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筆墨紙硯--中國十大名窟

【筆墨紙硯--傳真藝術空間】(1) 雲岡石窟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前後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有曇曜開鑿的五個窟,後來逐步開鑿了200多個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間的。現在可以開放的只有45個,重點參觀的是前20個,雲岡石窟確實很美,擁有很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石窟大多數在清代做過泥塑和彩繪,不過還是很多因為風化的原因都消失了。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甚為壯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雲岡石窟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是中國最大規模的石窟群。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已成為國內各界人士參觀遊覽的重要場所,也是國際友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雲岡石窟位於山西水同市西北的武周山北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多軀。雲岡石窟創建於公元460年,魏孝文帝令沙門統曇曜(音壇耀)開鑿5個大石窟(第16-20窟),後人稱為曇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中央直立一個寬約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連窟頂,整個塔柱和洞壁嵌滿了大小佛龕和多種裝飾,找不出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隙。雲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厚唇、高鼻、長目、寬肩,有雄健的氣概,體貌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徵。大佛像高大雄偉,顯示舉世獨尊,無可對比的氣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極一個低似一個,全體服從大佛像。再配上飛天和侏儒,為大佛服役。飛天手執樂器,飛舞天空,表示在大佛庇蔭下服役的愉快。侏懦身形矮小,軀幹健壯,雕刻在龕基、座礎、梁下、柱頂等處,用力舉重物,神情仍甚歡喜,表示為大佛服重役是快樂事。大佛象徵皇帝,其它各級石像是大小群臣,飛天侏儒是各種服役的奴隸和民眾。雲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藝術家們把它比喻成"東方的羅馬石雕"。有人發現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的藝術,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2) 莫高窟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俗稱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畫和形象的塑像聞名於世,與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合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於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的壁畫,2415尊泥質彩塑,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總稱。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而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藝術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寶。人們都把莫高窟稱為甘肅中的一顆明珠。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間,在三華里長的鳴沙山上壁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個洞窟,布滿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彩色佛像共有兩千多身,最大的一個高達三十三米。壁畫的技巧高超,數量驚人,如果一方方連接起來,可排成五十多華里長的畫廊。此外,在一個封閉的石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價值極高的古代經卷,文書,畫卷等。它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建築藝術現存50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繪畫、彩塑的492個,按石窟建築和功用分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壇窟)、覆斗頂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禪窟、僧房窟、廩窟、影窟和瘞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餘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我國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現存古建築的傑作。在多個洞窟外存有較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質結構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結構古建築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彩塑藝術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17窟唐代河西都統的肖像塑,和塑像後繪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我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壁畫藝術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雄偉瑰麗。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現,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達文明的象徵。各朝代壁畫表現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我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為中國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形象史料。

(3) 榆林窟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中國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位於甘肅省安西縣城西南約70千米的踏實河兩岸。榆林窟與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同為嬌縱姊妹窟。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林窟,位於甘肅 西北敦煌不遠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 畔,現存唐、五代 、宋 、西夏 、元 等朝代洞窟42個,分布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榆林窟是國務院 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洞窟形式、表現內容和藝術風格看,與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藝術系統的一個分支,歷來被國內外學者所重視。至今創建年代雖無文字可考,但從洞窟形式和有關題記推斷,當開創於隋唐以前。從現存壁畫風格和遊人題記結銜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開鑿和繪塑,進行過大規模的興建。榆林窟的價值主要表現在精美的壁畫上。榆林窟的壁畫內容十分豐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薩畫像,有場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畫,有種類繁多的花卉禽獸,有極為精緻的裝飾圖案。自唐至元,歷代留有不少佳作,其中二十五窟盛唐壁畫,是世所罕見珍品。清嘉年間,喇嘛吳根棟在榆林窟發現象牙佛一尊,在榆林窟代代移交,解放後由榆林窟最後一代主持獻交給人民政府。象牙佛正名象牙造橡,為像牙牙稍雕琢而成。據說象牙佛世上有兩尊,由同一根象牙雕出,另一尊留存國外。造像時代待考,狀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寬11.4厘米,下寬14.3厘米,厚3.5厘米。造像分兩片扣合,內刻54個不同情節的佛傳圖,共刻279人,12輛車馬,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兩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騎象普賢,手捧寶塔,袒胸赤足,頭髮呈波紋狀;象背鞍俱全,裝飾美觀。整個造像刻藝高潮,刀法細膩,形制上表現了印度建佗羅藝術風格。據此推斷,可能是唐代僧人從印度攜歸,是一件在榆林窟歷經一千多年保存下來的稀世珍品。現造像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館,安西縣博物館存有複製品,與原品毫無二致。榆林窟25窟、3窟、29窟堪稱為其代表。《西方凈土變》和《觀無量壽佛經變》所描繪的天國世界、樓台亭閣、再現了唐代高超的藝術技巧,再現了唐代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幻化在漂渺虛無的佛國世界裡。這兩幅大型壁畫臨摹品,作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作,現陳列於人民大會堂甘肅廳。五代、宋初、西夏、元各種題材的內容也非常豐富,耕穫、嫁取、宴飲、奕棋、釀酒、冶鐵、音樂、舞蹈等畫面反映了當時現實生活的真實場景。29窟的西夏壁畫《玄奘取經圖》,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的稀世珍寶。安西縣博物館存有複製品,與原品毫無二致。

