一次八關齋戒,此生功德為消除病痛、遠離在害戰爭、食衣住行皆獲得圓滿福報。不論男女皆五根圓滿,散發香氣體味,令人心生恭敬讚歎。來生不論投生何處皆能親近佛法,得到永遠清凈的持戒波羅蜜,究竟佛果。林緒忠回復說師兄是這樣理解「高廣大床」的嗎?不是多大多高的床就叫「高廣大床」。佛教的「不坐高廣大床」是要學佛人懂得謙虛、尊重長者和善知識,戒除自高自大的毛病。平常生活中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最好的座位,那就是「高廣大床」,就要讓給長者和善知識坐,自己要在下首相陪領教,師兄我這樣說對嗎?你無佛性回復說您說的對制定這一條戒律,【沙彌戒裡面的戒律】是要初學佛的弟子先學會謙虛,不準坐高廣大床意思是不準坐上位。
推薦閱讀:

關於太極松胯
關於紅顏和藍顏那點事
關於婚姻的經典句子 成為腳下的台階
102句關於立志的名言
關於穿衣著裝

TAG:佛教 | 戒律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