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 Qzone日誌
寫作背景: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鬥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鬥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創作主題:《離騷》是一首偉大的抒情長詩,歷來以其可與日月爭輝的光芒照耀詩壇。它有著豐富的內容,浪漫的想像,強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寫作手法,思想和藝術上的魅力並重,令無數人為之傾倒。同時,它也是我們了解屈原偉大思想與生平的最重要的歷史資料。「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表現了詩人的極度苦悶、難以排解的心情,為下面情緒的抒發定下了基調。「余雖好修姱以羈兮,……又申之以攬茝」,寫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圍群小之間的尖銳衝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賢愚忠奸的昏庸。對此,作者堅定地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競周容以為度」,寫群小對自己的誣陷以及周圍風氣的敗壞。「眾女」「時俗」兩詞,說明當時社會環境一團糟,人們的行為沒有準則、尺度可言,一味投機取巧,鑽營逢迎。面對如此污濁的、看不到希望的環境,作者爆發出痛苦而無奈的浩嘆:「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忳」和「鬱邑」都是憂愁煩悶的意思,兩個詞連用,表現了作者憂悶之深。 接下來,「鷙鳥之不群兮,……夫孰異道而相安」,進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在對自己之所以不見容於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認識後,「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雖然抑鬱難平,但情緒趨向平穩,並堅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固前聖之所厚」,表現作者以前賢為榜樣,同時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來源。痛定思痛,作者對此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懷疑。他後悔當初沒有認清形勢,選准道路,那麼現在趕緊抽身退出還來得及吧!當然,由進到退是要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和鬥爭的。「延佇」「步」「止息」等語,讓我們看到一位猶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詩人形象。「蘭皋」「椒丘」的意味,正如唐代呂延濟說:「行止依蘭椒,不忘芳香以自潔也。」終於,詩人有了一個明確的想法:「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這一句既含有讓步,又帶著倔強。只求潔身自好,這是碰壁之後的讓步;「復修」「初服」,全然不顧自己獲咎之由正是自己太「好修」了,這是不計功利得失的倔強。「獨」字表現出作者認定自己的原則是正確的並甘願為之付出的自覺態度,帶有一點自豪的味道。「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堅信自己,至死不變。 後世的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的影響,一是文學的影響。 屈原的人格,千百年來,對於文人學者已經成為一種典範。歷代的詩人詞人、尤其是遷客騷人,大抵都以屈原的精神為依傍。也可以說,屈原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已經形成一個修身潔行的傳統。漢代的賈誼,唐代的杜甫,其精神境界都直接繼承了屈原的傳統。從這一點看,屈原影響於傳統的民族性格,是很值得重視的一個方面。 屈原在文學方面的影響,也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在屈原的《離騷》以後,產生了一系列的騷體作品。從漢代開始,賈誼的《吊屈原文》、《鵩鳥賦》固是騷體,嚴忌的《哀時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賦》也都是騷體。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賦》、《懲咎賦》等也都是騷體的傳統。 當然,屈原的文學影響是非常廣泛的,不僅上述兩端。劉勰《辯騷》說:「枚賈追風以入麗,馬揚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詞,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影響之深遠,遍及歷朝歷代,而且深入到各類文人學子。這不是任何作家詩人所能企及.
推薦閱讀:
※難得糊塗與難得明白 - Qzone日誌
※天干與地支配合臟腑時辰 - antnation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有關母親的古詩歌 - Qzone日誌
※來看看吧 太現實了 - Qzone日誌
※由痣相看戀情美滿度 - Qzone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