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本土文化資源---「溫州文化史圖說」專欄開篇

盤點本土文化資源
「溫州文化史圖說」專欄開篇
2012-04-21

甌窯獨創青瓷釉下褐斑裝飾,首開彩繪瓷的先河

陶弘景像,元代畫作

2003年溫州出土的西周青銅器,今藏甌海區博物館

我在2009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元明清溫州文化編年紀事》前言中說到,10年來,幾個問題時常活躍在我的腦海之中,其中有:溫州文化血脈的歷史生成、創新發展的進程如何?溫州區域文化或稱溫州文化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全球化進程中區域文化如何再創新贏得新發展?溫州區域哪些文化資本、知識資源可以開發運用?哪些優秀的本土文化曾經給中國乃至世界有所貢獻?如何開發、運用和創新本土文化資源,使之成為當代中國科學發展的新型文化資源之一?如何促使溫州文化增強自身的創新活力,參與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建設?這些問題,仍然是我日夜思索和探討,想盡量弄得明白一些的課題。

在本專欄里,筆者力圖通過盤點史料,圖文記錄溫州文化創新發展的歷程,概述溫州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南戲的故鄉、市民文化的先行區、合作共生的試驗田,敘述溫州文化依靠溫州人的集群運作、在對外交流中而傳承、創新和發展的歷史。近現代以來,外出的溫州人心繫家鄉,溫州文化凝聚人心,溫州成為世界溫州人的共同家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還將試著分析辛亥革命之後在溫州這種文化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新型知識群體的基本特徵:具有世界眼光、善於合作經營、勇於追求卓越、能開風氣之先。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的長卷,步入溫州文化發展的進程吧。

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

洪振寧

溫州,古為甌地。據《史記》卷114《東越列傳》記載,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騶搖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世俗稱為東甌王。東甌國都城在溫州,至今至少已有2200年。南朝劉宋鄭緝之《永嘉郡記》(孫詒讓校集)「甌水」條記載:「水出永寧山,行三十餘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東甌王都城,有亭,積石為道,今猶在也。」

2003年9月,在甌海區仙岩鎮穗豐村發現西周土墩墓,出土青銅鼎、青銅簋和其他一些青銅器、玉器,透露出西周中晚期的溫州,已具有先進發達的文化,是當時上層貴族聚居之地。

東晉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建永嘉郡。相傳郭璞為選城址,登西郭山觀看地形,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斗城」。傳說築城時有白鹿銜花而過之瑞兆,故又稱「鹿城」。古城周圍18里,東西寬7里,均用磚石砌築而成。城內河道交錯,傍河建街,頗有水鄉特色。氣候溫和,年有八輩蠶。

溫州是中國最早生產青瓷的少數地區之一,其地瓷窯稱「甌窯」。迄今為止已發現甌窯古窯址200餘處,是中國古代又一個規模很大的瓷窯體系。窯址分布在永嘉、樂清、瑞安、文成、泰順和溫州市區,多數聚集在甌江、飛雲江和楠溪江兩岸。

晉人杜毓《荈賦》說:「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已生產原始瓷器。東漢中晚期,甌窯技術有了顯著提高,成功地從生產原始瓷向真正的瓷器邁進。東晉時甌窯的制瓷技術和瓷器的質量都有顯著的提高,裝飾藝術與實用價值有機結合,甌窯器物種類豐富,有的採用動物形象作為造型塑造瓷器,或使用動物形象裝飾瓷器,如牛形燈、虎形燈座、獅形燭台、羊形器、龜形水盂等。

大量出土的甌窯產品,表現了與越窯、婺州窯不同的風格面貌。它們不是早期產品的簡單延續,是根據當時的審美需求和實用要求而創新出許多別具一格的器物種類,有輕巧雅緻的小尊、小罐、小缽,實用的蓋罐、蓋盒,有妙趣橫生的牛形燈盞。

甌窯在器物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自成體系。甌窯縹瓷,其色如晉代一種淡青色絲帛,馳名全國。晉代潘岳《笙賦》有「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醽」之句,就是對甌瓷的極力推崇。青瓷的製作造型偏重經濟實用,裝飾趨於簡便,甌窯獨創青瓷釉下褐斑裝飾,首開彩繪瓷的先河,改變了單色青瓷的傳統,為以後釉下彩繪瓷的成功燒造開闢了道路。溫州博物館收藏的東晉甌瓷中,約有三分之一點飾褐彩。如1958年溫州雨傘寺東晉永和七年(351年)墓出土的青瓷褐斑雞首壺,造型端莊自然、俊俏勻稱,器身弧線和折線的有機結合,更添挺拔中見柔和的韻律美,通體洋溢著渾厚質樸、秀麗清新的魏晉風範。

劉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謝靈運(385-433)任永嘉郡守,八月到任,第二年秋離開,在職一年,遍歷境內各縣,登江中孤嶼,過瞿溪山,遊樂清白石,留下一批優美的山水詩。謝靈運詩大都寫山水名勝,描摹景物,逼真細緻,多有典麗清新、意境優美的佳句。如《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想像崑山姿,緬邈區中緣。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人們將謝靈運稱為山水詩的開創人,溫州也被譽為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

南北朝時,還有顏延之、范述曾、丘遲等相繼出任永嘉太守。丘遲有《永嘉郡教》,稱永嘉「控帶山海,利兼水陸,實東南之沃壤,一都之巨會」。

陶弘景也曾隱居永嘉多年。陶弘景(456-536年),南朝齊梁時道教思想家、醫學家、文學家。字通明,丹陽秣陵人。永明十年(492),退隱句容句曲山(今江蘇茅山),自號「華陽隱居」,創立茅山派。梁武帝早年曾與之游,即位後,國有大事,無不先詢,時人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他有名篇《答謝中書書》描寫永嘉一帶風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曾宿瞿溪石室,天監七年(508)入楠溪,《茅山志》卷10記載他「住大若岩修所著《真誥》」。又曾到郡城,投縣令陸襄,住天師治堂,收弟子周子良。周子良之母為永嘉人。陶弘景對溫州民間文化的影響尤為深廣。

推薦閱讀:

找書網站,告別煩惱
教師最佳學習資源 - Qzone日誌
瓜子理論作者 行天人力資源管理 曹子祥
乾貨整理(2)

TAG:文化 | 溫州 | 資源 | 盤點 | 文化史 | 專欄 | 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