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弭兵:春秋時規模最大的聯合國大會 奠定戰國七雄雛形
趙氏孤兒的劇照
晉楚弭兵,是春秋時期兩次重要的外交聯盟,是春秋時期諸侯國從爭霸轉入各自國內二次封建危機,推動了戰國七雄局面的出現。這體現了宋國在宋襄公霸主地位之後的大國地位。
所謂的晉楚弭兵,說白了很簡單:就是晉國和楚國這兩個長期爭奪霸主的大國停止爭霸戰爭,達成長期停戰。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為爭奪霸權而相互作戰了半個世紀的晉國和楚國簽署了永久性和平協議。
歷史真的很有意思:晉國和楚國爭霸開端和宋國有關,結束也是在宋國的努力下結束的:
1、公元前638年,泓之戰楚國擊敗宋國,擊傷宋襄公,當年宋襄公扶持晉文公,以對抗楚成王;
2、公元前632年,因為楚國包圍宋國都城,晉文公率兵救宋,晉楚雙方發生城濮之戰,擊敗楚軍救了宋國,楚成王稱霸夢想破滅;
3、公元前579年5月,在宋國華元促成下,晉國士燮和楚國公子罷、許偃在宋國國都西門結盟。
4、公元前546年宋國向戌促成的晉楚宋等14國結盟,達成最終的弭兵。
第一次晉楚弭兵
在公元前638年宋國泓之戰失敗後,雖然宋國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在晉楚爭霸這53年中,宋國既不依附晉國,也不依附楚國,是當時的中立國。
宋國的華元,和楚國令尹子重、晉國欒武子二人都是好朋友。在公元前580年冬天時,華元聽到楚國同意借糧給晉國攻打成的消息後,先去楚國和子重提出弭兵建議,得到子重同意;又北上晉國和欒武子見面,說明弭兵建議,也得到了欒武子同意。
公元前579年5月,晉國派出士燮,楚國派出公子罷、許偃,雙方在宋國都城西門之外進行結盟。盟誓條約為:
「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菑危,備救凶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胙國。」
當時最不想看見晉楚結盟的是哪個諸侯呢?答案說出來,讓你大跌眼鏡——狄人。為了破壞晉楚結盟,狄人攻打晉國。因為晉楚結盟後,會讓晉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付狄人。
晉國位置
第二次晉楚弭兵
公元前579年的第一次晉楚弭兵,因為宋國自身周旋而達成的晉楚二國之間的直接聯盟,沒有考慮到跟隨晉楚二國的其他諸侯的利益,導致晉楚在跟隨他們的諸侯國利益上出現爭執而導致盟約被撕毀。
公元546年,同樣的宋國向戌和晉國趙文子、楚國令尹子木是好朋友,「欲弭諸侯之兵以為名」,再次提出晉楚弭兵。
向戌先去晉國,和趙孟提出晉楚弭兵建議。趙孟和晉國大夫們商議。韓宣子同意晉楚弭兵,他說:
「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災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必將許之。弗許,楚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
如韓宣子所言,弭兵建議,是仁義之舉,符合當時的主流需求,誰不同意,誰就失去仁義的名聲,得罪天下,失去盟主資格。於是晉國同意弭兵,楚國也出於和晉國一樣的想法,也同意弭兵。在仁義這塊大招牌下,誰敢不同意。於是齊、秦也同意了,其他小諸侯國更不在話下。
公元前546年5月,晉、楚、齊、秦、魯、衛、陳、蔡、鄭、許、曹、宋、邾國、滕國等14國進行會盟。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晉國趙武、楚國屈建、宋國向戌、魯國叔孫豹、蔡國公孫歸生、衛國石惡、陳國孔奐、鄭國良宵、齊國慶封 陳須無二人、邾國邾悼公、滕國滕成公等,其他的秦、許、曹三國具體代表不詳。
盟約內容如下:
1、基本內容:「晉、楚之從交相見也。」即晉的僕從國要朝貢楚國,而楚的僕從國要朝貢晉國。
2、豁免以上第一條資格的國家:晉國的盟國齊國、楚國的盟國秦國、齊國的附庸邾國、宋國的附庸滕國。即齊、秦、邾、滕無需遵守上述第一條的要求,除此以外的諸侯國都要遵守。其實宋國也不遵守第一條的內容,因為宋國既不是晉國的從國,也不是楚國的從國,如現在的瑞士一樣作為中立國存在。