(4)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於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它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它們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此處素為文人墨客觀游勝地。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這裡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餘年的營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00餘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兩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裡失去了雲岡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5) 麥積山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位於天水東南約30公里山中。據文獻記載,後秦時開窟造像,創建佛寺。後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個朝代1500多年的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的洞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中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素有「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譽。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遊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塑像,主要題材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儘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但並不因襲模仿,而是保持著各自的時代特色,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無論是高達15米的巨像。還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充滿著人間世俗的感情,使人感到,這不是雕塑,而是民風民俗的體現。泥塑,是麥積山石窟的典型特徵。在中國四大石窟中,如果說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是以或質樸或圓潤的石雕為佛命名,敦煌石窟是以大量壁畫中豐富多彩的顏色為佛命名的話,那麼,麥積山石窟就是用一把又一把細小而偉大的泥,為佛命名。早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燒陶的出現就已開了泥塑的先河。但是,麥積山石窟的泥塑,像是把這門手藝推向美的極致一樣——生動、逼真、傳神——其實,幾乎所有美妙的形容詞都會在這裡顯得遜色——當一把一把的泥土和沙子,棉花,紙漿甚至雞蛋米汁在蓊鬱的麥積山相遇時,泥土的神秘熠熠動人,泥土的偉大品質也毫無愧色的承擔起麥積山石窟作為「東方雕塑陳列館」的光榮角色。

(6) 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永靖縣西南35公里積石山的大寺溝內,是中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窟始建於西晉,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都有修復與擴建,現存(2012年)窟龕183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岩寺,明朝永樂年後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炳靈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處古代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隴西段的一條支線上。所在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系細黃沙岩,易於開鑿雕造,但不耐風化潮解。由於該地氣候乾燥,加之峭壁的高處,岩層往往突出如屋檐,對部分窟龕起著遮蔽風雨和太陽曝晒的作用,因而許多窟龕造像雖經千百年的歲月,至現代仍得以相當完整地保存著。炳靈寺石窟現存(2012年)洞窟34個,龕149個;石雕像694身,泥塑像82身;洞窟形式和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近似,但佛龕多作覆缽式塔形,為別處少見;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窟中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書題記,為此處最早的紀年。

