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市萬國公墓

岑春煊墓位於上海市萬國公墓內.

萬國公墓,地址虹橋路1290號。初名薤露園,清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浙江上虞人經潤山在上海西鄉(今虹橋路、滬杭鐵路西側)購地20餘畝(1.33萬平方米)籌建,至民國3年(1914年)建成。不久,經潤山病故,該園漸被滬杭甬鐵路佔用。民國6年,經潤山之妻汪國貞在虹橋路南、張虹橋購地55.6畝(3.71萬平方米),將園西移至此,更名為「薤露園萬國公墓」,萬國公墓,指不受國籍、種族、姓氏等限制,中西人士皆可安葬的公共墓地。民國23年9月,由上海市政府衛生局接辦,改為公營。翌年,公墓面積擴大到122.8畝(8.18萬平方米)。

公墓四周小河環繞,正大門前架有小橋,橋上設鐵門,上面鐫刻「薤露園萬國公墓」字樣。墓地內芳草萋萋,鮮花似錦。大路、小道旁樹木參天,綠蔭覆蓋,氣氛莊嚴肅穆。

岑春煊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考取舉人。光緒二十四年以力主變法維新而得光緒帝青睞,提任廣東布政使。光緒二十六年調甘肅布政使,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率軍護送慈禧和光緒至西安,以功擢陝西巡撫。次年任山西巡撫,推行「富國強兵」新政。後歷任四川、兩廣、雲貴總督,光緒三十三年調任郵傳部尚書,不久又調任兩廣總督,上任途中,被奕劻、袁世凱等人彈劾而解職,遂以養病為名,寄居上海。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被清政府任命為四川總督,未赴任。民國元年(1912年),岑春煊在滬致電袁世凱,主張共和,並組建國民公黨,任名譽總理。次年,與滬上名流伍廷芳、譚人鳳等致電袁世凱,要求和平解決南北衝突,遭到拒絕,遂加入反袁行列。支持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並任各省討袁軍大元帥。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南洋。民國5年初,廣西都督陸榮廷派員迎歸上海。5月,被推舉為護國軍都司令,並與梁啟超等在廣東肇慶成立軍務院,被推為副撫軍長,代行撫軍長職,參加護國運動。民國7年任廣東護法軍政府主席總裁。民國9年軍政府解散,通電辭職,隱居上海,不復過問政治。民國22年4月27日逝世。

作為名聞遐爾的上海一流公墓,墓葬者有清朝、國民政府的達官顯貴和富商巨賈,其中有曾任清政府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和郵傳部尚書的岑春煊,李鴻章之弟、曾任清政府郵政大臣的李伯行,清政府上海道台袁伯夔等。墓葬者還有辛亥革命以來的社會名人和進步人士,如宋慶齡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辛亥革命早期活動家黎仲實,曾任孫中山、張學良和蔣介石顧問的澳大利亞人端納,國民黨上海招商局長趙鐵橋等。民國25年,魯迅逝世後,也安葬於此。民國26年,公墓紀念廳堂內的傢具擺設和園內大樹被侵華日軍搶劫盜伐殆盡,部分建築被炮火毀壞。汪偽政權上台後,遂由其接管。抗戰勝利後,又歸國民黨政府管理。1949年5月解放後,公墓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衛生局接管,後劃歸市民政局。當時共有墓葬2600餘座。公墓經修葺一新後,開辦骨灰安葬業務。「文化大革命」初期,公墓遭到毀滅性破壞,墓藏幾乎全被砸毀,花木和建築無一倖存,墓地成了工廠和菜園。後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過問下,拆毀的宋慶齡父母合葬墓得到修復。1973年,市民政局收回包括宋氏墓地在內的30畝土地,恢復萬國公墓,並在張虹路(今宋園路)新開東大門,建造外賓接待室、辦公室等。1980年,又收回土地19.16畝,1981年,公墓收回全部土地,並擴大至151.95畝,萬國公墓建有國內名人墓園和外籍人墓園。
推薦閱讀:

【上海尋夢記】夢見男神胡歌,一起去上海看外灘江景!
如何看待 韓正說的:「下決心減少經濟對房產依賴」和撤銷房管局的言行舉動?
上海『龍柱』是什麼意思?
在上海,除了本地人,可能只有他們最「幸福」
上海有哪些雞尾酒很正的或者裝修比較有趣的或者音樂很棒的酒吧?

TAG:上海 | 公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