小插曲:楚國人在參加結盟時都在衣服內穿著皮甲,防止晉國人的突擊,楚晉兩國的不信任達到如此地步;在盟誓時,楚國堅持先盟誓,但在盟誓載書上,可以讓晉國名字排在楚國前面。
爭霸
會盟的執行
公元前645年夏天,齊景公、陳哀公、蔡景侯、燕懿公、杞文公、胡國君主(子爵)、沈國君主(子爵)、白狄等國君,按照去年晉楚弭兵的盟約去拜見晉平公。雖然慶封認為齊國「我不與盟,何為於晉」不想去,但在陳文子的「雖不與盟,敢叛晉乎?」而不得不前去。
公元前645年12月,魯襄公、宋平公、陳哀侯、鄭簡公、許悼公等國君,按照去年晉楚弭兵的盟約去拜見楚康王。結果這些諸侯剛到漢水時,楚康王就去世了。
面對這一變故,魯襄公就想回國、不去楚國。子服惠伯同意回去:
「君子有遠慮,小人從邇。饑寒之不恤,誰遑其後?不如姑歸也。」
但掌握魯國朝政的叔仲昭伯反對回去,他認為:
「我楚國之為,豈為一人?行也!」
於是魯襄公繼續去楚國。
作為主盟的宋平公卻回國了,不去楚國了。提出晉楚弭兵的向戌說了不去楚國的理由:
「我一人之為,非為楚也。饑寒之不恤,誰能恤楚?姑歸而息民,待其立君而為之備。」
從魯國的子服惠伯和宋國向戌二人都持「饑寒之不恤」的觀點來看,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各諸侯國都同意的最大主因是戰爭太多、國力消耗太快、人民饑寒交迫。讓人民休養生息即撫恤饑寒,是當時有識之士的主流觀點。趙鼎新在其文章《霸權迭興的神話:東周時期戰爭和政治發展》中統計了晉楚弭兵前後諸侯國捲入戰爭的對比數字:公元前611—前546年期間每次戰爭平均捲入的國家數是4.0;公元前546—前481年期間每次戰爭平均捲入到國家數是2.35,差距非常大明顯。休戰的目的顯然已經達成。
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對各諸侯國的影響
上面是說晉楚弭兵的內容和過程。下面來說說晉楚弭兵對於春秋時期的歷史推動和戰國時期局面成型的影響。
晉國
在晉楚弭兵之前,晉國就已經存在嚴重的二次封建危機(即國君和國內分封貴族的衝突)。公元前596年先轂被族滅;公元前583年趙同、趙括(非長平之戰的趙括)被殺,趙氏幾乎被滅族;公元前576年伯宗被三郄陷害而死,其子伯州犁逃往楚國;公元前574年三郄家族被族滅;公元前573年謀害三郄的主謀胥童被殺;公元前552——550年間,范宣子族滅欒盈為首的欒氏家族及和其親近的十個大夫。
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後晉國:
公元前526年,晉國六卿(韓、趙、魏、范,中行及智氏)正式形成,晉國公室衰落;
公元前514年,晉國六卿誅殺晉國公室;
公元前497年,趙鞅、荀櫟、韓不信、魏侈和中行寅、范吉射開戰,中行寅、范吉射戰敗;
公元前453年,趙、韓、魏滅智氏。公元前434年,趙、韓魏三家分晉。
玖巧仔 製作-城濮之戰
楚國
楚國的軍事實力在春秋時期還是很不錯的,如果沒有晉國這個宿敵,估計東周會被楚國所滅,歷史會進入一個楚文化的時代。
從《左氏春秋》、《史記》等史書來看,似乎在晉楚爭霸時期是晉強楚弱。不信你看,晉楚三大戰役晉國勝2場敗1場、楚國勝1場敗場: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晉勝楚敗、公元前597年邲之戰楚勝晉敗、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晉勝楚敗。
但實際上以下證據顯示是楚強晉弱:
1、戰爭輻射能力:楚都郢都和具有戰略性的鄭國國都的直線距離是460公里,晉國都和鄭國國都的直線距離是230公里左右;當時軍隊的行軍能力平均每天16公里左右,距離越遠就表示軍事輻射距離越大;
2、從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到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鄭國和楚國結盟的年數是49年,鄭國和晉國結盟的年數是48年;