(7) 響堂寺石窟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西南部。它最初開鑿於1400多年前的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現在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分南北兩處,俗稱南北響堂寺石窟。兩寺相距15公里,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鼓山最優質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它是河北省現已發現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四星級森林公園。響堂寺石窟分南北兩處,俗稱南北響堂寺石窟。南北響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光輝燦爛的石窟藝術,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研究我國雕刻、繪畫、書法、佛教發展的一座藝術寶庫。北響堂有九座石窟,分南北中三組,每組都有一個大石窟。第七石窟是最大的一個,俗稱「大佛洞」。這個洞窟規模宏大雄偉,雕刻精巧,菩薩笑貌如生,飛天歡樂多姿,衣紋密集而富有裝飾性,給人以薄紗透體之感,為北齊藝術之傑作。窟內有一尊大佛,高3.5米,盤腿坐在蓮花台上,面目慈祥,薄衣貼身,幾條凹下的雕衣紋線,貫穿全身。雕刻刀法圓潤有力,清晰流暢。周壁刻有16個大型浮屠塔式列龕,龕頂以火焰寶珠為塔剎,氣勢煊赫,造型精美,為裝飾圖案中的珍品。窟內的牆壁上還有幾排似乎沒有刻完的小佛浮雕。北齊在我國歷史上只存在了20多年,看來,是沒來得及完成這一窟的雕刻。這座石窟最能代表北齊風格。它寬13.3米,深12.5米,基本上是正方形。洞內有寬大的中心石柱和洞頂相連。洞窟保存了印度的營造法式。中心柱上三面都是佛龕,這是北齊石窟藝術的特點。北齊之前的不少雕刻,石窟中心柱四面是佛龕。此外,那時雕像人體瘦削,不像北齊這樣豐滿。北響堂也有明代開鑿的石窟,這時的雕刻人體肥胖笨拙,衣紋線條幹澀呆板,完全失去了北齊舒展流暢的風格。明代末年距今只有300多年,而北齊距今已有1400多年。明代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遼闊的國土,充足的人力,而北齊只是當時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國,財力人力都遠遠不能與明代相比。但是北齊的雕刻藝術水平卻比明代高得多。可以說,響堂石窟作為中國一個歷史時代藝術的典型代表,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北響堂有一座石窟,外面石壁上還留有木構亭閣建築,紅柱灰瓦,背依山壁。但有些雕刻已經殘缺不全。因為歷史悠久,歷代都有破損。看著一座座石窟,當年工匠們的刀光斧影彷彿歷歷在目。南響堂寺有石窟七座,隨山勢營造,分上下兩層。下層「華嚴」和「般若」兩洞形為支梯,中有方柱,後壁下鑿有通道,以便禮佛時通行。龕內佛像雖遭破壞,但洞壁上佛典經文仍清晰可辨。據記載,這些佛經有的歷刻四年之久,字體方正,結構渾樸,筆力雄健剛勁,是研究書法演變的珍貴文物。由洞前的「之」字形石階向上走去,為二層五窟,這五窟中「千佛洞」最為壯觀。洞內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因此,名為「千佛洞」。窟內三壁龕,各龕均有一佛和兩羅漢兩菩薩五尊像,左面坐佛兩足踏在從獅子口中吐出的雙頭蓮花上,頗為新穎別緻。窟內釋迦牟尼坐像,面容光滑圓潤,嘴唇微微上翹,長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詳。窟壁的小佛像一排排,鱗次櫛比,琳琅滿目。窟頂部的伎樂、飛天,雕刻精巧,裙帶飄逸,姿容嫵媚,有的手彈豎箜篌或圓琴,有的口吹竹笙或橫笛,形象頗為生動。

(8) 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維吾爾語:Qizil Ming ?y),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中國佛教石窟,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石窟共有236窟,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毀,還有81窟存有精美壁畫,為古代龜茲國的文化遺存。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陣東南 7千米的河流階地上,它背依明屋達格山,南臨木扎提河和雀爾達格山, 其間有渭干河蜿蜒流過 , 東距庫車縣城約 69千米。 這裡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遺迹的旅遊勝地。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 「四大石窟」之美譽,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綿延數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畫的洞窟有 80多個,壁畫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 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於公元 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縣,屬於龜茲古國的疆域範圍, 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在中亞和中東佛教藝術中占極其重要的地位 . 龜茲古國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先傳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後,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為「西域佛教」的一個中心,也成為佛教傳入中原的一個重要橋樑。石窟則是佛教藝術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築和壁畫來宣傳佛教教義。龜茲石窟窟群比較集中,壁畫內容豐富,不僅有表現佛教的「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等壁畫,還有大量表現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畫。有研究石窟的專家指出,龜茲石窟是一部古龜茲文化的百科全書。而在龜茲石窟群中,克孜爾石窟被視為群芳之冠。克孜爾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兩種:一種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產的場所,多為居室加通道結構,室內有灶炕和簡單的生活設施 ;另一種為佛殿,是供佛徒禮拜和講經說法的地方。佛殿又分為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長方形、內設塔柱的中心柱窟,還有部分是窟室較為規則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規則的修建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單元。從配列的情況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可以想見,當年克孜爾千佛洞是龜茲地區一處佛寺櫛比、僧徒比肩的地方。最能體現克孜爾石窟建築特點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為主室和後室。根據導遊的介紹,石窟主室正壁為主尊釋迦佛,兩側壁和窟頂則繪有釋迦牟尼的事迹如 「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後,應按順時針方向進入後室,觀看佛的「涅盤」像,然後再回到主室,抬頭正好可以觀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彌勒菩薩說法圖.