3、在整個春秋時期,楚國主動發動的戰爭高達111次之多,晉國主動發動的戰爭僅有90次,齊國主動發動的戰爭70次,秦國主動發動的戰爭僅有44次。最堅韌的是宋國,在晉楚爭霸這86年間,宋國遭受40次戰爭,平均每年0.46次,即每2年一次的戰爭。
4、依據趙鼎新對春秋各國平均進軍距離的測量,得知:齊國的進軍能力,從齊桓公時的頂峰500公里,下降到300公里左右;秦國的進軍能力因為晉國的阻攔始終保持在300多公里;晉國的進軍能力保持在300—400公里;楚國在公元前650年以後的進軍能力保持在400—600公里。
楚國之所以沒有辦法獨自稱霸,除開晉國確實強悍的因素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而被中原諸侯排斥也是重要的因素——即便楚國可以用武力征服他們。南蠻就是中原文化對於楚文化的蔑稱。
除了以上的原因,為向楚國報仇的原楚國大臣巫臣,在公元前584年向晉國提議和吳國結盟,並親自到吳國教授車戰技術,讓吳國突起,成為南方強國。吳國的崛起,打破了楚國南方獨霸的局面,威脅著楚國,分散了楚國和晉國爭霸的精神和能力。
在晉楚弭兵以前,楚國1VS2:晉國和吳國。晉楚弭兵後,楚國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吳國。雖然吳國可以攻下楚國國都,但楚國復國能力還很強,這都歸功於晉楚弭兵的休養帶給楚國的恢復能力。否則若是繼續晉楚爭霸,而楚國又被吳國攻下國都,楚國就很難復國,就會這樣被滅了——因為楚亡晉獨尊的情況下,沒有哪個諸侯國敢幫楚國復國!
齊國
齊國在霸主齊桓公死後,五個兒子陷入奪位之爭。公元前642年宋襄公率領衛、曹、邾國四國兵力立齊公子昭擁為齊孝公,接過了齊桓公霸主的位置。公元前637年,齊孝公趁宋國在泓之戰被楚國擊敗,召集諸侯結盟,意圖恢復齊桓公霸業,因為宋國不參與而攻打宋國。但幾年後,晉文公因救宋而擊敗楚國,成為了霸主。自此之後,齊國就成為了二流強國,恢復霸主無望。
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後,齊國的二次封建危機進一步嚴重:
公元前546年,慶封殺崔杼,專權齊國;
公元前545年,田、鮑、高、欒氏等攻打慶封,慶封逃到吳國;
公元前489年,田乞擊敗高昭子、國惠子,殺齊晏孺子,立陽生為齊君,即齊悼公;
公元前481年,田常殺齊簡公,立其弟驁,為齊平公,把持齊國朝政。
秦國
秦國從公元前771年秦襄公開始被封侯,到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擊敗西戎、蜀國成為霸主,花費了148年。但因為強大晉國的阻擋,在殽之戰後,秦國想要進入中原的夢想就被中斷。在晉楚爭霸時,由於秦國和晉國的恩怨,秦國選擇了和楚國的結盟,因為無論是秦國,還是楚國,都是被中原諸侯排斥的對象:一個是南蠻,一個是西戎!並且秦、楚有相同的敵人——晉國!秦國的東出、楚國的北上,都碰到晉國強大的身影。
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時,是秦景公31年。秦國在大會上似乎沒有發揮。但在公元前548年,秦景公去拜見晉平公,《史記 十二諸侯年表》記錄:「公如晉盟不結」。似乎秦國和晉國已經談妥了停戰的問題。
從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直到公元前461年秦厲共工攻打義渠,這85年間,除了秦哀公在公元前506年因為吳國攻佔楚國郢都而出兵和楚軍聯合擊敗吳國外,秦國再無戰爭記錄。這段時間內,秦國如同二戰前的美國,奉行孤立主義,對中原事務不再參與,僅僅關注自身。
玖巧仔製作的春秋諸侯大國簡圖
宋國
自從宋襄公在公元前638年泓之戰戰敗、失去霸主之位後,宋國和齊國一樣雖然都在沉淪,但宋國比齊國在處理二次封建危機上更有膽量和策略。宋國可以說是春秋時期唯一沒有出現大臣把持朝政的國家——雖然有子罕取宋的說法,但至少隻言片語,沒有旁證。
宋國在春秋時期的表現除了宋襄公稱霸、兩次主持晉楚弭兵之外,還有國君兩次處置國內二次封建危機:
第一次是公元前609年,即位第二年的宋文公誅殺作亂的宋昭公兒子、母弟須和武、繆、戴、庄、桓等族,並驅逐武、繆二族,避免宋國的內亂。這次處置,為之後宋文公時的第一次晉楚弭兵和宋平公時的第二次晉楚弭兵提供了內部條件。
第二次是公元前522年,宋元公佐詐殺諸公子,華氏和向氏相互攻擊,再次消除宋國出現專權的可能。這次處置,讓宋景公滅曹國和宋國在戰國時期留存提供了內部基礎。
魯國
魯國在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之前,就已經有慶父和季友爭權的「慶父之難」,慶父死後,季氏把持魯國朝政。晉楚弭兵之後:
公元前517年,魯昭公因臧、郈氏和季氏的紛爭而意欲滅季氏,但叔孫氏和孟孫氏聯合季氏擊敗魯昭公,魯昭公出逃到齊國;
公元前502年,陽虎欲殺三桓(即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但在次年失敗,逃跑到齊國,後逃跑到晉國;
公元前477年,魯哀公欲殺三桓,重奪權力,但失敗出逃。
對於魯國而言,三桓長期把持魯國朝政,讓魯國沒有機會稱霸或表現。
drs2biz拍攝的春秋時期寶鼎 相傳的九鼎
綜述:在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前後,各個諸侯國都出現了二次封建危機,尤其以晉、齊、魯等國更為明顯。
各個諸侯國在公元前546年同意弭兵結盟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戰爭而導致的窮困,無論是諸侯國內的人民,還是貴族本身都非常厭惡戰爭,渴望和平;二、各個諸侯國內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二次封建危機,這就需要國君或者貴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國內鬥爭上去。
既然各個諸侯國都不想進行戰爭,中原地區休戰意願嚴重,於是吳越爭霸開始上演。原本是晉國為制約楚國而扶持起來的吳國,在各國休戰意願嚴重的空間下而崛起。
但因為吳國和越國在擊敗楚國、吳國後,繼續想要爭霸中原,無視休戰的整個形勢,最終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吳國和越國的失敗,更多的是他們沒有重視自身的問題,更沒有看當時的大趨勢:中原諸侯國對於南方吳、越、楚三國的爭霸不敢興趣,當吳國和越國在沒有立足根基的情況下,就想要得到中原諸侯國的承認,就是一種強人所難。
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讓各個諸侯國更有時間和空間注重自身的二次封建危機。有成功處置的,如宋國、秦國、楚國(如果楚國沒有被吳國差點滅國而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恐怕也不會在戰國時期出現);也有失敗的,如晉國被三分,齊國被田氏取代,魯國、燕國一潭死水,或者如鄭國、陳國、蔡國等被滅。
戰國七雄的格局,其實就是公元前546年晉楚弭兵之後各個諸侯國處理二次封建危機的結果——成功的活下來,失敗的被滅或被取代!
也因為二次封建危機,導致了以西周為代表的封建制度加速滅亡,讓中國歷史提前進入帝制專權時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是西周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封建危機;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自己所封的大夫,也在不久的時間內和公室就權力問題發生矛盾,即二次封建危機,是西周封建制度的第二次封建危機。
別人封我,我反別人;我封別人,別人也反我!怎麼樣要別人不能再反我——這就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對於國君的意義!
讀史,如同哨聲,讓人警醒!講史,如同哨聲,一絲清音!記得關注歷史哨聲
推薦閱讀:
※中國將開展歷年來最大規模打擊傳銷執法行動
※中國影院規模不斷擴漲,銀幕數量增多
※刺刀對刺刀,中日兩軍最大規模白刃戰誰贏了?
※杭州啟動規模最大最全 危化品專項整治行動·每日商報
※每年有無數人排隊吃它,店鋪比肯德基還多,規模達千億級別,為何獨缺一個品牌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