(9) 鞏縣石窟寺中國北魏至宋代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縣孝義鎮東北九公里的寺灣村東。創建於北魏, 原名希玄寺。據唐龍朔二年 (662)《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唐等各代相繼增鑿龕像,歷經四百多年。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 5個,千佛龕 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 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 2則、時代不詳的30則。鞏縣石窟具有布局嚴整、內容豐富、雕飾精備、設計統一等特點,是中原地區的一處重要佛教石窟。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洞窟皆南向平列。分為東、中、西 3個區。第1、2窟為西區,第 3、4、5窟為東區,在 2窟和 3窟之間長約27米的岩壁中段,1977年清除積土,發現40個小龕,劃為中區。窟的外壁均有摩崖雕像。5個窟平面均近正方形。第 1、2、3、4窟為有中心柱的塔廟窟,第5窟為無中心柱的佛殿窟。其中第 2窟僅鑿出窟的雛形即中輟。5個洞窟中以第 1窟最大。長、寬各6.5米,高6米。開鑿時間也最早,相當北魏孝明帝時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開鑿時間也最晚,約當北魏末年。各窟門外兩側多雕有高大的力士像,窟內中心柱四面及四壁雕釋迦多寶、維摩文殊、三世佛和千佛等。壁腳刻神王、怪獸、伎樂,姿態各異,造像面型方圓,表情寧靜,衣紋簡潔疏朗。窟頂平棊飾精緻的忍冬紋和蓮花化生。第 5窟平頂中心雕一盛開蓮花,四周圍繞六體飛天並填以各種裝飾圖案,十分華麗。在第 1、3、4 窟門內兩側都雕有「禮佛圖」的供養行列,其中以第 1窟「禮佛圖」浮雕最為精美,東面的 3幅是以男像為首的供養人像,西邊是以女像為首的供養人像,各以僧尼為前導,侍從環拱,傘扇雜陳,作行進狀,場面盛大,儀容肅穆,真實反映了北魏統治階級的出行情形與宗教活動。多幅「禮佛圖」的雕造,構成鞏縣石窟的一個特色。在石窟群的最東邊,還有個唐乾封年間(666~668)開鑿的千佛龕,高 1.5米,寬2.12米。龕口兩側刻二天王,龕內中間刻 1尊較大的優填王倚坐式像和造像記,其餘各壁均刻排列整齊的小佛,共 999尊,加上中間的倚坐像,恰為1000尊,俗稱千佛洞。為研究初唐雕刻的重要資料。鞏縣石窟的主要洞窟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後開鑿的,上承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雕造遺風,簡雅洗鍊,成為北魏晚期風格的典型,而且還孕育著北齊、隋代雕刻藝術的萌芽,在中國古代雕刻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小學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10) 柏孜克里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於南北朝後期,在歷經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里,這裡一直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回鶻高昌是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是研究回鶻文化藝術的寶庫。柏孜克里克,維語"山腰"之意,突厥語為"裝飾繪畫"之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寧戎窟寺,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頭溝河谷西岸的懸崖上,南距高昌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共有洞窟 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達12O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至公元13世紀未,由於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使得當地的佛教漸衰,千佛洞也隨之敗落。在異教衝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紀初,屢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洞窟內的壁畫大部分殘毀,現存的大部分壁畫,雖滿目瘡痍,經過無數次掠奪,但劫後遺存的局部藝術品仍不失光彩,反映出古代回鶻畫既和敦煌壁畫一樣大量地運用富於變化的手法,又發揚了新疆傳統的凹凸暈染法技藝,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珍品。另外,千佛洞的建築藝術也極有歷史價值,受到世界建築界的高度重視.殘存部分內容以大立佛為主,有"西方凈士變"、"舉哀圖"、"地獄變"、"小忽雷"等。洞窟建設與藝術創作歷經唐、五代、宋、元,時間長達7 個世紀。數量最多、最富特色的是以大型立佛為中心的"佛本行經" 變故事畫。《涅磐經》變中的舉哀弟子和舉哀比丘圖, 形象生動,富有個性,是一幅難得的藝術佳品。

資源網路 搜集整理 感謝原創
推薦閱讀:

文玩圈十大垃圾貨,你手裡要是有趕緊扔了吧!
中國古代十大魔神
炒股常備十大網址(珍藏版)
世界十大經典淡水「觀賞魚」優雅高貴而驚艷你養過幾種?
中國十大最適合夏天去的旅遊勝地

TAG:中國 | 十大 |